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長:如果要死,務必先轉校,以免影響學校聲譽

2021-02-28 MacauLife

校長是一校之長,雖不必天文地理通通都識,但必具通情達理的通識。而通情達理的具體表現即是按教育良知主持校政。

按教育良知行仁政,為師者樂教,為學者樂學;違背教育良知行惡政,為師者噤若寒蟬,為學者備受誤導。在香港,收低薪幼稚園校長呂麗紅備受推崇,且以真人故事《五個小孩的校長》搬上銀幕傳為佳話。

澳門有離世多年,創辦東南學校的畢漪汶校長,一生以教育貧苦孩子為職志。在東南校門內的銅像下,刻有概括畢校長一生的贊辭,其中「義不後人」四字,正正就是畢漪汶校長的自我期許。

環顧港澳兩地,懷著崇高教育理想,且才德兼備的校長如前述兩位的已不多見了。相反,財大氣粗,缺德無良者卻越來越多,可以說劣跡斑斑,磬竹難書。

先說香港,有挪用遊學團公款去旅行的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校長薛鳳鳴;當然少不了影子學生造假的興德學校陳章萍校長;最為人痛罵的是東華三院李東海校長羅婉儀逼死林麗棠老師。

最近,事件鬧上死因庭,裁判官周慧珠如是說:「如果羅婉儀對事不對人,3月5日不需要就漏發通告召見林老師,這個悲劇不會發生;如果羅婉儀撤回要求林老師辭職的說話,這個悲劇不會發生;

如果(東華三院學務主任)周主任掌握真正問題;將與林老師的會面保密,這個悲劇不會發生;如果鄭副校向羅指出她知道(交流)活動林老師並非私自帶隊……

如果鄭副校告訴羅婉儀;她和吳主任都沒有發現出漏通告;讓林老師覺得並非自己一人承擔責任,這個悲劇不會發生。」

看到如此多的如果惡行發生了,人死不能復生,羅婉儀在庭上還振振有詞,毫無悔意,試問天理良知何在?

再來說澳門的鮮活個案啦!一名身兼多個社團及委員會要職的校長,某一個週六下午接到副校長電話,報告有一位輕度智障女學生返校參加課外活動期間,在路上被性侵,哭著回校。

副校長問校長該如何處理?校長只問事情在校內還是校外發生,副校長說校外,校長回答說,即是與學校無關,致電給家長自行處理就可以。

皇朝區某大校無理辭退一名女教師,但就使用公積金對沖解僱賠償,女教師不服,告上勞工局,勞工局判當女教師敗訴。

女教師不服,花錢狀告初級法院,法院判事主勝訴,校長不服,上訴至中級法院,中級法院維持原判,即女教師勝訴,學校必須賠償應有的款項。庭上,主審法官還指斥學校刻意損害教師應有的權益。  

最轟動的當然是澳門北區某教會學校的離任校長及副校長於在任期間涉嫌聯同工程公司,於三個學年期間向教育暨青年局申請五百多個課程及硬體建設資助,詐騙政府兩千多萬澳門元。

涉案的前副校長及負責工程公司的一對兄妹被司警拘捕,校長挾款潛途,辦學團體第一時間退還相關款項給教青局「冚數」了事。

近月,有接二連三的中學生跳樓輕生,社會反響熱烈,許多學校校長緊急召開集會談及自殺事件。有北區某校校長於早會時譴責輕生是不負責行為,成因是抗逆能力不足,教訓同學要自行想辦法增強個人抗逆能力。

更涼薄的是有另一名校長緊急召開全體員生早會,跟學生說可以運用個人自由意志去決定生存還是尋死。但是,最重要是,如果要死,務必先轉校,以免影響學校聲譽。

港澳兩地辦學團體間直就像一座財雄勢大的「黑色巨塔」,不但不好好監督校政,反而縱容及包庇校長胡作非為。試問如此下去,教師為保飯碗只好繼續噤聲,學生只能管好自己的學業,順利升班,順利畢業。

教育行政當局一直都以私校自主作擋箭牌,敷衍塞責。試問不停把師生幸福感掛在嘴邊的教育官員可有想過如何亡羊補牢,真心籌謀師生的教育幸福感。

(僅代表投稿者立場)

