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姐姐辣評高考作文: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2020-12-14 瀟湘晨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人們居家隔離,取消出訪和聚會;娛樂、體育場所關閉;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學校開學有序推遲;公共服務場所設置安全「一米線」。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

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站崗值守,防疫消殺,送菜購藥,緩解燃眉之急;醫學專家實時在線,科學指導,增強抗疫信心;快遞員頂風冒雨,在城市鄉村奔波;司機夜以繼日,保障物資運輸;教師堅守崗位,網上傳道授業;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傳遞溫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問題

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今年高考作文題主題明確,立意方面不存在多大難度,只要立意準確,不偏題,分數基本不會出現很低的情況。

對考生來講,材料具有普適性,學生不會因生活水平和背景的差異對題目產生模凌兩可的理解,達到了考查學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但是因為對主題的高度統一認知,寫作素材和方法也容易嚴重「撞車」,趨同化的「表面文章」會佔一定的比例。學生的高下之分,可能主要看布局謀篇的獨特功力,有沒有內容上的思辨力和文採上的充分展示。

高考作文考查學生主流價值觀,以實現以文化人、立德樹人之目的。所以,本次作文寫作,內容上仍應體現「生逢偉大時代,傳承先輩精神,不負春光,做自信、有為青年」的價值追求主線,平衡「小我」與「大我」關係,彰顯青春風採。

在思維上,一定要努力以辯證思維提升思維含量。家國情懷和思辨性是內容謀篇的重中之重。

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題目材料給學生以內容限定,同時也給學生思路導航,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同時,又能夠考察出思維的縱深度和思辨性。

好的作文題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充分的開放性。分析近年高考作文材料,如果很好地抓住其引導語部分,往往就能解決寫作內容的問題。思維能力強、思維水平高的考生,一定會在關鍵詞的有機關聯上有所體現。

題目中的關鍵詞,「距離」有遠近,「聯繫」有親疏。這其中大有深度文章可做。

一個好的作文題目既要錨定當下現實,又要有人文關懷和思辨精神,兩者要相輔相成,才是一道開放性與思辨性結合得好的題目。

解題

把「小我」放在宏大的背景之下

考生在審題時應看清任務,看清內容要求,注意情景要求,讀懂材料背後的深意;寫作切入點可大可小,可宏觀把握,體現出個人與家國時代的關係,也可以從自身的感受寫起。

可抒情可記敘也可以議論,但要體現出來個人的抱負、眼界,不要一味空談,要多從個人角度談出一些富有個性色彩的見解。作文應該表現自己對時代的思考、對未來的洞見以及對社會的擔當。

高考側重於引導考生在時代發展的宏大背景下,將自身的成長節點置於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激發考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

好的作文都是「有我」之文,把自我成長放在宏大的家國情懷的大背景之下,這樣的謀篇內容才有可能衝擊一類卷!

考生寫作成功的關鍵,必須關心時政,準確把握時代脈動,擁有家國天下的胸懷抱負和思接千載的開闊視野。

一篇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實際上就是考生巧妙的將自己的思維過程流暢而成功的呈現在了閱卷老師面前的成果。而且高考作文是在真實社會語境中考查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學會深層次思考,闡述自己的觀點。一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全局觀等各種能力水平和素養。

看!過!來!

高考作文釋放的應試信號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釋放出了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知行合一,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

如何充分釐清矛盾、分辨謬誤、提出真知,既考驗學生的價值觀,更能透視他們對生活的真實思考。此次作文,內容和思維的創新相對成了難點,對學生感知生活、縱深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刻地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和關照自己,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求,也是當下語文教育中特別缺失的。

在蘭姐姐看來,一名優秀的高中生,應具備關注、反思、預測等綜合素質和能力。近年來的命題趨勢,體現了對考生文化修養積累與沉澱的重視,僅有知識儲備是不夠的。取得優異成績,需要閱讀名著經典、銘記歷史、感知時代、追蹤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獨立判斷,那些刷題、押寶、死記硬背的方法將越來越失靈。

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這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今後語文教育的方向。

劃!重!點!

