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警匪勾結,民不聊生,社團林立,大大小小的社團至少有六十個,最為強勢的三大社團有「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三足鼎立,共同演繹著當時香港這片地區最為經典的黑幫風雲,各黑幫猛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說說「14K」的「黑幫教父」鬍鬚勇的江湖之路。
鬍鬚勇
1949年,國共兩党進行了三大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之後,國民黨節節敗退,眾多殘軍潛逃香港和臺灣兩地,其中到香港的有一位名為葛肇煌的人物,他曾為黃埔六期出身的中將,組建了社團「14K」,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一是葛肇煌聚集了另外13名精英組成14人團夥,名為「14K」,K則是國民黨的英文名稱(KuoMinTang)的首字母,「14K」的堂口是「洪發山忠義堂」。
另外一說是指當時開堂地點在廣州西關寶華路14號,「K」則是「karat」的縮寫,有純正堅硬之意,所以叫「14K」。
隨後「14K」便在香港打出了名堂,鼎盛時期發展到超20萬餘人的規模,成為香港三大社團之一。
「14K」中有那麼一位人物,被稱為「黑幫教父」,在香港有著十分顯赫的地位,見證了香港黑幫發展的歷程,他就是鬍鬚勇。
鬍鬚勇
潘志勇,人稱「鬍鬚勇」,跟張栢芝的父親有一樣的外號,但兩人的人生是天差地別,他出生於廣東佛山的一個地主家庭,在1949年,跟著父母隨著「逃港潮」來到香港,來到了這片無數人所期待的「黃金地帶」。
60年代「跛豪」吳錫豪的崛起,成為一代毒梟,呂樂探長身價5億等等,鬍鬚勇像無數香港年輕人一樣,熱血沸騰,於是15歲的時候就加入了社團「14K」。
五億探長呂樂
初來乍到且年紀輕輕的他一開始也只是其中一名馬仔,默默無聞,兩年後有了第一個孩子,於是決定退出社團,為了養家餬口,到了一家工廠打工,夜以繼日的工作讓鬍鬚勇感覺疲倦,沒前途,同時還被工廠的前輩們壓制,使得他很絕望。
在一個晚上,香港剛刮完暴雨,鬍鬚勇心頭一湧,作詩一首:「狂風雨過又天晴,眼前景物感凋零。草木難奈縱橫雨,人生何堪冷暖情。」
70年代,他重出江湖,那時候正值武俠之風,受李小龍的影響,鬍鬚勇也開始學打鬥技巧,逐漸對上位感到濃濃的興趣。
李小龍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有大量難民的輸入,警匪勾結,導致治安坍塌,暴力盛行,在那個年代,能打就能上位,鬍鬚勇有著很多同齡人沒有的那種狠勁,敢打敢拼,很快就打出了名堂,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手起刀落砍殺「大圈仔」事件。
1975年,當時香港社團林立,其中有一支來自廣東人組成的社團,名為「大圈幫」,行為囂張,在香港九龍麻將館收「陀地」(保護費),一時間無人敢爭奪這裡的「管理權」,鬍鬚勇看中了這個機會,自動請纓,接管這間麻將館,當時眾人對他的舉動感到質疑,怕他不能勝任。
鬍鬚勇
鬍鬚勇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當時他帶著三十餘人到九龍麻雀館埋伏,等時機一到,眾人衝了進去,手起刀落,見人就砍,很快大圈幫的人馬就跪地求饒。
這一戰,讓鬍鬚勇在社團真正站了起來,憑藉自己的能力,很快就坐上了14K大佬的位置,成為油尖旺地區話事人,旗下管控著眾多的娛樂場所,一時間鬍鬚勇的大名無人不曉。
鬍鬚勇當時與同為「14K」的大佬「摩頂平」關係要好,後來還通過「摩頂平」讓鬍鬚勇跟澳門「14K」話事人崩牙駒相識,無奈在不久之後,因為澳門賭場疊馬仔制度的誕生,讓崩牙駒、摩頂平、街市偉為了利益鬧翻了臉,掀起了一場場廝殺。
崩牙駒
鬍鬚勇並沒有捲入這場鬥爭,早早就回去香港,那時候還認識了李連杰的經紀人蔡子明,後來因蔡子明踏入了香港影視圈,蔡子明在1988年開了第一家電影公司《富藝電影製作公司》,其中鬍鬚勇就佔股百分之十。
當年劉嘉玲口頭答應給鬍鬚勇拍戲,結果時間一到卻不見人影,原來是去給向華強拍戲了,得知此事的鬍鬚勇連向家面子都不給,掌摑了劉嘉玲,可想而知,當時鬍鬚勇的勢力多麼的龐大。
劉嘉玲
說個題外話,由於張栢芝的父親張仁勇的外號也叫鬍鬚勇,而且是個賭鬼,經常欠下一身債,有時債務還賴到了潘志勇身上,無奈之下,潘志勇讓手下去威逼張仁勇改名,不能再繼續用「鬍鬚勇」這個外號,當然這也是潘志勇當年勢力的一種體現。
在80年代,勢力強大的鬍鬚勇無疑成為了「14K」三大龍頭之一,人稱「黑幫教父」,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很多社團都慢慢轉型,不再打打殺殺,鬍鬚勇無奈一下將目光轉移到大陸,因為大陸市場非常寬廣,機會眾多。
80年代鬍鬚勇幫小弟設宴
2003年,鬍鬚勇便到珠海開了一家規模十分龐大的娛樂城,就在開業當天,空降三百名警察,將鬍鬚勇壓倒在地,並被槍指著頭,無奈之下只好認慫,沒有反抗。
原來由於鬍鬚勇在香港的江湖名聲頗高,出身社團,大陸警察懷疑他可能會在此進行非法交易,於是出動警隊,也正因為這樣,導致這家娛樂城名聲狼藉,不久之後便無奈結業。
鬍鬚勇
2006年,曾經呼風喚雨的鬍鬚勇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命運,確診結腸癌,十年後因病去世。在香港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當天出席的除了14K的人馬以外還有眾多其他社團的巨頭,包括和勝和坐館「沙田Me」、前揸數「大華」、元老級人物「大飛」,水房前任揸數「子鳳」,「新義安」的大總管林江等等都前來拜祭,可見鬍鬚勇江湖地位之高。
儘管如今人去樓空,但鬍鬚勇在香港江湖上留下的事跡仍在民間流傳不止。
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本期到這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的看官記得關注,避免迷路,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