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頭髮白了,我想去染個頭髮,看起來年輕一點。」
「可是聽人家說,經常染頭髮會致癌的。」
「放心吧,只要做好防護工作,就不會致癌的。」
「真的是這樣麼?我們還是問問妙姐吧!」
染髮已經成為愛美人士必不可少的美容途徑,但近年來,經常曝出「染髮劑致癌」,「染髮師傅的手患上皮膚癌」等說法,孰真孰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染髮劑致癌性到底有多厲害?北大腫瘤醫院進行了一項淋巴癌的致癌因素研究,研究發現每年染髮8次以上、染髮超過25年的女性,罹患淋巴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倍以上。特別是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的人,發生癌症的機率要比其他類型染髮劑更高。
我們一般去到髮廊,髮型師都會問你想用哪個牌子,或是染哪個顏色,但其實染髮劑還分為:臨時染髮劑、半永久染髮劑和永久染髮劑三種品類。
持久性染髮:持久性染髮多使用的化學合成的染髮劑,染料分子會直接進入毛皮質,形成的大分子色素固著在毛皮質內部。持久性染髮劑為了保持持久性,化學反應也會比其他兩種類型的染髮劑更激烈,頭髮會變硬變幹。同時染料分子被封閉在頭髮纖維內,不容易被衝洗,在體內留存時間長,容易產生長期影響和損傷。好處當然也比較明顯,染一次持續時間最久。
半永久染髮:半永久性染髮劑的染料顆粒較小一些,它們會掛在毛鱗片間隙,但不能深入毛髮內部,僅滲透進入頭髮表皮,顏色持久度可持續6~12次香波洗滌才退色。不需使用雙氧水,毒性比永久染色小一些。半永久染髮劑一般配成洗染香波。
暫時性染髮:暫時性染髮也就是一次性染髮,染上的發色只需要洗個頭即可去除。一次性染髮劑使用的染料色素顆粒很大,更不可能進入毛髮內部。一般是壓力罐噴射使用,在頭髮表面形成一層有色薄膜。
探究:染髮真的致癌嗎?
雖然永久性染髮劑最持久,但它對我們的傷害也最「深」。專家表示,染髮之所以致癌,就是由於永久性染髮劑中含有過氧化氫、對苯二胺等致癌物質。其中,對苯二胺是一種強刺激性物質,它被加熱之後,會通過頭皮直接進入毛細血管,並隨著血液循環進入人體的骨髓裡面,作用於體內細胞,從而誘發癌症。染髮劑的持色性越高,也就意味著裡面添加的化學物質濃度就越高。
2017年,《致癌作用》(牛津大學出版社)雜誌中就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報告結果發現,使用深色染髮劑者的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風險分別增加1.51倍、1.72倍,使用率高者(每年超過兩次),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風險增加1.36倍。
染髮還有這些危害,不可小覷
你以為染髮帶來的危機只是有可能致癌嗎?它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僅如此。
脫髮:染髮後,頭髮的皮質層也會受損。人的毛髮成分裡,一種叫做角蛋白的物質會形成的二硫鍵,是頭髮強度的維持結構。染髮後二硫鍵會被破壞,就會導致大量的脫髮。
接觸性皮炎:染髮劑中的化學成分很多,對人們的頭皮會造成很強刺激。尤其是皮膚敏感的人,染髮結束後,會明顯感覺到頭皮發癢,用力抓撓。紅點、紅疹等都是皮膚過敏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過敏性休克。
重金屬中毒:美髮店為了價格競爭,節省成本,會使用一些價格低廉、效果持久的染髮劑。這些染髮劑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這些物質一旦進入體內,很可能會導致重金屬中毒,損害肝、腎等器官的功能。
染髮前做好防護工作,安心做
一頭烏黑亮澤的頭髮,確實讓人更顯年輕,對於50歲後的中年人來說,染髮是「返老還童」最可能實現的方式。染髮給健康帶來真麼多危害,我們究竟還能不能好好染髮了?
想要減少染髮致癌的機率,在選購產品時,最好選擇植物染髮劑,不要貪圖便宜用一些不正規的染髮劑,選購產品要注意產品標籤上註明的產品名稱、製造者名稱和地址、安全警告和使用指南、滿足保質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儲存條件等。
染髮前最好做皮膚過敏測試,特別是染髮曾出現過敏的人群,使用前務必進行過敏測試。染髮前記得帶上手套和披上披肩,同時在髮際、耳後塗抹乳液,以防染髮劑沾到皮膚造成皮膚傷害。
頭皮分泌的油脂對頭皮有保護作用,染髮時需要用頭皮的油脂對這些有害物質形成抵擋,因此染髮前最好不要用洗髮水洗頭。
一般染髮的周期是長發一年一次,短髮一年兩次,每年染髮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並且每次只需補染新長出來的頭髮即可。
最後,建議以下兩種人,萬萬不要嘗試染髮。
一是頭皮有傷者,如果頭皮上存在著損傷,這時候的染髮劑可能就會通過傷口滲入到血液中。
二是處在備孕期或者是已經懷孕的孕媽媽。染髮劑含有的特殊物質,不僅影響媽媽的健康,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嚴重的話甚至還會使胎兒出現流產甚至畸形的現象。為了孩子,還是放棄「美」吧。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