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周嵩 黃佳琪「你好,我問一下這個是什麼門,我女兒要來給我送東西。」有阿姨問門口的保安。
「大爺,您住哪個房間啊,這東西我們幫你提過去,這個車子用來運東西,不好坐人的,你自己慢慢走回去可以嗎?」保安一邊扶著頭髮花白的爺爺一邊說。
「阿姨,你這個袋子我幫你裝起來,雞蛋你要拿牢的啊。」看著一盒雞蛋裝不進推車,保安仔細囑咐。
3月29日上午,杭州下著雨,天很冷,不過杭州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門口卻很熱鬧。不時有老人家拉著小推車、拄著拐杖在張望,趁著周末,家裡的晚輩們來給他們送東西了。
受疫情影響,這段時間,杭州市第三社會福利院一直處於封閉管理的狀態,住在裡面的老人家們暫時還不能隨意出門。日常要用到的生活物品等東西,除了院方幫他們採購,可以由家裡人送過來或者郵寄。
不過從3月28日開始,家人能夠預約進福利院看望老人家們了。
所以,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很多人一大早都收到了家人送過來的大包小包。
而原本,這些東西,都是老人們自己坐著公交車出去採購的。
離福利院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167米。
這167米,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走得快一點,兩分鐘就夠了。但對於平均年齡83歲的老人們來說,卻是一段走走蠻尷尬的距離。
幸運的是,現在,老人們想要一個福利院門口的公交車站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杭州公交集團幫老人家們把原來167米開外的公交車站挪到了福利院的大門口。
儘管暫時還不能出去,但老人家們想想都覺得開心。
1】老的公交車站到福利院要走167米
3月29日上午九點多,佘奶奶等在了門口,時不時瞅瞅大門口右手邊的公交車站,兒子說好了要送東西過來,兩個月沒見,佘奶奶還挺想念的。
在等人的過程中,佘奶奶隔著道閘門和小時新聞記者嘮起了家常,一開口就誇門口這個新設的車站。
「原來每個禮拜我都會出門,坐535路公交車,到武林廣場、醫院,買買東西、配藥都很方便的。」佘奶奶滿頭白髮,精神不錯,身體看起來也蠻硬朗。
「原來的公交車站在遠一點的地方,有一百多米,你們年輕人可能覺得沒什麼,我們年紀大的走起來毛吃力的,像我這樣九十來歲的,要走十分鐘嘞。」
佘奶奶說的新舊兩個公交站,距離其實很近,大概相距167米。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過就是走上兩分鐘,但福利院裡住的上千位老人家,大多上了年紀,這一百多米,也是小小的負擔。
「我們買好東西回來,對面的公交車站走回來更遠。」佘奶奶說,「我們的孩子也都五六十歲了,提著大包小包走過來也很吃力的。」
佘奶奶告訴記者,從她住的地方到福利院大門口,就有好幾百米路要走。住進福利院五年來,她和很多老人一樣一直盼著這個公交車站能夠「挪」近一些。
現在,佘奶奶的小心願達成了。
福利院門口這個看著簇新的公交車站,就是最近新修好的「第三社會福利院」站點,只標著一條535C路公交線路。之前,佘奶奶她們常坐的龍居寺南公家車站,經過的公交線路要多一些。
兒子走的時候,佘奶奶特意告訴他可以在門口坐車了,還很認真地囑咐他路上注意安全。
2】真好,專屬車站設到了福利院門口
小時新聞記者從杭州公交集團了解到,這個公交站點是特意為福利院的老人們設置的。
公交集團第三汽車分公司客運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月2日,他們聯同城投集團和交警部門一起到現場走訪。
「福利院的老人平均年齡有83歲了,他們的本意是公交站的位置離門口能近一些。」工作人員說,由於福利院門口的道路已經交付,不適合改造成原來設想的港灣式公交站,最終在交警部門的協助下,大家想辦法在福利院的門口設置了一個新站,也就是被佘奶奶讚不絕口的「第三社會福利院」站點。馬路對面,535C路公交車站也有個專屬位置,過個斑馬線就能到,極大地方便了福利院的老人和家屬。
這一次這個舉措的落實,效率也是相當高,從實地了解到設立起公交站牌,中間只用了短短五天時間,3月7日,新的公交站就出現在了福利院門口。
而且,535C路這條線也是特意為福利院的老人們新開通的。
535C路是定時班車,每天7點20到16點20,每逢20分從起點發車,沿途會經過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往來天都城和武林小廣場之間。
公交公司工作人員說535C路沿途站點的分布,都經過考慮。「考慮到老人們有購物和看病的需求,所以設置了這些站點,之所以用定時班車,初衷也是想著老人們不太會用app來看公交到站時間,定點發車的話他們能安排好時間等車。」
不僅如此,535C線路上的公交司機都是經過挑選,不管是對駕齡還是實際的公交操作經驗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3】新車站的誕生,經歷了很多次的磨合和溝通
家門口有了新的公交車站,一出門就能坐車,高興的不止佘奶奶一個,還有很多和她一樣住在裡面的老人們。
杭州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院長丁迅告訴小時新聞記者,535C路公交車開通的當天,很多人都興衝衝地來到門口「圍觀」,有人還有些可惜不能及時體驗一下。
2018年開始,隨著住進福利院的老人越來越多,對於門口這個公交車前移的需求就越來越大。目前福利院裡住著一千多位老人,正常情況下一半左右每周會出門一次。丁院長粗略估計過,平均每天都有好幾十位老人有出行需求。
所以,福利院這邊也一直在和各個部門對接,和市政、交警、公交很多單位一起尋找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例如設立港灣式公交站、公交車去福利院兜一圈、在福利院門口改建公交站……各種方案,一次次提出來又因為種種原因先後被否決,經歷了很多回的碰頭、溝通。
今年3月初,老人家們的需求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幾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現場走訪時,碰撞出了新設一個公交車站的想法。也就是原本的龍居寺南公交站不變,在福利院門口增設一個新站點,開通一條站點少、連接醫院、方便購物的535C專線。
新的公交站設在非機動車道上,幾個部門還想到了安全的問題。
接下來,城投、交警等會針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設立警戒線等方式來保障老人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