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漢隸欣賞

2021-02-19 書法思考

一、石門頌

石門頌,著名摩崖石刻。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漢中太守王升撰文,為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文所寫的一篇頌詞。全面、詳細地記述了東漢順帝時期司隸校尉楊孟文上疏請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經過。摩崖漢隸,是「石門十三品」之第五品,屬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門頌》的藝術成就,歷來評價很高。其結字極為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意態飄逸自然。多用圓筆,起筆逆鋒,收筆回鋒,中間運筆道勁沉著,故筆畫古厚含蓄而富有彈性。通篇看來,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灑脫自如,意趣橫生。《石門頌》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文中「命」、「升」、『誦」等字垂筆特長,亦為漢隸刻石中所罕見。《石門頌》對後世影響很大。

二、乙瑛碑

《乙瑛碑》,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現存山東曲阜孔廟。與《禮器》、《史晨》並稱「孔廟三碑」,歷為書家所重。
清楊守敬評:「是碑隸法實佳,翁覃溪(翁方綱)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誠非溢美,但其波磔已開唐人庸俗一路。」這正講出了該碑的微妙處。臨寫此碑要特別注意波畫的「逆入平出」,尤其是起筆處的逆勢不能形跡外露。如「蠶頭」的逆勢形跡向上作側鋒外露,就流於了唐隸「蠶頭」起筆側露的庸俗風氣。

三、禮器碑

《禮器碑》漢永壽二年(156年)刻,藏山東曲阜孔廟。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此碑自宋至今著錄最多,是一件書法藝術性很高的作品,歷來被推為隸書極則。書風細勁雄健,端嚴而峻逸,方整秀麗兼而有之。碑之後半部及碑陰是其最精彩部分。藝術價值極高。一向被認為是漢碑中經典之作。

四、華山碑

漢代隸書代表,全稱《西嶽華山廟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此碑與《禮器碑》一樣被譽為漢隸中典範,結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齊整,波磔秀美。碑原在陝西華陰縣西嶽廟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毀於地震。隸書,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額篆書「西嶽華山廟碑」六字。末行有「郭香查書」字樣。《華山碑》是漢碑隸屬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書風樸茂古拙又圓轉流動;用筆豐滿中和又波磔明顯,為書家所推重。

五、鮮于璜碑

《鮮于璜碑》書風古樸雄健,渾厚凝重。其用筆以方為主,方整內斂,遒勁端莊,渾厚有力,斬截爽利,如佩刀貫甲的大漢將軍,頗具陽剛之壯美(尤其是碑陰)。《鮮于璜碑》的書法藝術地位,可謂是上乘秦漢,下啟魏晉,在漢隸中獨樹一幟,古樸、雄壯、稚拙於一爐,堪稱書蒹眾美。《鮮于璜碑》是建國以來所發現的最具價值,最具影響的名碑。對於書法的創作有著不可替代的啟示作用與廣闊的再創造空間。

六、衡方碑

《衡方碑》也是漢代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用筆極為有力,筆畫豐潤,在轉折和撇、捺處尤見功力,形成外方內圓的效果。其結體方正,波、磔、撇、捺皆不張揚外露,字體方整嚴峻,有下緊上松之感。整篇章法緊湊,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留白很少,但又毫無侷促壅塞之感。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說:「足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後來顏魯公正書之漸矣。」清姚華《弗堂類稿》跋此碑說:「《景君》高古,惟勢甚嚴整,不若《衡方》之變化於平正,從嚴整中出險峻。」何紹基稱其「方古中有倔強氣」。此碑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楊守敬說它「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當不在《華山碑》之下」。

七、史晨碑

《漢史晨碑奏銘》,又稱《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漢史晨謁孔嚴後碑》、又稱《史晨後碑》,兩碑同刻一石兩面。《史晨碑》是孔廟珍品,與《禮器碑》《乙瑛碑》一起,並稱為孔廟三大名碑。

現代書家費聲騫評《史晨碑》:「此碑筆姿古厚樸實,端莊遒美,歷來評定為漢碑之逸品。磨滅處較少,是漢碑中比較清晰的一種。《前碑》結字似略拘謹,《後碑》的運筆及結字比較放縱拓展。總體而言,《史晨前後碑》的字體規正,屬漢隸中普通平正的書法,是當時官文書體的典型,宜於初學入門。」

八、西狹頌

《西狹頌》摩崖石刻位於甘肅省成縣縣城西13公裡處的天井山魚竅峽中,碑文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又稱《惠安西表》,民間俗稱《李翕頌》《黃龍碑》。頌文主要記載了東漢武都郡太守李翕率眾開天井道的歷史政跡。摩崖頌碑呈長方形,縱3.06米,橫3.75米,由額、圖、頌、題名四部分組成。上為篆額「惠安西表」四字,額右下方為《五瑞圖》,即黃龍、白鹿、嘉禾、木連理、甘露降及承露人,《五瑞圖》是對李翕德政的形象表述和對西狹碑文的生動補充,是了解和研究漢代繪畫雕刻藝術的寶貴遺蹟。其左是正文,後面是題名。

