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也是「毒藥」?如果地球上的氧氣超過90%,人類會怎樣?

2020-12-23 走出世界獵遊

大家都知道 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十億的時間,而在這個漫長的時間中,地球的環境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也並非永遠相同,就現在來看氧氣的含量大約在21%左右,雖然看起來並不算特別高,但是它卻孕育了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命,那麼大家知道地球上氧氣含量提高到90%,我們人類會怎麼樣嗎?

其實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空氣中的成分是比較均衡的,雖然氧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須品,但是一旦氧氣的含量超過90%,就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地球也會因為二氧化碳含量不斷降低,變得愈加寒冷起來,而很多低溫地區也會出現大量的冰川。

氧氣含量的變高 也會使洋流發生變化,空氣變得越來越乾燥,森林火災的機率也會隨著增高,很多的生物也將因此失去棲息地,而那個時候的地球將會是一片紅光籠罩,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將會面臨滅絕的出境,這也包括我們人類,地球之後又會因為溫度升高火山噴發二氧化碳含量劇增,恢復到之前適合人類生存的面貌。

不過那個時候地球可能已經沒有什麼生物了,所以氧氣含量過高的話「良藥」也將變成「毒藥」,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若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從21%提升到90%,地球會怎樣?
    氧氣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元素,那麼氧氣是越多越好嗎?現在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如果氧氣濃度由21%變成了90%,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有生物能夠存活嗎?當氧氣濃度提高到90%時無論是缺氧環境還是富氧環境,對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人類能接受的氧氣濃度是在19.5%-23.5%之間。當氧氣濃度達到100%的時候,人在裡面呆6分鐘就致命了。所以氧氣是生命的解藥也是生命的毒藥,差不多就行了,太多也不好。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是現在的一倍,人類會怎樣?專家給出解釋!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翻倍, 地球將會怎麼樣? 科學家這樣回答!我們呼吸需要空氣,而對於地球上所有大多數生物來講,這是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不僅動植物需要進行呼吸,包括人類在內,氧氣是生命活動的必需品,如果沒有氧氣,地球上的生物就無法存活。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甚至不太粗的鐵絲都可以持續燃燒了……所以,如果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90%會怎樣?一點火星便能引燃整個森林,甚至是整個大陸,甚至石頭都可以燒起來……那麼會不會產生這個火星?一定會!
  • 預計2056年,地球人口將超100億,那時氧氣會被耗盡嗎?
    縱觀地球上的生物圈,無論是數以億計的人口,還是各種各樣的動植物,都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麼,隨著植物的減少,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被吸光呢?氧氣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類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沒有氧氣,人類就無法生存。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會發生什麼?憋氣能活下來嗎?
    氧氣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氧氣,地球就不會有動植物和水,甚至是人類也無法生存,因為氧氣是維持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細胞內能量的主要催化劑,我們呼吸所賴以生存的氧氣約佔大氣層的21%,其中78%是氮氣,另外還有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雖然氧氣不是大氣中最豐富的氣體,但它不僅對人類而且對植物和其他生物也是最重要的。
  • 如果地球氧氣含量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人可以騎著蜜蜂飛!
    氧氣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如果沒有氧氣,那麼大部分的生物其實都會面臨死亡,特別是動物,對於人類來說就更不要說了,而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其實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的,才達到了現在的平衡狀態。
  • 倘若地球氧氣增加1倍,對地球會有影響嗎?人們將騎著大蝴蝶逛街
    文/行走天涯倘若地球氧氣增加1倍,對地球會有影響嗎?顯然倘若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夠減少,而氧氣的含量能夠更加的話,對地球是有益的,因此全球各國都在不斷地植樹造林,特別是我們中國綠化面積一直都是在不斷增加的,那如果真的如同每個人所想要的,世界各國都種植了樹木,地球上的氧氣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加,比如增加至如今的1倍的話,對於地球來說真的就是好事嗎?
  • 今天我們必不可缺的氧氣,曾「毒」死地球上99%生命!
    眾所周知,氧氣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一些植被茂密、氧氣含量大的森林區域也會被人們稱為「森林氧吧」,比如說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亞馬遜雨林就有著「地球之肺」的美譽。亞馬遜雨林,圖片來源 Veer圖庫但是你們知道嗎,地球上的大部分氧氣來源其實並不是樹木,而是海洋中的浮遊生物。這些浮遊生物雖然很微小,但卻是海洋生命支撐系統關鍵部分。
  • 氧氣若突然消失幾秒,萬物會瞬間變化,人類能逃此劫嗎?
    百分之七十八的氮氣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穩定,而那百分之二十的氧氣給地球帶來了勃勃生機。現在地球上空氣的組成是比例是最好的。因為少數的氧氣恰好夠提供給地球上那些需要氧氣的生物進行呼吸。因為氧氣是不穩定的氣體,倘若多了,有可能會讓環境變得非常「暴躁」。大家都知道燃燒是需要氧氣的,氧氣越多,燃燒得就越猛,越快。
