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寬家長學校第一課: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2020-12-14 成都關工委

「網際網路+三寬家長學校」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家校社共育實踐區」的核心課程,由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獨家研發,2017年9月15日起在全國首播,經過2017—2020三個學年的運行,已迭代升級至2—4.0版。

三寬家長學校項目自開播以來深受政府、學校、老師以及家長的歡迎,是給全國家長教育的及時雨,同時也對學校的家長學校建設提供了系統的課程資源。為滿足更多家長體驗三寬家長學校的學習課程,「成都關工委」微信平臺即日起推出8節公開課,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一課

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本期教師:盧勤

三寬家長學校項目特邀專家,高級編輯,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原總編輯,著名的"知心姐姐",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曾任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總編輯,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所著《寫給年輕媽媽》、《做人與做事》、《寫給世紀父母》等書。

智慧的愛,喜歡激勵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指責孩子

有一家人,孩子一個月大,原本一家人挺高興的,但瞧見別人家孩子白白胖胖,就抱怨自己的孩子,「瞧人家孩子多白淨,你怎麼這麼黑?」孩子上了幼兒園,回家告訴媽媽自己得了個小紅花,媽媽問別人得幾個?孩子說有得兩個的,有得三個的。媽媽質問,你怎麼沒得三個?羨慕,嫉妒,恨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誰好就羨慕誰,嫉妒誰,恨誰。爸爸媽媽眼中的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讓我們自己的孩子沒有成就感。

李肇星先生曾經是外交部長,他個子不高,但才華很出眾。一次記者跟他調侃,「李部長,你的才華我們很佩服,你的長相不敢恭維。」李部長幽默地回應,我媽不這麼認為。一個有自信的孩子,即使智商不是很高,只要情商高,依然能夠走到天涯海角。所以我們要爭取做智慧的父母,多激勵孩子,少指責孩子。

智慧的愛,注意讓孩子分享

愚蠢的愛,只顧讓孩子獨享

獨享的孩子認為自己擁有的都是自己應該得到的, 從小就牢固建立了「這是我的」這樣的觀點,即使有很多東西也不願意給別人。

牧羊人和獵戶是一對鄰居,牧羊人希望獵戶栓起自己的狗,免得咬傷自家的羊,愛狗的獵戶拒絕了牧羊人的要求。一天,牧羊人發現自己的羊被狗要死了一隻,就把獵戶告上了法庭,法官告訴牧羊人,如果我下令獵戶把狗拴起來,獵戶會對你心生怨恨,我有一個既避免羊受到傷害,又可以讓你們成為朋友的辦法。牧羊人回到家後,按照法官的辦法,將3隻小羊送給了獵戶的孩子,孩子非常喜歡這3隻小羊,每天都和小羊一塊玩。獵戶看到孩子很開心,生怕自己的狗咬傷孩子的小羊,就主動把狗栓了起來。

牧羊人看到獵戶拴上了狗,主動給獵戶送了奶酪,獵戶很感動,也把自己的獵物送給了牧羊人。兩家從此成了朋友。過去,牧羊人和獵戶你想你的羊,他想他的狗,導致兩家積怨,現在牧羊人和獵戶互相關心起對方,問題便迎刃而解了。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為對方著想,這樣有舍才有得,孩子才會與別人分享。

智慧的愛,知道使用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伺候孩子

一個老人有3個孩子,他把自己僅有的兩套房分給了兩個兒子,沒分到房的女兒不高興,就把照顧老人的責任推給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商量著一替一年,後來覺得時間太長,半年一換,再後來一個月一換,最後變成了一周一換。可憐的老人像流浪漢一樣搬來搬去。為什麼老人一直伺候孩子,也沒伺候出一個愛自己的人?因為孩子從來沒有付出過,所以要提倡做智慧的父母,要學會使用孩子。

怎麼使用?媽媽一回家,孩子給媽媽端上一杯茶,儘管茶已經有些涼,可媽媽一飲而盡,對孩子說:「太好了,正渴著呢!如果茶再熱乎點就更好了。」第二天,媽媽就喝到了孩子倒的熱茶。

如果媽媽當時沒有誇孩子倒了這杯茶,而是沉下臉批評孩子,「別借著倒茶的工夫出來看電視,去去去,念書去,考100分比啥都強。」從此以後,孩子就再也沒給父母倒過茶,這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如果家有男孩,各位媽媽要抓緊用,用久了孩子就習慣了。如果是女兒,就要欣賞女兒,在賞識中長大的女孩子愛人愛己,在指責中長大的女孩子勾心鬥角。

