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條件投降始末,投降前,日本首相一直在打太極,就連岡村寧次也...

2020-12-11 騰訊網

時間進入1945年後,日本的侵略勢頭明顯減弱,各地紛紛出現頹廢之勢,盟軍的反攻已使日本疲於應對,1945年4月5日,日本外圍最後一塊島嶼——衝繩發生美軍登陸戰後,也就意味著日本即將徹底完蛋,當了8個月首相的小磯國昭由於再負使命,既未能成功談和也未能保住戰局,只得宣布辭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日軍78歲的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於4月7日奉命出任首相,並組成新的內閣,鈴木上臺後立即實行的政策是,在「戰鬥到底」的明面宣傳下,背地裡卻與盟軍秘密接觸,謀求「和平」路線,他提出」和談「的首要前提就是保證日本天皇的安穩著陸,否則將不惜一戰,與盟軍魚死網破。

網絡圖片

其實鈴木很明白日本當前的處境,也知道自己的真正使命:和談、承認失敗、投降三部曲,但如何投降,如何保住天皇的平穩落地是他的首要任務,在他看來,投降的不穩定因素不是來自盟軍,而是來自日本民間,在日本民眾食不裹腹,但在軍部洗腦下仍然狂熱地支持戰爭,推著這個快要散架的小破車向前奔跑,雖然很艱難,但卻沒有來自內部的抵抗,如果這時突然宣布投降,結束戰爭,民眾會不會適應,會不會引起社會動蕩?這都是個未知數,還有就是軍部的那幫大爺們會不會聽話,萬一他們鼓動民眾再來個「二二六」叛亂,搞不好自己的老命也保不住,基於這樣的考慮,鈴木一上臺就宣布,要把戰爭繼續搞下去。

東京審判現場

為了配合自己的」強硬「態度,他於6月22日下令通過了《義勇兵役法》,規定國內15歲以上的男子,17歲以上的女子全部應召入伍,加入「國民義勇軍」,就算拿著竹槍、弓箭,也要隨時準備與「入侵」的盟軍拼死一戰,7月,同盟國發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鈴木迅速召開記者會,假裝強硬宣布: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堅決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雙方互不相讓,為促使日本投降,美國政府決定將研製出的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本土,進行實戰實驗,當即數十萬的日本人化為灰燼,即便是這樣,日本仍堅持不投降,隨後,美國又暗示:日本天皇的去留由美國人說了算,日本人就不要再努力爭取了,並威脅道,再不投降就把日本秘密談判,為保全天皇而犧牲民眾的事公之於眾,擔心暴亂的鈴木這才答應立即投降,而在稍前召開的御前會議上,日本天皇早已拍板投降了,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為了使民眾免遭「慘害」,避免「招來我民族之滅亡」……日本民眾再一次感恩天皇的」寬宥「,含淚順應敕昭。

東京審判現場

鈴木當了133天的首相,把投降工作做的密不透風,就連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也一直被蒙在鼓裡,在日本內閣與美國媾和時,日軍駐華派遣軍總司令部卻對此一無所知,自然對日本投降的意圖也毫不知情,1945年8月10日,岡村寧次接到大本營發來的」大陸第1378號令「,稱日本將對抗美軍的同時,應全力對抗蘇軍,」重新開始全面作戰「,要求岡村寧次做好對蘇作戰的準備,岡村寧次對這個命令感到有點懵逼,因為在8月8日的晚上,他就通過參謀得知歐洲和重慶來往的無線電廣播,聽到了關於日本將要投降的」傳言「,如今卻收到對蘇全面作戰的密電,岡村寧次更加狐疑,他也不清楚大本營在搞什麼把戲,為慎重起見,他派自己的參謀長去東京大本營請示,商討具體的調兵事宜。

岡村寧次代表日方向中方遞交投降書

8月12日,他的參謀長抵達東京的次日,大本營陸軍大臣和陸軍參謀總長就發來了」陸機密電61號「的密電,稱」準備以不變更天皇統治大權為條件,予以接受(波次但公告),如果達不成這個條件,則堅決完成戰爭「,這是岡村寧次第一次正式得知日本要投降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是」晴天霹靂「,當天,他的老友、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再次向他發來密電,要他」準備戰鬥,寧可玉碎,決不收兵「,岡村寧次再次懵逼,鬧著玩呢?第二天,大本營又發來密電,說大本營決定抽調派遣軍1個軍2個師團到南滿,準備與中美英蘇打」持久戰「,14日中午,大本營又發來」大陸命第1380號電「,要求他」就地擊潰來攻之敵「,岡村寧次一邊書表態,一邊電令下屬各軍,準備繼續作戰。

