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診斷結果出來了——「宮頸癌!」
劉女士一家頓感「五雷轟頂」,認為母親身患絕症、醫治無門,準備放棄治療,讓母親「多活一天是一天」。
「您母親病情屬早期宮頸癌,有手術機會,千萬別放棄啊!」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天多次寬慰劉女士,並站在家屬的角度勸說他們,建立充分信任基礎,敢於擔當,提出專業的建議。「其實醫生想挽救病人的心情和家屬一樣急切,甚至比家屬還要迫切,我當時只想醫患挽手,將病魔擊退。」。
幾日後,劉女士一家終於建立起信心,決定「聽李主任的話,為母親積極治療」。李天為63歲的李阿姨進行了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僅僅通過肚皮上的幾個小孔,就將子宮宮頸及淋巴結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還不到三個小時,術後第一天母親就能進食並下床,這一連串的「驚喜」讓劉女士一家喜出望外。
乘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東風,實力幹將李天到來,為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的發展裝上「加速器」,也為該院打造「同質化、高水平」婦產科診療服務體系蹚出一條新路。
落子無悔 科室發展任重道遠
「晉鄂兩省共建區域醫療中心,目的是要把山西白求恩醫院建成山西一流,全國先進的典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在最新的復旦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七,婦產科名列全國排名第三,婦產科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是全國排頭兵。」1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在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新病區開業典禮上表示。
當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新病區掛牌成立,目標直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擔當。
作為常駐專家,如何為山西白求恩醫院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也是李天一直在思考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精進躬耕,久久為功,力求讓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每天有變化、時時有進步。
2008年,李天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婦科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同濟醫院婦科從事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10餘年,醫學之路一路花開,積累了不少經驗。
熟悉李天的同事都知道,她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患者。她總說:「敬畏生命,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職責和承諾;為了實現這份對生命的承諾,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容不得半點錯誤和差池。」
作為一名醫生,她牽掛最多的是如何讓無助的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緩解疾病的痛苦。臨床工作中,她擅長困難複雜病例的手術處理,勇於承擔責任和風險;每有搶救危重患者,她總是衝在第一線,24小時待命已經變成了她的工作習慣,加班加點更是工作常態。面對著病情複雜的病例,她總是仔細研究,不斷總結,通過術前精準的判斷、術中精細的操作、術後精心的管理,力求為患者提供最合理、最科學、最優質的個性化救治。
「組織考慮我比較『穩』,所以派我來山西了。我身上肩負的是同濟婦產人的希望,我有責任、有義務把同濟醫院婦產科建設經驗帶到山西白求恩醫院,給山西人民帶去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正是秉承著這樣一種信念,在山西白求恩醫院,李天任重道遠、奮鬥不息……
精研覃思 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診區寬敞明亮,診室整潔溫馨,綠植隨處可見,走廊牆壁上懸掛著婦產科專家的宣傳展板,直觀而清晰,「一患一醫一室」的診室設置,隱私又安全……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就醫環境的改善,溫暖了患者,彰顯了醫者仁心,讓人眼前一亮。
「初到山西白求恩醫院,我發現醫院婦產科設施完備,規模龐大。但是專業分類籠統,不利於群眾『對病掛號』,有時會出現孕婦和腫瘤患者同進一診室的情況。我認為,我們醫生可以擁有廣博的學識,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最好還是要細分專業,精雕細琢,學透、學精。」李天坦言道。
