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2020-12-23 澎湃新聞

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2020-12-20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勃朗特這一姓氏,中國讀者早不陌生。通常在此姓下,有夏洛蒂、愛米麗和安妮三位英國著名作家,人稱「三姐妹星座」。她們高踞文學星空,壯麗璀璨。愛米麗·勃朗特因其作品《呼嘯山莊》聞名於世。她生性獨立、豁達、純真、剛毅、熱情而又內向。她頗有男兒氣概,酷愛自己生長其間的荒原,平素在離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誼,最喜與大自然為友。在寫下「我的靈魂絕不怯懦」這句詩行時,年輕勇敢的愛米麗·勃朗特堅信著自己的信仰、情感,充分地感知著自我。雖年紀尚小,但她早已知曉了自己的該如何走過一生:為詩歌而生、為寫作而生。

愛米麗哥哥提供的畫像-畫中人為安妮或愛米麗尚存疑

愛米麗·勃朗特生平

愛米麗·勃朗特(Emily Brontë, 1818.7.30—1848.12.19)生在約克郡的桑頓,比其姐夏洛蒂僅小十八個月;和夏洛蒂一樣,出身於英格蘭苦寒山地一個多子女的教區牧師之家。她不到兩歲時隨全家遷至同郡的霍渥斯,三歲喪母,像她的兄弟姐妹一樣,在鰥居的父親和終生未嫁的姨母教養之下成長。六歲開始,零星受過一些教會慈善性女子寄宿學校教育,十九歲在哈利法克斯勞希爾女子學校任教六個月。二十四歲時,曾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女子寄宿學校求學八個月,專習法文、德文、音樂、繪畫。她屬於早熟天才的類型;十一二歲開始習作詩文,二十七八歲創作《呼嘯山莊》,於完成後一年出版;此前一年還與夏洛蒂和安妮共同出版了一部詩歌合集。為避時人對「婦人而為文」的刁難,三姐妹均以男性化名為筆名,愛米麗所署,是埃利斯·貝爾。她的詩和小說,當時並未贏得理解和賞識。她終生未婚,因患肺結核病不治,三十歲即辭世,生平事跡鮮為人知。

勃朗特三姐妹(居中女子為愛米麗)

其父派屈克·勃朗特繪(1834)

愛米麗·勃朗特像她的姐妹一樣,在其短暫一生,始終處於多重劣勢之下從事文學實踐。所謂多重劣勢,主要包括家境清貧,常需為個人求學和生活出路憂心;生為女子,幼失慈母,常遭性別歧視和家務之累;此外就是窮困和疾病帶來的早夭。在這些方面,如果說愛米麗和她的姐妹尚有不盡相同之處,那也只是程度更甚。另外兩點,就是她比夏洛蒂短壽以及她比夏洛蒂和安妮都更賦有詩人氣質和內在生活;而更為可嘆的是,由於早夭,她那身後鵲起的文名,未曾給她那顆敏感孤寂的心帶來些許安慰。

呼嘯山莊:充滿激情的世界

《呼嘯山莊》創造了一個充滿激情的世界,這裡發生的事件超出了理性和想像的疆界,永久地刻在故事人物和眾多讀者的記憶中。英國作家毛姆曾把《呼嘯山莊》列為他心中世界十大最佳小說之一,並評價道:「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與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繪出來。」動物、靈魂、鬼魂,以及像希斯克利夫這樣的難以預測的人物都是這本書的主角。驚悚的氛圍籠罩著書中世界,影響著書中人物的核心關係,也孕育著狂喜、陰森、瘋狂的情緒。這部作品敘說著、演繹著死亡,甚至玩弄著死亡——希思克裡夫穿過凱薩琳棺材側板,又或將妻子伊莎貝拉的狗從花園的鉤子上吊起來——它著迷於人類的極限,沉浸於死亡與邪惡的力量、衝動的行徑、幼稚而崇高的情感,不可抗拒的意志力以及邪惡背後的可怖後果。

1874版原版呼嘯山莊的封面

《呼嘯山莊》具有精妙的布局、複雜的時間線和多角度敘述模式,在生動呈現的家族歷史和大環境中穿插不平凡的故事。這部作品中也表現了對於「幻想」的迷戀,尤其是情色幻想在人們生活中的力量;情色與財富、權力繼承、土地繼承是不可割裂的——在了解關於希斯克利夫的真相之前,伊莎貝拉都認為他是「一個浪漫的英雄」——在這個精心策劃的關於繼承、近親結婚和偷盜的故事之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幻想。愛米麗·勃朗特著迷於超越極限的感情,但又能將其控制在嚴肅文學的範圍之內。她反對典型哥德式小說和維多利亞時代情節劇中歌頌的人的精神與社會力量以及其中揭示道德啟示的情節,獨具匠心地將其寫作基於特定的歷史環境與物質世界,通過複雜的時間場景和敘述模式,將哥德式小說寫作模式轉換為心靈探索的模式,擴大了英國小說的敘事範圍和情感上的力量。

