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作者撰文談中學生閱讀的問題。在文章中,作者提到,江蘇省第二十屆高中生閱讀與寫作作文大賽初賽命了兩道題《書裡書外》《線上線下》,筆者都做了指導。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諸如《鎧甲勇士》《查理九世》《怪物大師》《鬥破蒼穹》《武功乾坤》《鬥羅大陸》《龍族》《牧神記》《遮天》之類,都是如我一般的「一本正經」的語文老師們沒有讀過的,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或者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的!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些作品他是讀得津津有味的,對他的影響也是奇妙、獨特而又積極的。(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
關於學生閱讀的話題一直未曾間斷,從專家到一線教師,大家都有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學生必須要閱讀課外書籍。在電視還沒有進入千家萬戶,電腦和手機只是少數人使用的年代,閱讀課外書籍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喜歡看課外書的學生非常多。
筆者是個書迷,從小到大看了很多書,而且大部分都是非名著書籍,這些非名著書對筆者起到了開闊眼界,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學生不一定非要看名著,關鍵是要有閱讀的興趣。學生只要有了閱讀的興趣,看非名著書籍也能起到同樣有益的效果。但據筆者觀察周圍學校的閱讀情況來看,現在的學生喜歡看課外書籍的不多。這主要是受到了手機的影響,很多學生習慣於瀏覽手機,而不閱讀紙質書籍。手機閱讀的弊病很多,現列舉如下:
首先,網絡上知識來源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不高,還有相當多的錯誤。學生僅僅為了便捷從網上搜索知識和答案,很可能以訛傳訛,將錯誤的知識和答案當成正確的來理解和記憶,不利於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其次,手機閱讀獲得的大部分是碎片化的、快餐化的知識。學生在手機上閱讀通常不是看整本的書籍,而是快速的瀏覽他們感興趣的新聞、圖片和視頻。這種瀏覽是隨機的,是在手機上不斷翻動中遇到什麼看什麼,沒有明確的目的,所得到的信息和知識必然是零碎的,沒有很大的價值。這樣的快餐式閱讀看似了解了不少的知識和信息,但在手機放下之後,就很難想起瀏覽的具體內容,沒有儲存到腦海裡面。
再次,手機閱讀容易受到廣告和電話的幹擾。在手機上閱讀,注意力很容易被不時彈出的廣告和電話打擾,分散了閱讀的注意力。手機閱讀不能像閱讀紙質書籍那樣專注,閱讀紙質書籍時,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幹擾,一門心思地沉浸到書籍的內容當中,直到感覺到疲勞或一本書看完為止。這樣的閱讀才能做到深刻理解,不浮於淺層理解,成為有效閱讀。
最後,一些優秀的圖書網絡上沒有。網絡上並不是無所不能,很多優秀的圖書是網上沒有的,因此手機閱讀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學生想要全面獲取知識,就不能只是使用手機閱讀,更應該多閱讀紙質的課外書籍。
總之,學生課外閱讀不一定看名著,比閱讀名著更重要的是養成一個良好閱讀習慣,並仔細反思自己從書中學到了什麼樣的精神財富。
【來源:湖南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