想讓孩子此生比你更強大

【來源:青島早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蘭姐姐辣評中考作文:疫情下的青春之歌
    今年的青島市中考作文,從半命題、全命題、自由擬題三種主打題型中選擇全命題和自主擬題作文作為考查內容,一改延續多年的半命題作文。在擇舊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題目和高考的疫情大主題不謀而合。大主題小切口,著眼於學生的複課生活,引導考生感受當下、自我成長。從命題本身來看,切合學生生活實際,沒有審題障礙,學生都有話可寫。
  • 高考閱卷老師告訴你,高考作文「高分潛規則」,4點看懂高考作文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作文的分數越來越重要,一篇作文的好壞,直接決定語文的整體分數,決定高考的整體成績,抓住了高考作文,就是讓自己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那麼如何,才能拿到高考作文的高分呢?這個我們先要看看高考作文閱卷的流程,找到其中的高分「潛規則」。
  • 高考必讀:4招教你寫出立意深刻的高考作文,讓閱卷老師給出高分
    一篇高考作文的得分高低,直接和「立意」掛鈎,對於一篇高分的高考作文來說必須做到透過現象深入本質,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點,寫出別人沒有寫出的內涵!如果只是停留在素材的表面,人云亦云,自然不會引起閱卷老師的重視,自然也拿不到高分,這裡,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
  •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學生要與時俱進,學會利用熱點事件獲得高分
    尤其是高考中的語文作文,有的學生只是因為高考中的作文相差幾分就與重點大學無緣了。 當然高考中的作文也是需要有寫作技巧的,學生們不要只光顧著學習上的這點事情,隨著時代的進入,學生們也要與時俱進。學生在高作文中也要知道一些熱點的事情,寫在高考作文之中,吸引判卷老師的眼球,爭取獲得高分。
  • 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原標題: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江蘇省寫作學會名譽會長、南師大文學院教授凌煥新 資料圖片   人民網南京6月7日電 (朱殿平)「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2015年江蘇高考這道「關於智慧」的作文題再度引發網友熱議
  •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
    高中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忽略語文作文,尤其是在剛上高一的時候。學生一定要注意積累語文的詞彙量,不要在每次老師讓寫語文作文的時候都是偷懶,這樣學生就失去作文練習的機會,所以,高考語文作文如何能夠取得高分?字跡工整,清楚標題立意缺一不可。那麼,高考語文作文應該怎樣獲得高分呢?
  • 高考語文:歷年滿分1000字作文精選10篇,借鑑學習,寫作拿高分!
    高考語文:歷年滿分1000字作文精選10篇,借鑑學習,寫作拿高分!眾所周知,語文考試中作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佔據了語文學科50%的分值,尤其是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後,語文考試便只有閱讀和作文寫作兩部分內容了,可想而知作文不過關,語文學科註定難得高分。那麼進入高中階段,高分作文應該怎樣去學習呢?
  • 2020年高考英語作文的10個高分技能(轉發收藏)
    2020年高考英語作文10個高分技能2020年高考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推遲了一個月,對於高三的同學來說確實是一件喜事,因為我們又多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備考!而對於高考英語作文,很多同學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去提升,都是靠自己的"靈感",有種"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的感覺!其實,高考英語作文想要在一兩個月內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高度是完全沒問題的。
  • 學者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滿分並非鼓勵效仿 是倡導個性化
    截圖自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據澎湃新聞報導,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據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篇滿分作文,隨即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爭議。有人說好,有人說配不上滿分作文且「辭不配位」,還有人擔心給這種作文滿分,可能會誘導學生模仿,用晦澀和生僻字「裝高深」「博高分」。公布滿分作文,以及閱卷老師對作文的點評,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和公眾更了解作文評卷標準。這也是多年來各省教育考試部門一直堅持的做法。
  • 最新成人高考作文怎麼寫才能拿高分?
