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楊凌農高區成立23周年|農高會:打開農業對外合作交流一扇窗

2020-12-22 農業科技報

有人說,她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有人說,她激活了一座城;

有人說,她創造了一個大產業;

有人說,她為決勝貧困作出了貢獻;

有人說,她是不忘初心的生動實踐;

有人說,她是引領三農領域的傳奇;

……

她,就是蜚聲中外的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農高會),發軔於1994年,頻次一年一度,舉辦地中國農科城——楊凌。

1994年10月18日,對楊凌人民來說,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更是展現農科城魅力的開始。

那時候楊凌人真驕傲呀。作為一枚土生土長的楊凌人,今天我們想好好聊聊農高會26年來的這些事兒。

對於「Made in 楊凌」,我們既耳熟能詳也感同身受著它26年來的各種變化:

從1994年創辦至今,始終秉承服務「三農」理念,見證了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發展歷程。

Δ1994年10月18日,首屆中國楊陵農科城技術成果博覽會(農高會前身)在楊凌開幕。

彼時,簡單的展棚,擠進21萬多人次!5天時間,貿易成交額達7.3億元。一位領導回憶說,這為中國三農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超過166萬人次進場觀展,籤約投資和交易額達1007億元。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和全國5A級農業綜合展會認定,品牌價值高達871.19億元。

唯有深刻洞察大變局,方能布局這一大手筆。

伴隨時代的腳步,會展名稱也由最初的中國楊陵農科城技術成果博覽會,改為如今的農高會。這個看似平常的細節,折射出農高會服務三農的與時俱進和那顆初心。

農高會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條件。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帶來利好消息:「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辦好楊凌農高會……」

這樣振奮人心的「大利好」,已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農高會服務三農的含金量。

26年什麼最能觸動你

《參加農高會18年讓「爛娃」變成「老闆」》這一新聞上了當年的熱搜,新聞主角許東勝,是一位來自陝西蒲城縣一位普通農民。

參加第一屆農高會前,因為貧窮,別人叫他「爛娃。」通過連續18年的參展學習,許東勝從當年一貧如洗到註冊屬於自己的「爛娃」牌核桃品牌。他因農高會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Δ第26屆農高會現代農業專題展區

2006年,曹昂作為普通觀眾,第一次走進農高會;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他作為專業觀眾代表中國電信參加農高會;2014年,曹昂出任楊凌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大農圈」總經理。

「大農圈」的構想也來自於農高會。2017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楊凌時曾稱「大農圈」為中國農業人的「新農具」。

農高會正改變著千千萬萬個像許東勝、曹昂一樣的普通參展者的人生軌跡。

如今,從機場到車站,從酒店到會場,南來北往的客商、參會群眾,一個個都聚集到了這裡。無論是老相識,還是來自海內外越來越多的新朋友,都抖擻著精神,在這裡尋找著未來農業的希望。

歷史的演進,總是在關鍵時刻留下非凡篇章。1994年:7.3億元……2014年:1007.8億、2015年:1060.7億元、2016年:1167.8億元、2017年:1411.09億元、2018年:1105.9億元、2019年:1007億元。

這是屬於農高會的GDP!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和國際農業合作的見證者!

數據顯示,從1999年第六屆中國楊凌農高會首次有國外客商參會,到現在參展參會的國外政要、國外涉農專家、國外企業家逐年增多,國際知名大企業不斷增加,涉外展位增幅連年保持在10%以上。

這26年,農高會取得了快速發展,通過辦會模式創新,為中外國際農業合作交流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梁。

作為楊凌人,我們親眼看到了普通參會者「日新月異」的變化,親身體驗了國際農業合作翻天覆地變化的內涵。

一展匯世界,一展惠全球!

二十六載風雨兼程謀新篇章。農高會從一個區域性展會發展成一個國際化、專業性展會。其中,活動的規格更高,互動更加頻繁,內容更加豐富,成果更加務實。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提出,「中方願在陝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

向世界發出的這一願景在第26屆農高會上得以落實。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高度評價楊凌農高會帶動了乾旱、非乾旱地區農業發展、生產結構的調整和農民收入增加,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做出的卓越貢獻。

「楊凌在科技農業方面的成果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需要和楊凌合作,運用更多科技和智慧以應對氣候變化給農業帶來的影響。」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農業研究理事會主席、巴基斯坦農業部輔助秘書穆罕默德阿依德·喬德利說。

26年間,農高會的發展有目共睹,彰顯出了西部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決心。

精彩不止於此。「海峽兩岸現代農業研討會」、「國際蜂產業大會」、「國際農業保險論壇」等一大批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國際交流活動,已成為近年來農高會的亮點。