日本戰犯

就在岡村寧次命令下達不到2個小時,他的參謀長又從東京發來緊急電:」最壞事態,已成定局「,也就是說投降之事已成確定,岡村寧次徹底蒙圈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只有等待下一步指令了,當天夜裡,岡村寧次接到陸軍次長發來的緊急電,要求在次日,也就是15日中午,注意接聽天皇的」玉音「,日本天皇要親自發表廣播講話,這在日本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岡村寧次格外重視,下令各軍、各師團準時收聽天皇講話。

蘇方代表在日本戰敗投降書上簽字

8月15日上午9點,他再次接到陸軍密電,要求」全軍必須服從天皇的聖斷「,此時,岡村寧次心裡已經明白了,投降已經確定了,中午12點,派遣軍總司令部全部人員由岡村寧次率領,統一著裝,以嚴正的姿勢遙拜皇宮,隨後認真聆聽天皇的親自講話,當聽到天皇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時,岡村寧次還是汗流浹背、呆若木雞,緊接著陸軍省又給他發來」大陸第138號「密電,正式確定投降,並要他」停止戰鬥行動「,6天之內貫徹到全部侵華日軍,岡村寧次徹底感到日本的末日到了。

日本投降代表

由於倭寇從小就被灌輸對天皇效忠的思想,因此他們在戰場上禽獸不如,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只要倭寇將領戰敗後,他們都會剖腹自裁來向天皇謝罪,然而當他們聽到」至高無上「的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時,他們很多人的思想完全崩潰了,因為他們大多數人手上都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現在突然聽到戰敗投降的消息,一時無法接受,另外也怕遭到清算,不得好死,所以紛紛選擇自殺身亡。

