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個省市發放數十億消費券 刺激消費下一步靠什麼?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專家認為,刺激提振消費分為短期及中長期政策,消費券等形式是短期刺激消費的有效手段。長期來看,要儘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

  「這款春秋兩個季節都好穿。」

  「好,那我來試試看。」

  3月30日,在嘉興雲購物節的現場,海寧市市長曹國良拿起銷售員推薦的皮衣,試穿了起來。

  當天,嘉品匯——嘉興雲購物節正式開幕,總額達2億元的嘉興消費券也同步啟動發放。

  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宏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此次雲購物節的舉辦,將通過線上活動結合線下消費的形式,全面促進嘉興線下實體消費恢復生機與活力。

  打出雲購物節加消費券這一套組合拳的嘉興,希望釋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抑制或凍結的消費,從而強勢回補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

  這個願望看起來並不難實現。

  已兌付補貼千萬元消費券的杭州,就收到了拉動15倍消費的驚人成效。

  杭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已兌付政府補貼2983萬元,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應達到驚人的15倍。其中28日16:01到29日16點,24小時拉動市場消費1.71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已有近20個省市、特區或部門發放或即將發放總價數十億元的消費券,以短期內促進消費回補、刺激經濟。

  近20個省市和數十億消費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減少外出、取消聚會等防疫舉措讓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和餐飲服務業受到明顯衝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

  為了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各地各部門相繼出臺了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其中,發放消費券頗受關注。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已有杭州、寧波、南京、嘉興、濟南、青島、重慶、南充、德陽、建德、秦皇島、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城市(特區)以及浙江、遼寧、江西、河北、安徽等多個省份或部門發放或計劃發放消費券,總額達數十億元。

  嘉興於3月30日發放的2億元消費券,共分為通用券、餐飲券、旅遊住宿券、商超零售券、體育健身券、圖書券、通訊消費券、汽車券8種類型,將通過微信平臺和支付寶平臺分6輪投放,單張消費券最高額達5000元。

  緊隨嘉興後的,是將從4月3日起開始發放消費券的紹興。

  紹興近日發布的《關於印發紹興市促進消費提振信心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紹興將開展9項促消費行動,向市場投放約1.8億元消費券,旨在促進消費增長,加快經濟復甦。

  在此之前,南京市於3月中旬即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除了更大力度放開城市服務業、鼓勵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外,還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3.18億元消費券。

  與此同時,寧波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也宣布,寧波市、區縣(市)政府、企業將聯合推出1億元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

  3月27日起,杭州就陸續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短短2天時間,就快速顯現出了前文中提及的15倍拉動效應。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方面還表示,將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一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盡最大努力恢復和提振文旅市場消費。

  山東、江西、遼寧、河北等省份也在3月紛紛表示,將會安排千萬元規模的消費券或專項資金,以重點拉動文化旅遊和體育等領域的消費。

  在2月,香港特區政府就宣布,將向18歲或以上市民每人派發1萬元港幣;澳門方面也宣布,將向每個居民發放3000元澳幣電子消費券,須在本地消費,限定在 3個月內使用,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消費券或讓消費增速超8%

  根據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說法,消費券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槓桿效應大約在15倍左右,拉高幅度平均約10個百分點。

  他在近日的撰文中提出,按全國總計發放2400億元消費券計算,消費券或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超過8%。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此前對第一財經表示,發放消費券對於短期拉動消費有作用,尤其適用於類似於疫情等因素造成的消費「休眠」狀態,消費券以發錢消費的方式,既是鼓勵消費也是強制消費,短期內可以「啟動」消費。

  李迅雷建議,隨著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下一步可以在全國層面發行消費券,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回補和釋放消費潛力。

  那麼,全國層面是否會推廣消費券?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在3月1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國家發改委密切關注各地推出消費券等政策舉措,並積極跟蹤分析。地方出臺政策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哈增友說,為促進國內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國家發改委將突出抓好兩件事。一是指導地方落實好既定的擴消費政策措施,包括近日出臺的19個方面的擴消費舉措。二是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地方出臺政策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二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真正把好事辦好。

  哈增友提到的19個方面擴消費舉措指,發改委、工信部、央行、證監會等23部委於3月13日聯合發布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該意見提出,將分別從大力優化國內市場供給、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著力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六大方面,提出共19條舉措,並在疫情結束後幫助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有效應對疫情、渡過難關、有序恢復營業。

