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新冠病毒不會通過眼睛傳染—新聞—科學網

2021-01-19 科學網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赴武漢專家組成員、北大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曾發微博推測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途徑:他高度懷疑是病毒先進入眼結膜,而後再到全身。

消息一出,很多人擔心新冠病毒可能會通過眼睛傳播,護目鏡一度因此脫銷。

不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陳長徵研究組通過分析67例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提出,臨床數據並不支持新冠病毒可通過結膜途徑傳播。

相關論文2月12日發表於預印本網站medRxiv(註:medRxiv論文未經同行評議)。

新冠病毒到底能否通過氣溶膠接觸結膜進而感染人?《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了3位專家求證。

陳長徵團隊分析了2020年1月17日~28日記錄的67例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這些病例多數是醫護人員,包括男性25名、女性42名,中位年齡35.7歲。截至1月28日,63名患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其餘4名為疑似新冠肺炎。

研究人員發現,在67例病例中,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結膜拭子樣本得到陽性PCR結果,2名患者的PCR結果可能是陽性。但是,這3名患者均無眼部症狀。

僅有的1名以結膜炎為首發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結膜囊2019-nCoV測試為陰性。

4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結膜拭子樣本均為陰性。

陳長徵研究組就此提出,新冠肺炎患者結膜炎的發生率不高,臨床數據不支持新冠病毒可通過結膜途徑傳播。

這個結論是否靠譜?3位專家進行了解讀。

《中國科學報》:通過結膜是否能傳播新冠病毒?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這篇文章(上述研究)的臨床觀察結果是客觀的。

但這些觀察只能說明在該研究的時間點上,新冠肺炎患者發病後結膜沒有明顯的炎症、沒有結膜的分泌,但不能說明這些人是否通過結膜被感染,有可能感染後結膜炎自愈了。

當然,目前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結膜感染的案例很少,機率可能也比較小,但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結膜不會成為傳播途徑,因此並不能排除結膜感染新型冠病毒肺炎的可能性。

匿名專家:結膜可以傳染很多疾病,包括H1N1流感病毒、腺病毒等,都有科學證據。

對於冠狀病毒而言,比如SARS流行期間,WHO也發布過報告稱,不排除結膜或者眼淚作為一種體液傳播。

不過,中國香港科學家對眼淚和結膜上皮細胞進行病毒檢測,沒有檢測出病毒。

但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病毒進入到眼淚或結膜,是有一定條件的,也許採樣時淚液正好不排毒。

而且,當時香港科學家檢測的樣本數量太少,這需要大量實驗數據去證實。

《中國科學報》:病毒通過結膜途徑傳播的機制是什麼?

李紹偉:從感染機制來看,需要判斷人的結膜囊上皮細胞是否存在能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的特異結合蛋白位點。

我們知道,由於人體呼吸道的細胞表面受體能與病毒表面的病毒結合蛋白進行特異性結合,因此,病毒可從呼吸道進而感染人體。

儘管眼結膜與鼻腔結膜、呼吸道結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們並不完全一樣,所以需要通過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來證明是否有易受感染和結合的蛋白位點。

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郭德銀:結膜囊通過鼻淚管與鼻腔相連,新冠狀病毒通過眼睛結膜再感染呼吸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需要更多臨床證據來了解通過眼結膜感染的效率和機制。

《中國科學報》:確定或否定通過某一種途徑能傳播病毒需要什麼條件?

李紹偉:結膜能否感染是需要通過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來研究判斷的,通過在動物結膜囊接種,看它能否患結膜炎,從而全身感染髮病。

關於SARS、MERS等傳染病,也很少有涉及結膜感染的研究。

可能是因為這些病毒致死率很高,科學家們沒有過多精力研究通過結膜是否會感染病毒的問題,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救命和降低死亡率上。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是傳染性強、致死率低一些,我們看到,很多醫務工作者也被感染了,所以,大家在傳染途徑的關註上多了一些。

《中國科學報》:關於結膜感染的可能性,您還在關注什麼?

