一條不起眼的化學線索,或將改寫大滅絕的故事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一條不起眼的化學線索,或將改寫大滅絕的故事

2020-11-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起眼的古老微生物留下的化學線索,

撰文:Kliti Grice(科廷大學有機與同位素地球化學約翰·科廷傑出教授)

Calum Peter Fox(科廷大學研究員)

目前普遍認為,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約五次最主要的大滅絕事件。大滅絕通常發生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在這些事件中,當時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會幾乎完全消失。

五次主要的大滅絕事件。更多介紹可見《生命史上的至暗時刻》《最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 圖片設計:嶽嶽

確認這些發生在遠古的滅絕事件並非易事,事件的時間等信息通常源自於對全球化石記錄的推斷。比如,三疊紀末期的大滅絕通常被認為發生在兩億多年前。一些觀點認為,此次事件這是由超級大陸泛大陸的分裂引起的。中大西洋巖漿省(CAMP)的洋底擴張引發了大規模的火山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並造成海洋酸化。

這次滅絕事件抹去了全球約76%的物種,包括陸地上和海洋中的大量史前生物。在生態上,大量陸生爬行動物以及兩棲生物消失,陸地上相應生態位的空缺,恐龍獲得了迅速發展的機會,並在隨後的侏羅紀時期迎來了稱霸地球的日子。

然而,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一些不起眼的微生物留下的化學線索,可能改寫這次滅絕事件的時間軸。近期一項新研究通過檢驗分子化石(也就是從浸泡在史前水體的微生物席中提取出的微量化學物質)後認為,這些災難性事件實際上比之前認為的發生得更晚。研究已於近日發表在PNAS。

通常,科學家把三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及其「前奏」的火山劇烈活動確定在約2.01億年前。支持這一結論的主要證據來自對英國布里斯托海峽那一時期的巖石。這些巖石顯示出獨特的化學特徵,巖石中不同的碳同位素的比值表明,這是全球大氣發生變化的時間。由於大西洋中部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大量甲烷被釋放到空中,進而改變了在此期間形成的巖石的化學成分。

布裡斯託海峽的巖石提供了大滅絕事件發生時間的線索。| 圖片來源:Calum Peter Fox / The Conversation

但這次,研究人員在同一地區發現的同一時期古老微生物席,挑戰了事件發生時間的假說。微生物席是一種寶貴的研究資源,能夠幫助我們窺探遠古地球的許多細節。在有的情況下,一些微生物席還幫助保存了大量史前動物的化石證據,包括軟組織、紅細胞和古老動物飲食的化學線索等。

隨著該地區的水體從鹹水變為半鹹水或淡水,同時水位下降,形成數釐米深的「小水坑」,微生物席形成。研究人員發現,真正造成巖石化學特徵變化的主要原因其實正是這些繁榮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全球性火山事件。

研究人員猜想,水體的鹽度變化、水位下降等環境的改變,也是科學家把這一事件誤認為是大規模滅絕的另一個原因——從結果上來看,海洋生物在這一時期從當地的化石記錄中消失了。但並不是因為它們都滅絕了,而是因為這裡不再是海洋。

雖然暫時還不確定,三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究竟被推遲了多久,但對全球的海洋生物來說,這可能僅僅帶來了一個相對短暫的「緩刑期」。科學家基本可以確認的是,大規模的火山事件的確發生過,只是它們可能並沒有之前認為的那麼早。

研究人員相信,微生物席帶來的信息可能同樣有助於了解其他幾次大滅絕事件,比如大約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那次目前已知的最大規模滅絕事件,以及約6600萬年前「最著名」的那次消滅了恐龍的的滅絕事件。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在墨西哥灣留下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有研究在那裡的微生物席中發現了色素和脂類殘留物,這表明光合作用過程在撞擊事件之後的20萬年內已經開始恢復。

現代與三疊紀末期的全球生態變化驅動因素示意圖。| 圖片來源:Victor Lesh / The Conversation

過去的滅絕事件其實也是對地球未來可能發生的大滅絕事件發出了嚴峻的警告。三疊紀末期的地球出現了巨大的環境變化,包括生物多樣性下降、海洋酸化、氧氣水平降低、棲息地破壞、營養物轉移和海平面變化。更深入地了解這些變化將提供重要的信息,也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到生態系統目前面臨的威脅。