面對山西白求恩醫院與同濟之間的差距,不免讓受命為婦產科主任的李天憂心忡忡,也讓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經過苦苦思索,她決定調整工作思路,既然要對標同濟,首先就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從最基礎的工作抓起,建立新的管理機制,依靠豐富的醫療手段和真情服務贏得就診群眾的信賴。
李天是位青年女性,但是管理醫院、帶隊伍卻不蔓不枝,雷厲風行。
「我將婦產科專業進行了細緻劃分,形成了婦科、產科、婦科腫瘤三個亞專業,在網絡掛號系統上也根據亞專業對出診醫生進行了詳細介紹,使患者看病時不再盲目,不再迷茫,能夠快速精準的找到合適自己疾病的醫生進行掛號,醫生也能專注於自己的領域,做到專家更專,形成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診療格局。」李天介紹。「另外,還開設了特設專病門診,打造特色,突出專長。」
婦產科是相對更要保護患者隱私的科室,李天對門診診室也進行了改造,在增加了診室的同時也增加了出診醫師,基本固定了各亞專科疾病診室位置,解決了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同時,為每個診室都配備了婦科檢查床,充分保護了患者的隱私,真正做到「一醫一患」,也縮短了患者排隊等待婦科檢查的時間,美化了就醫環境,真正提高了服務效率,提升患者的就醫感受。
創新為上 追求卓越發展
「山西白求恩醫院特別開設了『孕婦課堂』,在健康懷孕、健康保養、健康生育、健康哺育方面給予指導。」這個消息足以讓孕媽媽沸騰。
李天創新式地將「家庭化產房」也「搬」進了山西白求恩醫院。「生育是寶貴而特殊的人生生理經歷,我希望每一位產婦都能在安全、舒適、熱情的環境中度過這一過程。」
「眾所周知的生產過程是,產婦先在待產室待產,等到子宮頸開全後再送到產房生產。而且產婦在臨盆之際,還得在待產床跟產臺間移床或攀爬。並且,一道手術室門把家人隔在外面,初次面對生育的孕媽媽難免會有恐懼和緊張,而這種心情又使得原本美好的分娩過程變得痛苦不堪。」李天介紹,「家庭化產房的特色是可以集待產、分娩、產後恢復一體化的家庭產房,既像家裡一樣舒適,又有先進醫療技術的保障。產婦不必輾轉於各個房間,全程都有家人陪護,參與並見證一個新生命誕生的全過程。陪伴在產婦身邊的除了專業的助產士外,還有她最親的人。有了助產士的指導和親人的鼓勵,產婦就不會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大大減輕了分娩時的無助和恐懼感。」
「孕產婦生產前,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我們還組織了多次模擬演練,將同濟醫院危重孕產婦救治流程也『搬』到山西白求恩醫院,訓練醫護人員倘若發生產婦產後大出血等意外狀況要如何應對,確保生產過程萬無一失。」
李天做事勤奮、認真、執著,僅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就把醫院婦產科來了徹底的改頭換面,婦產科的基礎工作逐步走入正規。科室「冒尖」,服務能力增強了;完成「罕見」的大手術,醫療技術提升了;群眾信任度越來越高,患者也越來越多。
但誰都不知道的是,李天這位「女幹將」,內心卻深深藏著對父母的牽掛、對孩子的思念。「父親是醫院的老病號,丈夫同為醫生,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患者,孩子在上小學,總是打電話說想媽媽……」但當她面對著山西患者時,已是個不折不扣的「山西人」,一改南方大部分地區普通話「我們」一詞的習慣,直稱「咱們山西白求恩醫院」,很是親切。
「我做的是應該做的,成績也並非一個人的。要說真有什麼讓自己為自己驕傲的事,那便是我們科室是一個積極、和諧的團隊。」李天談道,醫學的進步需要大家的力量,而一個有凝聚力的隊伍必然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而作為科室領頭人,就需要將大家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把醫護人員「系」在一起。
強大的團隊,才能支撐起強大的科室。目前,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新病區共有5層,獨棟布局,經過了重新規劃,醫院婦產科成為了我省綜合醫院中規模最大的婦產科。科室床位從原來的165張擴增到263張,增容量能力顯著提升,學科內部設施優化劃分為婦科、產科、婦科腫瘤3個亞專科和6個病區,專科精細化發展優勢明顯。依託先進的技術設備、超前的診療理念、資深的專家團隊,不僅能夠讓育齡女性輕鬆愉快做寶媽,還能開展腹腔鏡手術、宮腔鏡手術等多項婦產科前沿診療項目,初步形成了專業醫療特色。與此同時,這裡的醫護人員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醫乃仁術、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將同濟醫院技術帶到『山西人家門口』,並力爭合作期內相關科室業務水平達到同濟醫院技術水平標準。」
這是一盤未下完的棋。發展並非順水行舟,任重而道遠。
李天心懷熱望,既要「謀勢」,更要「做實」。
本報記者陳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