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未來命運推測:會是下一個韓國、巴西、南非、印度或蘇聯嗎?

2020-12-23 騰訊網

美國,這個號稱「民主世界的燈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功躋身超級大國行列,在經過美國幾屆總統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在冷戰時期將競爭對手徹底打趴,成為了迄今為止唯一的超級大國。

然而,燈塔國的光輝在這幾年卻開始走上了下坡路,面對日漸慘澹的經營,川普甚至高呼出了舉世矚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

進入20年之後,人們驚訝的發現曾經稱霸全球的美國,現在已經開始無力處理所遇到的各類情況,甚至連國內的疫情防控以及種族問題都讓美國政府疲於應付。

儘管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兩位年過六旬的老者依然在慷慨激昂的宣揚美國的偉大和實力強悍,但美國的命運尤其讓人憂心忡忡,在未來的十字路口上,這個已經歷經233年的國家,又將如何演變?會是下一個韓國、巴西、南非、印度或者蘇聯嗎?

一、內鬥激烈的政治生態

說到內部鬥爭的激烈,不得不提起我們的近鄰—大韓民國,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積貧積弱的韓國一舉獲得了亞洲人民欽羨的目光。

但韓國國內政壇的奇葩程度,卻令人嘆為觀止,韓國總統可謂是世界上最高危的職業之一,眾多總統都未能獲得一個善終的結局,不是暗殺、自殺就是被流放國外、被監禁,被政治報復成為了韓國總統的「保留節目」。

韓國財閥對於操縱韓國政壇十分得心應手,出於維護企業利益的目的,各大財閥想方設法為總統候選人輸送政治資金,為自己「代言人」當選廣為賄賂。

可以獲知的是,一旦財閥支持的人順利當選,則必須用政治及政策的手段回饋財閥,財閥先期的政治投資將會獲得高額的回饋,這也是財閥在韓國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

但韓國不止一家財閥,也不止一個派系,各大財閥和派系在推舉總統候選人中,必然會爆發利益衝突,如果競爭對手當選勢必會影響自身的利益,為了能自保亦或者是為了能翻盤,各大財閥都會在暗中收集對手的黑暗史,用以打擊當選總統的地位。

在財閥的控制下,大部分韓國總統只能代表各大財閥的利益,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韓國的總統始終無法得到一個善終的結局。這樣不斷互相打擊的方式,也讓眾多韓國人所深感不恥,韓國政壇的黑暗成為了韓國電影百談不厭的話題。

自美國站上世界之巔,民主、自由、制約一直是美國人標榜的政治生態,但這個情況在這幾屆美國總統任期裡,似乎並沒有得到體現,從川普上臺後全盤否定歐巴馬政府開始,美國的政壇走向了日漸激烈的內鬥。

在20年美國大選期間,川普就曾經放言,若自己繼續執政就會對政見不同的人士進行打擊報復,並且這位商人總統也是說到做到,在「敗選」後立即將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解職,並且任命美國國家反恐中心主任克里斯多福·米勒為美國代理國防部長。

在全美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期間,馬克·埃斯珀公開反對總統採用《反叛亂法》的規定,用現役軍人來鎮壓國內的示威遊行,這讓一直希望能調動軍隊鎮壓在全國各地爆發動亂的川普大為光火,為此川普還曾在國防部的發布會上對造成這一計劃流產的埃斯珀予以強烈指責。

回顧這一事件,不難發現不聽話成為了埃斯珀被炒魷魚的主要原因。

而「成功」獲勝的拜登似乎也沒打算放過川普,他多次宣稱川普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間的不作為,讓眾多美國人遭受了苦難,他宣稱如果他明年上臺執政,將會全面推翻川普的系列法案,並且起訴川普。

在權利還尚未交接時,雙方就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口誅筆伐,讓人不禁為21年1月交接日時,美國的政壇穩定性產生了懷疑。

儘管,美國總統的背後也一定會有美國大型企業得到資金注入,但相比於過度依賴外向型經濟的韓國,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更為多元化、佔據的市場份額更多,企業在支持總統競選的背後,也不會有過多的壓力。

韓國的財閥一旦失去總統的支持,那就意味著失去了韓國國內甚至是外貿領域的市場份額,而美國大型企業在國內市場以及全球市場佔有率較高,生存壓力較小,相對而言幹涉政壇的較少。

不同於新國家黨長期執政的韓國,美國的兩黨制在本質上都受制於國會,更重要的是在諸多方面,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經濟利益上是共同持有的,政見不同,但卻不妨礙他們私底下互做生意。

不得不注意的,美國兩黨之間的內鬥,雖然不會讓美國變成像韓國一樣的黑暗政治氛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政治生態。

當兩黨因為政見或者利益而互相攻擊時,一方的上臺就刻意製造「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會使得政府行政命令「朝令夕改」,那所謂的改革或者革新還會有什麼效果呢?美國人員對政府的信任還所剩幾何?