《呼嘯山莊》網格本

《美國威格評論》評價《呼嘯山莊》道:鑑於本書所具有的驚人原創性,加之作者擁有如此強大的想像力,很自然,人們對它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確實,它是如此強有力,以至於人們非經細緻閱讀,無法輕易地辨別閱讀它所產生的印象,更無法自信地談論它的功過。我們被它帶著,穿過一片新的地區,一片憂鬱的荒原,點綴著零星美景;我們被它帶著,觸及強烈的激情,極度的愛與恨,以及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的悲傷。

愛米麗·勃朗特的詩歌

愛米麗的貢代爾詩篇

愛米麗·勃朗特是為數不多的著名詩人兼小說家之一,她的詩與小說創作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她的兩百多首詩作出現在與姐姐安妮·勃朗特共同創造的「貢代爾」世界故事中,記錄於《貢代爾詩篇》手稿(現藏大英圖書館)。這些詩的力量來源不在於潛在的敘事背景,它們同維多利亞時代其它的偉大詩歌一樣,利用不同人稱抒發熱情洋溢的辭藻,以形象化關於身份和自我探索的問題。她的詩同《呼嘯山莊》一樣,沉浸於極限的情感和激情、失落與遺忘的場景,以及人類面臨死亡時的欲望。她的姐姐——同為著名英國作家的夏洛蒂·勃朗特評價她的所寫的詩為「一種獨一無二的音樂——狂野、悲愴、令人振奮」。

No coward soul is mine,

No trembler in the world’s storm-troubled sphere;

I see Heaven’s glories shine,

And Faith shines equal arming me from Fear.

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絕不顫慄,哪怕在風暴肆虐之地:

我看見天堂之光閃耀,

信念亦同樣閃耀,助我抵禦恐懼。

(愛米麗詩節選,王柏華譯)