智慧的愛,事事相信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懷疑孩子

爸爸媽媽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最擔心孩子交異性朋友,這種擔心就產生了懷疑。其實,當孩子交上了異性朋友,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對方究竟適不適合自己,要教導女孩保護自己的方法,教會男孩保護自己,尊重他人。最重要的還是要相信孩子,家長今天的懷疑,會在孩子成長中成為一種惰性,而信任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會喚起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智慧的愛,善於管教孩子

愚蠢的愛,只會放縱孩子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縱。愚蠢的父母,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不問該不該要,很多家長為了孩子那一句願望,就千方百計地滿足,結果孩子學會了放縱。孩子是需要管教的,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從小要說清楚。比如不能吸毒、不能賭博、不能貪小便宜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什麼事不可以做,就一定不能做。

智慧的父母永遠是有界限的。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自己承擔責任。家長總希望幫他擔起各種事,後果就是未來孩子沒有能力擔起這個社會,這個世界。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自己處理才能真正地接受教訓。

智慧的愛,看重過程

愚蠢的愛,只看重結果

有一個17歲的女孩,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他爸爸總對孩子說,考試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可是哪有永遠第一的孩子呢?有一次,孩子偏偏考了第二名,就在那晚,孩子跳樓了,摔成了重傷。

人生的路很長,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功利思想讓果實沒有成熟就老態龍鍾。智慧的父母是看重過程的,孩子在操場上跑步,家長應該關心的不是跑了第一還是第二,而是孩子摔倒之後能不能有尊嚴地站起來。

智慧的愛,做孩子的好榜樣

愚蠢的愛,成為孩子的壞榜樣

美國哈佛大學做過一個調查,用76年時間跟蹤了268名哈佛研究生和一些貧困的孩子,結果證實,愛、溫暖和親密的關係才是美好人生最重要的開場,才是幸福最重要的源泉。 

王獻之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他很羨慕父親的字,為了達到父親的成就,自己也勤學苦練。有一天,王獻之寫了個「大」字,問父親這個字寫的如何?王羲之拿筆在「大」字上點了一個點,「大」變成了「太」,王獻之又把字給媽媽看,媽媽高興地說,我兒練了7年,終於有一點像羲之了!王獻之嚇了一跳,只有這一點是父親點的,母親竟然看出來了!他出門碰見一個烙餅的老太太,烙完後一扔,餅齊刷刷地排成一摞,王獻之很驚訝地問老太太,您怎麼扔得這麼準?老太太說,像王羲之寫字一樣練唄。王獻之聽完恍然大悟,不斷練習,終於自己也成了書法家。

家庭的影響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才能有所成就。

智慧的愛,常常對孩子說太好了

愚蠢的愛,老對孩子說太糟

人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太好了,一種是太糟了。有的人遇到什麼事都說太糟了,結果始終悶悶不樂。要想讓孩子一生幸福,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一個「太好了」的心態。

要讓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太好了!眼睛長得大,太好了!看得廣泛;眼睛長得小,太好了!看得集中;個子長得高,太好了!看得遠;個子長得很矮,太好了!排隊排第一。

要讓孩子對困難和挫折說一聲太好了!沒有困難就沒有勝利,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不見風雨就見不到彩虹!經歷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智慧的父母。