二、去工業化的困局

美國自建國之初就選擇了自由市場經濟,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在連續兩百多年的歲月裡,雖然經歷了自由向壟斷,壟斷向混合型經濟過渡,但其在自由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未曾有太大的改變。自由、平定是美國人的核心價值,而自由市場經濟就恰好體現了這點。

20世紀 80年度,美國人在裡根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下,在所有領域實行私有化,金融市場去除監管、國際貿易實施自由化,這項被譽為「新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模式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上的一個奇蹟,使得英美兩國走出了彼時的經濟困局。

自由市場經濟,是消費主導的市場,主張消費者導向市場模式,這就意味著政府必須弱化市場控制力,提供給市場一個良好、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自由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為了進一步迎合消費需求,尋求在同等市場價值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生產的成本,其中就包括人力成本、資源成本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眾多企業選擇將工廠外移,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現在令眾多發達國家難以解決的問題,「去工業化」。

去工業化,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打擊是致命的,現代資本主義強國的發展壯大曆程是以高度發達的工業化為基礎,但美國的這個優勢正在下降。

據統計美國製造業勞動力佔總勞動者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1994年僅為16%,相比於1965年的最高值下降了12%,但與之相反的是美國服務業就業人數佔總勞動者總數的比重,比起1960年56%上升了到了1994年的73%。

去工業化使得美國的製造業發展受到了停滯,工業生產總值迅速下滑,失去了工業這一個經濟發動機,會使得美國經濟增長受到阻礙。和龜兔賽跑一樣的道理,縱然美國這個兔子跑的很快,但是停下來的那麼一段時間,就會成為別人彎道超車的機會。

去工業化的教訓在巴西身上有著最為教科書般的教訓。巴西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沒受到戰火的影響,由於進入工業化時間較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巴西人均GDP高達1901美元,跨入中等收入行業。

但是不幸的是,巴西盲目的選擇了去工業化,國內工業生產總值迅速下降,大量的製造業勞動者失業,這些失業者不得不轉向第三產業就業,服務行業就業者數量迅速上升。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失去了工業化後的巴西,第三產業產值也不如人意,曾經的中等收入國家逐漸日落西山。巴西的教訓是深刻的,這也是眾多發展國家如今遇到的陷阱,如果過於放縱消費市場,按照市場的規律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去工業化現象的產生。

相比於巴西,美國尚有較多的底氣和基礎去面對「去工業化困局」。但去工業化給美國帶來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就業,失業人數的上升會加快市場的奔潰,失去消費能力的民眾,很難再用消費來刺激市場的發展,原先的良性循環就會變成惡性循環。

在這個困局上,美國和巴西面對著的是一樣的困局,如果不能解決去工業化的問題,那麼美國經濟的老化和衰敗將會指日可待。

三、抹不掉的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問題,一直貫穿美國的歷史,從印第安人到非裔問題,在幾百年的歷程裡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白人階級或者稱為白人精英階級為了能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也並不會樂意打破現有的種族歧視面貌,比較有人來分享蛋糕是不可允許的。

美國的黑奴貿易是種族歧視的源頭,遠道而來的五月花號帶來的是一批希望能另闢蹊徑的白人,為了能獲取更多的生產價值,採用黑奴這樣廉價甚至是免費的勞動力,最好不過,可以那麼說茶葉促進了美國獨立戰爭,而促使茶葉貿易繁榮的,還是廉價的勞動力。

因此,資本主義社會中,追逐利益是資本家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允許非裔和白人平起平坐,那就意味著白人所能獲取的資金、資本會減少很多,在這樣的邏輯下,白人會極盡所能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不能消除的種族歧視,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而這種分裂使得美國非裔的生活始終保持在社會底層,這裡的底層不僅是社會底層,更是精神上的底層,過度的壓迫勢必會造成社會的反彈。

20年5月25日,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一名名為肖萬的白人警察用膝蓋將因使用20美元偽鈔的非裔青年壓在地下,儘管弗洛伊德不停的呼喊「我無法呼吸」,但充耳不聞的肖萬仍然堅持壓著他的膝蓋8分46秒之久,最後佛洛依德窒息身亡。