撰稿:馮婭

原標題:《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愛米麗·勃朗特——我的靈魂絕不怯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英國文學神話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
    勃朗特三姐妹一生宛如流星,耀眼而短暫。與她們為伴的只有茫茫曠野和開著石楠花的沼澤地,但是激情澎湃的世界卻始終存在於她們的想像中。圖為《隱於書後》劇照。在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耀眼的奇蹟,是家喻戶曉的傳奇。
  • "閱」你分享 | 《隱於書後》:你所不知道的勃朗特姐妹
    生活已蒙上陰影,歡樂也倏爾遠逝……——夏洛蒂·勃朗特《憶》英國作家勃朗特三姐妹肖像從左至右分別為安妮·勃朗特(代表作《艾格尼斯·格雷》)、艾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嘯山莊》)、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簡·愛》)
  • 勃朗特三姐妹都英年早逝,但留下《簡.愛》、《呼嘯山莊》等名著
    由於學校的環境十分惡劣,勃朗特姐妹中的2個姐姐,都先後患病死去了。這在當時也是震驚當地的社會新聞了。姐姐們的夭亡給勃朗特姐弟帶來了極其沉重的打擊,從此以後,他們堅持不再去這樣的學校。後來,勃朗特姐弟對學校有了陰影,他們以後的歲月裡,幾乎都是在家裡自學的。
  • 伊格爾頓談勃朗特姐妹:用故事升華那些不堪的欲望
    作為這一轉變的縮影,這三姐妹不得不把神秘浪漫的童年留在身後,投身於維多利亞時代女家庭教師這個嚴苛清苦又折磨靈魂的身份中。與此同時,對於勃朗特姐妹而言,時勢也有讓人滿意的一面——混亂的革命激流得到了遏制,秩序和等級也基本恢復。十九世紀早期的英國,工人階級的武力騷亂遭到專制警察國家的殘酷鎮壓。到了三姐妹生活的時代,它開始復興,表現為工人階級大規模參與的憲章運動。
  • 夏洛蒂﹒勃朗特上學時戀上老師,借《簡愛》寫自己的上位野心
    長大後的簡愛回憶起被關在死寂的紅房子裡擔驚受怕的情景時說,「假若我是個漂亮的小孩,我可能就會得到大家的喜歡」。這真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死穴啊——她還是歸咎於容貌這類外在東西,就像她向羅徹斯特告白時一樣;或者說她真的不了解人性的自私,人們對待一個侵佔他們資源的外來者,天生就會提防,很自然地就會把她歸為異類。
  •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曾被多個出版商拒絕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曾被多個出版商拒絕發布時間: 2018-03-15 11:19:36   |  來源: 文匯報   |  責任編輯: 郭江除《簡·愛》外,夏洛蒂·勃朗特的《維萊特》也深受中國讀者喜愛。
  • 勃朗特三姐妹的三部小說,寫出了三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個性
    就如呼嘯山莊的環境其實映射了勃朗特三姐妹所生活的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莊。而在那裡,她們的父親是牧師,他們家的門正對著一片墓地。曾經,英國國家廣播電臺拍攝製作了電視電影《隱於書後》。角度新穎的地方在於,裡面特寫了她們的哥哥/弟弟布蘭威爾·勃朗特人生的最後三年。很多不了解的人認為勃朗特只有三姐妹。
  • 國足送教師節祝福:您教給我的絕不僅僅是足球
    中新網9月10日電 10日教師節當天,中國足球隊官方微博發布了主題為「您教給我的,絕不僅僅是足球」的海報,並向每一位為中國足球發展耕耘的教師、教練送上祝福。中國足球隊官博祝福寫道:「是你帶我進入足球的世界,教導我想要踢好球,先學會做人。
  • 加拿大總理稱「絕不後悔」逮捕孟晚舟,趙立堅發出靈魂拷問
    特魯多稱,加拿大遵守了與最親密盟友的所謂長期引渡條約,他感到絕不後悔。今天(20日)下午,趙立堅在記者會上對此作出評論。 趙立堅首先向加方發出靈魂拷問,加拿大領導人作出上述表態時,需要想一想,為何加拿大是唯一在這件事上「遵守」與美國引渡條約的國家?是美國的其他盟國都不遵守條約義務嗎?
  • 莎士比亞悲喜劇、勃朗特三姐妹的著作……名著,我們真的讀懂了嗎?
    在很多情況下,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書的時候,去讀一讀經典總是不會錯的,然而很多人可能會說,別人眼中的經典名著在我讀來總是覺得食之無味,讀不進去,又或者時代變遷,大背景早已不同,很難感同身受地去享受這個閱讀的過程。
  • 《英國文學3》約翰·濟慈、勃朗特三姊妹、阿加莎、查爾斯·狄更斯
    02勃朗特三姊妹勃朗特三姊妹(英語:Bront family or The Bronts),是三位英國著名文學女作家,並且是親生三姊妹,分別是: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代表作:1847年:《簡·愛》(Jane Eyre)1849年:《雪莉
  • 女人該學學簡愛的愛情觀:你結婚了,所以我愛你卻不會跟你在一起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我人生裡第一本完整看完的小說。而我第一眼愛上這本書的原因便是因為覺得女主人簡愛跟我很像。我感動於簡愛愛的純粹,也對她面對所愛之人已有婚約時的態度異常佩服。當你遇到一個已婚男人,你們彼此相愛,你會怎麼辦?現在的很多年輕人覺得,相愛就要在一起,不管對方是否已經結婚。甚至還有人提出「不被愛的那個才是第三者」的論調。
  • 《大秦賦》:李斯的囂張,韓王的怯懦,兩個字道出原因
    可李斯直接不理會韓國重臣,直接就用盛氣凌人的態度說話了:「李斯代我王向韓王詢問二事。」 這態度算是詢問嗎?簡直是韓王「大型社死現場」了,要知道韓王好歹也是一國之君,豈能說你想問什麼就問什麼?
  • 《全職獵人》,諾布被貓女氣勢嚇成禿頭,他真就如此怯懦嗎?
    但是沒想到諾布在計劃進項後,竟然被嚇得變成了禿頭,他真的如此怯懦嗎?我們此章便來分析一下。但那時的劇情發展是,「諾布」去敵人老巢放置能夠撤退時使用的空間時,碰巧察覺到了貓女極其強大恐怖的氣。「諾布」內心的恐懼瞬間到達了頂點,只能夠想著自己沒有辦法再往前走了,覺得再往前走一步他就會被殺掉。所以他被嚇得只能逃跑了。
  • 教師節國足官微發布海報:您教給我的絕不僅僅是足球
    海報下方是一行小字:「您教給我的,絕不僅僅是足球」。除海報外,還配發了感恩文字:是你帶我進入足球的世界,教導我想要踢好球,先學會做人。賽場上,你說精誠團結是球隊的靈魂;精疲力盡時,你鼓勵我們堅持就是勝利;僵持不下時,你教會我們積極思考,相互配合;你用行動闡釋責任與擔當,也教會我們喜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