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不下雨 美國人的「高鐵夢」短時間內恐成空

2020-12-22 騰訊網

近期美國高鐵建設頻頻有消息傳來。

9月底,美國聯邦政府批准了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和休斯敦兩市之間的高鐵建設,預計2021年開建、2027年建成。這條線路總長240英裡,被很多媒體稱為「美國首條高鐵線路」。10月中旬,日立公司旗下日立鐵路SshiTS美國公司宣稱,從舊金山灣區快速交通管理局接到了總額達7.98億美元的列車控制系統更新項目訂單,將負責為舊金山灣區運行的高速鐵路設計、構建和安裝基於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但對於聽慣了要大建高鐵消息的美國人來說,或許這仍然是一場空。

就拿加利福尼亞州來說,類似的事件曾經發生在2008年,當時加州人歡欣鼓舞,計劃在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修建一條高鐵,卻因資金、具體路線走向和徵地等問題,一直拖延到了7年後的2015年才舉行開工典禮。隨後到了2019年2月份,加州決定將全程約520英裡的高鐵線路縮短至約120英裡,令人大跌眼鏡。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建成通車估計又要進一步延後。

先說歷史。

二戰之前,美國可以說是世界頭號鐵路國家, 1890年美國的鐵路總裡程已突破20萬公裡,超過了當時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作為對比,2018年中國鐵路總裡程突破13萬公裡。

美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鐵路可以說立下了「頭功」。

到了風雲突變的上世紀20年代,以福特為代表的汽車工業在底特律強勢崛起,標準的流水線技術讓汽車成為了大眾消費品,上世紀20年代末美國已有五分之四的家庭擁有了汽車。

二戰後的1956年,艾森豪總統籤署了聯邦資助公路法案,開始動工興建縱橫全美的洲際高速公路系統。

這一基礎設施催生出來的汽車文化已根深蒂固,並與個人主義相捆綁,他們認為汽車文化意味著自由,是個人主義的標誌,鐵路文化意味著恪守統一規定,是集體主義的象徵。

再回到現實。

人口密度難以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美國建設高鐵網絡的重要障礙。與歐洲、中國、日本密集人口帶來的大城市群不同,美國只在西海岸的加州、北部五大湖區的芝加哥、東北部的華盛頓—紐約—波士頓、東南部的佛羅裡達和南部的德克薩斯有一些人口相對密集的大城市群,其餘2億多人分散在美國廣大的國土上。因此,即使美國建成高鐵網,利用率也難以像歐洲、中國、日本那樣高。

制約美國推廣高鐵建設的另一個障礙在於,徵地價格高昂、法律程序繁瑣。現行的高鐵技術要求高鐵線路比較直,這意味著要徵收高鐵沿線大量土地,這在美國是難以承受的談判過程。相關區域土地的主人會提出千奇百怪的要求和價格預期,持續的訴訟和談判、無盡的遊說和附帶交易,會使徵收土地成為一個漫長的煎熬。