此次事件首先在明尼蘇達州掀起了抗議的熱潮,緊接著全美各地爆發了遊行示威,一些城市甚至升級為大規模的警民暴力衝突。

種族主義是美國的痛,加劇分裂的美國社會間接上有使得經濟發展受阻礙,大量的失業人口又會將矛盾歸結於種族問題上,不僅是非裔,不少激進的白人也會認為多種族是制約美國發展的罪魁禍首,因此帶來的社會治安問題一直是美國各州頭痛的難題。

印度在歧視上也是沒有拖過後腿,儘管印度一直對外宣傳徹底取消了種姓制度,但是其社會還是大量存在種姓歧視的問題。

作為雅利安人帶來這片土地的「禮物」,種姓制度一直在印度佔據在相當高的地位,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入侵的雅利安人力求打造一個「和諧、穩固」的社會階層,藉此來抵消對統治者的不滿。隨著二戰結束,種姓制度已經嚴重製約了印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在今天的印度農村,種姓制度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政界,婆羅門佔有七成的司法權以及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另一個深受種族歧視其實危害的便是曾經的準發達國家—南非,隨著殖民者在南非的控制力被削弱,白人逐漸成功為了南非的發言人,1948年南非國名黨上臺後立即實施了種族隔離政策,實現了少數白人控制多數黑人的奇葩局面。

南非獨立後,由於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前一輩殖民者的「努力」,南非經濟迅速騰飛,但種族隔離政策卻讓南非的社會割裂,佔多數人口的黑人分享不到發展的紅利,社會危機暗流湧動。

隨著這樣的社會矛盾愈演愈烈,美國等國家失去了對南非的投資信心,在南非大規模的撤資,這使得南非經濟遭遇到了寒冬,通貨膨脹給南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雖然在1991年,白人政府宣布廢種族隔離政策,但南非政府已經難以在恢復到往昔的光榮。

相比於印度的種姓歧視,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不具備印度這樣宗教色彩濃厚的歷史根基,印度的種姓制度就較為根深蒂固了,雖然不會衝擊政治安全,但至少在民間,它一樣在影響著印度的發展。

相比於南非的遭遇,就已經在給美國敲響警鐘了,南非的教訓隨時會在美國上演,種族制度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人權上的,分裂的美國社會會加劇不同種族之間的矛盾,這個激化會對美國社會和政治安全造成嚴重的衝擊,遲早會讓外來投資以及本國企業失去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四、捏不緊的聯邦

美國,是近現代歷史上一個以「契約」為建國理念的國家,作為契約,最重要的是守信,且締約的各方都是平等的,這是美國聯邦制的根本。

作為曾經的對手,蘇聯是最常被用來和美國進行比較,美蘇爭霸時期,人們很熱衷拿蘇聯政府獨斷來諷刺蘇聯人沒有自由,蘇聯人也喜歡拿散漫來形容美國人,這兩點恰好也是兩個聯邦國家的不同特質。

蘇聯更注重的是中央集權,對於各加盟共和國採取的是加強控制,為中央輸送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政府擁有更好的宏觀控制力以及調控能力。

作為曾經的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工業化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是各加盟共和國缺乏獨立自主能力,權利和義務及其不對等,造成了多方不滿,這裡就為明顯的就是烏克蘭這樣的小媳婦,要用到的時候用到極致,不用的時候避而不見;

而美國則更注重各聯邦的權益,這是締約初始所決定的,美國人的聯邦是在「合同」的基礎上產生的,聯邦政府作用的是維護各方利益,但是聯邦政府由於對各州並不高,導致在各關鍵時期,屢屢有州跳出來宣布「獨立」。

前文提到美國各州之間是以合同的形式在一起,但是如果各州的利益受到損害時,就會產生各州和聯邦政府的「離心力」,就像分封到唐朝時期各地的節度使,美國各州州長都有調動國民警衛隊以及大量民兵的權利。

坐擁軍權和行政權的州長對聯邦政府來說,其實也是個壓力,當然,如果日子過好了大家都會好,如果日子過得不好,那各州打算各奔東西或者脅迫聯邦政府,那就另一番故事了。

因為並不涉及到複雜的民族之間的問題,很大程度上,美國並不會像蘇聯一樣如此的奔潰得一瀉千裡,但各州各懷心思,難免還是會有自己的打算,擺在美國聯邦政府面前的這個危機,就像達摩克斯之劍,隨時懸在美國人頭上。