  為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出臺19條措施,從優化市場供給、推進文旅休閒消費升級、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構建「智能+」消費生態、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6方面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要合理使用消費券,不建議、不提倡長期發放消費券補貼。短期目標註重消費回補,長期消費增長則應該從消費制度、消費環境不斷完善的角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

  還有專家稱,刺激提振消費分為短期及中長期政策,消費券等形式是短期刺激消費的有效手段。長期來看,要儘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

(責任編輯:王擎宇)

相關焦點

  • 對標1999年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疫情後的中國能適用嗎?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陸續有超過40個地區發布了消費券政策,其中多個城市發放金額達到上億元,而發放力度最大的行業就是文旅及餐飲產業,累計消費券總額度超40億元。發放金額最大的城市當屬杭州,3月27日開始發放消費券,預計發放總額將達到達16.8億元。
  • 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京東、衣邦人、國美等企業的消費補貼...
    多地發放消費券引導消費復甦不止是杭州,為了應對此次新冠疫情對消費、對經濟市場帶來的衝擊,多地政府均根據當地情況發布刺激消費的補貼策略。近期已有濟南、浙江、南京、寧波等地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費券。部分地方已開始補貼消費引導消費復甦。據悉,山東濟南推出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浙江省將推出總計10億元文旅消費券,南京發放3.18億元消費券,長沙、廣州開始補貼汽車消費,河北、四川等地鼓勵發放消費補貼。
  • 哄搶和冷遇同在,消費券能否帶動消費?
    二是使用消費券的目的是為了帶動更大的消費,消費券只是一定的優惠,或者是消費品的打折,所以消費券的目的是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因此,可以說,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辦法,但是,事實上,這種消費券並不都是那麼受歡迎,2009年的時候,為了應對當時國際上出現的經濟危機,我國除了4萬億貨幣投放外,也出臺了消費券刺激消費的措施。
  • 多地發放消費券!怎麼領,怎麼花?你關心的都在這
    27日杭州市開放申領消費券,不到3天就帶動杭州市場消費近5億元,拉動效應達到驚人的15倍。杭州消費券是在線下實體店消費使用,滿40元自動抵扣10元,不少市民為了湊40元而買了更多商品。  復工復產進行時!
  • 南京發放3.18億消費券,到底是什麼操作?
    ,經濟形勢嚴重惡化,日本政府隨後給指定對象發放「地域振興券」;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為了刺激經濟恢復,我國杭州、成都、南京、寧波、武漢等城市也紛紛向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發放或預計發放消費券。
  • 武漢擬適時推出消費券 專家建議在電商平臺發放電子券
    消費券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對拉動消費會起到什麼作用?近日,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範如國,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吳永保,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服務業處處長、研究員陳麗芬,武漢市餐飲協會會長劉國梁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消費券的投放及效用進行解讀。
  • 四川多地發放消費券,但市民卻有話說
    近段時間,為促進消費復甦,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各地政府陸續祭出消費券「大招」,這塊無形的「石子」,正在激活全國各大城市商業復甦的一池春水。四川省也行動了!從3月開始,省內部分城市便開始陸續發放消費券,成都部分區(縣)也逐步開啟了促消費模式。不過,對於龐大的消費市場,只靠發消費券,就能刺激大眾的消費熱情嗎?什麼樣的消費券,才能真正成為當下消費熱情的「催化劑」?
  • 消費券如何「勸」消費
    這一以財政收入作為背書,向全民或特定群體發放特定形式(非現金且限定用途)的消費補貼,能夠在短時間內直接刺激當期消費。隨著疫情對消費的衝擊顯現,消費券成為多地財政紓困的重點抓手。不過,多位專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提到,消費券並不適合所有地方,發行對象和覆蓋領域,以及發放方式等都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精準設計。如何規避替代效應,發揮消費券的刺激作用?
  • 從美團消費券看如何精準幫扶行業消費復甦
