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給了美國歌手鮑勃·迪倫,說明歌手不僅僅只是唱歌好,還有歌詞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比如周杰倫的這幾首歌就被收錄進了學校課本。
1、《蝸牛》
05年的時候就被選入了上海初中音樂教材的勵志歌曲單元,在14年的時候,又被選入了小學的語文課本之中。這個是周杰倫作曲作詞,是「世界展望會」的公益活動「飢餓30」主題曲。這首歌最先由許茹芸、齊秦等人合唱,收錄在許茹芸《真愛無敵》專輯中。周杰倫自己演唱的版本收錄在他的EP《範特西Plus》中。當時周董寫這首歌時,沒出道,也不出名,還在別人的工作室打工,應該也是對自己的鼓勵吧。
2、《聽媽媽的話》
2006年因其歌詞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入選臺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國民小學一年級教材。也是周杰倫填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依然範特西》專輯中。當年這個小學一位老師透露,她的上一年級的兒子正在學鋼琴,但是很不喜歡練習,然而聽到周董的《聽媽媽的話》這首歌后,不僅整首歌都很會唱,而且還乖乖地練習鋼琴。
3、 《上海1943》
這首歌入選某小學教材,這個是方文山選用「1943」這個年份來作為歌詞故事的時空背景是有原因的。1943年,臺灣眷村裡有很多老兵,這些老兵因為戰亂來到臺灣,與上海的親人分隔倆地,一分別就是好幾十年,直到開放探親,他們才有機會回到大陸,可惜早已物是人非,只能憑藉老照片回憶。方文山受到他們的影響,體會他們心中的落寞和感慨,寫下了這首《上海1943》。這首歌能讓學生了解到那個戰亂動蕩的年代和戰爭的殘酷。
4、 《琴傷》
《琴傷》被選為大陸《語文教學與研究》讀本教材,這首歌收錄在《驚嘆號》中的《琴傷》獲選為大陸今年《語文教學與研究》讀本教材。這首歌的曲子主體部分改編的是柴可夫斯基的《船歌》,間奏那一段是《土耳其進行曲》,而且歌詞寫也很美。
5、 《發如雪》
這首歌被日本收錄進《通過歌曲記住中國話》課本教材。小編看到這個消息有點想笑,日本人用周董的歌來學中文,他們是認真的嗎?結果肯定是認真的,《發如雪》作為周董中國風歌曲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也周董最難唱幾首歌之一。被編入教材不只是因為中國風歌曲旋律中,還有因為歌詞,因為方文山在作詞的時候加入了很多《詩經》、《紅樓夢》、李白的詩句等中國元素。
6、《東風破》
這首歌入選《大學語文》,大一的音樂教科書。周董的中國風歌曲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這首歌復古的曲風,再加上二胡與琵琶的融入,讓人容易進入詩書中的世界。方文山用古詩詞入歌的想法,讓古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融合,有種古人與現代人時空交錯感覺。
7、《皮影戲》
這首歌也被進入大陸教材,這首歌是唐從聖寫的詞,周董自己作曲。以陝西皮影戲為背景,宣傳中國皮影戲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皮影戲還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傳,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國家的非遺,了解宣傳並保護。
8、 《魔術先生》
這首歌入選了幼稚園的音樂教科書!「 左手輕輕握住你的鼻子 然後右手 很簡單 穿過你的左手」,周董厲害了,學音樂從娃娃抓起。
還有很多歌在考試中被考到。比如《青花瓷》08年山東高考考題,也是09年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考試試題,還有《七裡香》和《愛在西元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