美國的黨派政治更是讓高鐵這種大型基建工程變得搖擺不定,右派喜歡指責工會;「左派」喜歡指責造價過高;通常,民主黨傾向於建高鐵,他們的票倉在大城市,高鐵的高效通勤效率正是大城市發展所需要的;共和黨一般對高鐵「不上心」,他們在把持的鐵鏽州和傳統農業州,更多的是撥款維護常規鐵路。(來源:紅網綜合)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會被雷劈?下雨打雷切勿打傘!這個方法或能幫你免遭雷擊
    #最近,各地陸續進入梅雨季節,所謂「下雨打雷」,也就是每次下雨多會伴隨著打雷。遭地面電流擊中:即雷電直接打中地面,電流在地面上擴散,而人跟雷擊點隔了一段距離,電流便透過腳進入身體,造成傷害。當人站立時雙腳分得越開,或身體與地面接觸點越多,比如趴在地上,遭地面電流擊中的機率就越大。在美國,很多雷電導致傷亡的案例都是地面電流造成的,這不僅是電流的強度大,還與其影響範圍有關,其與雷擊點距離可長達20米。
  • 為什麼會下雨/打雷/閃電?
    最近還在梅雨季節,一直在下雨,碰巧前幾天和小朋友在家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很響很響的雷聲。就趁機給小朋友科譜了一下為什麼會下雨?又為什麼會打雷?哪裡來的閃電?剛剛又找了一下資料,比較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給小朋友一起科譜學習下吧!
  •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
    夏天經常打雷下雨,打雷時你會關閉家裡的各種電源插頭嗎?這兩天雨水天氣特別多,而且有時候下雨經常會伴隨著打雷閃電。有種說法說是在打雷閃電時要及時切斷家裡各種電器的電源,拔掉插頭,甚至連手機最好也別玩。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嗎?你在打雷時會拔掉電器插頭嗎?
  • 打雷颳風下雨、陰天、雪天能否打坐?
    果空師父:打雷下雨你打坐的時候兒,這也是考驗。你看過去這個人,看他有沒有修行,就讓他上墳場上住,住一宿、住三宿,如果這人一點兒恐怖心都沒有,這個人一定在修行上有一些見解。所以修行人,他一旦在修行中覺悟了,了解了宇宙事實的真相,他就不會再有恐怖心理,不會害怕,面對死人也好、墳場也好,他不會害怕、不會恐懼了。那麼打雷和下雨呢,打閃電更是,在他來講都不是問題的。
  • 十月打雷下雨,真的是正常天氣變化嗎?古人說是什麼徵兆?
    現在已經到了農曆十月份的上旬,竟然還出現打雷下雨,如果這是古代時期,老祖宗肯定會有說道,要知道這在科技文化落後的祖先眼裡,這可是「天人感應」的大事啊!我在上面介紹了,雷電在其它季節形成的條件,所以在正常天氣下,冬天不容易有產生雷電的條件。可是,當冬天在某一時間段內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那麼空氣中水汽的含量也會很多,這時候再遇上較強的冷空氣大批南下,就會產生空氣強對流,當滿足了雷電形成的必要條件時,冬天打雷的現象就會發生了。
  • 入梅下雨又打雷,電腦、手機還能用嗎,真相是……
    打雷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不能開電視、電腦等電器,還有人說不能打電話、用手機,究竟這些說法是有科學根據的還是騙小孩的?此外,打雷的時候還不能做些什麼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得從雷電說起。簡單的說,打雷時,天空中雲層相當於一條河流的上遊,地面相當於河流的下遊,而雲層上的聚集的電荷相當於滔滔洪水,在上遊和下遊之間有一條幾十公裡厚的的大壩——空氣,雲層上的電荷被不導電的厚厚空氣阻擋,無法釋放到地面,可是隨著大壩一端的水位越來越高,雲層上聚集的電荷越來越多,到某一時刻,大壩會「決口」,空氣會被擊穿,產生一條導電通道,短時間內,大量電荷在這條通道中流過,釋放巨大的能量
  • 《寶可夢劍盾》打雷技能如何學習 打雷技能學習方法
    導 讀 不少玩家都在問寶可夢劍盾打雷技能怎麼學習?
  • CBA:光打雷不下雨?遼寧隊千年老二!廣東一家獨大,抽刀斷水
    近日CBA轉會市場迎來了新高潮,但據9月15號截止日期已經越來越近了,各支球隊的調整幾乎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從而見球隊陣容有什麼質的飛躍。【光打雷不下雨】而反觀首鋼呢,管理層甚至連外援都沒有搞定,主要是八一隊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那鄒雨宸、劉航初等等虎將大概率走不成了。
  • 打雷下雨回家收衣服啦!
    打雷下雨回家收衣服啦!打雷下雨回家收衣服啦!》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寶可夢劍盾》打雷招式怎麼獲得 打雷招式獲取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是最近剛剛上線的新的口袋妖怪的遊戲,相信不少玩家都非常的期待這款遊戲。
  • 古人是怎麼理解和解釋打雷和下雨的!
