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這個時空領域裡,和我們同一佛教下的兄弟姐妹聚會,我要報告的題目是「推行一代時教中的地藏大法」。
這個題目有多重涵義,因為一代時教的住持就在於釋迦、地藏二尊。
釋迦佛涅槃以後,整個教法中沒有得解脫的眾生都交付給地藏菩薩,因此稱為:一代時教佛滅度以後群生利樂的依止之處。
或者可以說,一代時教的心要是把娑婆穢土的眾生攝持到極樂世界,迅速達到不退轉地,成滿普賢行願。
而完成它的助緣力量完全在於地藏菩薩。
這一代時教一直到後佛出世之間,要使得一切眾生不墮落、能保住人天身、一直到遇佛得授記為止,都依靠地藏菩薩願力的承託。
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的內涵。
所謂「推行」,就是
√ 我們要完全依釋迦牟尼佛的囑咐,
√ 要按照本土的緣起,
√ 按照最切近的傳承因緣,
√ 同時也要按照法王如意寶的心要指示,
這樣的話,地藏大法的作用力在深、廣的任何層面上都能得到展開。
講到地藏菩薩的法門,實在是佛滅度以後最大的事情。
這個娑婆世界的苦難極深,眾生的業也極深,非常難拯救。
《悲華經》裡,其他千佛都不攝這個濁世的眾生,只有釋迦佛發了五百白蓮花願,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因緣成熟來此成佛,但也只是八十年就走了。
該度的就度了,沒度的還有好多好多眾生,這些到底該託付給誰呢?
往後一直到彌勒佛下世之間還有五十六億多年的時間,這麼多眾生,南瞻部洲業這麼重,動不動就是入阿鼻地獄,這樣就很難脫離了,到底靠誰呢?
就是靠地藏菩薩。
一代教法就是釋迦、地藏兩尊,因此佛快走的時候,他在忉利天宮希怡微笑,放無數無量的大光明雲、出無量的微妙之音,然後召喚十方世界所有地藏菩薩度化成就的諸佛菩薩,全部都來此處雲集,因為即將發生一件最大的事情:往後兩佛之間的所有未解脫的眾生,全數交給地藏菩薩。
而且佛說:我化無數身度了那麼多眾生,還有很多沒度完的,就全靠你了;未來的一切眾生,只要他有一點一滴的善根,你都不要讓他墮落。
要知道,這個世界在佛滅度以後,最大的怙主就是地藏菩薩,最大的依靠處就是地藏菩薩,最需要弘揚的經法就是地藏經法,因此佛殷勤再三。
當宣說這部經的時候,佛總是放光到無數世界,而且希望所有的菩薩都來弘揚這個法。
像定自在王等他們都深知佛的用心,而且在佛前承諾說:我們無數菩薩將來都要在這個南瞻部洲弘揚這個法。
因此可以見到,佛滅度之後,最大的事情就是弘揚地藏法門。
這又要知道這個甚深緣起的由來。
地藏菩薩是願中之王,不可思議。
其他菩薩百千億大願都有結束之時,而地藏菩薩的大願沒有結束的時候,他一直發了又發,總是要在最苦難的時期、沒有佛的時期、眾生失去依靠的時期,全力撐起救濟的事業。
他的願力落在這上面,這在緣起上是確定的。
再看娑婆這麼穢惡的國土,佛滅度之後還有那麼多的眾生在此間投生、造業、感苦,因此佛在臨入滅時一定要做一個妥善的安排。
就像一家之主父親要走的時候一定會具體的安排好整個家業。
佛的這個大家業安排誰來承繼?
就是安排地藏菩薩。
因為這個世界的眾生的確罪業非常重,要靠誰能夠從那麼重的業中救護而不墮入惡趣?並且能非常長久的保住人天身,而且一旦得到他的攝持就決定成佛?