相關焦點

  • 美國命運構想:會成為第二個韓國、巴西、南非、印度或蘇聯嗎?
    幾月前有個博主對美國未來的命運表達了自己的推測與看法,認為美國以後將會成為第二個韓國、巴西、南非、印度或蘇聯,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表述一下他的觀點。 正因為美國今年發生了這麼多的大事,才引發了那位博主對美國未來的擔憂。不得不說,他真的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那麼,為何美國會是下一個韓國呢?眾所周知,韓國有個"青瓦臺魔咒"。每個韓國總統,幾乎無一例外的難得善終。要麼是在臺上就被推倒,要麼是卸任以後遭到清算。
  • 為何說美國未來會成為下一個南非呢?
    最典型就是南非的發展,從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走向窮困和失敗,也才幾年時間,到現在更是成為失敗的典型。而現在來看,南非的命運絕對不是最後一個,而且很多國家還會重蹈覆轍,最典型就是美國。為何說美國未來會成為第二個南非呢?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 世界大國實力如何劃分,超級強國是美國,俄羅斯,印度算哪種類型
    冷戰之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然而,冷戰之後,蘇聯遺憾解體,也因此,如今的全球超級大國就只有美國一家獨大。可以說,現今世界大國強國很多(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但是,超級大國只此一家,並且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美國會一直領銜超級大國這個頭銜。
  • 美國:暴亂、種族歧視,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南非?
    美國,當前世界綜合國力排第一。南非,第三世界國家。這兩個國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那「美國要成為下一個南非」這種問題為什麼會出現? 原因是許多人認為美國白人群體佔比越來越少,黑人及其他族裔佔比越來越高,同時黑人運動越來越頻繁的發生,最近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大規模騷亂,抗議者們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抗議行動,憤怒的黑人們走上街頭推倒過去殖民者、奴隸主的雕像。 似乎也正在坐實這個問題,這篇文章就分析一下美國成為下一個南非的可能性。
  • ​中國會成為下一個蘇聯嗎?
    ,被世界第一的美國盯上並開始著手對付我們,大家十分擔憂,我們中華民族,是否會走向蘇聯當年的命運?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就說,全球科技供應鏈會分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中國大陸,一個是美國及盟國,鴻海就已擴大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產能。說墨西哥、越南、印度三個國家不會搶奪中國工業鏈是自欺欺人,我們應該提高警惕,未雨綢繆。
  • 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前三季度GDP對比
    2019年,金磚五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GDP總量為21.09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經濟總量(86.6萬億美元)的24.3%。2020年,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如何呢?中國我國是經濟總量最高的金磚國家。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雖然美國是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但其本質上也畢竟還是一個國家,所以美國的缺陷也必然存在。而在經歷了國際社會的放大之後,美國作為人類文明的燈塔忽然黯淡無光。因為近來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衝擊,疲於奔命的美國除了給世界貢獻了諸多笑料,更暴露了許多此前不曾被注意和重視的問題。
  • ...儘管美國商務部對傾銷的裁定是初步的。他說,巴西、克羅埃西亞...
    【美國對18個國家的鋁板加徵關稅 最高稅率達132%】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周五表示,在確定來自18個國家價值19.6億美元的鋁板產品被傾銷後,美國將對這些產品徵收新關稅。他向福克斯商業網絡表示,將立即對德國和巴林等國徵收這些關稅,儘管美國商務部對傾銷的裁定是初步的。
  • 中國、印度、巴西和拉丁美洲的技能提升步伐超過美國和英國
    全球81%的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助學習的主動性也會提高;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對此最為認同。當他們進行轉崗培訓時,美國42%的學習者、中國和印度50%的學習者會使用網際網路資源自學。當被問及他們更喜歡哪種學習方法提升技能時,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約80%的學習者稱使用了專業短期課程或在線學習工具。  在未來十年中,數字和虛擬學習將成為新常態。
  • 一個美國藏著兩個靈魂:倒懸的南非,無法脫身的大英帝國
    (1)美利堅:一個倒懸的南非美國是一個倒懸的南非。南非本質上是一個黑人原住的國家。在最早的歐洲白人荷蘭人來臨之前,南非主體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和班圖人。亞裔主要為印度人和華人。從種族看,南非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黑人國家。黑人是原住民,白人是殖民者。但是美國不一樣。從五月花到達北美大陸起,美國大地上,初期除了印第安人之外,就是白人,尤其是英國人、法國人和荷蘭人。
