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的本性都是純真質樸的,但也表達了後天引導教育的重要性。
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覺養成的,因此,教育孩子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並且注重細節的工作。
孩子的個性各不相同,有的安靜乖巧,有的活潑機靈。聰明的家長懂得「因材施教」,給孩子最合適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長得根正苗紅。
不知道各位爸媽是否有留意到,那就是,許多孩子愛耍小聰明。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耍小聰明」是聰明的表現,其實不是這樣的。耍小聰明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爸爸媽媽們如果發現了一定要及時糾正。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開始學會耍「小聰明」了。為了多看一會兒電視,洗漱時故意磨磨蹭蹭;為了「騙」爸爸給他多吃一個冰激凌,說媽媽在家的時候都讓吃兩個;為了不去幼兒園,就假裝生病。
孩子的這些小聰明,常常讓父母覺得既好氣又好笑。有些家長也會因此而憂心不已,擔心「揭穿陰謀」會讓孩子「下不來臺」,又怕任由其發展會讓孩子養成愛說謊的壞習慣。
孩子「耍小聰明」的類型
1.鑽空子型由於爸爸工作繁忙,平時都是媽媽照顧琪琪。最近媽媽也要出差,媽媽就請奶奶來幫著照顧琪琪幾天。
晚上,琪琪要吃冰激凌。奶奶給琪琪拿了一根。琪琪吃完還想吃,於是告訴奶奶,媽媽在家都允許我吃兩根的。
晚上,奶奶讓他早點刷牙睡覺,琪琪說:「媽媽在家的時候,都讓我看完兩集動畫片再睡覺。」於是,琪琪又喜滋滋地看電視了。
9點了,媽媽打電話問洋洋睡了嗎?奶奶說在看電視,媽媽很驚訝,因為琪琪平時8點就睡覺了。
2.逃避懲罰型爸爸給強強買了一個能發聲發光的玩具飛機,強強很喜歡。
最近爸爸發現強強一直沒有玩飛機,於是就問強強:「你的玩具飛機呢?怎麼不玩了?」
強強說:「送給鄰居家小弟弟了。」
過了幾天,媽媽收拾房間時,在沙發下發現了弄壞的玩具飛機。
媽媽很生氣,強強不但把剛買的玩具飛機弄壞了,而且還撒謊。
3.偷懶型媽媽看到明明把玩具扔了一地,讓明明在吃飯之前把玩具收拾好,並告訴明明:「不收拾好玩具,中午就不許吃飯。」
過了一會兒,媽媽看到明明屋子裡很乾淨,散落一地的玩具不見了,連書包、衣服都不見了。媽媽還覺得挺滿意的,覺得這孩子辦事效率真高。
結果媽媽打開衣櫃一看,氣壞了。原來明明根本沒有將玩具收拾好,而是把所有的玩具和衣服等都塞到柜子裡了,櫃門一開,玩具撒了一地。
孩子「耍小聰明」,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小聰明行為。
孩子的小聰明不外乎以上幾種,其實孩子的這些小聰明不見得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但也不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
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其實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
家長要區別對待孩子不同類型的「小聰明」
孩子不同類型的小聰明,在背後有其不同的行為動機,這就決定了在對待孩子「小聰明」的問題上要區別對待,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
對於鑽空子型的小聰明,父母在以後的家庭教育中要儘可能地教育一致,莫讓孩子鑽空子;
對於偷懶型的小聰明,父母要告訴孩子其實這樣做並不聰明,害人害己;
對於逃避懲罰型的小聰明,父母要正面指出他的錯誤行為,成人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誘,可用形象的事例來幫助孩子了解撒謊是一種不良行為,並鼓勵他幫助他改正;
父母可親切地指出與事實相違的地方,幫助他們把希望、想像與現實分開,不要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歸結為道德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這樣做
1.反思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孩子會「耍小聰明」,是不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太嚴格?如果是的話,家長要採取正確的育兒方式,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做錯了就要勇於承擔責任,「耍小聰明」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2.滿足孩子的合理願望和要求很多孩子耍小聰明都是因為家長過分的限制和嚴格。孩子才會採取這種方式來「欺騙」父母,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
家長可以適當放鬆自己對孩子的要求,當孩子發現自己不用「耍小聰明」,也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就會慢慢的將壞習慣改正啦。
3.給孩子建立「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可以給孩子定下規矩,讓孩子學會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弄壞了東西要勇敢的承認,爸媽一定不會處罰你,因此要誠實,不能說謊;弄壞了玩具就告訴爸爸,讓爸爸來把玩具修好。
4.給孩子閱讀繪本孩子對於繪本是最無法抗拒的,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故事和圖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關於誠實守信的繪本故事。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模仿繪本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做法。如果孩子出現「耍小聰明」的情況,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小兔子打碎了花瓶以後是怎麼做的?」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套我家大寶很喜歡的繪本,名字叫做《0-6歲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一套30冊,夠孩子看好久,我家大寶看得愛不釋手。
通過30冊小故事來讓孩子更自信、有愛心、懂禮儀、更樂觀、樂於助人、體貼父母、勇於認錯、敢表達、可以控制情緒、戰勝恐懼、懂尊重、更自立……等等,這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而且整套繪本都是採用雙語模式,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插圖也都非常精美,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該繪本更感興趣。
通過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看到「自己」,默默反思,獲得成長。同時每個主題後面都有「給父母的話」,可以讓父母們了解相應的兒童學知識,更好的解決育兒困惑。
更重要的是,整整30冊繪本,趕上活動特惠價僅需62.8元!折合下來,一本也就2元多一點,就能培養孩子好性格,高情商,這也是父母給孩子最棒的一筆投資。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