相應這些方面的因緣,佛作了十分具體的安排。
首先他在忉利天宮含笑、放光、出大音聲,非常隆重的召開了這個極盛大的大法會,地藏菩薩教化、成就的諸佛菩薩等無量弟子全數集會過來了,因為他們的師父要接釋迦佛的班,直到後佛出世之間,一切佛的家業全部都安排在他的身上。
這甚深的緣起在《地藏經》裡我們都看得十分清楚,所以事實上地藏就是佛的長子,一代教法就在於釋迦和地藏父子。
按照《法華經》所說,釋迦佛並不是這一世才成佛,而是塵點劫前就已成就了無上正覺,而地藏菩薩也同樣是在塵點劫前就已高居十地,徹證了三德秘藏,只是他不取佛位而已。
對二位聖者的角色的確就應該這樣定位。
因此釋迦過後就是地藏,他是未來漫長時期裡無數苦難眾生最大的依怙主。
所以說「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的確意義深遠。
一切眾生就全仰仗他了,佛說:我就全靠他,你們唯有全靠他了,因為我的色身繼續住在世間的因緣已經沒有了,所以比較難感。
但是地藏菩薩時時都在,感應力強的就是地藏菩薩。
佛的心願,就是後代眾生時時都要靠地藏菩薩,他的願力就在這裡,現前的人天福樂到究竟解脫成佛的事全都包在他身上。
法王上師也說,成辦現前和究竟的一切善願沒有超過地藏菩薩的。
這個事情必須要具體的理解。
也就是說,他是大依怙主,你生來死去的所有的問題他全部包辦。
比如生的時候有很重的惡業病好不了,或者死的時候怕墮落,這些事都要靠地藏菩薩,耳根一聞了名號就可以不墮落,或者能一彈指間歸依他就可以不墮落。
在暫時的方面,對眾生也是極盡慈悲。
因為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並不是都能即身解脫或者成佛,根性要好長時間去成熟。
但是地藏菩薩不管,反正你能有信心歸依他,即便只是一個菩薩像你認為這是地藏菩薩,那確實就是,你能恭敬禮拜、燒香、供花、供水、供飯等等,地藏菩薩就在你家。
然後你去瞻仰、去禮拜,保準你在非常綿長的時間裡,有各種各樣人天的安樂,天福享盡以後也不會墮落,而是生到人中,不失去大利益,還常做國王、能識宿命,這是菩薩慈悲到了極處。
所以釋迦佛說,你就全靠他。
你憑自力在這個人身裡搞不出什麼來,你說要財富、要相好、要尊貴,要各種人生命運順利,你全部就靠地藏菩薩,他是如意寶。
就像這樣,能跟他相應就什麼都能成辦。
很近前的,
如果家裡有鬼祟或者出現惡夢惡相,
或者好多業的系縛,
害怕到閻羅王那裡報到,
害怕去了會墮落,
或者自己這個女身想轉男身,
諸如此類,這一切靠地藏菩薩就能實現。
他的願力威神就是只要你供了地藏菩薩的像,菩薩真的就在這裡安住,我們一看地藏菩薩的像的時候,就感覺非常不一樣。是什麼感覺不一樣呢?
因為他大悲的力量當下就在這裡,而且他要護持一切佛的法業,任何佛示現利生的方式都是成為一代教主,宣揚整個教法,而且根據眾生因緣感召,如果因緣力弱就住世不長,色身很快就隱沒了。
但是地藏菩薩,他的願是專門要在這上面安忍如大地,要載託一切的,這個願他是發了又發。
所以在這個《地藏經》裡面,一再說的就是你要相信。
因為有人會懷疑,他怎麼搞的,還沒度完所有的眾生,他的悲願還沒實現,這是他能力有限,還是眾生實在剛強難化?
其實,他就是在像南瞻部洲這樣罪苦的世界裡,他就要在這裡度眾生,而且在痛苦最深的地獄裡作救拔。
就像這樣,在任何一個時代他都有新的發願。
就跟那個樹上的葉子,舊了落了又長新的,他面對不同時代、因緣、眾生的苦難,又進一步發願,還是那樣的心,也就是過去他做婆羅門女時的那種大孝心,立誓對一切諸母有情全部都負責,要把她們全都承託起來。
慈悲到什麼地步呢?