隨著中外農業領域合作的常態化,農高會已成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農業領域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農高會正在譜寫著中外農業多領域交流合作的絲路新篇章。

以往,農高會服務「三農」初心精彩斑斕。而在今天,新時代的坐標下,在「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的推行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有待不懈奮進之時,農高會最要做的,就是更加守護好這份特殊使命,更為開放、更求創新、更講包容。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從一展謀出路到一展匯全球,農高會已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

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農高會組委會,將展會與科技扶貧高度融合,近萬名第一書記組成工作成果展,不同的產業模式和經營理念,為的是同一個目標:產業開發脫貧致富。

陝西靖邊縣棗刺梁村貧困戶劉培雄曾在農高會上收到了一份3000元的小米線上銷售訂單,從傳統的玉米種植到小米穀子種植轉變後,他每年僅小米一項收入就有8000元。

手工掛麵、虎頭鞋、土雞蛋、黑玉米、根雕工藝品……展會上各色扶貧產品均可在線掃碼下單。通過二維碼即可了解每一件農特產品背後動人的扶貧故事,及第一書記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故事。

關中黑豬走出「關中」、楊凌油菜良種遠播皖中大縣、以色列世亞工程設備公司很快打開了中國市場,深受西部牧民的歡迎……

他們分別以自身打造出的拳頭產品以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真實生動地向黨和人民證明了自己在國家扶貧戰略所取得的成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脫貧攻堅戰第一線打造了響噹噹的品牌。探索了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之路。

據統計,目前全國總的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只有20%,而楊凌的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已達到了47%,轉化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了2000億元,使7000多萬農民受益,每年推廣效益達到了70億元。