    本期帶來的資訊是(古人是怎麼理解和解釋打雷和下雨的!)根據古籍記載,原文:四瀆:河出崑崙墟,江出岷山,濟出王屋,淮出桐柏。淵或生明珠而岸不枯,山澤通氣,以興雷雲,氣觸石,膚寸而合,不崇朝以雨。譯文:四條河川:黃河出自崑崙山,長江出自岷山,濟水出自王屋山,淮河出自桐柏山。八流也出自名山:渭水出自鳥鼠山,漢水出自蟠冢山,洛水出自熊耳山,穎水出自少室山,汝水出自燕泉山,泗水出自陪尾山,沔水出自月臺山,沂水出自泰山。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南京一晚上只閃電不打雷 官方解釋來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岑)8月19日晚,南京上空頻繁閃電,卻不打雷、不下雨,很多市民對這一現象的成因表示好奇。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氣象臺於8月19日22時56分發布雷暴黃色預警信號。
  • 河南枯井溢水,打雷下雨會傳出渾厚吼聲,傳說中的龍脈究竟是什麼
    最為奇怪的是,這個地方別看水量豐盈,卻從來打不出穩定的水井。往往人們打了一口六七米深的井,水倒是湧上來了,水量也很足,可是第二天一看,水量又下降了好幾米,幾乎快乾涸了。不光這樣,奇怪的事還有不少,金村還有很多枯井,看似枯井吧,有時候還會突然溢水。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
    比如打雷這個問題吧,古時候人們對打雷的現象不太了解,甚至傳說是雷公爺在天上打雷,現在有的老人,還經常對小孩說這件事呢。其實打雷下雨,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哪有什麼雷公爺呀?學過自然的人都知道,當帶正電的雲和帶負電的雲相遇的時候,就會發生閃電現象,閃電的時候會發出一種強大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我們聽到的打雷聲音。
  • 冬天打雷下冰雹是什麼徵兆?
    如果舉例頻率更高、同時也貼近生活的現象,那麼,晝夜交替、氣候的冷暖,乃是颳風下雨都是最常見的自然現象。打雷一定是夏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自然現象之一,尤其是狂風暴雨的夜晚,閃電夾雜著雷聲總會驚醒不少夢中人。正如大家所觀察到的那樣,打雷閃電一般多發於夏季。那些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雖然在我們的眼裡除了形狀以外並無差異,但它們卻存在正極和負極之分。
  • 南京一晚上只閃電不打雷,難道老天在自拍?官方解釋來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徐岑)8月19日晚,南京上空頻繁閃電,卻不打雷、不下雨,很多市民對這一現象的成因表示好奇。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氣象臺於8月19日22時56分發布雷暴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南京中北部部分地區將出現雷電,並可能伴有8級左右的陣風或20毫米/小時以上的短時強降水,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範。
  • 冬天為什麼不打雷?莫非天太冷,雷公也貓冬?
    在我們東北,過年總是和雪分不開。不知道各位讀者的家鄉,有沒有下雪呢?下雪和下雨不一樣,雪後的銀裝素裹,總是感覺那麼美膩,如果再加上一點霧凇,簡直是人間仙境。而且,和下雨不同的是,下雪似乎從來不打雷,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雷公也怕冷,不想出門?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打雷如同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打雷也就是雷雲的放電現象,一般情況下,雷雲距離地面較近,而且由於雷雲的頂端帶正電荷,底部帶負電荷。當遇到氣流時,雷雲隨著氣流不規則的變化,雷雲內部的水蒸氣互相摩擦產生大量的電荷,最終雷雲無法負荷後釋放出來,雷電就產生了。
  • 地球上打雷閃電最多的地方,每分鐘打雷閃電50次,看完真的很嚇人
    地球上打雷閃電最多的地方,每分鐘打雷閃電50次,看完真的很嚇人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對於打雷閃電,相信小夥伴們應該都不陌生,很多的女生都比較害怕打雷閃電,甚至有些膽子比較小的女生還會被打雷閃電給嚇哭。不過這種現象並不是經常發生,一般只有在夏天的下雨天氣才會發生。不過今天軒軒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地方,這裡可以說是打雷閃電最多的地方了,每分鐘打雷閃電50次,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一下吧,看完真的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