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GDP的話,俄羅斯勉強超過韓國,比廣東省強一點點,根據2018年度的數據顯示,俄羅斯GDP大約1.66萬億美元、韓國1.65萬億美元,俄羅斯明顯沒有強多少,但誰敢說俄羅斯的國家實力不如韓國呢?
俄羅斯的GDP確實少得可憐,它連巴西、義大利都不如,就連印度也有2.72萬億美元的GDP,但印度一直都是俄制裝備的主要出口市場,可以說俄制裝備撐起了印度的國防力量,除了印度之外還有大量使用俄制武器的國家,比如拋棄剛剛封存M1A2坦克換裝T-72的伊拉克,足以說明科學技術才是決定國家實力的主要因素。
印度擁有大筆財富,卻剛剛實現步槍子彈的國產化,它的王牌裝備全靠購買,比如印度空軍裝備超過200架的蘇30MKI戰鬥機,堪稱地球上規模最大的蘇霍伊飛機、陸軍使用的T-72、T-90坦克清一色進口,就連國產航母的鋼材都依賴進口,這樣的國家即使擁有驚人的GDP也終究只是個弱國,因為它沒有保護自己的武力,如果不是今天的世界文明了許多,印度仍舊是列強瓜分的肥肉。
反觀俄羅斯,雖然它很窮,窮的只能靠賣裝備和資源過日子,但誰都不能不承認它仍然擁有世界一流的科學技術,在高端製造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在核武器領域更是僅次於美國,這就是它對抗美國的最基本前提。
俄羅斯的武裝力量兵種齊全,且裝備不依賴進口,也就不懼怕制裁,它的技術和產品輸出是很多國家打造國防力量的根本保證,為了買到俄羅斯的武器很多國家都對它唯命是從,這讓俄羅斯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國際影響力,只要是還用著俄制裝備的國家,就不希望美國進一步摧殘俄羅斯,比如上文提到的印度。
近些年,美國拼命拉攏印度,希望切斷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軍貿往來,進一步打壓俄羅斯的裝備出口經濟和國際地位。但印度始終都不買美國的帳,即便它積極謀求裝備來源多樣化,採購俄羅斯裝備的同時,也去購買以色列、法國的武器,但從未在裝備貿易問題上與俄羅斯一刀切,因為印度明白,全部退役它目前裝備的俄制武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此外,縱觀古今歷史,決定國家強弱的似乎都不是經濟水平,比如漢朝和匈奴、秦朝和東方六國、宋朝和金國蒙古等等,社會富有且經濟繁榮的一方,往往因為武備廢弛而處於下風,不得已用金錢買和平,也就有了歲幣一說。
俄羅斯就相當於兇狠的匈奴、軍事化的秦國、彪悍的金國和蒙古,絲毫不懼怕比自己有錢的對手,它完全可以依靠強有力的軍事力量與全球GDP排名第一的美國硬碰硬,因為它擁有的武裝力量絲毫不亞於美國。
俄羅斯的經驗表明,「富」不等於「強」,俄羅斯依靠蘇聯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長期在軍事工業領域開拓進步,以此為基礎打造出足以保衛國家安全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它的核反擊力量讓西方國家不敢輕易動武,普京曾說:「假如地球上沒有了俄羅斯,那它就沒必要存在了」,說這句話的底氣,來自於她手裡擁有足以毀滅地球好多次的核武器。
當然了,任何事都離不開金錢,持續開發尖端武器技術、保持強大戰備武裝力量,甚至是凝聚國人的向心力都離不開物質財富的幫助,俄羅斯的經濟長期低迷、GDO僅僅比廣東省強一點,嚴重限制了俄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在蘇聯老本被吃光之後必將陷入絕境,好在俄羅斯通過優化資源配比,集中有限軍費打造戰略核威懾力量,讓西方面臨難以承受的開戰代價,基本沒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正是明知道美軍懼怕俄軍的核武器,它才敢明目張胆的與美軍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