九、曹全碑

曹全碑(國寶級文物)漢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釐米,寬95釐米明萬曆初合陽縣莘裡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萬曆初年在陝西省郃縣舊城萃裡村出土,現在西安碑林。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十、張遷碑

《張遷碑》,碑石原在山東東平州(今山東東平縣),今置泰安岱廟炳靈門內。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

碑主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迂蕩陰(今河南湯陰縣)令。碑文系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書法多別體,未署書者姓名,刻石人為孫興,所以有人懷疑是摹刻品,但就端直樸茂之點而言,非漢人不能,所以決為當時之物。碑陰所刻人名,書亦雄厚多姿。

歡迎訂閱本平臺微信號:shufasikao
騰訊官方認證書法專業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漢隸第一品!
    其結體方整勻稱,氣度典雅,點畫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代表作品。清代隸書名家金農曾盛讚「華山片石是吾 師」。明郭宗昌《金石史》稱其「結體運意乃是漢隸之壯偉者」。清朱彝尊謂;「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惟延熹《華嶽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為漢隸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翁方綱則說:「朱竹垞於漢隸最推是碑。
  • 漢隸入門《史晨碑》高清單字欣賞
    此碑為東漢後期漢隸走向規範、成熟的典型,歷來被奉為隸書初學入門的門徑。《史晨碑》兩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點五釐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點五釐米,寬八十五釐米,厚二十二點五釐米,無碑額。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於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 漢隸《曹全碑》入門
    隸書又名佐書、分書、八分,因盛行於漢代,所以又叫漢隸,它是由篆書圓轉婉通的筆演變成為方折的筆畫,字形由修長變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運筆由緩慢變為短速,從而顯示出生動活潑、風格多樣的氣息,給書寫者帶來很大的方便。
  • 「緣於圖像背景的社會和藝術·漢隸十二品新探」在中國國家畫院...
    展覽名稱刻石書法研究與創作系列展——漢隸十二品新探開展時間2020年6月15日—2020年7月6日展覽地點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海澱區西三環北路基於此,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本著立足傳統,倡導使用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品」來界定藝術品質的方式去梳理古代浩瀚的「碑學」遺產。我們計劃分為三個階段,從「漢隸」入手,其次是三國魏晉南北朝隸書,再者是隋唐隸書。
  • 漢隸十二品書法新探活動獲獎名單及作品欣賞
    呂雪峰 晏曉斐 曾憲良 陳亮 賀進 翟聖亮 張金龍 陳彬 陳陽靜 梅躍輝 徐延波 肖春生 張逢波 韓伯雨 黃邦德部分展覽作品欣賞何應輝謝無量為唐光晉和題《石門頌》180cm×70cm2020年▲ 李剛田選臨 《鮮于璜碑》205cm×70cm2020年▲ 陳國斌遙山驟雨聯180cm×32cm×22020年▲ 王鏞所識不喜聯233cm×28cm×22019年▲ 蘇士澍漢隸贊
  • 漢隸曹全碑拓本高清字帖欣賞,31幅高清大圖特寫,學隸書的好帖
    漢隸曹全碑拓本高清字帖欣賞:網友學書法的心得分享:私下裡也練習書法,但是不求上進,只挑自己喜歡的寫,主要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別人說的很多理論雖然聽起來都挺好,但跟我沒關係啊,按著自己興趣的引導前進,邊寫邊體會,那天突然領悟到點什麼就感覺特別愉快。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
    她們承載著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她們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她們流傳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歷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一部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是華夏文明的永久標鑑。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
  • 中國當代十大書法家《大美無度》驗證發布,楊臥虎上榜
    2020中國當代十大書法家《大美無度》驗證發布。楊臥虎上榜。經浙江禾晨中誠信信用評級;CNISA全球榜指數驗證,大美無度持續發布:AAA信用;5A品牌;世界500強;十大品牌;獨角獸企業;品牌價值…《大美無度》全球榜副秘書長李兆奇發布楊臥虎通過2020「中國當代十大書法家」驗證楊臥虎,字仲亮,浙江杭州人,中國當代十大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賓禮特供藝術家
  • 漢隸碑刻與摩崖石刻書法的風格特點
