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公主嶺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公主嶺市委關於制定公主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公主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及2035年遠景目標描繪了新的藍圖,規劃了實踐路徑,作出了戰略部署。
「十四五」時期,公主嶺市迎來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為平臺,融入全省振興發展大局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機遇;以長春公主嶺同城化協同發展為契機,大幅提升城市量級和戰略地位的歷史機遇;以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為突破,提升城市能級量級的政策機遇;以升建國家農高區為依託,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機遇。為此,公主嶺市定下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
【解讀】關於「十四五」規劃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長春市經濟增速和公主嶺市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社會期待等各方面因素,按照高於長春市2個百分點的預期,提出「十四五」年均8%左右的經濟增速安排。同時,對公主嶺2035年發展目標進行了展望,核心是力爭實現「兩個翻番」即:地區生產總值在今年基礎上力爭實現翻番,向千億級水平邁進;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步翻番,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解讀】公主嶺市「十四五」時期將重點實施「1126」戰略。「1126」戰略:一城提升,按照現代化中等城市標準創建國家衛生城,衝擊全國百強縣,進一步提升嶺城知名度和競爭力;一區引領,把建設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作為公主嶺「十四五」振興突破的戰略支點,引領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兩板同創,把建設長春國際汽車城、國家區域創新性中心作為公主嶺「十四五」振興突破的兩大戰略平臺。與長春汽開區共同創建長春國際汽車城板塊,有力承接汽車產業轉移,推進產城融合發展。與長春高新區共同創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板塊,實現土地資源、高新產業、科創成果的有機結合;兩帶同構,把構建京哈發展帶和長深發展帶作為公主嶺「十四五」振興突破的戰略通道。「兩帶」貫通公主嶺、北聯長春市、南向京津冀,既是全面深度融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走廊,也是布局推動全域均衡發展的主動脈;六業並舉,把食品、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現代種子、文旅和醫藥「六大產業」作為公主嶺「十四五」振興突破的戰略主導。
【解讀】「十四五」時期,公主嶺將帶來更多新期待。
——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經濟增速按8%左右安排,產業機構加快調整,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綜合實力在全省縣域當先鋒站排頭,進入國家百強縣。
——同城發展實現新進展:加強推進與長春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生態治理「五統一」……全面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不斷提升在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城市的戰略地位,推進公主嶺市成為長春新城區。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成為長春市向南開發的橋頭堡。
——社會文明展現新高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提升。
——生態建設開創新局面: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單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森林覆蓋率和城區綠地率穩步提升,大氣、水和土地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社會就業質量更高、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 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治理效能獲得新躍升:法治公主嶺建設進入新階段, 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 步彰顯,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發展和安全保障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