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臺灣的深層民意?國民黨沒搞懂,真的要完蛋了!

2020-12-14 你不知道的臺灣

新冠病毒肺炎幾乎成為全人類唯一重要議題,臺灣也不能免除,而臺灣的抗疫表現不錯,民進黨」政府」因而得到民意超高肯定;受到防疫表現庇蔭,民進黨的支持度也水漲船高,民進黨「立委」受到民眾高度青睞。

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民進黨「立委」滿意度最高,有高達57%的民眾滿意其問政表現,其次是「時代力量」的46.4%;首次進入「立法院」的民眾黨也有31%滿意、不滿意39.8%;國民黨「立委」的滿意度墊底,只有22.8%滿意,而有高達57.1%的民眾不滿意。這個結果,對於剛在年初慘遭重創的國民黨,不僅顏面無光,更讓外界強化了「國民黨還有救嗎」的嘲諷。

由於蔡英文囊括817萬張選票創下歷史紀錄、民進黨狂勝蟬聯完全「執政」,國民黨還在療傷止痛,疫情緊接著又搶走了所有的注意力,全民團結、防疫至上的社會氛圍下,也相對壓抑了「在野黨」發揮的空間。這個民調結果未必理性公平,卻殘酷地反映了當前臺灣民意直接的觀感,甚至可說是一種既定的刻板印象;說明了國民黨必須做出更大的努力與表現,才可能扭轉民意的成見,沒有積極的表現只會更加深成見。

之前在國民黨補選黨主席期間,從競選的主張論述到選出史上最年輕的黨主席,並沒有激蕩出社會足夠的火花,即使當前泛藍陣營最關切的「罷韓」風暴,似乎也因為自我否定、或是擔心激起反彈,而完全收斂壓抑;彷佛曾經翻天覆地的「韓流」就這麼船過水無痕,所有的熱情與信念都只剩下挫折後的幻滅。

眼看疫情仍沒有盡頭,國民黨不知何時能跳出這個困境,就算疫情結束,也難以確認國民黨是否還能重振生機。如今藍營政治人物與支持者本身的洩氣,以及充滿失敗主義的無奈與茫然,這才是最大的危機。

要想改變民意對國民黨的觀感,進而找出新的活路,一是要看政黨路線的主張論述,是否合乎民意的主流價值,二是要看該黨政治人物的表現,是否能夠得到社會的肯定。而臺灣的民意變化敏銳且快速,又必須分別從短期民意、長期民意來梳理認知。短期民意極易與選舉因素互動影響,如此次大選的「習五條」、「一國兩制」促統施壓、民進黨操作網軍與控制媒體、推動「反滲透法」恐嚇,以及藍營內鬥分裂等效應,這些因素都綜合造成國民黨的大潰敗;但長期民意就必須拉高層次來看,才能擺脫階段性的民粹幹擾,掌握穩定的大局趨勢。

此次大選結果因綠營的刻意導向,以及某些大陸輿論的誤判而被視為「獨派」路線的大勝,但根據臺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最新發布的2019年民調,「偏獨」主張者佔26.7%,在選戰因素激化下雖有所增高,仍有近6成的人傾向「維持現狀」,這才是臺灣真正且穩定的主流民意。而以該項在選舉前夕的民調來看,佔民意多數的「維持現狀派」,對蔡英文的兩岸關係處理表現不滿意度略多於滿意度;從政黨認同來看,中間選民同樣是不滿意高於滿意,顯示蔡在選戰中雖主打「反中牌」,但兩岸政策並非其勝選的關鍵主因。

「拒統」雖是臺灣目前透過選舉展現的主流民意,但「維持現狀」的內涵其實充滿各種可能性與變量,更重要的是,真正想維持現狀,也為臺灣未來保留更多的生機、發展與可能性,我們就必須持續維持兩岸的和平交流、共存共榮,絕無撕破臉、對著幹,甚至兵戎相見卻能「維持現狀」之理!而且選戰固然能激起一時的統獨對立、激情撕裂,但絕不能影響到兩岸的理性利害、長遠禍福!