    縱觀漢隸碑刻和摩崖石刻的形制與內容,碑刻與摩崖石刻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一、碑刻漢隸碑刻用筆和結構比較嚴謹規範,充滿正大氣象,具有通常說的廟堂之氣,漢隸碑刻因為刻制者身份地位較高,書寫或刻制的文化程度較高,因此作品水平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藝術價值較高;漢隸碑刻整飭,分行布列一般清晰可見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一起回味那悠久的歲月,享受這旖旎的風光。十大傳世名畫總覽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東晉)這是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的,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主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
  • 濱州書法家徐延波作品入選國家畫院「漢隸十二品新探」刻石書法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郗運紅近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漢隸十二品新探」刻石書法研究與創 作系列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當代書法作品140餘件,以 及「漢隸十二品」原拓近40件。參展藝術家以「漢隸十二品」為取法對象,或臨摹,或創作,對經典做 出合乎自己意趣要求的新詮釋。漢代是中華民族最為輝煌的時代之一,有著宏大精神內蘊的「漢隸」, 在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典範意義。以傳統「品」的話語 方式,重新發現和挖掘隸書的美,「漢隸十二品」這一概念正是在這一學術 背景下誕生的。
  • 漢隸第一《禮器碑》(高清大圖)
    碑之後半部及碑陰是其最精彩部分,藝術價值極高,是漢碑中經典之作,攻漢隸者,多以《禮器》為楷模。明郭宗昌《金石史》評云:「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其字畫之妙,非筆非手,古雅無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謂『星流電轉,纖逾植髮』尚未足形容也。漢諸碑結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
  • 張永祥書法藝術欣賞
    、中國文學藝術聯盟籤約作家(詩人)、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學聯盟成員(初審通過)、甘肅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疆莎車縣書法家協會理事、中書教甘肅青少年書畫院會員、長河文化網、長河詩刊籤約作家、長河影樓籤約攝影師。
  • 2002年世界盃十大精彩進球欣賞,第一球轉身倒鉤驚世絕倫
    NO.10 小組賽巴西4-0中國,卡洛斯直接任意球超強重炮NO.9 小組賽比利時3-2俄羅斯,瓦勒姆超遠直接任意球直掛死角NO.8 小組賽日本2-2比利時,威爾莫茨倒掛金鉤NO.7 小組賽巴拉圭2-2南非,阿爾塞大禁區角直接任意球掛網
  •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六)
    107位民國人物的書法欣賞(六)來源:書法字帖      按:最近《谷園講通鑑》專門寫了一期《中國書法史的高峰》的講稿,講東漢末桓靈時期書法藝術勃興的情況。從此,書法幾乎成為一種中國古代社會階層的標籤。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民國,即便杜月笙這樣的流氓大亨也要練得一手好書法。民國之後,此道遂絕。
  • 「大愚書論」恢弘大氣,漢隸形成過程中的破圓立方
    #書法#秦朝滅亡後,繼起的西漢繼承了秦朝的文字,並在秦隸的基礎上發展出漢隸二是秦隸表現出明顯的過渡字體的特徵,部分字體已成明顯的方形,大多數字體外輪廓仍保留著圓弧特徵,秦隸的圓不如大篆圓的渾然,其方也不如以後的漢隸端正。而在將秦隸改造成為漢朝的標誌性字體——漢隸的過程中,有著明顯的通過一些特定筆畫來破圓為方的特徵。
  • 中國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藝術家——羲之文化傳承人王傑寶
    諸書之根,漢隸為本。書法藝術從刻甲骨而源成,到秦篆得統一,但是沒有達到成熟之度。書法藝術進展到兩漢時,隸書是為書法的成熟之源。著名書法家王傑寶修煉書法,尊書法成熟的隸書為宗,大修兩漢碑拓,汲取高古精華,練成八書正宗,他用漢隸的悠悠古韻,再現了漢字書法雄逸兼得,端華姿正的成熟美感,成為聞名於書壇的隸制名家大手筆。當下書壇,追求諸書皆成的書法家不少,但是在追求諸書皆成的過程中,能像王傑寶這樣傾情卓修漢隸,功達峰尖的書法家不多。特別是通過修煉漢隸,盡得碑質,又得帖韻的書法家更不多。
  • 《禮器碑》真不愧為漢隸第一!
    明郭宗昌《金石史》評云:「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其字畫之妙,非筆非手,古雅無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謂『星流電轉,纖逾植髮』尚未足形容也。」清楊守敬也說:「漢隸如《開通褒斜道》、《楊君石門頌》之類,以性情勝者也;《景君》、《魯峻》、《封龍山》之類,以形質勝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論之,寓奇險於平正,寓疏秀於嚴密,所以難也。」
  • 村民從牆上挖出一塊石碑,竟然是中國存世最早漢隸碑刻!
    關於墓誌之始,在先因無實物可資佐證,故雖眾說紛紜,終無定淪。
  • 古篆漢隸,獨創一門——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孫吉榮先生藝術作品欣賞
    國家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江西省毛體書協會員,中國一品堂書院會員。北京華廈蘭亭書畫院院士。 孫吉榮先生曾被授予「全國詩書畫精英人物」「全國詩書畫先進人物」「人民傑出書畫藝術家」,「中國當代實力派藝術家」等榮譽稱號,其名字也被收入《中國文藝名家大辭典》之中,其作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