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真實感受

2020-12-14 北漂小情侶的平淡生活

北京,一個一線城市,譽為首都。一個承載著無數夢想,無數現實的城市。剛開始來北京的時候,覺得北京是實現夢想最為簡單,容易的地方,然而,卻被現實無情的打臉。

對於「北漂」一詞,應該有很多人理解,「北漂」不單單是背井離鄉,其中還有很多的心酸與不易。「漂」,就意味著,居無定所,但是卻承載著很多人的夢想、理想,想想卻是有訴不完的辛酸苦辣。孤單寂寞,居無定所,是「北漂」一族的標籤。

很多人說,北上廣,是夢想的搖籃,是大學生的聖地,是夢想的起點,是幸福的天堂。可能很多人認為,在北京工作很有面子,很有氣質,很有成就感。

但是有誰知道呢?夜裡的孤獨寂寞,上下班的擁擠人群,每天提前起床,只是為了能夠趕得上一班公交地鐵而不被扣工資。

每天不管起得有多早,總有比你還早的人。

每天走在路上,看著那些匆匆忙忙的人,很快,就會被淹沒在人群中,因為你就像一顆芝麻,因為你實在是太不起眼了,仿佛這個世界已經忽略了你的存在一樣。

不管是擠地鐵還是擠公交,總之,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環顧四周,前後左右,每個人臉上都寫著焦慮,不安,每個人都充斥著急躁的表情,昨天的工作沒有完成怎麼辦,業績還不夠怎麼辦。同時內心有潛藏著一個堅定的信心,我要堅持,我要努力,否則口糧堪憂,房租沒著落。

結束了一天忙碌的8、9個小時的工作,心裡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走,再晚就會趕上晚高峰,堵車,延誤回家的時間。心裡想的是回家吃飯休息最為重要,其實不然,你還需要努力,否則明天就會有一個新人來接替你的位置。

每個月30天,每一天都重複工作著,重複著單位、家的兩點一線,如此循環播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無數次地想離開,卻又無數次的放棄離開的想法,原因是什麼呢?各有各的想法吧,大城市忙碌的渲染氣息,會帶動你懶散的生活習慣,畢竟,你要生活,你要活著。

夜裡的大排檔,小吃街,來來往往的人群當中有多少是北漂的人呢?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是不是北漂,同樣都是為了生活,為了養家餬口,有句話說得好,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所以,陪伴你的只有忙碌的工作,擁擠的地鐵,早晚高峰期,還有孤獨和寂寞。為了生活,你只能認為這些都是為了讓你更加努力,更加出色,更加有自信。

北上廣,大城市,會告訴你,會讓你明白,讓你知道,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所以,努力吧,少年!希望北漂的這些年,除了讓你收穫年齡,還有其他收穫。