以民進黨「政府」在一黨獨大下對民主政治的扭曲、派系內鬥的激化、搶食社會資源的醜態,以及撕裂兩岸的後遺症,目前的高聲勢必將很快下滑。像國民黨這樣一個還擁有絕大多數地方縣市版圖、「立法院」最大監督力量的政黨,不應該、也不需要懷憂喪志,更沒有任何理由繼續怠惰失能下去,讓民進黨把短期的效應顛覆成長期的民意;否則等到下次選舉,會連最大「在野黨」也做不成,那就真的要被掃進歷史的灰燼裡了。

本文為臺灣《中國時報》社論

相關焦點

  • 深層民意將在2022算總帳
    從2016年民進黨大勝到2018年大敗、從2018年國民黨大勝到2020年大敗,甚至對比2008年與2016年兩次島內政黨輪替,民意確實如流水,既能載舟也能覆舟,而且變得很快。但客觀來說,這句話只對了一半,也錯了一半。
  • 臺灣新聞臉:國民黨「黨鞭」要換人
    沒想到,還沒等林為洲脫黨,當年7月25日,國民黨新竹縣黨部就決議將林為洲開除黨籍。最後在國民黨中央高層與時任黨團總召江啟臣的勸說下,林為洲顧全大局,退出新竹縣長選舉。 但林為洲卻不以為意,畢竟投身國民黨以來,他在臺立法機構裡的戰力可不俗,而敢拼敢衝的他,正是國民黨的「基因」裡缺少的人。但在臺灣時事評論員唐湘龍看來,被質疑「藍皮綠骨」的林為洲,從來就沒能得到藍營核心的深藍譜系的充分接納和信任。2018年的新竹縣長提名風波,就是最好的證明。
  • 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文章內容如下:   臺灣行政主管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1月10日在受訪時說出:「面對中國(大陸)加速促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有人民與『政府』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有效防止,而有些人執迷不悟與中國(大陸)唱和,想要漸統,這會被主流民意唾棄。」蘇貞昌所說的「主流民意」到底是什麼?是客觀的事實,還是他主觀的意志,實踐恐怕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 民進黨民調贏藍14.6%,國民黨青年部主任:勿把民調當作民意調整
    @銳看臺灣報導 民進黨最新民調指出,民進黨與國民黨支持度維持在14.6%差距,顯示國民黨在杯葛、丟內臟後只穩住基本盤。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說,自蔡當局宣布開放萊豬進口後,包括親綠機構的民調,均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呈現下降趨勢,然而民進黨卻在自家中執會上公布」大內宣式民調「,呼籲民進黨不要把民調當作民意調整。陳冠安說,從宣布萊豬開放政策以來,坊間各家民調,包括親綠機構,都顯示蔡英文、蘇貞昌和民進黨的滿意度與支持度都呈現下降趨勢。
  • 謝龍介籲國民黨傾聽民意,否則就只是「吃飽等死」
    國民黨敗選,面對主席下臺及改革聲浪,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今天表示,國民黨必須要傾聽民意,找回市場,否則不管是誰當黨主席,都仍舊是「吃飽等死」 ,換湯不換藥絕對沒辦法感動人民。他表示,韓國瑜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做好市長的工作,韓自己也說要尊重黨主席的任期,一切應該等到周三中常會後再說,現在討論誰要選黨主席沒有意義。而媒體詢問謝龍介,如果韓國瑜再選黨主席,罷免韓市長的行動會不會再起?
  • 臺大教授張亞中:要做「中國國民黨」,不再做「美國臺灣國民黨」
    2020臺灣「大選」,國民黨潰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1日當晚請辭。在黨主席可能要換人之際,之前在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失利的「孫文學校」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再度站出來,通過臉書宣布自己要參選國民黨主席。而剛剛敗選的韓國瑜則稱,黨主席不是自己「心之所向」,意味著他不會參選。
  • 為食安守護到最後一刻,國民黨:黨意不能凌駕民意,要為歷史負責
    立法機構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表示,國民黨團的態度就是全力阻擋萊豬進口,將用盡各種方法,預計從23日傍晚開始,並與民間團體合辦"最後的晚餐"晚會,現場除提供臺灣豬小吃美食外,黨團將發出48小時甲級動員,全體"立委"將夜宿在立法機構濟南路群賢樓前,為臺灣食安守夜。
  • 2022國民黨穩了?臺灣人:期待國民黨
    導讀:民進黨當局最近因為進口萊豬事件,讓臺灣地區的民眾感到非常不滿。同時,因為沒有配備相應的萊豬措施,更是遭到了臺灣民眾的批評和指責。而中國國民黨為了萊豬問題一直奔波在抗議的路上,但是民進黨當局始終未能就萊豬事件給出明確的答覆。
  • 臺媒:為了臺灣,國民黨當然要參加海峽論壇
    臺灣中時社論說,今年「海峽論壇」將於9月中旬舉辦,前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有意赴廈門參加,蔡當局陸委會提出「三禁止」,並搬出「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勸阻臺灣人參加,並警告各政黨不得與大陸籤署協議、備忘錄等文書。
  • 臺灣最新政黨支持民調:民進黨、國民黨都呈下降趨勢
    據臺媒報導 "臺灣民意基金會"今日發表政黨支持度相關民調,國民黨只拿到16.7%,與臺灣民眾黨的14.2%,只差2.5個百分點,為政壇投下震撼彈。曾在郝龍斌市府擔任副市長的丁庭宇直言,國民黨尚未意識到自己與民眾黨的路線有重疊性,現在的國民黨要想吃掉民眾黨機率較低,反而要擔心會不會被民眾黨吃掉,這個民調是警訊,國民黨必須謹慎以待。"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提問:臺灣目前有兩個大黨,民進黨和國民黨,還有幾個小黨如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臺灣基進黨"等。在所有政黨中,您個人最支持的是哪一個政黨?