改革只爭朝夕,奮鬥起於方寸。在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農高會的永久舉辦地,楊凌示範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找準群眾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找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不停步,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耿蘇強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陝西舉行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和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活動籌備
    楊凌農高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多年來,農高會堅守「服務三農」初心,發揮農業科技優勢,為促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加強中外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下,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和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系列活動將於本月下旬舉行。
  • 【聚焦農高會】「趕集」楊凌 滿載而歸
    一年一度的楊凌農高會是廣大農民朋友的節日。他們在農高會上,購買種子、苗木、農業機械,學習現代農業先進理念,交流生產銷售經驗。他們滿懷希望,帶著疑問困惑而來;「逛」完盛會,他們信心十足,滿載而歸。
  • 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高會昨開幕 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
    華商報楊凌訊(記者 韋武學 攝影陳團結)10月22日上午9時,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高會盛大開幕。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陝西省省長趙一德、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揭牌儀式。
  • 今年陝西首場國際農業展會!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還能免費觀光遊
    眾人翹首以盼的第27屆農高會今天在楊凌開幕了!這場農高會是陝西省今年以來的首場國際農業展會,與之前的農高會相比,今年的展會首次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舉辦,並專門設置了雲上農高會展示體驗中心和上合國家農產品展銷中心兩個大型專區。來看看這場展會都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趁著周末要來,不如去逛逛吧!
  • 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將於22日在陝西楊凌舉辦
    10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楊凌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農高會籌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劉天雄,楊凌示範區展覽局局長、農高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新龍出席,介紹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和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系列活動籌備情況,發布會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 楊凌還是唯一的嗎?
    本屆農高會除了常規展覽,有幾個重量級的亮點: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揭牌,安排了兩個專區——雲上農高會展示體驗中心,供會期嘉賓和觀眾參觀、互動、體驗;上合國家農產品展銷中心,農高會期間舉辦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農高會後常年對外開放。
  • 第27屆楊凌農高會將於10月22日-26日在陝西楊凌舉辦 會期5天
    記者7日從楊凌示範區獲悉,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26日在陝西楊凌舉辦,會期5天。本屆楊凌農高會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科技日報社支持,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
  • 2020年第27屆楊凌農高會將於10月22日-26日舉辦
    邀請國家領導人、外國政府駐華官員、國家部委領導、省(區、市)黨政領導和特邀嘉賓出席開幕式,圍繞糧食安全、國際農業合作等內容,在楊凌現代農業高端論壇上發表演講,推動農業國際合作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開放。
  • 楊凌「豹變」
    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上,一顆355斤太空大南瓜再次奪目。幾乎每一年,碩大的南瓜都會「收割」數以千計照相機的快門,最後被印在報紙和網站頭條,以此昭示楊凌農高會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成果。今年楊凌農高會上,南瓜終於形成一例值得思味的段子——「流水的農高會,鐵打的大南瓜」。
  • 第27屆楊凌農高會將於10月22日-26日舉辦
    近日,記者從楊凌農高會籌委會獲悉,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26日在楊凌舉辦,會期5天。本屆農高會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科技日報社支持,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
  • 第27屆楊凌農高會今日開幕 設國際標準展位2000個
    華商報楊凌訊(記者韋武學)10月22日至26日,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楊凌農高會)將在陝西楊凌舉行。今日上午9時,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式在楊凌D館二樓后稷廳舉行。  室內場館包括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成果展(D館),展覽面積2.3萬平方米,標準展位500個;農業高新科技展、國際農業合作展(C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標準展位350個;現代農業產業展(B館),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標準展位600個;品牌農業貿易展(A館),展覽面積1.2萬平方米,標準展位250個,舉辦省、市、縣品牌農業展、企業產品展、國內外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活動。
  • 情系農高會|新疆福海,一顆靚麗的「準噶爾明珠」
    讓沉睡多年的農產品走出「窄巷子」,來到農高會這個「農產品大集市」上,發出一喉響亮的吆喝聲,賺取更多外界的目光,是眾多地方政府與楊凌結緣、積極參與農高會的「原生動力」。自從與楊凌結緣,福海縣就此搭上了來農高會「趕集」的班車。
  • 今年楊凌農高會,和往年有些不一樣
    10月22日至26日,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楊凌農高會)將在陝西楊凌舉行。今日上午9時,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式在楊凌D館二樓后稷廳舉行開幕式。楊凌農高會已經舉辦了27 屆,每年都會有新的元素和內容加入。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農高會特色還真不少。
  • 【大學生記者看盛會】「楊凌農高會」上的新生代
    編者按:第27屆楊凌農高會10月22日-26日舉行,西部網-陝西新聞網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成立第二十七屆楊凌農高會大學生記者團,組織60多名大學生記者探訪農高會,聚焦農高會上的智慧農業、創新創業、志願者、農民、專家等等,用專業視角講好農高會故事,傳遞農高會聲音。
  • 第十七屆楊凌農高會
    高新技術館(A館):以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展示為主,主要展示各省市區的新技術、新產品及技術領先的農業項目。參觀費為10元/人次。實用技術館(B館):以實用技術及產品為主,以及農產品展銷會等活動。參觀費為5元/人次。
  • 「農業奧林匹克」邂逅奧運冠軍何雯娜,帶您逛科技創新農高會
    在農高會正式舉辦的第二天,這個有著「農業奧林匹克」之稱的行業盛會,也迎來了奧運冠軍的駐足。10月23日,知名運動員、奧運蹦床冠軍何雯娜來到農高會現場,以「新農人築夢大使」的身份通過直播鏡頭帶領大家近距離感受在阿里巴巴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加持下的科技農高會。
  • 無憂動態|10月23日 農業產業鏈及農業金融對話楊凌召開
    10月23日,為配合第 26 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的舉辦,落實中商全聯深耕楊凌的承諾,整合國內農業全產業鏈諸多資源,在楊凌政務大廈召開「農業產業鏈及農業金融對話」會議。
  • 韓國17家優秀農資企業參展第24屆楊凌農高會
    本網訊(記者 胡明寶)11月5日-9日,在陝西楊凌舉辦的第24屆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楊凌農高會)的會場內,由韓國農村振興廳和韓國農業技術實用化財團選拔的、代表著韓國優秀農業技術的17家企業在此設館參展,展覽展示韓國的有機肥料、生物農藥、小型農業機械等農資產品。
  • 蘭州百合獲楊凌農高會、天貓正宗原產地十大嚴選農產品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23日電 由陝西省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雲上農高會農業盛典活動10月21日在陝西楊凌正式啟動。  今年是阿里巴巴聯合陝西省人民政府首次舉辦的雲上農高會,農業聖典系列營銷活動,旨在全面提升農高會的傳播影響力,首屆雲上農高會農業盛典將通過評選十大優質原產地,八大情懷農人,明星網紅線下逛展超十億地域品牌敲鐘等系列營銷活動,全面提升農高會的傳播影響力,強化農高會聯合阿里作為農業品牌孵化的第一陣地,為農高會注入年輕時尚的發展動力。
  • 農科園區之夢 ——農高區成立20周年系列報導(未來篇)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數據、雲服務支撐的智慧農業在楊凌農高區蓬勃發展,「手機種菜、電腦施肥」成為現實,網際網路、物聯網幫人們溯源農產品,大數據為農戶分析、預測產量。    20年間,楊凌農高區在全國18個省(區)累計建設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301個,年推廣面積6500多萬畝、推廣效益超過170億元,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