原文標題為「How chemical clues from prehistoric microbes rewrote the story of one of Earth’s biggest mass extinctions」,於2020年11月17日首發於The Conversation,原文連結: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chemical-clues-from-prehistoric-microbes-rewrote-the-story-of-one-of-earths-biggest-mass-extinctions-150170,文章基於CC協議翻譯,中文內容有編輯修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原文為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塊不起眼的碎片 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者的絆腳石
    一塊不起眼的碎片 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者的絆腳石 2020-12-23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中不起眼的邊邊角角如何發揮「大用途」?
    在我看來為家中不起眼的邊邊角角找到適合的「身份」,使用功能可以滿足功能需求,尺寸夠用,就可以發揮出很大的效果,以下是我認為的家中不起眼的邊邊角角可以使用的「身份」:1.「書房區」書房不一定要獨立房間,不一定要大面積的「專屬區」,家中不起眼的邊邊角角一樣能實現。
  • 《蒙上你的眼》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
    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蒙上你的眼》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最終兩條線索在一處匯合,形成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鏈條。兩條線索並行一不小心就會讓觀眾產生斷裂感,《蒙上你的眼》非常聰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像偵探遊戲,每次交叉你就會獲得新的線索,每一條線索都會讓你更加接近真相。第一條線索來自於醫院產檢後:一旦你看到某個東西,你就會失去理智選擇自殺。
  • 【襄樊之戰始末01】關羽為什麼敢打襄樊——一場不起眼的人事調動的背後故事
    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怎麼會打出了岔子呢? 公元211年,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同年,曹仁隨太祖討伐馬超,12月軍還。後以曹仁再行徵南將軍事,假節,屯樊城,鎮荊州。公元212年10月-公元213年1月,曹操南徵孫權,劉備在給劉璋寫的信中言「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
  • 農村不起眼的商機都有哪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頭腦靈活,思維活躍的農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創業,尋找著商機。農村不起眼的商機有可能卻蘊含著極大的潛力,那去哪裡找這樣的商機?這樣的商機又有哪些呢?想要知道農村不起眼的商機都有哪些,大家可以去鍾總創業網上看一看,那上面提供了許多農村創業成功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可能進行啟發性的思維,對照自己的情況看哪些是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一、養殖業。
  • 不起眼的木炭,開啟了人類的金屬時代
    今天就介紹一下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的木炭在古代是如何發揮重要作用的。1. 木炭是什麼?漢代許慎《說文》講得明白「炭,燒木留性, 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煙不焰, 可貴也。」簡而言之就是木材燒過之後,剩下的可燃物質。木炭比直接燒柴有諸多優點,比如沒有煙,沒有明火,而且比木柴更輕,在古代是富貴人家取暖的首選之物。
  • 早安勵志心語:不起眼的自律,會讓夢想開花結果
    在人生中,有些人在你睡覺時,他們早起跑步,在你熬夜時,他們養精蓄銳,在你遊戲時,他們看書旅行……看視不起眼的行為,每天都在上演,時間久了,卻發現自己與這些人的差距變得越來越明顯。不起眼的自律,會讓夢想開花結果,卻變成了你和她之間最大的差距。
  • 《秋蟬》:反派人物大比拼,最可恨之人居然是這個不起眼的角色
    《秋蟬》:反派人物大比拼,最可恨之人居然是這個不起眼的角色由任嘉倫、李曼、劉歡、何杜娟、菅紉姿、劉學義、梁婧嫻主演,張涵予、李小冉、王勁松、韓棟、何中華特別出演的《秋蟬》正在熱播中。為了尋找地下黨的線索更是不擇手段,先有高木正雄假扮餘教授,後有特效藥獲取情報,讓人感覺十分討厭。藍豹藍豹原為興和會的長老,為了掌控興和會,聯合宮本倉野對其打壓。後來又投靠了陶站長,被重新安插到宮本身邊做事,利用手中職權,殘害百姓及興和會人員,可謂是無恥之極。
  • 北京不起眼的免費公園,卻是皇家狩獵場,養了一群曾滅絕的四不像
    北京是個大城市,南城的存在感不高,民間的風言風語也不少——南城陳舊落後,豐臺大興是個大鄉村。遷往南城居住的這幾年,它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豐臺的新發地市場就是首都的菜籃子,西紅門有北京最大的購物中心薈聚,大興的機場也是世界新八大奇蹟之一。
  • 英雄聯盟手遊不起眼的道路活動玩法介紹