  • 反美豬就是民意!屏東肉圓老店也挺國民黨(多圖)
    屏東市40年歷史的肉圓老店三角窗店面上方懸掛中國國民黨屏東縣議員黃明賢的反萊豬廣告,肉圓店老闆吳連德希望獲取更多關注、表達民意。他也擔心臺灣豬肉價格漲價,小本生意難以吸收。一顆只要10(新臺幣,下同)的肉圓是屏東市的平民美食,也是臺灣街頭特色小吃。
  • 國民黨議員: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真的沒辦法生活
    他說,不管誰上臺執政,臺灣經濟都沒有辦法救起來,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根本沒有辦法,最怕就是奢望靠美國可以過好日子,歷史太多例子證明,凡是政府被美國插手,多半沒有好的結果,經濟更是落後別人,因為美國就是要賣軍火,現在多數臺灣老百姓想法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
  • 在臺灣冇一個民意代表敢不請選民吃米粉-虎嗅網
    在寶島臺灣,將民意代表和百姓選票勾連在一起的,不是宏偉政治理想或是什麼華麗詞藻鑲嵌的頂層設計,而是炒米粉。2018年9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來到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立功的競選總部,與支持者一起吃炒米粉。馬英九的操作在臺灣政治術語裡,叫母雞帶小雞,翻譯過來就是大哥挺小弟。
  • 臺灣媒體人:國民黨危難時刻 豈容袖手旁觀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為了強化「中常會」的運作,要找五位黨籍縣市長擔任指定「中常委」,結果除了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一口答應之外,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彰化縣縣長王惠美都不願出任「中常委」,他們的理由一樣,就是「市政優先、防疫第一、無暇參與黨務」。這樣的狀況,暴露了國民黨內部整合的問題。
  • 臺灣元旦開放萊豬已成定局,馬英九:要讓「萊豬立委」付出代價
    傍晚,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黨籍「立委」對沒能擋住萊豬進口一事鞠躬向全民道歉。他稱,從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萊豬至今近4個月,包括國民黨在內的所有在野黨都力抗對人民健康有疑慮的萊豬進口,但在執政黨大軍壓境下,24日的表決仍沒能廢止允許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修正案幾乎沒有一條通過,「對於表決結果,我感到非常遺憾」,也證明了民進黨把民意當成塑料。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舉行
    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根據臺灣選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選舉共有3種選票,分別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票、區域民意代表選票,及全臺不分區也就是所謂的「政黨票」。投票結束後,投票所自動轉為開票所。選舉結果按照往屆慣例,如無特殊情況,或於今晚揭曉。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有3組候選人。號次依序為1號親民黨宋楚瑜及餘湘、2號國民黨韓國瑜及張善政、3號民進黨蔡英文及賴清德。
  • 參選國民黨主席玩「上位」?郭臺銘、蔣萬安:沒規劃
    (原標題:參選國民黨主席?郭臺銘、蔣萬安:沒規劃)蔣萬安(臺媒)海外網1月19日電臺灣臺媒近日紛紛猜測可能接任的人選,馬英九、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蔣萬安、洪秀柱、郝龍斌等人都在討論範圍內,眾說紛紜。
  • 臺灣與國民黨的那些事
    加上二二八的血仇,造成了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嚴重對立,國民黨把本省人當漢奸,頗有那麼一種八旗入關的感覺。眷村在九十年代之前國民黨政府,和所謂的民意機構中都是以外省人為主,考試中對外省籍考生特別優待,只開放少數名額給人口上佔多數的本省考生。
  •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日舉行 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有3組候選人。號次依序為1號親民黨宋楚瑜及餘湘、2號國民黨韓國瑜及張善政、3號民進黨蔡英文及賴清德。視頻:韓國瑜、蔡英文、宋楚瑜選前最後衝刺 2020臺灣選戰誰是贏家?,時長約25分10秒中新網1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 兩岸若擦槍走火,臺灣媒體人怒轟江啟臣:責任都在國民黨身上
    國民黨團提所謂「臺美復交」、「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決議案,經臺當局立法機構無異議通過後,餘波蕩漾。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韋安怒轟,兩岸如果有天擦槍走火,責任都在國民黨身上!尤其是黨主席江啟臣身邊沒有大思維的人,只有「立委」林為洲這個寶,出手就知有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