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從2016年12月開始力推「潛艦自造」計劃,用時四年完成了開工準備,於11月24日舉行了開工典禮,原型艦預計將於2025年交付。據臺媒此前報導,蔡英文曾在開工典禮上表示要「展現落實防務自主決心」。
不過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缺乏造艦經驗,該原型艦的建造項目中有一部分必須依靠外援裝備來救命,目前已知將採用的「救命寶貝」是美國的兩款裝備。據臺媒報導,臺軍日前表示,「戰鬥系統整合」、「數位式聲納系統」兩項「紅區裝備」均已獲得美國同意,並且已經與廠商完成籤約,目前正在「知會國會」中,不會影響臺灣的造艦進度。據報導,臺海軍造船發展中心邵維揚表示,「紅區裝備」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取得。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還沒有等到美國的「紅區裝備」,蔡英文就突然收到了一個「噩耗」。
12月1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發布了2020年國會報告,該報告使用了大量篇幅來談論臺港議題,粗暴幹涉中國內政。該報告在臺灣部分提出了4項建議,第一項就是建議提升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位階。報告稱,美國國會可以考慮通過立法手段,讓美國在臺協會處長人選經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據臺媒2日報導,根據美國憲法,這是美國總統決定駐外大使人選的標準程序。而AIT處長一職由美國國務卿任命,任命案也不需要獲得參議院的同意。
對此,臺灣政界知名人士陳以信2日在接受採訪時分析稱,USCC發布的2020年國會報告提出是否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的任命放在國會聽證程序中,這是檢討美國內部一個中國的實際內涵。臺灣政界另一知名人士賴士葆則表示,一旦美國提升美國在臺協會的地位,將其當成「準領事館」,「就是接近建交邊緣,臺灣會有很大風險。」
此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就美方在涉臺問題上的一些言行作出回應,她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和意志。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提升美臺實質關係,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停止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