你只要有那麼一點善根能夠跟他連接,他就能把你託起來。
這樣的慈悲神力對我們來說實在太實用了。
如果要靠自己,我要離惡趣,要得增上生,要人天福樂,或者佛法上的心願要滿足,在這樣的濁世裡利生事業要順利等等,這都非常困難。
像我們這樣時代,眾生的福報很差,所以必須要靠地藏菩薩,否則很多事做不成的。
再說災難、業障,各種罪苦纏繞的事情都要靠地藏菩薩。
因為他的大保護傘一蓋下來,整個就能鎮住。他會派遣一切土地神、一切鬼神,在這個具信心者的身邊保護他,不會出任何惡事。
外出時,如果害怕出車禍、空難或者食物中毒等等,如果你能念上上萬遍地藏名號,或者能時時祈禱已經與地藏菩薩心連心,那菩薩的威神是時時保佑的。
所以地藏法門非常切合實際,尤其適合常人的根性,所以,要引導大家一心歸依佛滅度後最大的怙主。
最重要的指示
在當今時代大力弘揚地藏法門,指示心要者就是本人的大恩上師聖者法王如意寶。
我自己也是從法王的教言中得到的啟示,真正得到了對於地藏菩薩以及地藏法門的較深刻的認識。
在這裡我所作的指示最關鍵的有兩點:
√ 首先說說根本的信心,就是要確信:在所有滿願的能力裡,地藏菩薩是無與倫比的,這是根本的信心。
這要依靠釋迦佛的教量和緣起的事實來認定。
在《地藏十輪經》當中說得很明白,要求得長壽健康、衣食受用豐足、事業順利、好運熾盛等等,所有這些現前的事情都是要靠地藏菩薩來滿願。
這樣就明白,在滿願的能力上沒有比地藏菩薩更好的了。
這個就是根本的信心,由此會知道他是個大如意寶,以至誠心祈請,所有世間、出世間所有方面的願都能速疾成滿。
也就是要實現上面的一世的願望,他是一個不共的近因,在緣起的重點上,與其他助緣都不一樣的能夠速疾成滿的力量,這個就是不可思議的威神。
√ 有了這樣一個信心以後,就要做三大根本祈願。
這個祈願就像天空能普覆一切一樣,因為他是普賢行願最根本的核心。
按照法王金剛句的指點,我們會明確,真正推行地藏法門須要在哪些最大的重點上把握心要。
地藏滿願之王,能滿的願小到吃喝大到成佛無量無數,但真正的重點在哪呢?
真正的重點就是自身發起普賢大願王,而這個大行願王的心要就攝在聖教和眾生兩大願裡,而他的實現又藉由本土的持教大士能長久住世、事業順利、心願達成、事業周遍。
就像這樣,如果我們
為了整個時代的佛教興盛和眾生的利樂著想,
為著自他一切眾生即生往生極樂世界著想,
為著這個世界的業重眾生不墮落,
首先保住人天身著想,
這一切得以實現的重點全數就放在了地藏菩薩上面,這樣就切到真實的要點。
從這樣一個深廣的層面再鋪開來,就像一張天羅地網一樣,能夠覆蓋到一切處。
就像這樣,我們在弘揚地藏法門的時候,現在根本點最切要的地方,當然是尊崇法王的指示,讓他們在每一個重點上來實現。
剛才說,一個根本的信心,這須要對地藏經法作聞思修,從這裡切入,最終這個根本的信心就會生起來。
由於了知地藏菩薩本願的緣起、與此土的因緣、歷劫行道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以及現在正在實現——佛涅槃後真實的緣起要實現了、正在實現、將來一定會實現。
就像這樣,要從方方面面出生這個根本的信心,由此一切地藏的法輪都會在人心中轉起,就會在每一個佛涅槃後未解脫眾生的心中開始真實出現這樣大的信心。
一旦有了這個信心,就要讓心中出現三大根本祈願。
這樣就把整個普賢行願海、願海心髓落實到了每個人心中。
在地藏菩薩這樣的滿願之王神力的加被之下,自身已經開闊到有最大的祈願,就如虛空融入虛空一般,能在此世界實現聖教和眾生的無邊義利。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首先要把握住最重要的事。
因此,在推行地藏法門最核心的環節上面,首先對於法王的金剛語要著重地聞思,確立定解,然後我們就有了真正大的心要,有真正的方向、真正的道路。
已經得到了心要以後,無數細分的內容都是在這上面鋪展開來的。
比如說根本的信心一旦建立起來,剛才從廣大的方面,世間的任何一衣一食開始,乃至解除各種災難、墮落、超度等等,這些全部都是要依賴地藏菩薩。
然後此世界無數的眾生即生要解脫,全數要靠阿彌陀佛,就按照法王的《願海心髓》,我們把這樣的三大根本願,或者五大願海心髓全部靠向地藏菩薩。
在地藏菩薩願王力量的加被下,我們要發願,與自己結過善惡緣的任何眾生都要即生生到極樂世界去。
他就是為了這一切眾生一生了以後得佛授記,成滿智悲力的大用。
就像這樣,真正實現的力量要靠誰呢?