李紹偉:未來有條件的話,科學家和醫生們還應繼續做一些相關的科學研究,因為冠狀病毒分布廣泛,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就是冠狀病毒,我們不能保證這個新型冠狀病毒以後不再存在了。

根據我們的經驗,感冒了以後,尤其是病毒感染呼吸系統後,會有一定比例導致病毒性結膜炎,但結膜炎很難引發全身的併發症。

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存在以結膜炎為主、同時有感冒發燒的症狀;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具有這樣的特性,不知道,還需要研究。

儘管我們尚不清楚通過眼結膜能否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是十分必要的。

匿名專家:因為結膜炎可能由很多病原導致。比如柯薩奇病毒就有導致出血性結膜炎暴發的報導。

王廣發教授的結膜炎是否由此次冠狀病毒導致,還需要實驗室檢驗才能確定。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1.20021956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復陽」「無症狀」……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詭異—新聞—科學網
    「『復陽』也可能是體內檢測出病毒片段或者死病毒,這不代表患者尚未治癒或病情反覆」。魏春華表示,「復陽」還可能是患者間歇性排毒,在患病末期,病毒含量較低,患者也很可能沒有咳嗽、打噴嚏等症狀,這時是否能夠造成傳染,目前還不得而知。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復陽的患者,還未有報導引起傳染的案例。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40至70年前分化自蝙蝠病毒—新聞—科學網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Maciej Boni及同事使用有關sarbecovirus(乙型冠狀病毒支系B,即新冠病毒所屬的冠狀病毒亞屬)的基因組數據,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他們採用了三種方法來鑑定未經歷重組的以及可用於重構病毒演化歷史的新冠病毒病毒區域。
  • 新冠病毒和吃蝙蝠有關嗎?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傳染新冠病毒嗎?
    新冠病毒真的和吃蝙蝠有關係嗎?蝙蝠為什麼「百毒不侵」?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不會傳染新冠病毒?……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奇。劉奇從碩士期間開始研究蝙蝠,至今已有8年。圖為劉奇博士和團隊在野外工作(前排第一為劉奇 受訪者供圖)Q:新冠病毒和蝙蝠的淵源?
  • 細胞膜納米海綿有望成為「病毒剋星」—新聞—科學網
    這些納米海綿通過將內毒素和促炎細胞因子捕捉到巨噬細胞膜上,中和它們,從而阻止導致敗血症的級聯反應。由於這些納米體被細胞膜覆蓋,它們可以作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在血液中循環,而不會被視為外來物或被清除。 「這種『細胞膜納米海綿』可以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包括各種和炎症因子風暴相關的疾病。」
  • 實錘!新冠病毒是從北卡羅來納州傳播到中國、義大利和全美國的
    根據他的說法,病毒是由美國「『影子政府』(Deep State)從北卡羅來納州傳播到中國、義大利和美國的。」  【美國《OANN》的視頻報導截圖】  這條新聞當時國際媒體UWIDATA就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標題為「新冠病毒是美國的生化武器嗎?」
  • 蚊蠅增多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拿快遞是否會被傳染? 中疾控專家回應
    【新民晚報·新民網】夏季蚊蠅增多,是否會加大新冠病毒傳播?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在今天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證明新冠病毒,已經傳染世界每個角落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證明新冠病毒, 已經傳染世界每個角落。根據外媒報導,近日智利陸軍在一份聲明中說,總共36人駐紮在位於南極洲的智利將軍Bernardo O『Higgins Riquelme研究基地,新冠肺炎呈陽性。南極洲記錄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這意味著病毒已經傳播到大陸的每個角落。
  • 最新研究表明:貓可以無症狀傳染新冠病毒
    最新研究表明:貓可以無症狀傳染新冠病毒 2020-05-14 14:53:36  來源:封面新聞
  • 那麼多人坐火車,為什麼火車沒有成為新冠病毒的傳染場所?!
    在德國,乘坐火車的旅客開始逐漸增加,儘管很多人仍然有些擔心被病毒感染。實際上感染的風險可能低於人們的想像。 我們機會沒有看到火車,成為新冠病毒群聚傳染的場所的報導。
  • 洗浴中心8人被傳染!新冠病毒在高溫高溼下也可傳播
    研究發現,江蘇省淮安市某洗浴中心的一位有武漢接觸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浴場高溫高溼環境下傳染了8個人。  1人導致8人相繼感染  研究人員分析了江蘇淮安第四醫院於1月25日至2月10日收治的9名男性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信息,這9人曾去過同一家洗浴中心。
  • 寵物新冠弱陽性≠人獸共患—新聞—科學網
