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票房開始大豐收的季節,但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的電影市場都受到了重創。國內就不用多說了從春節開始就已經停業了,到現在也還沒恢復營業,這些日子的損失至少上百億元。北美市場也不例外,同樣是一路下跌,推出的新片依然是損失慘重,就連是範迪塞爾挑大梁的電影《喋血戰士》還是無力回天。
最近其實也出了不少新作,但是最受到關注的還是索尼《喋血戰士》,很多人都很看好這部電影,然而它在開畫後票房竟然撲街了。即使它在全球市場已經成功奪冠了,但是票房仍然是慘不忍睹,另外在北美還輸給了同期的對手《我仍然相信》,只能排在第三名。毋庸置疑,範迪塞爾是如今當紅的超級巨星,令人意想不到新片竟然能如此慘澹,估計很多人都沒有預料到吧?
《喋血戰士》是索尼出品的,由範·迪塞爾等主演。影片是根據勇士漫畫改編的,講述了加裡森在戰鬥中意外陣亡後,被RST公司利用頂級的納米技術將他起死回生,變身就是自愈,還媲美超級電腦的超級英雄。他甦醒了後執著於腦海中殘留的記憶碎片,隨後踏上了為愛妻復仇的道路,可是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分清真實和虛幻……
《喋血戰士》其實也屬於超級英雄漫改電影,只不過不是出自漫威或者DC,而是出自勇士漫畫。其實這次的主角「喋血戰士」也算是勇士漫畫的扛把子角色,就相當於漫威的美隊和DC的蝙蝠俠。現在漫改電影風靡全球,勇士漫畫的代表角色——喋血戰士搬上銀幕,希望能像當年《鋼鐵俠1》一樣崛起,可是勇士電影才剛剛走出第一步就宣告涼涼了。
爛番茄指數跌得很慘,爆米花指數雖然比較高但是完全是靠特效撐場子,豆瓣評分也只有5.4,徘徊在及格線的邊緣,下面的評論也是罵聲一片,這回事妥妥的撲街了。
首周北美票房只有377.5萬美元,排第二位,大家要知道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是5000萬美元,上映一周後就被迫下架了,看待事配得真慘啊。
雖然在電影中也有一個不小的反轉,可是這種反轉的套路沒有一點新鮮感,在電影中經常見到。劇情卻是有些敷衍,所以導致加裡森這個人物形象有些扁平化,性格上也沒有突出的某些特點,沒有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範·迪塞爾今年也53歲了,作為好萊塢的動作巨星,名氣雖然很大,可是年齡不饒人啊,他也不得不面對自己在好萊塢已經衰敗的事實。
可以看得出來他確實盡力演好片中的人物,可是和漫畫中的人物形象相比較,他的身材還是有些偏胖,肌肉依舊很大塊可是卻有些走樣,動作戲也並沒有很灑脫,讓觀眾們在觀看的時候,難免有點脫節。
再看看特效方面,加裡森在獲得超能力後,身上所帶的納米機器人很炫酷,但是好像以前在哪裡見過。加裡森傷口復原的特效,也和《終結者5》中黑化約翰·康納的自我修復很相似。總的來說《喋血戰士》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很多情節與鏡頭都都和其他的電影和相似,特別像一部拼湊出來的電影。
雖然在之前已經花費了很多金錢做宣傳,一度令人十分期待,可是電影本身的質量確實是明顯低於預期的。真心希望範·迪塞爾能在未來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