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2019-2020賽季的CBA聯賽也已經結束了一周的時間。各隊球員都已經開始了休整,馬上就要投入到下賽季的備戰之中。
可是在某些群體心中,廣東奪冠的熱度好像仍然沒有消退。他們的為主隊加油助威、搖旗吶喊的行為已經由單純的球迷行為,演變成了某些娛樂圈裡的「飯圈文化」。這個現象也被某些社交媒體曝光,並且表示了極其不滿的情緒。
這樣的情況確實值得注意,長久來看,這種持續瘋狂的行為對於球員心態、球隊競爭力並沒有什麼好處。這些球迷真的需要恢復理智和冷靜了。
今日,某個一直曝光廣東男籃新聞、球員近況的社交媒體帳號發出了一條「警告文」:我一直說話也挺好聲好氣,這次事情真的沒法忍。再一次奉勸以及警告,俱樂部門口蹲歸蹲,如若再出現攔住外賣小哥翻球員外賣拍外賣單的信息情況的!我直接發圖掛人!杜絕私生行為。廣而告之!
通過該帳號發布的一些信息來看,這個帳號的擁有者應該是廣東男籃內部工作人員。他對於球隊的日常訓練、球員場下的狀態都了如指掌。他發出這樣的呼籲肯定是被觸碰到了底線。
其實在他發文之前,廣東男籃的被追星行為就已經初露端倪。此前在網上被爆出過,球員訓練結束之後被拍、在俱樂部門口「蹲點」、圍追堵截等追星行為。其實這些行為在傳統的球迷眼中就已經是比較瘋狂的舉動了。這儼然已經演變成了娛樂圈的追星行為。球員成為了他們口中的「愛豆」,球員的形象被逐漸娛樂化。
正如他曝光的信息所說,某些球迷為了找球員的聯繫方式,不惜去翻看球員的外賣、快遞。甚至還有去垃圾桶內找快遞單子的。殊不知,這些看似是支持的追星行為,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球員的心態、甚至會進而影響到廣東男籃的實力。這是愛還是恨?
複賽開始之前,關於廣東男籃隊員的猛料一個接著一個、女網友的爆料更是令人大跌眼鏡。球迷眼中「老實巴交」的曾繁日卻成了熱議的對象,此後甚至杜潤旺和徐傑都被捲入了類似的傳聞之中。儘管這些緋聞並沒有得到證實和回應,但確實造成了不太好的影響。
近兩個賽季,廣東男籃的幾個年輕球員在杜峰的栽培下逐漸嶄露頭角也逐漸打出了身價。他們將來的名氣和身價會進一步提高。但是這段時間是他們最「薄弱」的時候。從一窮二白到功成名就的過程是最磨練人的。他們都只是二十來歲的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鮮花和掌聲他們並不能完全沉澱下來。成名之後荒廢球技、玩物喪志的球員不勝枚舉。曾經的國青主力後衛郭昊文就是個傷仲永的例子。
能夠「狂起來」然後「穩得住」的球員實在是太少了。我們不能讓他們以20歲的身體去打球,卻以40歲的心境去生活。這是天方夜譚。如此一來,給他們營造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就非常重要了。注意,我用的是相對單純。畢竟,完全單純是不可能存在的。
當有這種需求的時候,飯圈文化就成了球員未來發展的最大天敵。女粉絲們的瘋狂、女粉絲們的無下限追捧,一定會讓球員發飄。她們連翻外賣這種「招數」都想得出來,那麼弄到球員的聯繫方式那是早晚的事情。然後呢?哪怕這些人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如願以償加上聯繫方式,也夠球員招架的吧?可是這些助長的只是球員的奢靡、享受的念想。然後消磨了意志、喪失了鬥志,滿足於現狀、得過且過。這種來自精神上的腐蝕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這個兄弟的發文非常有必要,這種警惕思想值得所有球員保持。同樣也需要所有球迷引以為戒,如果你是真支持他,就請為他的未來考慮,他是打籃球的,他需要支持但是不需要如此瘋狂的粉絲。記住,他是球星,球字打頭的。沒了球就啥也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