    每年的成人高考作文中,總會有一些考生由於緊張的疏忽和錯誤,導致失分、丟分,到最後失去了「上榜」的機會。那麼最新成人高考作文怎麼寫才能拿高分呢?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一、審題仔細並緊扣主題在寫成人高考作文的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是審題,沒懂題目意思就很容易偏題,那時就算文章寫得再好也是徒勞。因此在審題上面,我們必須把握題目的本質,緊緊圍繞主題構思,然後制定出思維提綱。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王丹寧表示,「在高考考場,通常我們要求孩子寫一篇文章的時間應該在40分鐘以內,他在這篇文章裡下的功夫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他尊重高考,他有這樣的閱歷、積累、實力,文章沒有跑題偏題,又的確具有自己的創新,他的創新體現在語言、材料和立意,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餘黨緒認為,這篇作文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 高考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措施
    一、增加作文素材積累, 幫助學生建立素材庫 高分的高考作文無一例外是論據充分、觀點入木三分的, 因此,學生們組成小組, 在把作文交給老師點評之前, 學生之間先進行互相評改。當學生為同學進行評改的時候, 會比給自己看作文更加仔細, 此時學生也會有「老師」的角色代入感。例如, 我在議論文寫作手法的鞏固課上就開展了學生互評, 學生之間相互賞析對方的文章, 看看對方的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手法、是否證明了論點、論證過程是否符合邏輯等。在這樣的互評中, 學生加深了對論證手法的理解, 同時也會增加信心。
  • 看了唐楚玥在《帥作文》上發表的文章,難怪高考語文能考146分
    在看到唐楚玥的高考卷面後,讓我們發現了她的過人之處。從她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字跡就像印刷體,而且內容涉獵廣其中觀點更是讓人看出這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學的孩子,這樣的作文不得滿分都有些說不過去。
  • 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王丹寧表示,「在高考考場,通常我們要求孩子寫一篇文章的時間應該在40分鐘以內,他在這篇文章裡下的功夫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他尊重高考,他有這樣的閱歷、積累、實力,文章沒有跑題偏題,又的確具有自己的創新,他的創新體現在語言、材料和立意,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餘黨緒認為,這篇作文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高考作文涉及公平。
  • 專家解讀:高考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
    孩子們在場內提筆作文,而為這一場非常高考作答的,還有場外一如既往溫暖等待的父母,以及為高考順利舉行而忙碌的人們,時刻待命接受求助的交警,禁噪巡查的執法人員……共同組成非常高考的「非常畫像」。相當一部分作文題目貼近生活、以小見大,引導學生感悟人生、發現自我。如全國Ⅲ卷的「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全國新高考Ⅱ卷的「帶你走近____」,北京卷的「一條信息」,上海卷的「轉折」等。近年來中學教育對於歷史和古典文學的重視,充分體現在高考作文中。
  • 7個高考作文快速提分方法,全部理解領會,作文高分不難拿
    在中考高考的作文閱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大約是40秒左右。在一分鐘之內,你嘔心瀝血寫出來的作文,就會被老師貼上「一類」、「二類」、「三類」的標籤。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真能判斷出一篇文章的優劣嗎?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總結了7點,逐個進行分析,並給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助你攻破考試作文。注意:文章末尾還有1張對本篇文章內容詳細總結思維導圖,千萬不要錯過。
  • 2020高考高分作文揭秘——高分作文這樣思辨
    2020高考高分作文揭秘——高分作文這樣思辨作者微博及百家號:橙子愛知識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有著濃厚的思辨色彩,不少題目都可以看成是從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上海卷的思辨性最強,簡直堪比曾經網上流傳的充滿了哲學意味的法國作文題。高考作文題對應的並不只是考生們的寫作水平,自古文史哲不分家,語文學習一直都有很強的綜合性。一個考生平常有較寬的知識面,並勤於思考,面對作文題時往往會有較好的發揮。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7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進行閱卷。
  • 並列式結構——中高考考場作文最簡單高效的文章結構
    考場作文寫作時間有限,怎麼樣快速謀篇布局呢,用什麼樣的文章結構最能快速成文呢?今天就來講一下最簡單易學又高效的文章結構方法——並列式。我們的考場作文用這樣的結構模式會非常討巧。小標題用來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每個小標題之間是並列關係,這樣結構會非常清晰,閱卷老師能一下就了解作文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作文分三個小標題最合適,而如何擬小標題最是關鍵。如一篇中考作文題《日曆》有同學寫「歷史的日曆」,就用三位歷史上著名文學家的詩句作為小標題,極具文採。
  • 為什麼許多省不敢在網上公布高考高分作文供人們欣賞?真金不怕火煉嘛
    【按:如果是外籍學生參加中國高考,寫出類似這樣的西式作文應該就不會感到奇怪了~~~為什麼許多省份不敢在網上公布高考高分作文供人們欣賞?廣大學生、廣大群眾都能借鑑學習,多好的一個事,偏偏很多人害怕公開;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更健康,對不對?是珠玉還是幻想文一曬便知,所謂真金不怕火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