責編:成都市關工委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小學開學伊始 家長、學校紛紛用愛打造「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有媽媽對孩子說,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有學校舉辦「開筆禮」儀式,教孩子們知書達理,懂感恩,點硃砂啟智,學寫「人」字;還有學校組織大家觀看《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感受夢想的力量……豐富多彩的「第一課」,點滴都是愛的叮嚀,陪伴孩子們邁出新一步。
  • 開封家長:學習「三寬」理念,用「三寬」態度對待孩子
    用三寬的態度對待孩子 開封市實驗小學一二班何錦瑤家長 通過這次學習,可謂受益頗多,感受非淺。深深的體會到學校對學生的重視、關心和愛護,也更深的體會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學習過程中可謂重中之重的關鍵。
  • 開學第一課,馬雲向家長們提出「馬雲三問」
    「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為什麼要給家長上第一課?因為在中國,家長決定了孩子18歲之前的命運、學習。」開學季,馬雲走進他所創辦的雲谷學校,為雲谷家長們上了「開學第一課」。
  • 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召開開學第一課(導言課)精彩課例分享會
    桂林市清風實驗學校在教學管理中,一直對老師們每個學期開學初的第一節課暨導言課有著嚴格的要求,要求大家精心備課,既要有學科特點又要能夠激起學習本學科的興趣等,上好開學第一課是每一位老師在新學期開始時的首要任務,大家憑藉自己紮實的功底,各顯神通。9月15日下午,全體教職工集中學校多媒體教室,召開了由科研處副主任穆春燕主持的開學第一課(導言課)之精彩課例分享會。
  • 高三家長因孩子上網課「用眼過度」投訴學校,你怎麼看?
    高三家長因孩子上網課「用眼過度」投訴學校今年,特殊時期使得學生在家上網課。也是正值高三衝刺階段,學校的老師深知高考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曾有一絲懈怠。學生們也是緊跟隨著老師們的步伐。家長們看到孩子們要長時間在網上學習課程,做習題,就非常的心疼孩子。
  • 三寬家長學校非常課堂「助力龍王莊鎮明德小學「停課不停學「
    三寬家長學校非常課堂」助力龍王莊鎮明德小學「停課不停學「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打響抗「疫」戰!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全員在家呆著,疫情期間我們不外出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為此,三寬家長學校啟動「非常課堂」,龍王莊鎮明德小學在韓國峰校長的領導下,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通過班級微信群組織家長在家如期收看三寬「非常課堂」。 各班班主任會提前在班級群內進行課程預告,既告知了家長學習內容,又提醒了家長按時觀看,家長每天都積極參與課程的觀看,上傳自己的聽課照片或視頻。
  • 今天,馬雲給家長們的「開學第一課」:家長應該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記者 莊鄭悅「一般開學第一課給孩子上,我認為我們應該給家長上。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 8月30日,馬雲走進雲谷學校,和家長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探討。作為一名曾經的教師,馬雲對為什麼創辦雲谷學校、怎麼辦雲谷學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應該成為怎樣的家長,分享了他的思考和看法。他提出,家長們應該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檢討:今天的有沒有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是不是因為分數著急了?有沒有不傾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們要辦一所怎樣的學校?
  • 讓每個孩子都精彩——「知心姐姐」盧勤老師走進人大附中經開學校
    為民網訊(融媒體編輯餘梓林 通訊員郭幸福 陳維)2020年11月7日,人大附中經開學校2020-2021年度第一學期初一年級家長學校專家講座如期舉行,特別邀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針對當前大多數家長存在的誤區,盧老師提出:家長要做的不是把財富留給孩子,而是把孩子變成財富,這正對應了人大附中經開學校的教育理念:做有使命感的中國人。接著借用雞蛋從外部打破和內部孵化出生命擠開蛋殼的不同結局,告訴家長們,孩子就跟種子一樣,需要溫度才能成長起來,契合校辦溫暖的幸福教育,學校溫暖,教師溫暖,家長也要溫暖,給孩子提供能量場,才能讓孩子活得精彩。
  • 學校要求每個學生自己買籃球上體育課,合理嗎?
    在網上看到有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 怎樣看待學校要求每個學生自己買一個籃球帶到校園上體育課一事? 不知道具體哪個地方,不過家長這麼問,肯定是對學校要求學生自己買籃球頗有微詞,但是真的,我個人意見,沒必要計較得這麼細微。
  • 孩子上網課 讓家長更焦慮?
