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偉) 細雨去夏暑,清風迎客來。2020年6月12日上午,「中原區教研室課程建設推進調研指導活動」在須水鎮中心小學如期舉行,中原區教育體育局小學教研室主任張貴民、教研員王嫻、白愛萍、劉惠萍、朱一海蒞臨指導。學校校長許玉峰、副校長宋智華、常紅慧及微團隊全體成員參加,教導處副主任趙華主持本次活動。
首先,宋智華副校長以《金戈鐵馬聞徵鼓,只爭朝夕啟新程》為主題匯報了學校課程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她從過去與反思、現在與行動、未來與期待三個板塊梳理了課程體系建設與學校整體變革創新項目階段性成果。
接著,潤「善」課程、潤「融」課程、潤「恆」課程、潤「智」課程四個課程的開發負責人進行匯報,具體從課程設計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形態、開發課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困惑等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潤「善」課程開發組長呂君麗老師匯報
潤「智」課程開發組長李娜老師匯報
潤「融」課程開發組長王曉慧老師匯報
潤「恆」課程開發組長汪慧貞老師匯報
劉惠萍老師以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區別與聯繫為著眼點,指導大家如何對並行課程內容進行深度融合和壓縮,提高課程的實際可操作性。針對潤「智」課程的開發,劉老師指出課程開發和內容設置要提高站位,並提出課堂形態的「啟思心動」要貫穿在課堂的始和終,要在課堂中走一個來回。
教研員王嫻老師針對潤「善」課程提出課程編寫邏輯要有一條主線,課程目標設置上低年級側重培養修己向善,中年級側重培養與人為善,高年級側重培養尚美至善。
朱一海老師從體育學科「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大核心素養出發,緊扣「四有課堂」評價標準,對潤「恆」課程提出要讓跳繩成為一個系統課程,透過跳繩,將孩子的「恆」的品質夯實。
張貴民主任重點指出課程的開發,要與學校的育人目標、課程目標相一致,認真理解和解讀「善融恆智」的具體含義。張主任還強調針對課程後期的實施問題,要融合與刪減課程內容,對課程進行瘦身,並找準與其他課程的契合點,做實做穩課程開發。
最後,教研室的各位老師肯定了我校課程建設近段時間的努力,也為課程建設階段做了整體的規劃。在整個教研活動中,微團隊的老師有匯報、有互動、有反思、有收穫,為以後的課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戰鼓聲聲催奮進,旌旗獵獵踏徵程。課改之路艱難曲折,但是我們經歷的歡笑、甜蜜和收穫,卻一直溫暖著我們前行的路和戰役的心。為了須小的明天,為了自我的提升與發展,讓我們行動起來,共戰課改,2020年讓我們在教育體育局和左璜教授為我們搭建的課改舞臺上,努力奔跑,逐夢前行!
編輯:劉亞楠
攝影:馬 磊
審核:常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