  • 如果地球上的氧消失五秒會怎樣?
    氧氣不是大氣中最豐富的氣體(最豐富的為氮氣),但氧氣是最重要的。此外,氧還是地殼中最為豐富的元素。如果沒有氧,生命將無法生存。試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氧消失五秒,那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你可能認為,五秒並不算什麼,因為人類就算憋氣五秒鐘,也不會死亡。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整個地球失去氧五秒鐘,人類面臨的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地球會怎樣?代價難以承受
    那麼是不是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是不是就是最好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氧氣才能生存的,然而氧氣的來源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 現在隨著工業的發展,廢氣的排放,還有汙水的排放已經嚴重的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
  • 如果地球的含氧量超過21%會帶來什麼後果?
    後來再出現的生物,也在不斷縮小,出現這樣變化的原因跟地球含氧量不斷減少有關。而自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結束之後,地球的氧氣含量也基本維持在21%左右。穩定的含氧量對於地球的生態,尤其是生命的進化演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有人會說了,為什麼地球的含氧量要維持在21%左右?更高的含氧量會帶來什麼後果?
  • 生命離不開氧氣,那不需要氧氣如何存活?古老地球有何神秘?
    帶著憧憬人類邁出了地球,成功地看見地球的真面目,也看清了外太空的真面目,沒有氧氣,就沒有辦法存活,這是現代人類一貫的思維,在古老地球中沒有氧氣,生物是如何存活的?就是最大的滿足!這樣的女人是最適合在背後默默支持男人的。然後伸出小指。2保證睡眠《黃帝內經》說:「冬三月。不知老之將至。就是執著的太多。銷售面積可能再 創歷史新高。通過這項檢查得出的數據就是你人體血液中這些成分所含的量。
  • 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這能幫助人類改造火星嗎?
    ,那麼火星上可能並沒有存在過生命,同時還毅力號還要進行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在火星上轉化氧氣。雖然火星的大氣層中95%都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但科學家已經發現火星在進入夏季以後,大氣的濃度會出現上升的情況,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溫度最高能達30攝氏度,位於赤道的「水手峽谷」在清晨甚至會出現類似地球上的晨霧,這些晨霧是二氧化碳在夜晚溫度驟降時形成的,在傑澤羅隕石坑中也會出現同樣的晨霧情況,這樣的環境有助於毅力號提高二氧化碳的轉化效率。
  • 製造在泰坦星上產生氧氣的微生物,有多難?
    製造在泰坦星上產生氧氣的微生物,有多難?1000萬年之前,就連人類的譜系都尚未產生,那之後又過了幾百萬年,我們的祖先才和黑猩猩分家。」再說說第二條推特。2016年確實有人在科學美國人網站上寫了一篇博文,說泰坦星可能是太陽系中第二宜居的地方(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月球和火星)——但那都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 地球上的氦氣未來肯定會消耗殆盡,如果消失了,對人類有何影響?
    地球上的氦氣未來肯定會消耗殆盡,假如消失了,對人類有何影響?文/濤聲依舊地球上的氦氣未來肯定會消耗殆盡,如果消失了,對人類有何影響?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在這個地球上靠的是什麼呢?其實很多人都能夠得出幾個答案,有的人說是氧氣,有的人說是水資源,但是其實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地球上的資源,是的,人類靠的是地球上的資源而生存的,氧氣以及水都是資源,各種類似於石油類的礦藏也都是資源,這些資源保證了人類的生存,並且發展至今,而如果其中一種資源突然消失了,肯定會對人類造成影響,比如說氦。
  • 為什麼國際空間站沒有氧氣?原因很簡單
    組織實施的阿波羅登月項目是人類航天史上最偉大的項目,因為這次空間活動創造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著陸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第一次載人飛行距離最遠的空間活動,第一次獲得月球土壤……和這次偉大的太空活動,最令人驚嘆的是長達1在一年的登月活動中,人類將12太空人從地球送到月球然後安全返回。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疑似有水和氧氣,只是恐怕早有超級文明了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疑似有水和氧氣,只是恐怕早有超級文明了雖說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如果人類完全依賴地球,而不去尋找第二星球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未來如果地球遭遇不測,人類即將會和地球共存亡。但這並不是無數人想要看到的結局。尤其是如果人類想要在地球上繼續發展文明,以及立足於宇宙的話,則不可能永遠只生活在地球上,畢竟地球上的很多資源都已經被人類開採殆盡了。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一直在尋找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了,也篩選出了很多顆人類未來有可能移居的星球,比如克卜勒三大行星。
  • 如果沙漠上種滿了樹,地球會變更好嗎?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答案
    說起來,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如今沙漠問題應該是最嚴重的,要知道,在地球的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經溫暖溼潤,植物也比現在多得多,比方說石炭紀時期的地球,大約90%的陸地面積都被植物覆蓋,那麼,如果地球再次變成和石炭紀差不多的情況,對於人類來說,是好是壞呢?地球上的沙漠都種上樹,會發生什麼?
  • 五顏六色的氧氣
    「披紅著綠」的氧氣氧氣是氧原子的主要存在方式。氧原子有8個電子,這些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遠動軌跡並非無跡可尋,事實上它們沿著一些特定的軌道運行。不同軌道上的電子具有不同的能量,這些能量值即為能級。在15萬~25萬米高空,如果電子吸收的能量只夠它躍遷至第一激發態,那麼氧原子在回到近核軌道的時候會發出波長630納米的紅光。不過因為能發出紅光的物質比較多,比如氮氣受激發也會發出暗紅光,所以氧氣的紅光不如綠光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