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波生物2020年上半年淨利317.88萬減少88% 醫療器械產品銷售收入...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挖貝網

挖貝網 9月1日消息,錦波生物(832982)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250,018.62元,同比減少28.00%;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78,785.70元,同比減少88.02%。

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為426,262,622.71元,較上年期末增長8.8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282,009,663.11元,較上年期末增長1.14%。

據了解,錦波生物營業收入本期較上年同期減少28.00%,主要系報告期內受「新冠疫情」影響醫療器械產品銷售收入減少,技術許可及技術轉讓收入減少所致;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83.40%,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86.50%。

挖貝網資料顯示,錦波生物主要業務為功能蛋白醫療器械產品(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抗HPV生物蛋白隱形膜、重組人源膠原蛋白陰道敷料、醫用皮膚膠原修復功能敷料、醫用重組人源膠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膠型)、醫用重組人源膠原蛋白功能敷料(噴霧型)、醫用皮膚膠原修復功能敷料貼、膠原蛋白敷料(痔瘡型)等);功能蛋白化妝品;消毒產品;生物醫藥技術諮詢、技術轉讓。

相關焦點

  • 國德醫療2019年虧損231.43萬虧損減少 醫療器械設備銷售收入下降
    原標題:國德醫療2019年虧損231.43萬虧損減少 醫療器械設備銷售收入下降   6月5日,國德醫療(833390)近日發布2019
  • 施可瑞2020年上半年淨利2361.72萬增長233.38% 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增加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9月1日,施可瑞(832060)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871,315.49元,同比增長183.62%;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617,237.49
  • 施可瑞2020年上半年淨利2361.72萬增長233.38%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增加
    挖貝網 9月1日,施可瑞(832060)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871,315.49元,同比增長183.62%;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617,237.49元,同比增長233.38%。
  • 達暉生物2020年上半年淨利76.9萬下滑21.83% 營業外收入減少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8月25日,達暉生物(873195)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90,136.12元,同比下滑6.04%;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69,041.70元,同比下滑21.83%。
  • 京東健康香港上市申請獲批 上半年收入88億淨利3.7億
    相關閱讀:京東健康披露赴港招股書 上半年收入88億淨利3.7億9月27日晚間消息,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健康提交的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19年的總收入分別為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總收入就達到了88億元。
  • 新亞勝2020年上半年淨利95.11萬下滑88.47% 國際業務銷售訂單迅速...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9月7日,新亞勝(871672)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426,799.80元,同比下滑31.56%;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1,098.42元
  • 山西錦波生物:功能蛋白「領跑」全球!
    人源III型膠原蛋白展臺上多肽精華 164.88面膜等護膚品多含人源III型膠原蛋白是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代表性產品A: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霞疫苗一般預防性質,但是我們的產品側重於是你感染後的治療,感染以後尤其是16、18型型,它對宮頸癌的發病率還是很高。我們側重於對16、18型的研究比較多,所以我們這個產品對16、18型病毒的阻斷有明顯的作用。
  • 7月10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奧美醫療上半年淨利預增超5.3倍
    馬興田自2020年5月份已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中國太保:上半年兩子公司原保險業務收入合計2152.75億元中國太保(601601)公告,公司子公司太保壽險、太保產險於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383.47億元、769.28億元,合計2152.75億元。
  • 美特林科2020年上半年淨利161萬增長88.13% 國內市場收入大幅增長
    挖貝網 8月19日,美特林科(836136)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453,990.60元,同比增長8.1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09,956.35元,同比增長88.13%。
  • 醫藥生物行業"乘風破浪" 醫療器械成業績翻倍黑馬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讓醫藥生物行業站上了風口。23家公司淨利潤翻倍醫療器械板塊佔比近70%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防疫物資相關醫療器械需求急劇增加,如醫用口罩、防護服、隔離衣、醫用手套、呼吸機、體溫計等一度供不應求,給相關企業業績帶來了增長機遇。
  • 銀鷹新材2020年上半年淨利1199.78萬減少35% 疫情影響銷量減少
    挖貝網 8月18日,銀鷹新材(872976)近日公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2,865,223.51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4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97,833.91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5.02%;基本每股收益0.24元,上年同期0.36元。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康泰醫學、聖湘生物
    國產PD-1企業半年報競爭激烈,最先入局者君實生物卻奮起直追 28日,君實生物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君實生物營業收入為5.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5.88%,主要原因在於報告期內新增的專利許可及技術服務收入。
  • 華仁藥業2019年淨利4207萬增長8% 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新增一次性使用腹透引流袋、一次性使用切口牽開保護器、一次性套管穿刺器等3個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公司圍繞整體戰略規劃,重點聚焦腎科領域相關產品、電解質輸液相關產品、現有品種的一致性評價研究及先進醫療器械的研發。報告期內在研項目20餘項。2019年公司申報中性低鈣腹膜透析液、小兒等滲電解質注射液、複方碳酸氫鈉電解質注射液3個首仿品種。
  • 錦波生物董事長楊霞:推進技術產業化 領跑功能蛋白行業
    大規模產業端也不乏投資者,但中間的轉化部分投入相對較少,實驗室技術到產品再到商品化存在困難。」錦波生物成立於2008年3月,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公司產品以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和重組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為主,覆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及功能性護膚品的全產業鏈體系。
  • ...重要公告:兩公司上調鈦白粉售價、穩健醫療2020年淨利預增568%...
    億元 同比扭虧妙可藍多業績預告:2020年淨利預增186%-290%熱景生物:2020年淨利預增216%左右科華控股業績預告:2020年淨利預降65%-76%隆盛科技業績預告:2020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7%-87%科華生物業績預告:2020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10%-240%聖農發展:12月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
  • 際華集團2020年上半年淨利1051.2萬下滑42.24% 貿易及其他業務收入...
    挖貝網 8月27日,際華集團(601718)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64,438,988.10元,同比下滑28.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12,016.82元,同比下滑42.24%。
  • 國訊股份2020年上半年淨利478.66萬扭虧為盈 營業成本減少
    挖貝網 9月4日,國訊股份(838992)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73,688.34元,同比增長55.46%;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86,593.97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 美錦能源2020年上半年淨利6404.58萬下滑89.73% 焦炭、煤炭產銷量...
    挖貝網 8月5日,美錦能源(000723)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45,269,975.41元,同比下滑32.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045,785.88元,同比下滑89.73%。
  • 龍興鈦業2020年上半年淨利318.61萬減少53% 營業利潤同期減少
    原標題:龍興鈦業2020年上半年淨利318.61萬減少53% 營業利潤同期減少   8月11日,龍興鈦業(870491)近日公布的
  • 錦好醫療精選層申報材料獲受理 連續三年多境外收入佔營收比重超85%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2月16日,新三板公司錦好醫療(872925)精選層申報材料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公司主要以海外銷售為主,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銷售收入佔營收比重均超過85%。據錦好醫療《公開發行說明書(申報稿)》顯示,若全額行使本次股票發行超額配售選擇權,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250萬股,募資2.5億元,用於智慧醫療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智能助聽器設計研究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