    漁護署3月4日表示,有關結果顯示這隻狗已經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成為全球首例。 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驚訝:難道新冠病毒已經「變異」,能夠在狗身上傳播了?於是又一個新冠恐慌產生了:許多澳洲人選擇給寵物安樂死,他們擔心寵物會染上這種疾病,進而感染自己及家人。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回應是:還沒有證據表明狗與新冠病毒傳播密切相關。
  • 新冠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專家今天最新解釋是……
    新冠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網絡上關於「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的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回應說,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還有間接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和糞口傳播途徑有待進一步的明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多數病例是可以追蹤到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的,這個情況符合當前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一些特徵。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二是隱性感染,即人體幾乎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的組織損傷,通過抗體檢測可得知感染過。大多數人能因此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不但病原體被清除,還能防止再次感染。三是病原體留在被感染的組織中,人體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會通過血液、呼吸道或消化道等排出病原體,具有一定傳染性。  「無症狀感染者通常指第三種情況,也包括第二種隱性感染人群的病毒還未完全清除階段。」
  • 川普:新冠病毒比流感厲害 但我不會發布全國居家隔離令
    4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說,對新冠病毒嚴重性的了解導致他最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不會再像疫情蔓延初期那樣將新冠病毒與流感進行比較。 「我認為,從傳染的角度來看,它的傳染力更強。」川普在周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沒有人見過這樣的東西,比如在那裡有一大群人,只要有一個感染的人在場,其他人就可以被傳染。」
  • 雜誌刊文,2019新冠病毒傳染指數RO可達5.7
    結果表明,武漢市新冠流行病早期的倍增時間為 2.3-3.3天。假設連續間為6-9天,我們計算出的R0中值為5.7(95%CI 3.8-8.9)(如下圖)。該文章的結論也進一步表明,對接觸者進行積極的監視,追蹤,隔離和早期有力的城市封禁來阻止病毒的傳播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 港媒:港大專家表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環球網報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接受香港電臺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透露了這樣一個驚人的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
  • 56度30分鐘可使病毒失活?中國建築師設計出通過加熱身體殺死新冠...
    (圖片來源:Sun Dayong|Penda China)抗擊新冠病毒,除了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在一線夜以繼日地攻堅克難外,廣大網友也是不辭辛苦地挖掘出了五花八門的民間偏方,比如從喝酒、抽菸殺死病毒到用醋燻死病毒等等。
  • 【東京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日本NHK電視臺...
    2020-11-19 11:56:28來源:FX168 【東京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東京19日將把新冠病毒傳染危險級別提高至最高等級,但不會對餐飲企業運營做出嚴格限制。
  • 200多位科學家聯名致信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
    來自全球32個國家的近240名學者日前聯名致信世衛組織,敦促世衛組織改寫新冠病毒防護指南,承認新冠病毒能夠通過空氣傳播。空氣傳播是指病毒通過直徑更小的顆粒傳播,這些顆粒可能在空中停留較長時間。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病毒傳播的重要驅動因素。
  • 肺炎疫情:新冠病毒死者遺體會不會傳播疾病?看看世衛組織的說法
    這是因為人們擔心死者遺體內仍然有病毒存活,接觸者可能會從屍體上感染新冠病毒。那麼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死者的遺體究竟會不會傳播病毒?為新冠病毒疾病死者舉行喪葬儀式是否安全?新冠病毒疾病死者的遺體應該土葬還是火葬?死者遺體會傳染病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