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常巧妙的方法證明自然數倒數之和是一個發散級數

2020-12-12 電子通信和數學

前一篇文章我們講述了阿基米德平衡原理引發的有關自然數倒數之和的奧秘,那麼自然數倒數之和是否收斂呢?還是趨於去窮大,這是數學中有關無窮級數的經典問題,歐拉,伯努利,柯西都是處理無窮級數的數學大家,這個問題早已被它們解決,而且延伸出了許多優美的結論,本篇我們從最簡的入手

如下自然數的倒數,它的每個項是不斷趨於無窮小的,

前十項之和等於如下結果

隨著項數的增加,其結果卻增加的越來越緩慢,它是否收斂卻很難判定

自然數倒數之和的級數問題,不同於幾何級數問題,例如,如下級數隨著項數的增加,每一項越來越小,但其結果卻是收斂的

我們看看數學家歐拉柯西的解決方法,許多朋友也許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們在這裡再回顧下

如下我們將1/3+1/4表示成2個1/4之和,將1/5+1/6+1/7+1/8表示成4個1/8之和,以此類推

你會發現第一行的自然數倒數之和永遠小於第二行所示的無窮級數形式

我們將第二行進行匯整,你會發現第二行各個顏色區域永遠等於1/2

所以自然數倒數之和就可以表示成1+1/2+1/2+……,很明顯這個級數是一個發散級數

我們就得出了自然數倒數之和是一個發散級數,是不收斂的

相關焦點

  • 歐拉常數:如何快速得到非常精確的連續自然數的倒數之和
    連續自然數倒數之和是無窮級數的一類,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級數,柯西,歐拉,伯努利都是處理無窮級數的高手,所以無窮級數的許多重要發現都與它們有關,對於自然數的倒數之和問題歐拉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重要的歐拉常數γ,我們都知道連續自然數的倒數之和是一個無窮髮散的級數
  • 任意的連續自然數倒數之和永遠不可能是一個整數
    如下是自然數倒數之和的表示方式,也許許多人都已經知道了它是一個無窮髮散級數,但這個簡單有趣的級數裡面卻包含著非常有趣的數學原理如下我們來看,第一項是1,前兩項之和是3/2前三項之和等於11/6,前四項之和等於
  • 數學發現:阿基米德平衡原理與自然數倒數之和之間的美妙關係
    所以三塊板子的平衡支點就是1KG和2KG的平衡位置如下所示,根據開篇中的原理平衡位置就是1與2之間距離的2/3處,也就是如下圖所示1/3處我們繼續重複上述的原理,最終得到如下優美的結論,最終最右邊板子的邊緣距離地面的水平距離會越來越大,大家都知道有關自然數倒數之和的無窮級數是發散
  • 重溫數學經典: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
    許多聰明的同學在高中階段也許已經知道了連續自然數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求和公式,但對於更高次方卻很難推導出來如下圖中的連續自然數的四次方,已經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發揮你的想像力,將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展開,看是否有什麼規律,一個明顯的亮點被你發現了,第一項,第二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如下圖顏色區域所示從第三項開始,這種規律突然消失了,先不著急我們繼續往下我們將自然數任意次數之和,用字母S來表示,如下圖你會發現S2=(S1)^2,我們繼續往下看
  • 用矩陣解密: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和公式的奧秘
    我們前面的文章《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已經詳細討論了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的計算方式起初我們可以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推導出連續自然數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之和的公式,但對於高次方,如五次方,
  • 為什麼能用初等數學方法證明根號 2 是無理數?
    為什麼沒有皮亞諾公理或其他自然數公理的基礎,小學老師教你什麼是自然數呢。
  • 級數趣談,從高斯求和說起,帶給我們更多思索
    為了能較準確和迅速得到堆積木條的總數,我們介紹一個古代中國和希臘勞動人民所知道的一個方法。但在還沒講這方法之前,請聽一個著名的德國天文、物理和數學家的故事。1796年是高斯的奇蹟年.3月30日,離19歲還差一個月的高斯給出了正十七邊形可以用尺規作圖的證明,發現了它與費馬素數之間的聯繫,這一問題的證明不僅震撼了數學界,也震撼了高斯自己的心靈,從此他決心獻身數學。
  • 它在數學中的發現與應用是如此巧妙
    前面的文章《用矩陣解密: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和公式的奧秘》我們已經知道了自然數任意次冪之和的規律,我們來分析下內部每一項的規律我們看第一列,第一列的每一項等於任意次方的倒數,如二次方,等於1/2,三次方等於1/3等等,第二列均等於1/2
  • 形象直觀的幾何級數
    我們來研究一個最簡單的幾何級數:我們用圓的面積來表示這個無窮級數。從n = 0開始,所以第一個圓的面積為1:如果我們把每個圓都壓縮,使其面積縮小到原來的一半,這樣圓的總面積就是我們所求級數的總和將所有圓面積乘以1/2,它就等於所有圓的總面積減去1我們可以重新排列這個「等式」這樣就得到所有圓的總面積:
  • 正項級數及收斂性判斷
    正項級數:1 正項級數的比較判別法:利用比較判別法,需要和已知的級數相比較,我們前面講過兩種級數等比級數《級數的概念》中例1已講調和級數《級數的性質》中例1已講另一個常用的級數是P-級數.利用比較判別法,常要在討論不等式上花費很大精力同時要對所討論的級數的斂散性有大致的估計,才能決定是證明級數收斂或是發散.太煩人了!
  • 小賈計算調和級數前100000(十萬)項和
    我們這裡給出調和級數前n項和的公式Hn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1/n小賈直接使用這個公式來計算調和級數的前十萬項和。它先將前兩個分數相加,再將結果與第三個分數相加,獲得結果後,再將其與第四個分數相加,然後以此類推,最後我們會獲得一個分數。
  • 世界上第一個證明π是無理數的方法——高中生也能理解
    [遇見數學創作小組]作者: 爛柯野人, 參考自 Mathologer 視頻前言本文給出一個高中生也能看懂的證明方法,由瑞典數學家約翰·海因裡希·蘭伯特在1761年給出。此方法利用三角函數的泰勒級數展開,巧妙的反覆運用倒數技巧得到了tan x的連分數表示,然後證明了這個連分數是一個無理數。據信,這個也世界上第一個證明π是無理數的方法。
  • 從「一切無理數可以表示為無窮級數」來談談數的來源
    [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最早發現,π可以用級數:π/4 = 1- 1/3 + 1/5 – 1/7 + 1/9 - ……表示。自然對數e可以用級數1+1/1!+1/2!+1/3!+1/n!來表示。三角函數也可以用級數表示。人類現在已經發現,所有的無理數都可以表示為無窮級數形式。但是,這個要想嚴格證明出來,可能是非常困難的,證明過程可能太繁瑣了。可以說數的千變萬化,最終都可以看成是自然數0,1,2,3,4,5,6,7,8,9……演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