  • 印度和巴西都曾是西方的殖民地,為什麼西方支持印度崛起遏制巴西
    全世界靠海的國家基本都淪為了殖民地,我國也曾一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樣作為文明古國的印度則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文明甚至被破壞中斷。印度和巴西可以說是西方殖民最大的兩個國家了,直到最近幾十年他們才獨立出來,由於被西方殖民近幾百年,印度和巴西不僅建立了西方的制度、文化、甚至語言也西方化。
  • ...這23個國家包括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秘魯、哥倫比亞...
    疫情風險高 馬來西亞7日起限制美國等23國公民入境;根據馬來西亞政府此前發布的政策,從7日起,考慮到疫情風險,持有馬來西亞長期通行證的23個國家公民被禁止入境馬來西亞。根據馬來西亞移民局發布的名單,這23個國家包括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秘魯、哥倫比亞、南非、墨西哥、西班牙、阿根廷、智利、伊朗、英國、孟加拉國、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法國、土耳其、義大利、德國、伊拉克、菲律賓和印尼。(中新網)*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19世紀的南非:同在一個屋簷下的荷蘭人、英國人與黑人
    引言在南非,在這個昔日主要為駛往印度的帆船在航道上設立的一個古老的海上驛站,英國人於1815年取代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自1652年開始)定居在南非的荷蘭人,並迫使他們接受它的統治,就像1763年英國人迫使法裔加拿大人接受他們一樣。
  • 一季度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GDP對比
    一季度,印度經濟實際增長最高中國的疫情主要是在一季度,而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則主要是在二季度。這意味著他們的經濟在一季度的大部分時間內都是正常運轉的,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程度有限,二季度才是低點。考慮到4月、5月、6月,新冠疫情在俄羅斯的發展情況,以及因為全球製造業低迷造成的石油價格疲軟,商品進出口受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認為:二季度俄羅斯和印度類似,經濟增速都將創下新低。這種情況也將在巴西身上發生!
  • 巴西街、印度街到美國街!假裝在國外的日本8條異國風情街
    來到日本的外國人大部分都會聚集在同一個區域生活,即使身處異鄉,為持續保有自我國家的獨特性而組織外國人交流活動。銘之菌整理了8個坐落日本且外國文化濃厚的街道,一起來看看吧!1.因此,居住在大泉的巴西人與日俱增,大約佔大泉總人口數的10﹪(截至2020年1月),大泉也因此成為日本規模最大的「巴西街」。在巴西街,不僅有販賣巴西的生鮮食品、麵包、調味料、紅茶及果汁等各式各樣食品店,也有多間專賣黑豆飯(Feijoada)與巴西窯烤(Churrasco)等巴西料理的餐廳。
  • 韓國的KF-X會成為下一個4代戰機嗎?
    於是相繼冒出了很多個4代機的研製計劃,我們的老鄰居日韓肯定不能落後,日本的「心神」,韓國的KF-X,甚至連土耳其都拿出了自己的4代機PPT。後來的事實證明,「中國行,我也行」只是一個笑話。不過,倔強的韓國一直沒有放棄他們的KF-X。
  • 金磚五國裡,有兩國地位逐漸下降,你覺得誰會是第三個
    通過看世界近代史,我們不難看出,所有的國家基本上被分成兩類,一類是想英國、法國、西班牙這些老牌強國,一類是一些新興強國,例如美國和日本。而在經歷過二戰和蘇聯解體以後,這一格局被徹底打亂,國家的分類變成一種是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強國,另一種則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
  • 全球城鎮人口平均比例約為56%,那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的呢?
    當然了,這是平均數,具體到各個國家層面,我們會發現:有些發達國家的城鎮人口比例並非很突出,而有些中等收入國家的城鎮人口比例卻又很高。還有美國,其2019年經濟總量高達21.43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名,並且美國的人均GDP也高達6.5萬美元,也處在世界前列。但美國的城鎮人口比例只有82%,低於南美洲的智利(城鎮人口比例為88%)、巴西。
  • 美國和蘇聯這麼強,為什麼都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
    眾所周知,阿富汗一直就有一個名震江湖的綽號——「帝國墳場」,翻閱阿富汗的近代現歷史你就會發現,英、蘇、美等世界列強都曾在這裡折戟,其中蘇聯兵敗阿富汗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它的解體。
  • 全球抗疫觀察236:全球累計確診逾4527萬 中國援助巴西物資完成交接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洲地區,美國太空軍副指揮官感染新冠病毒,中國援助巴西第三批抗疫物資完成交接;歐洲地區,俄專家稱新冠病毒發病率有望在三周內停止上升,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重新實行封鎖措施;非洲地區,南非債務危機加重,埃及稱其應對第一波疫情能力排非洲第一;亞洲地區,日本累計確診病例逾10萬例,韓國首爾至北京直航航班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