    「你看看,這是剛通過微信轉帳交的新初一數學班的費用,這是我兒子的第三個數學班了,還有三個英語班,語文班剛退費一個還剩倆……」線下授課時,瑞瑞平均每月上各類培訓機構、輔導班的費用是3000元左右;現在改成線上課後,每個月的教育支出還多了1200元,都給了多加的培訓班。網課不僅掏空了這個五年級學生媽媽的腰包,還讓她的焦慮蔓延開來。
  • 讓每所學校都精彩 讓每個孩子都出彩提谷齊峰 濟南市中教育邁向...
    她笑著說,孩子每天回家都會說老師好,好學校就在家門口,既方便又放心,她很滿意。在市中區,和沙文婧有著同樣感受的家長越來越多,因為家門口的好學校正在市中區遍地開花。新建校建一所成一所老百姓樂於選擇家門口的好學校「感謝老師這段時間以來無微不至的線上陪伴,雖然與孩子隔著屏幕,但我們能深刻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那份思念與關愛。」5月25日,原山小學學生家長魏莉莉給班主任劉佳薈發送了這樣一條微信。原山小學是一所去年9月剛剛開門納生的新學校。
  • 2017年廣州花都區《開學第一課》精彩回顧!!!
    花都區「開講啦」--《開學第一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期之計在於初。新春佳節之後,學生們陸續開學了。如何讓孩子們儘快收心?迅速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狀態?我區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基地「明人教育」首開先河,在新世紀酒店舉辦了「開講啦---開學第一課」,500多名家長與孩子們參加聆聽,收穫滿滿。甚至有來自花東、花山、赤坭鎮的家庭。
  • 【課堂筆記】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如何成龍成鳳?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現在的父母都希望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給孩子留下一筆財富。留下什麼?車子、票子、房子,可有時候孩子並不領情,中國的父母很辛苦。有一位女企業家,是個有錢的單親媽媽,她要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唯一的兒子。
  • 家長大鬧學校換了三次老師:你以為自己贏了,其實孩子早輸了!
    比如說,自己還不知道真正的課堂是什麼樣子的,不清楚教學與管理,不知道該怎麼跟老教師處理好關係……但是更多的新老師更怕一個問題——家長知道自己是新老師後,集體向上級要求換老師。第一實在是尷尬,第二是難受,畢竟作為老師肯定是用了心。但是,就有這樣一個班的家長們,換了不止一次教師,換了整整三次。
  • 濰坊奎文區聖卓實驗學校——讓每個孩子的一生成為一個精彩的故事
    【271教育】聖卓實驗學校--讓每個孩子的一生成為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學校概況濰坊市奎文區聖卓實驗學校(原奎文實驗初中),是經濰坊市奎文區教體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的非營利性寄宿制民辦學校,學校設小學部和初中部,是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下屬學校之一。
  • 上海家長學校2020年在線課堂第十五講——主題:孩子是家長一生的...
    「三個老師一臺戲」,她們圍繞如何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如何做好父母這門功課,侃侃而談,乾貨滿滿,我們摘取其中精彩的片段,奉獻給廣大家長,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 六六:「我覺得各行其道、各司其責這個事沒做好,現在很多家長把愛都表現在「形」上。冷了嗎?餓了嗎?怎麼吃營養搭配最好,考了多少分,都是關心這些外在的,這是對他的「形」好。什麼是對他的「心」好?檢驗的標準是你能報出你孩子的三個好朋友嗎?他最好的好朋友是誰你了解嗎?
  • 學校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這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在這句話的驅動下,家庭和學校都在拼盡全力向前奔跑。我認為,現在有新「三座大山」壓在孩子身上:超前搶跑的學前班,小升初的擇校熱,還有中高考的「獨木橋」。 從家庭層面來講,我們發現了許多「直升機父母」——父母24小時無死角地陪伴,家庭生活的重心幾乎都在孩子身上。
  • 首邀家長零距離體驗!平江新城校園開放日精彩掠影
    才藝展示精彩紛呈早上七點多,伴隨著輕柔的樂曲,學校播音員那字正腔圓,句句清脆的朗誦聲洋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戴著口罩的家長陸續到達學校,和學生一同通過校門口的紅外線測溫儀,在學校禮儀員和當天值日老師的引導下來到和諧廣場。
  • 孩子上網課老是走神?家長崩潰,網課:這鍋我不背
    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從2月份開始,所有適齡的孩子都開始在家上網課。停課不停學,一時間老師、學生、家長,都身不由己地投身這場「全民網課」。從最初的老師們大型網課翻車,到小學生們怒打「釘釘」,現在,輪到家長們崩潰了。
  • 西安這個學校一年級 一周只上一節英語課 還讓家長輪流打掃衛生
    滻灞第十六小學,一周只安排一節英語課,且上課時間不足15分鐘(課時為15:25-16:00 但是通知15:40就可以接孩子,可想而知課堂能有幾分鐘)一節英語課,可是僅僅不足15分鐘,自問我這十五分鐘能學到啥,一個一年級的娃又能學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