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來。是密宗信仰的對象。有金剛界與胎藏界之別。
金剛界五佛
即毗盧遮那佛、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是金剛界曼陀羅中的五佛。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四個方向的「四佛」加上中央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點擊連結可以查看原來的文章。
胎藏界五佛
謂大日如來、寶幢佛、開敷華王佛、無量壽佛、天鼓雷音如來。即胎藏曼荼羅中臺八葉中之五佛。如果不是學習密宗的同學不用迷茫,大致可以理解為是金剛界五佛的同名異譯。
對五佛的信仰由來已久。在宋遼之前,我國佛教一直都「八宗並弘」,因此五佛的供奉並不少見。目前來說,尤其以山西大同保留下來的五佛最為著名。代表是大同上華嚴寺的五方佛。是遼金時代寺院的代表作。除了華嚴寺,大同還有善化寺、圓通寺、慈雲寺、雲岡石窟等處有五方佛供奉。
大同上華嚴寺的五方佛
除了大同,還有泉州開元寺有五方佛。這座寺院創建於唐代。
泉州開元寺五方佛
再有,就是北京法源寺的五方佛。這座五方佛和以上的不同,是按照方位布置的。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位於四佛的頂上,象徵著佛智慧的最高境界。最下部的蓮臺和普通的蓮臺不同,是為「千葉蓮臺」,花瓣眾多,是毗盧遮那佛,或這五佛共用的特別蓮臺,象徵著整個法界。法源寺這座千葉蓮臺上每一個花瓣上都有一尊小佛,正是象徵著每一個花瓣都是一佛世界。
北京法源寺的五方佛
在不同佛教經典裡,五方佛有不同的版本。一般是因為不同時期不同的翻譯造成的差異。本文歸納一個較為完整的五方佛象徵和特點的表格如下,給大家參考。這個表格乃多方歸納而成,也許並不完全符合某一部經典,但一般是大家都接受的。
最近有很多新建的寺院也在大殿中供奉五方佛。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五佛可以讓我們增加對佛教哲學層面的認識。
以下是各地的一些五方佛。
南寧觀音禪寺五方佛
澳大利亞佛光山南天寺的五方佛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五方佛
陝西西安大興善寺五方佛
以後再見到五佛的時候,大家就知道是哪五尊佛了吧。
長按二維碼
關注「佛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