相關焦點

  • 岡村寧次手握105萬大軍,聽到日本投降廣播第一反應是啥?說了4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贏得了耗時14年的抗日戰爭。而早在1945年的7月,反法西斯同盟就宣布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投降。對此,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公開表示不接受波茨坦公告。
  • 日本投降時,手裡還有105萬大軍的岡村寧次,第一反應是什麼?
    上個世紀,中國的海上鄰國日本曾對我國發起了一場持久的侵略戰爭,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遙遙領先於中國的日軍,迅速使得大半個中國淪陷。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之下,無數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經過革命先輩們的頑強抗爭後,中國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迎來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喜訊,將侵華日軍趕出了中國。
  • 日本投降後,為岡村寧次進行「無罪辯護」的中國律師,後來怎樣?
    日本少壯派「三羽烏」即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這三人也是日本昭和軍閥集團的象徵。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無條件投降後說了這4個字
    日本是資源稀少的島國,是引發甲午戰爭的軍事大國。那是一場非正義戰爭。儘管日軍早些時候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但還是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針對中國的非正義戰爭是沒有出路的;野蠻而殘酷,勞動而遠徵,這不是一個便宜地方;雖然軍人的軍事素質有相對優勢,高級將領認為他們也是中國關和美國,但是他們高估了自己,不能被打敗。
  • 「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假如盟國不答應,日本仍將負隅頑抗
    眾所周知,二戰時,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沒多久後,日本就在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可其實,日本並不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日本在投降時提出了必須要答應一個條件,才接受無條件投降。什麼是無條件投降呢?無條件投降,這個主張最早是由美國總統羅福斯在1943年提出的。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通過無線電廣播,播發內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前一次高潮是8月10日,從播日本政府乞求投降開始,但隨之又平穩了4天,因為人們聽說,日本的乞降附加著條件,遭到中、美、英、蘇的拒絕,戰火併未停止,每天的報紙仍然報導著戰爭繼續進行的消息。現在,四國正式宣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了,慶祝高潮自然更熱烈了。
  • 日本宣布投降時,手握80萬日軍的岡村寧次是啥反應?冷冷說了4個字
    在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之後,岡村寧次作為日本將軍,就並不願意服從投降的命令。我國的抗日戰爭時期是指,1931年到1945年這一段時間內。當時,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就是當時中國軍人需要研究的一位人物,岡村寧次的作戰方法非常暴力,即便接到軍令投降也想繼續作戰,完全不顧日本天皇所下達的命令,可見他是一個多麼頑固的人。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何應欽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啥反應?冷冷說了4字
    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日本則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拒絕了。
  • 北京日報·黑白故事:圖說日本投降始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無條件投降詔書,日本戰敗。為了取得這一天的勝利,全世界做出了數年不懈努力。 1943年11月,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在德黑蘭,這是首次三巨頭會晤《開羅宣言》主要內容包括:1.中、英、美三國堅持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
  • 二戰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死戰決不降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錄音的方式,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投降。長久以來,關於日本投降前面總有「無條件投降」五個字,這可不是隨意加上的,是有講究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有學問的。
  • 抗戰勝利紀念日|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副國務卿對「無條件投降」持異議在美國內部也有一些人對無條件投降原則持有異議,如國務卿赫爾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等,在這些人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格魯曾擔任過10年的駐日大使,是美國國內著名的「日本通」,他的日記《使日十年》被作為研究美日關係的重要資料在中國出版。
  • 從日本投降到南京光復
    岡村寧次只得下令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全體官兵,齊集南京中山北路總司令部大樓前的廣場上,面向東方日皇宮方向,列隊收聽天皇廣播;同時下令駐南京的日軍各部隊官兵以及在南京的日本僑民就地收聽。南京汪偽政權的官員與廣大民眾也聚集在收音機旁。1945年8月15日12時,南京各處的收音機裡按時傳來了日本東京的播音。
  • 1945年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投降後是啥反應?他說了4字
    1945年,法西斯聯合軍隊遭到了同盟國軍隊的毀滅打擊,隨後始作俑者德國於1945年5月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法西斯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投降前,日本再次集結大部隊,發動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但是在毫無懸念的武力壓制下,日本還是宣布投降了。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然而日本打算進行最後的掙扎。
  • 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錯了,所有一切不過是為了保住天皇
    >,他一直主張對日綏靖,屬於一個較為「溫和派」的人。 但裕仁在這時不僅要考慮他們在二戰中人力、物力的巨大損失,還要考慮到糧食短缺和日本人民日益增長的厭戰情緒;若現在投降,他們日後又該如何領導和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因此,當《波茨坦宣言》到來時,他們拒絕了這最後通牒。他們每個人都在考慮,若無條件投降,自己或者自己所屬的機構,都將處於什麼位置。
  • 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天皇投降是何反應?只寫了4個字
    我們來看看當時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在聽到日本投降後的信息是什麼反應,就知道當時日軍對於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到底是什麼態度了。岡村寧次在侵華戰爭中,為日軍立下很多的戰功,升職升得很快。在戰爭末期,他還在盡心盡力地為日軍效勞,此時日本本土受到美軍的威脅,岡村寧次為了出於轉移美軍的注意力,還制定了一系列計劃,企圖把美軍從日本本土吸引到中國戰場上。
  • 日本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
    1945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渴望已久的一年,在這一年的8月15號,喪心病狂的日本人投降了,當時的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投降。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一句話是"日本無條件投降",其實對於這句話,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誤解,"無條件投降"並不準確,日本的投降是有附加條件的,而這個條件就是保留日本的天皇。
  • 日本向中國籤字投降時,有兩個誤傳,有必要更正一下
    在很多媒體的報導中,都說日本代表的最高長官是岡村寧次,頭銜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岡村寧次從來沒有當過侵華日軍總司令,而且日軍也沒有「侵華日軍總司令」這個職務,都是以訛傳訛。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盟軍即發布了日本向盟國投降的命令,日本大本營不敢怠慢,立即向侵略中國的部隊下達了命令,由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統一指揮,向中國投降。所以,媒體上說的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總司令,純屬抬高了他,他只是侵華日軍部隊中「中國派遣軍」的司令,受命統一指揮投降罷了。
  • 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夜,上千日本兵衝進日本皇宮切腹,場面像屠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重創美軍艦隊,美軍不是好惹的,立馬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的廣島,長崎。蘑菇雲直衝萬米高空,頓時一片火海,鬼哭狼嚎。核武器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