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刺激提振消費分為短期及中長期政策,消費券等形式是短期刺激消費的有效手段。長期來看,要儘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
「這款春秋兩個季節都好穿。」
「好,那我來試試看。」
3月30日,在嘉興雲購物節的現場,海寧市市長曹國良拿起銷售員推薦的皮衣,試穿了起來。
當天,嘉品匯——嘉興雲購物節正式開幕,總額達2億元的嘉興消費券也同步啟動發放。
嘉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宏芳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此次雲購物節的舉辦,將通過線上活動結合線下消費的形式,全面促進嘉興線下實體消費恢復生機與活力。
打出雲購物節加消費券這一套組合拳的嘉興,希望釋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抑制或凍結的消費,從而強勢回補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
這個願望看起來並不難實現。
已兌付補貼千萬元消費券的杭州,就收到了拉動15倍消費的驚人成效。
杭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已兌付政府補貼2983萬元,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應達到驚人的15倍。其中28日16:01到29日16點,24小時拉動市場消費1.71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已有近20個省市、特區或部門發放或即將發放總價數十億元的消費券,以短期內促進消費回補、刺激經濟。
近20個省市和數十億消費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減少外出、取消聚會等防疫舉措讓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和餐飲服務業受到明顯衝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
為了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各地各部門相繼出臺了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其中,發放消費券頗受關注。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已有杭州、寧波、南京、嘉興、濟南、青島、重慶、南充、德陽、建德、秦皇島、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城市(特區)以及浙江、遼寧、江西、河北、安徽等多個省份或部門發放或計劃發放消費券,總額達數十億元。
嘉興於3月30日發放的2億元消費券,共分為通用券、餐飲券、旅遊住宿券、商超零售券、體育健身券、圖書券、通訊消費券、汽車券8種類型,將通過微信平臺和支付寶平臺分6輪投放,單張消費券最高額達5000元。
緊隨嘉興後的,是將從4月3日起開始發放消費券的紹興。
紹興近日發布的《關於印發紹興市促進消費提振信心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紹興將開展9項促消費行動,向市場投放約1.8億元消費券,旨在促進消費增長,加快經濟復甦。
在此之前,南京市於3月中旬即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除了更大力度放開城市服務業、鼓勵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外,還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3.18億元消費券。
與此同時,寧波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也宣布,寧波市、區縣(市)政府、企業將聯合推出1億元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
3月27日起,杭州就陸續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短短2天時間,就快速顯現出了前文中提及的15倍拉動效應。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方面還表示,將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一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盡最大努力恢復和提振文旅市場消費。
山東、江西、遼寧、河北等省份也在3月紛紛表示,將會安排千萬元規模的消費券或專項資金,以重點拉動文化旅遊和體育等領域的消費。
在2月,香港特區政府就宣布,將向18歲或以上市民每人派發1萬元港幣;澳門方面也宣布,將向每個居民發放3000元澳幣電子消費券,須在本地消費,限定在 3個月內使用,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消費券或讓消費增速超8%
根據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說法,消費券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槓桿效應大約在15倍左右,拉高幅度平均約10個百分點。
他在近日的撰文中提出,按全國總計發放2400億元消費券計算,消費券或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超過8%。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此前對第一財經表示,發放消費券對於短期拉動消費有作用,尤其適用於類似於疫情等因素造成的消費「休眠」狀態,消費券以發錢消費的方式,既是鼓勵消費也是強制消費,短期內可以「啟動」消費。
李迅雷建議,隨著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下一步可以在全國層面發行消費券,以進一步促進消費回補和釋放消費潛力。
那麼,全國層面是否會推廣消費券?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在3月1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國家發改委密切關注各地推出消費券等政策舉措,並積極跟蹤分析。地方出臺政策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
哈增友說,為促進國內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國家發改委將突出抓好兩件事。一是指導地方落實好既定的擴消費政策措施,包括近日出臺的19個方面的擴消費舉措。二是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地方出臺政策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二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真正把好事辦好。
哈增友提到的19個方面擴消費舉措指,發改委、工信部、央行、證監會等23部委於3月13日聯合發布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該意見提出,將分別從大力優化國內市場供給、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著力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六大方面,提出共19條舉措,並在疫情結束後幫助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有效應對疫情、渡過難關、有序恢復營業。
為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出臺19條措施,從優化市場供給、推進文旅休閒消費升級、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構建「智能+」消費生態、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6方面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要合理使用消費券,不建議、不提倡長期發放消費券補貼。短期目標註重消費回補,長期消費增長則應該從消費制度、消費環境不斷完善的角度,建立更加完善的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
還有專家稱,刺激提振消費分為短期及中長期政策,消費券等形式是短期刺激消費的有效手段。長期來看,要儘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