    自今年3月下旬起,各地陸續採用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刺激消費有非常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各級政府與美團等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發放的消費券活動,不但有效地促進了消費增長,且精準地了幫助中小商戶微型企業復工復產,調動了其僱工意願,使受影響最大且創造就業最多的服務業顯現活力。首先,發放消費券有效撬動消費行業和消費類企業復甦。
  • 鄭州將發放4億消費券怎麼回事 鄭州發放4億消費券原因是什麼
    鄭州的小夥伴注意了,河南鄭州將發放4億消費券 啦,4月3日在你的支付寶上就可以領到,第一批共五千萬,總額四個億。據了解這次的消費券發放分為紅利性消費券和社會消費券兩類。紅利性消費券由相關部門對低保、低收入、特困、優撫等四類救助對象發放,每人500元;社會消費券3.2億元,第一期消費券將於4月3日上午10點整準時發放 ,共發放100萬份價值為50元(28減5元2張、38減10元2張、78減20元1張)的消費券包,總額5000萬元。
  • 「湘消費」「和包支付」助力我省發放消費券
    華聲在線4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鄒靖方 田甜)日前,湖南省總工會、湖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動員全省廣大職工工會會員積極消費繁榮市場發展經濟的通知》,將全年可發放的7個節日慰問費中未發放部分和抗擊疫情特別慰問費300元,以消費券形式,提前一次性發放給全體職工和工會會員
  • 消費券正在發,各地又發新補貼,有這個需求的抓緊!
    近段時間,各大省市發放消費券的節奏在不斷加快,其中,包括浙江、南京、濟南在內的各大省市已經陸續宣布了相關消費券的落實政策,尤其是和文旅、酒店等產業相關的刺激性消費政策,力度還是比較大的,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很大的福利。
  • 北京市民「買買買」熱情高漲,消費券近10倍槓桿撬動消費
    隨著北京消費季各項活動按下重啟鍵,150萬張北京消費券7月26日起在京東APP發放,消費券使用情況如何?數據顯示,消費券對北京消費的拉動趨勢明顯,核銷的消費券以近10倍槓桿撬動了線上消費,在線下消費券核銷中,餐飲消費佔比近75%。
  • 「湘消費」「和包支付」 助力湖南發放消費券
    從今天起,湖南日報推出「湘消費 春暖市」專欄,採寫人們到商場、門店、小攤點使用「湘消費」工會消費券的消費場景,引導人們走出家門,開展線下實體消費,幫助廣大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穩定生產經營,推動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敬請關注。
  • 重慶發放1.19億元消費券,等你領!
    今(4)日,「重慶六六數字消費節」活動新聞通氣會發布消息,支付寶將聯合重慶商家,在重慶發放超億元消費券。6月6日至6月12日,每天上午10點,重慶市民可以上支付寶搜索「消費券」,一鍵領取價值85元的消費券禮包,每天限量20萬份。
  • 太原市發放文旅體惠民卡和消費券 為文旅消費注入活力
    央廣網太原10月17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郝雪)近日,太原市文旅體惠民卡、消費券銀企籤約會在太原市舉行。山西省和太原市財政投入2080萬元,其中省級財政1080萬元,用於發放消費券;市級財政1000萬元用於對活動合作商家進行獎補。
  • 「券」動重慶消費 43%的消費券在五一假期被使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6日22時55分訊(記者 周曉雪)日前,重慶多地發放了消費券,「滿100-50」「滿50-25」等真金白銀的優惠,有力拉動了重慶消費。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重慶人被消費券「券」動消費,43%的優惠券在5月1日-5日期間使用。
  • 我國消費券發放的現狀、效果和展望研究(下)
    應對經濟危機,我國過去靠投資拉動創造了許多有效的經驗,面對這一輪全球經濟衰退,投資拉動仍然是必要之舉。然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突然、衝擊幅度大,投資拉動周期長、見效相對較慢,短期內難以發揮作用。在這一背景下,重啟消費成為穩定經濟形勢、保障就業的重中之重。從2020年3月起,不少地方政府在抗疫的同時,陸續開始發放消費券,目標是通過消費券促進消費,保障企業、就業和家庭,推動經濟復甦。
  • 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億元消費券
    跨境消費券終於來了!正值中秋國慶黃金期,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超億元澳門元消費券,首創「跨境消費券」模式。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目前內地居民赴澳旅遊籤注已全部恢復。國慶期間可用多種消費券,最高抵扣500元國慶長假,出行旅遊將迎來高峰期,為刺激澳門消費市場活力,鼓勵國內遊客來澳消費,即日起至12月31日,微信支付助力澳門特區政府發放超億元澳門元消費券,國慶期間均可消費使用。
  • 「溫暖冬夜「鎮」美好——歲末夜間消費券發放」新聞發布會
    省商務廳開展以「品質生活•蘇新消費」為主題的「146消費提振行動」【1個主題;4個聯動(省市縣、政銀企、線上下、內外貿);6大專項行動(消費促進、流通布局、市場主體、品牌培育、轉型發展、環境營造)】。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地財政共出資5.7億元,通過發放消費券、購物券、優惠券以及抽獎等形式促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