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凌晨 3 點 22 分,在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全球最大的載人航天飛船「龍」載著太空人成功上天了。
如果本次計劃圓滿完成,SpaceX將完成人類歷史上數個第一,說它改寫了NASA甚至是美國的歷史都不誇張。
這次發射行動的代號為 Demo-2,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站在了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上,這也是當年載人登月火箭土星五號的發射平臺。
到達發射臺現場後,二人乘電梯前往獵鷹 9 號火箭的頂部,穿過一個懸空走廊,抵達龍飛船入口:
隨後,Behnken 和 Hurley 爬進太空艙並關閉艙門,之後是加注液氧環節。這一點曾經引起了很大爭議,在太空梭運行時期,將燃料裝載到太空飛行器中被認為是具有危險性的,因此一般會在太空人登機之前就完成,但 SpaceX 選擇在發射前半小時加油,使用了一種低溫推進劑來提高飛船的性能。
鑑於美國當下的新冠大流行狀況,NASA 已事先向公眾呼籲「最好是在網絡上觀看發射情況,不要像以往那樣,成群地擠在發射基地附近的海灘上圍觀」。根據 NASA 的統計,超過 300 萬人觀看了發射的直播。
為了避免將新冠病毒帶至空間站,並保證二人在太空停留期間保持健康狀態,Behnken 和 Hurley 在火箭發射前進行了嚴格的醫學隔離。
發射 2 分半鐘後,一級火箭分離。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有序進行,發射 9 分半鐘後,獵鷹 9 號火箭將龍飛船釋放至低地球軌道,然後火箭返回地球,在大西洋上被自動駕駛船回收。
到了第 12 分鐘,龍飛船與二級火箭成功分離。
如果一切順利,兩位太空人將在龍飛船內完成 19 小時的繞地球環行,在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 22:30 與空間站對接,與近兩個月來一直在那裡工作和生活的三位太空人會合。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
提到這個人,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特斯拉,喜歡八卦的小老弟可能想到抽大麻和私生活混亂,最後大家會想到今天的刷屏熱詞Space X。
這個順序剛好反了,馬斯克最初的夢想其實就是用Space X徵服太空,遺憾的是兜裡沒錢,之後才選擇投資特斯拉。
知道了這個順序之後,你就明白馬斯克造火箭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不忘初心。
為了上天,馬斯剋死了無數的腦細胞,搞了無數個大計劃,今天的載人航天只是馬斯克宇宙計劃中的一環而已。
2001年,是馬斯克離開學校的第六年,那時候他在搞一個網上轉帳的項目,名字叫「貝寶」。
項目賺了幾千萬,有了錢的馬斯克立馬提出「火星綠洲」計劃,想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小型實驗溫室,讓來自地球的農作物在火星的土壤裡試著生長。
次年貝寶被易貝收購,馬斯克手裡的錢從幾千萬變成幾個億,創立了SpaceX,想自己研發便宜的火箭,接著實現航天夢。
不過便宜的火箭也不是幾個億能搞定的,所以馬斯克2004年投資了特斯拉,並擔任董事長,這家公司為馬斯克帶來大量的現金流,讓馬斯克繼續實現航天計劃。
2016年手裡有錢的馬斯克提出了更宏大的「火星移民」計劃。
該計劃打算10年送人類到火星、20萬美元單程票、40年建立火星城市,這次載人的龍飛船,就是火星移民計劃的一部分。
隨著馬斯克野心的增長,特斯拉賺的那點錢已經不夠SpaceX花了,所以馬斯克決定讓SpaceX自己賺錢,提出了「星鏈計劃」。
在他的設想中,SpaceX未來幾年間會發射1.2萬顆通信衛星到地球軌道上,以實現能夠覆蓋全球的衛星通信網絡。
之後馬斯克就可以變身電信運營商,以後除了移動、聯通、電信外,大家還可以選擇馬斯克。
截止到今年,馬斯克已經為星鏈計劃發射了7枚火箭,成功將420顆衛星送上軌道。
這些衛星每24小時繞地球一圈,網上有段子說:大家沒事兒多看看wifi,如果搜到名為Tintin A或Tintin B的wifi,就是連上了馬斯克的衛星。
馬斯克本人也回應這個段子:「不要告訴別人,WiFi的密碼就是「martians」。
因此這個計劃也被稱為「全球wifi」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