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之
近日,《湖南日報》發表署名「瀏陽河」的評論文章,題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從新時代湖南在全國大局中的角色定位、使命擔當入手,系統論述了「三高四新」這一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總牽引於湖南發展的意義與影響。
「三高四新」是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對湖南提出的勉勵,是對湖南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指引,對湖南未來發展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了「一帶一部」「三個著力」「守護好一江碧水」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了湖南在全國大局中的角色定位,明確了湖南在各個領域的責任、職責,明確了湖南著重努力的方向。而湖南也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在智能製造、科技創新、開放崛起上所擁有的實力與努力,證明了自身蘊藏的發展潛力。這些,已經由湖南各個領域的發展成就所證明。
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湖南需要對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果和經驗進行認真審視、總結,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的新發展階段有一個更加清晰明確的新定位。「三高四新」所提供的,正是這樣的新定位;所體現的,正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
「三高四新」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回答的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湖南「實現怎樣的發展」和「怎樣實現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並將湖南在全國大局中的角色定位、使命擔當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高」,無論是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還是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指向的都是與「實」有關的「高」,振興實體經濟、建設製造強國、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自立自強、立足實際加快改革開放等,無不需要腳踏實地,也無不指向夯實實體經濟的基礎。「四新」,無論是新路子、新作為、新擔當還是新篇章,指向的都是腳踏實地的創新,是在實踐中趟出新路子,是在實踐中實現新作為,是在實踐中實現新擔當,是在實踐中開闢新篇章。
腳踏實地、一以貫之正是新時代湖湘精神的典型氣質,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襟懷與擔當也有著更加強烈的未來導向——不以眼前得失為重,不以個人得失為重。而這也正是新發展理念的題中應有之義。
「三高四新」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賦予了豐富內涵、指明了實踐路徑、注入了強勁動力。而由此造就的新湖南,必然是一個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全局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的湖南,必然是一個以「湖南之為」貢獻「中國之治」、以「湖南之答」回應「時代之問」、以湖南一地一域的繁榮發展助推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