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做什麼都順順利利,人生路上難得遇上大的溝溝坎坎,而且運氣越來越好。
那麼,他們究竟是憑什麼能這樣呢?
俗話說:命由天定,運由己成。小編我作為一個無神論者,肯定是不相信「他們是上天的寵兒」的說法,但我一時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
於是,帶著內心的疑惑,我又一次向我的人生導師——已經90歲高齡的爺爺請教。
爺爺說:運氣越來越好的人,會有兩個「明顯特徵」,註定福報連連!
特徵一、做事因地制宜,不會一成不變
爺爺說:事情最怕沒有著落,人最怕流於凡俗。也就是說,做任何事時應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應因循守舊。
凡是聰明之人,做事善於因地制宜,靈活應變,從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曾經有個小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糖果的瓶子裡,他盡其所能地抓了一把糖果,當他想把手收回來時,手卻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願放棄糖果,又不能把手縮回來。旁人對他說:「你只拿一半,那麼手很容易拿出來了。」
可以想像這個故事的結尾:只要這個孩子照著「旁人」因地制宜的取糖之術,肯定心想事成,得到他想要的糖果。
這個故事中的孩子,因為年幼,思想簡單,考慮問題不可能像成人一樣複雜,不善於靈活多變。但是只要他能虛心好學,認真汲取別人的長處,多拜「旁人」為師,相信他也會成為一個善於「因地制宜」的人。
經一事,長一智。人的經驗一半來自於他的經歷。一個人是否善於因地制宜,與他的經歷密切相關。如果以上故事中的孩子能經常碰到問題,又有聰明的「旁人」指點迷津,百病成醫,百鍊成鋼,也許他也會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一個做事善於因地制宜的人。是否可以這麼說:遇到問題越多的人,可以造就他成為一個因地制宜、反應靈敏的人。
我們可以相信權威,但我們不能迷信於權威。就比如這個「旁人」,他告訴孩子的方法,無疑是正確的,可以採用。但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方法也不是僅僅只有一個。如果我是那個孩子的話,我也許會採用這種方式:拿起瓶子,把糖倒出來。這難道不是一種更好地因地制宜的方法嗎?所以說,因地制宜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思考最佳的成功方式。
特徵二、做人低調謙虛,不會傲慢自滿
爺爺說:憑藉自己才能高而玩世不恭,要防止背後有人陷害中傷;裝出一副忠厚的外表來欺騙別人,要提防早晚會被當面戳穿。
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它滋養萬物的地位……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產生想解釋點什麼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釋,便成為智者的選擇。那麼在當今社會,與人相處,我認為關鍵是要學會低調。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者必須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
根基堅固,才有繁枝茂葉,碩果纍纍;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低調做人就是謙卑,不傲慢,永不自滿。而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一言以蔽之,一個做人低調謙虛,不會傲慢自滿的人,註定福報連連!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