這上面一定要一心祈求地藏菩薩來實現。
還要知道,還有很多眾生惡業深重,現世做了各種貪嗔痴、殺盜淫的業,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呢?
按照法王的指示,就是要修地藏法。
或者眾生很多生活上的貧窮、身心的苦,靠什麼來速疾滿願呢?
靠地藏菩薩。
這兩個合起來,就真正握到了地藏法門的最最心要處。
按照我的理解,現在法王的指示要把握三大重點。
這個三大重點實際是《願海心髓》和地藏願王的結合,這三大重點標明了我們的方向。
第一個大重點,就是為成滿普賢願在地藏菩薩面前祈求。這是最大的事。
那麼普賢願在《願海心髓》裡歸攝在念念不忘聖教興盛、不忘眾生利樂,這三大根本祈願就是這兩個要點,然後真正要實現它的關鍵是在持教者身上。
或者以文殊智攝持來成滿普賢行海,要想它所有內涵、願望的重點就落在聖教、眾生兩個願當中,它的實現者——作者又落到持教者上面,或者將來賢劫千佛一個個出世,要做佛的僕人,實際上也就是聖教和眾生兩個願在那個時期那尊佛教下具體的實現。
總而言之,第一個重點就是成滿普賢願,有廣說、深說、要點說或者按照時節因緣說。
第二個重點,就是攝持一切的有緣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為了實現它,在普賢菩薩面前祈求。
這就是中期的在我們現前的娑婆世界,好多好多有緣的人,怎麼能即生得解脫、速疾成佛呢?
就是往極樂世界送。
怎麼樣才能達成它呢?
跟地藏菩薩祈求。
第三個重點,就是還有一些不能往生的,那就是要不墮惡趣、保住人天身,而且畢竟能得成佛。
這三個重點轉回來還是要契合到釋迦的悲願上。
因為佛的悲願是不舍眾生,學佛就要到三有的各個大城裡面去,要一點都不考慮自己、念念不忘眾生苦的拔濟他。
這樣的話,第三個重點是對於本土眾生,要為他設想,比如這一代很多人往生了,還剩下很多眾生,這也要考慮啊,不能不管的。
向地藏菩薩祈願的時候,就是要加持這些眾生不要墮落,我們近邊的親屬、朋友等等都是要向地藏菩薩求。
或者到了下一個時代,又有一批眾生能往生,但還是有剩下來的不能往生的,對這些還是要求他們能不墮惡趣、保住人天身。
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一直要接到彌勒佛出世。在這之前送到淨土的都已經成聖了,那另當別論的,剩下來的全部接到了彌勒佛那裡。
我們回想一下,其實法王的開示一直都在關注這三大重點,總是說,我們現世要得到很多的安樂,來世不墮惡趣,這就是保人天身,向地藏菩薩祈求。
對於最基層這些眾生,尤其要祈求地藏菩薩慈悲、誓願力量的加被,託住他們,一直託到後佛為止,是這樣。
那麼第二個問題,一直都是說我們今生命終要往生,不但自己往生,一切結過善惡緣的眾生也都要順利往生。
成辦的最快的、最速效的這個很近的因,就是地藏菩薩的神力。
因此,這第二個重點也要向地藏菩薩求。
然後我們再到最大的事情上去,到最根本的事情上去,那就是普賢行願攝歸的兩大心要——聖教和眾生,他們的所依就在持教者上,因此,對這個大的重點就在地藏菩薩面前作祈願。
這樣就知道普賢行願、願海心髓和地藏法門的關係。
那麼把握了這三大重點,鋪展開來,就抓住了地藏菩薩法門的綱要。因此,這樣確認以後,在我們往後去弘揚、共修地藏法門的時候,一直都要扣著這三大重點來隨分隨力地去做,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說地藏法門心要的學習,應當放在法王金剛句的指示上。
作為一個弘揚的內在的層面上,需要很多很多有智慧有慈悲的人,
因為已經抓住了綱要,各種細目展開來的時候不會錯失三個重點,不會錯失這個根本的信心、根本的祈願,這樣我們就把握了綱要。
在已經學習了心要以後,就開始很廣地到了《地藏本願經》《地藏十輪經序品》等等地藏法的學習,這樣一項一項地去推行,方方面面的聞思修具體地去契入,就可以在推行的力量上逐漸地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