相關焦點

  • 院線電影《再見 北京》:切實還原真實北漂生活
    故事發生在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中,三段北漂人迥異的生活,幾乎涵蓋了所有北漂人正經歷的一切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 導演曹茜茜認為,北漂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新文化。電影《再見 北京》正是以此為題,挖掘當下最得點的北漂文化。
  • 《蕎麥瘋長》講述真實「北漂」生活 李慧珍演唱歌曲《背井離鄉》
    《蕎麥瘋長》講述真實「北漂」生活 李慧珍演唱歌曲《背井離鄉》  電影《蕎麥瘋長》由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陳正道監製,徐展雄自編自導,藤井樹擔任製片人,正在全國熱映中。今日片方發布《背井離鄉》MV,實力歌后李慧珍和人氣小生陳子由破次元合作。
  • 白百何片中的房子,才是北漂真實生活狀態
    女主白樹瑾是個十幾年的老北漂了,因為媽媽小腦失調,行動困難,所以在老家買了一套一樓的大房子,月供幾千導致她這些年一天都不敢偷懶。相比較之下,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夢回大清》,女主也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個「一沒錢二沒勢」的北漂。結果卻住著複式格局的江景房!
  • 北漂真實的生活寫照:工作準一線,吃喝住在三四線!
    對於很多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北漂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起點,畢竟那裡充滿了希望。可是現在的職場生活,真的都是那麼的美好嗎?其實並非如此,表面光鮮的北漂生活,卻有著背後一份不安穩的無奈!北漂的職場生活,除了心累外,每天的奔波更是很多人的痛!
  • B站UP北漂視頻疑似炒作,號稱絕對真實,新作品卻在推廣B站邀請碼
    相信對於喜歡看b站的朋友們來說,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吃播up主敬漢卿以及最近他的「北漂生活系列」。作為一名專職吃播up主,敬漢卿進行北漂系列主要是想向人們展現出真實的北漂生活,以及挑戰自我、證明自己。他的拍攝過程在六月進行,了解過的網友們大概知道:六月時,北京再一次爆發新冠疫情。
  • 真實的北漂生活沒那麼奮進,小黑屋的改造,才能治癒孤獨靈魂!
    真實的北漂生活沒那麼奮進,小黑屋的改造,才能治癒孤獨靈魂!相信有過北漂經歷的人都體驗過那種小黑屋的日子吧?的確,真是北漂的生活,並沒有電視劇裡演的那麼奮進,更多的是孤獨是無助還有迷茫!既然改變不了生活,那就改變一下心情吧!一個溫暖舒適高級感的窩,即便不算家,也能給你十足的安全感!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家裝案例,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家裝,只是改造一位北漂孤獨青年的出租小黑屋,男孩希望能夠改變現狀,迎接陽光,擁抱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優秀的改造師阿土,開始了她的治癒系改造!
  • 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即將上線
    據了解,該片記錄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普通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同時也呈現了孫楠、張歆藝、張天愛等藝人過往的北漂經歷。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於北京這座夢想之都,將當下北漂的各種生活展現的真實而有意味。在這一年裡,北漂群體的工作、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關注。
  • 白百何出演的北漂女孩,原型是不是你?
    在這部精準定位於年代邊界的影片尾聲,由白百何飾演的30歲「北漂」白樹瑾,望著身旁乍現的20歲女孩,平和而深情地道出一句:「親愛的,新年好呀。」或許你會問:我的感受,別人怎麼設計得來?親愛的,那可都是你自己的人生啊。
  • B站UP北漂視頻惹爭議,坐擁八百萬粉絲卻沒人認出,一點都不真實
    不久前,他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前往北京模擬自己昔日的北漂生活,藉以傳達北漂青年們的辛酸與無奈。為了生存,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只得擔任底層保安工作,而在最新一期視頻中,他的粉絲卻在彈幕與評論中展開隔空對線。
  • 《新北漂敘事》: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理想生活!