相關焦點

  • 2020年香港學校升中選校攻略.
    家長收到的2份《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分別印有「選校次序1」和「選校次序2」。「選校次序1」代表學生的首選學校,而「選校次序2」代表其次選學校。在任何情況下,小學及中學不得向學生或家長查詢其選校次序;而申請人及其家長亦不應向學校表明其選校意願。
  • 屋邨學校見證港人集體回憶
    筆者:梁思韻亞洲兒童教育協會主席聖公會聖十架小學前身為靜山小學和日修小學,發展如香港歷史縮影,坐落於其中之一最老牌屋邨──彩虹邨,經歷嬰兒潮到區內人口老化,學校由學額緊張到縮班,下年將遷入啟德新校舍。幾年前在靜山學校,有一個女同學很乖巧的,後來發現患了血癌,對她的家庭、老師、學校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大家都在想辦法如何幫她。她非常好學,在醫院住了大半年期間,老師、同學去醫院探望她,帶來不同書籍給她。其後病情一直轉差,已經到非換骨髓不可的地步,剛好有個外國回流學生看到骨髓捐贈的告示,經測試又脗合,女同學因此逐漸康復,去年也畢業了。女同學的學習能力比以前差,但她一直沒有放棄,堅持學習。
  • 張建宗:大學國際聲譽受損,將窒礙香港經濟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4日表示,香港高校被捲入政治和暴力旋渦中,有損人才培養和大學國際聲譽,將窒礙香港經濟發展。
  • 家長激烈反彈...史岱文森校長月底離職
    (本報檔案照)市教育總監卡蘭扎(Richard Carranza)表示,這些政策只是因疫情暫時改變,尚未決定2021至2022學年的篩選學校錄取方式;但維權團體表示,篩選學校制度對低收入家庭不公,加劇族裔隔離,尤其疫情讓低收入家庭受重創,要求永久取消篩選學校。
  • 專訪港浸大校長:學生不是顧客 校園不是學店 中環一筆
    如果允許學生在畢業禮撐傘,就開了壞先例,今天畢業生拿著雨傘上臺,若他們是八旗子弟,將來拿著八枝旗走來走去,那怎樣處理?他「欣賞」畢業生戴上絲帶表達意見,這樣不影響他人。他說,讚賞同學的崇高理想、偉大抱負,但典禮儀式莊嚴,神聖不可侵犯,希望大學能保持政治中立,「大學殿堂的尊嚴要受到尊重」。
  • 史岱文森高中校長卸任
    史岱文森高中校長康崔拉斯(Eric Contreras,音譯)將於7月31日卸任。1日傳出的該校校長康崔拉斯(Eric Contreras,音譯)即將卸任的消息也引起多方關注。康崔拉斯在給學校員工的信件中稱,卸任的決定既出於個人原因,也是處於職業生涯的考慮。紐約市教育局昨日傳出消息稱,康崔拉斯任期將於7月31日結束。在史岱文森高中首位華裔校長張潔於2016年退休後,康崔拉斯接過執掌這所精英高中的接力棒。
  • 華東臺商子女學校開學了!!!
    華東臺商子女學校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學部開學典禮,8月30日上午9時25分於本校體育館舉行,由王先念校長親自主持,與會人員包含校內師長及主管同仁,及各高、國中部各班級學生計800位師生參加。  王校長致詞時,首先勉勵高三及國三同學,在這關鍵的一年,面對即將來臨大學學測和國中會考,要以百分百的專注度全力備戰。
  • 焦點│建校20年再創輝煌 東莞臺校治學願景「心」方向
    今年適逢20周年,甫上任校長鄭忠煌接受本報專訪,就創校精神、治學理念梳理臺校20年來的歷程,並以臺校20年作為新起點分享現階段教育的整體願景。無私的辦校精神開創柔情的知識家園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校長鄭忠煌。
  • 「獨」侵校園煽攬住死 16區家校會「聯手戰」
    正當教協及個別政客費盡唇舌,為他們披上「和平討論」假面具矇騙大眾,「港華本土關注組」昨日已急不及待顯露本性,於招募資料列明「尚武」、「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等帶有武力及同歸於盡意思的煽動字句。家校會昨日則聯同16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連成陣線,針對「獨」害,聲明學校是學習的地方非政治爭議之地,要求還學校一點安寧。「港華本土關注組」昨日在專頁上載兩張海報相片,用以招募成員。
  • 孔教學校舉辦第三次 (線上) 招生活動-樹德家商與亞洲餐旅
    孔教學校尹正榮總校長及杜鴻昌副董事長、黃淑美校長、黃秀君校長、陳成文校長及100多位師生參與,說明會由何廷莊主任主持。    會議開始,杜鴻昌副董事長代表致詞指出,感謝三位臺灣校長協助招生事宜,今天參與宣導會的樹德家商及亞洲餐旅是臺灣有名的學校,同學們要多聽、多問,對於未來選擇升學是有幫助的。
  • 臺申請人數暴漲10倍,校長寫推薦信忙到深夜
    正當民進黨當局將政治黑手伸向島內高校,幹預臺灣大學校長任命之時,越來越多的臺灣菁英高中生卻選擇外出就讀,而最多的選項就是向大陸各大學提出入學申請。據臺媒報道,臺南女中今年有超過20位畢業生申請赴陸讀大學,相較去年僅2人的情況暴增10倍。
  • 『法律信箱』 可否退還已領取福利 以免影響綠卡申請
    某讀者問:    有朋友說,川普總統現在加強對移民的管理
  • 港校升中自行收生今日展開,學額變動、面試形式一文看全!
    劉生續稱,不擔心提高學業比重會影響取錄結果,他認為校方會有相應評估準則,加上兒子校內成績理想,故上調學業成績比重上調亦不太擔心。疫情下令部分學校的甄選準則仍存在變數。有元朗區內英中校長料學額競爭情況需視乎跨境生報讀人數多寡,教育局表示,去年社會事件及近期疫情發展帶來不明確因素,會密切留意整體學生人數變化,確保提供足夠中一學位。根據政府適齡人口推算數字,未來四年升中學生人數應呈上升趨勢,但當局稱,截至上月估計約五萬三千二百五十名小六生,參加本年度中一派位,人數較去年同期少一千七百人。
  • 交大校長的憂心:年改影響高教攬才│聯合報臺商版0615曬新聞
    1.交大校長的憂心:年改影響高教攬才公教年金改革下月上路
  • 孔教學校歡迎新校領導暨全校教師校務會議
    今年的這個校務會議比較特殊,其特殊的原因是因為今年新的一學年開始學校迎來了來自臺灣的四位新校領導,將領導全校師生。四位領導包括一位正校長(也是四校區總校長)及三位副校長,分別是曾鬱敏總校長、陳成文副校長、蔡志鏗副校長、黃秀君副校長,是孔教學校董事會特地從臺灣聘請來的專業校長。據悉,四位校長從今日起分別坐鎮孔教學校四個校區,為孔教學校提供更為專業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