    英雄聯盟手遊不起眼的道路是什麼?相信有的朋友還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手遊近期發布了一些消息,在2021年元旦後提莫隊長即將上線。而本次更新隨著新賽季的到來,還將上線全新的表情和道具。近日,官推發布了一張蘑菇圖片。想來大夥們都明白這預示著在英雄聯盟中「最受歡迎「的英雄-[提莫],即將登上英雄聯盟手遊的舞臺。
  • 材料不起眼,甲醛還不少,新房裝修要少用,不然傷身!
    小張覺得膠黏劑不起眼,但沒想到甲醛這麼多。還好有專家,後來他用下面這三招除淨了甲醛。方法1.專家說這是一種複合型的環保材料,不僅清除甲醛的效果好,還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很多人都喜歡用它。通風的過程會加快室外空氣與室內空氣的交互作用,從而將甲醛這樣的有毒化學氣體帶出去,是一種純天然無汙染的辦法。不過它也是有缺陷的,在雨天等不能開窗的環境中,甲醛會大量釋放,把我們之前的努力化成泡影,因此需要配合其他方法一起用。
  • 《巡迴檢察組》馮森亮出底牌,監獄內奸是最不起眼的他
    《人民的名義》雖說和《巡迴檢察組》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故事情節,但從導演編排演員在手法上似乎又似曾相識。前者開局啟用了實力派演員侯勇,一出場便以精湛的演技吸引一大批觀眾追劇。
  • 可能多吃了2勺不起眼的東西
    可能多吃了2勺不起眼的東西減肥期間可以喝可樂嗎?減肥總是失敗?可能多吃了2勺不起眼的東西減肥期間可以吃果醬嗎?減肥期間可以吃糕點嗎?減肥期間可以吃冰淇淋嗎?可能多吃了2勺不起眼的東西諸如此類的問題,是減肥人士都會問的問題。 只要保證每天總能量是負平衡的,理論上這些東西可以吃。但是,這類食物的飽腹感並不強,而營養素密度比較低,能量密度又相對來說較高。
  • 科學好故事|人類滅絕大討論
    但人們又是從什麼時候起、才真正對人類滅絕這件事展開思考的呢?事實上,一直到最近幾百年,人類才有了這個想法。在此之前,人類可能從未想過這件事。當然,也許人類從開口說話講故事開始,就開始幻想世界末日了。公元前360年左右:柏拉圖提出,人類此前也許也曾在大災難中滅絕過,但這只是一個永恆的循環的一部分而已,永久性的滅絕依然是無法想像的。公元前350年:亞里斯多德稱,一切有價值和有用處的事物都已經被發現了,一切能被人類認識的、並且有用的事物都存在於「老年人的智慧」之中。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比拳頭還小,或許會改寫鳥類演化史?
    這個體型極小的恐龍的出現,或許將改寫鳥類的演化史,並且讓科學家了解到更多恐龍時代的生態環境。頭骨模型科學家通過對於琥珀的CT掃描,進行骨骼3D建模,還可以直接觀察到化石不具有的軟組織。眼齒鳥的意義鳥類的演化史據測定這隻眼齒鳥大約存在於9900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很難想像眼齒鳥與巨大的長頸、蜥蜴類恐龍、翼龍等飛行的、爬行的動物共存的畫面。
  • Nature:恐龍滅絕前夕一隻 「神奇的雞」 化石,揭示現代鳥類的起源
    這一發現為了解鳥類進化時間提供了線索。這塊顱骨化石距今 6670 萬 - 6680 萬年,被研究人員親切地稱為 「神奇的雞」,具有可見於當今雞鴨的一些特徵。這一發現表明,現代鳥類恰好在白堊紀末大滅絕事件發生的前夕出現(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不到 100 萬年,那次撞擊導致所有大型恐龍滅絕)。
  • 田邊不起眼野草,卻有這麼大價值,見到別猶豫,趕緊採摘回家吧
    導讀:田邊不起眼野草,卻有這麼大價值,見到別猶豫,趕緊採摘回家吧「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小草》這首歌算是對所有野草的真實寫照了。野草矮小,隨處可見,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但若因此而忽略了它們,那可就太可惜了,因為在這些不起眼的野草當中,就存在著「神草」,馬齒莧就是這樣一種不起眼的野草。說起馬齒莧,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馬齒莧是什麼東西?我見過嗎?」等看到馬齒莧的照片時,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它啊,我見過,也吃過!」
  • 《大宋少年志》張新成和周雨彤的糖很甜,但更喜歡不起眼的王佑碩?
    《大宋少年志》張新成和周雨彤的糖很甜,但更喜歡不起眼的王佑碩?如今的古裝劇數不勝數,但是很多都是高開低走,讓人沒有繼續追下去的欲望。這部名為《大宋少年志》的古裝劇,可謂是低開高走,在前期沒有大量宣傳下獲得了很好的收視率。然而小編本來是衝著男主張新成和周雨彤去看的,結果卻被王佑碩飾演的王寬圈粉了。
  • 它熬了2億年,躲過了世紀大滅絕,下雨天才出現的:三眼恐龍蝦
    和其他古老物種不同的是,它隨時會出現在普通人的身邊,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遇見過它,只是不了解它的來龍去脈,我也是在一次釣魚過程中發現的,查閱了相關資料後,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頑強的物種,那麼我們先來看看3個重點:三眼恐龍蝦的來龍去脈什麼能力讓它躲過了生物大滅絕無意中發現它是絕佳的釣餌三眼恐龍蝦,學名:佳朋鱟蟲,這個名字太陌生了,但聽到它的俗稱可能很多人就有了印象
  • 4個不起眼卻很暴利的小生意,真的很賺錢,建議考察!
    這些人沒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因此他們未來的發展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現在農村地區有很多不起眼卻很暴利的小生意非常賺錢,這些小生意賺的錢比打工的高多了,而且還不怕失業,利潤高,前景好。4個不起眼卻很暴利的小生意,真的很賺錢,建議考察!1.家用電器維修一般來說,農村人從小就接觸到各種家用電器的維修,甚至敢用手觸摸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