    上大學時,在北京最好的外國語學校,雖然那個時候需要自己承擔學費生活費,但是北京諸多的機會以及自身能力的自信讓我也能夠如魚得水,在那個異鄉城市,我第一次覺得同頻道之人相處的愉悅,也第一次感受到教育機會的優勢。這恐怕是因為我出生在南方一個離異又重組的複雜家庭緣由吧,所以作為北漂,我是幸福的,至少不會過多在乎那些無關緊要但必須在乎的人或事。
  • 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即將上線 眾多公益藝人溫情加盟
    由北京小象快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年導演周寧,明星孫楠、張歆藝、張天愛、馬蘇、阿悄公益出鏡的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即將上線。據了解,該片記錄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普通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同時也呈現了孫楠、張歆藝、張天愛等藝人過往的北漂經歷。
  • 秦牛正威談北漂:對於北漂你們都有誤解,真正的北漂不只有辛苦
    最近的一期節目中,秦牛正威談起了自己的北漂經歷,在節目中她表示自己10歲左右就來到北京開始北漂生活,擺過地攤,吃過兩塊錢的大餅,住過兩平方米的房子。本來是很勵志的經歷,但是網友紛紛表示,10歲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居住,兩平米的房子是怎麼住得下?
  • 退出北漂的生活,為啥選擇在天津落戶
    北京首都,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年輕人選擇在北京奮鬥打拼,實現自我價值和夢想,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北京年頭長了,終究沒有固定居所的人,真的算得上是北漂了,我們對生活的最終追求是穩定
  • 敬漢卿北漂30天,被網友吐槽太不真實,800萬粉絲沒人認識
    我們看到前段時間敬漢卿來了一個北漂30天的挑戰,身上只有1000塊,想要把1000塊錢變成10000塊錢,這個視頻類型確實夠新穎啊,於是很多人都在關注,因為這個系列的視頻,我們看到敬漢卿的粉絲數量漲了很多
  • 《我為兒孫當北漂》引爭議 生活闊綽難現北漂艱辛
    江蘇衛視《我為兒孫當北漂》近來掀起了一陣「北漂」熱潮,不少80後夫妻都表示,他們正在經歷劇中田蓓蕾和郭一鳴的生活。不過,在一片讚美之中,也不乏爭議之聲,有觀眾表示劇中人物生活實在太任性,尤其在衣食住行方面出手相當闊綽,難以體現北漂生活的艱辛。「如果北漂生活這麼滋潤,也許就沒有那麼多人逃離北上廣啦!」有觀眾表示。
  • 懷念作家荊永鳴:他寫出了最接地氣的北漂底層生活
    說起得獎感受,荊永鳴頗為動情,稱自己也是一個外來的謀生者和寫作者。十餘年來,荊永鳴孜孜不倦地創作底層北漂題材的小說,塑造了一群「北京候鳥」的形象。在書寫底層北漂的北京作家裡,他頗具代表性,用手中筆描繪了漂在北京的龐大底層人群的五味生活。以餐館為窗觀察農民工群體我開的餐館是在一條胡同裡。
  • 現實主義溫情電影《再見 北京》幕後陣容曝光 聚焦北漂下的小人物
    該影片以小人物的故事為切入點,聚焦當下北漂人群的奮鬥與辛酸,在籌備期間就獲得了不少圈內人士的關注,如何呈現全新的北漂故事也成為了幕後團隊的首要目標。放眼北漂現狀 還原北漂人真實內心經歷過疫情等突發的變故,很多北漂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有的人選擇離開,有的人選擇咬牙堅守。面對這樣的現實狀況,《再見 北京》團隊開始了電影的籌備。
  • 孔子曾經是個北漂
    這樣的人,類似於今天的「北漂」。孔子就是其中之一。促使孔子離開魯國去「北漂」的,是他對國君魯定公的失望。話說有一天,一直工作積極的魯定公突然鬼迷心竅,接受了齊景公贈送的80名歌女,從此沉迷其中,天天在皇宮開音樂會,不思進取,玩物喪志。作為手下人,孔子勸過老大,但老大不聽。孔子一氣之下,辭職報告一交,旅行箱一拖,逃離魯定公,逃向「北上廣」。
  • 憶室友盧俊卿之北漂生活
    盧俊卿在左相陪老三在右相伴老五在後相隨牛飛上天船行沙漠海闊天空任憑說不知道天天加班是何滋味沒有家庭柴米油鹽瑣事纏繞的感受走得累了就躺在向陽坡面的枯草上閉上雙眼清空大腦用心感受陽光溫暖的愛撫還有什麼比這更自在的時刻離開了大學校園
  • 「北漂」久了,國慶回到家,我留下了不少「北漂後遺症」
    「北漂」久了,國慶回到家,我留下了不少「北漂後遺症」又是一年國慶假期,2020年的我們,在度過不少劫難以後,來到了國慶佳節。特別是「北漂」一族,很多人都特別期待回到老家,吃上一口帶有老家特色的、熱騰騰的飯菜。但是當你回到老家,你會發現一切都與北京不一樣。在北京,加班回家,凌晨一點想吃東西依舊可以點外賣,外賣員也還在加班加點的配送。在老家,十一點入睡的時候可以聽到窗外的蟬鳴聲。老家能帶給我們特別悠閒的生活,但是在北京「漂」久了,我們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