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朝中社6月9日發表的公報,朝鮮從當天中午12時開始切斷朝韓之間一切通訊聯絡線,以抗議韓國縱容「脫北者」從韓國往朝鮮方向散發反朝傳單以及韓國對此的處理方式。公報把「對韓工作」全面轉化為「對敵工作」,並暗示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
面對朝方這一決定,韓國統一部9日表示,韓朝間通訊聯絡線是為南北雙方進行溝通設立的基本手段,應遵循韓朝間的協議,維繫這些聯絡渠道。
分析人士認為,朝鮮的這一舉動無異於否定了韓國文在寅政府3年來的對朝政策,除了對韓方縱容「敵對行動」流露不滿,更深層原因在於對韓方無法脫離美國掌控、無力改善北南經濟關係表達失望。此舉大幅壓縮兩國對話空間,給本已陷入僵局的半島局勢增添了新變數。
平壤為何突然發難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表示,平壤全面「斷聯」基於幾方面原因。
第一,韓國縱容「脫北者」在「三八線」附近釋放帶有反朝傳單的氣球。根據《板門店宣言》,在軍事分界線一帶應當停止包括擴音器喊話、散布傳單在內的一切敵對行為並撤走工具。朝鮮認為,韓國無視明文約定,且對朝敵對行為有加大趨勢,理應表達不滿。
「用氣球發傳單,一直是雙方關係的痛點。」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韓方的傳單經常招致朝方強烈警告,甚至出現擦槍走火。2014年就出現過一次機槍互射事件,所幸無人傷亡。
第二,也是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朝鮮對文在寅3年來的對朝政策有所不滿。目前,朝鮮的戰略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和促進民生上,需要和平的周邊環境,再加上文在寅上臺後致力於改善南北關係,因此朝鮮原本對韓方期待甚高,雙方也出現過熱絡互動。但後來,尤其是朝美談判陷入僵局後,平壤發現,但凡觸及無核化等實質問題,哪怕是不在聯合國制裁範圍內的朝韓雙邊經濟合作,文在寅都不敢單獨作出決策。首爾被華盛頓縛住手腳的現實,讓朝方深感失望。
第三,朝鮮此舉也是向文在寅政府釋放信號,暗示其必須有所作為,不能「光說不練」。文在寅所在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在4月中旬的國會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增強了執政黨對國會的控制力。朝鮮認為,按理說,文在寅有能力在落實半島政策上做些實事,因此希望通過施壓促使韓方在改善朝鮮處境方面拿出實質性舉措。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朝方對韓發難是想打破當前半島無核化談判的僵局,同時也逼迫韓美在未來的談判中讓步。
關係受挫但未破裂接下來的問題是,朝方「斷聯」對於朝韓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平壤會不會有「第二階段」舉措?
王俊生認為,事件的嚴重性不容低估。正像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的,朝韓間的各種聯絡機制建立起來實屬不易,通信的中斷意味著會失去一些溝通機會,而這些溝通對於朝韓增進互信、減少誤判、防止潛在軍事衝突是非常必要的。
王俊生說,朝鮮此舉是對文在寅對朝政策的否定,也標誌著朝韓關係的倒退。朝方出臺後續舉措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現在朝韓關係並未見底,《板門店宣言》也尚未被廢除。」
在王俊生看來,朝方公報雖然稱韓國為「敵人」,但更多地還是一種極限施壓策略,沒有把門關死。反觀文在寅政府,緩和對朝關係絕對是其外交方向,無論在能力還是意願上都不想把朝方視作敵人。因此,朝韓仍會寄望於和平共處,不願走到關係徹底決裂的那一步。
「只是,要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也絕非易事。」王俊生說。朝鮮態度決絕自不必說,韓國也有自身的難處。
從國內看,韓國保守派人士阻撓不斷,敦促政府對朝鮮示強。韓國政府最近表示,將推動禁止散發傳單的法令,但保守派人士不依不饒,揚言要再印100萬份傳單,並動用無人機空投。
從國際看,韓國對朝政策獨立性受到美國影響。美聯社等媒體指出,美國因素是半島問題的主要癥結。2019年初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河內峰會破裂以來,朝美核談陷入僵局。美國拒絕取消對朝嚴厲制裁,以換取有限度的無核化步驟。在這一過程中,韓方不但「勸說不動」美國,而且在華盛頓的壓力下未能重啟朝韓經濟項目,這一切都引來朝鮮抨擊。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上海社科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劉鳴認為,朝鮮同韓、美的關係可能退回到「緊張而又不是高度對抗」的關係,進入「不戰、不和、不談」的格局。因為美朝談判的無核化瓶頸無法突破,美國又對朝韓發展經濟關係設置障礙,這些都是解不開的死結。
劉鳴認為,雖然文在寅促成了第一次「金特會」,也在多方穿針引線,但他高估了自己破局美朝關係的能力。儘管他在5月的執政三年講話中表示要保持與朝、美的對話,要在韓朝、韓美關係中找到平衡點,但說到底還是得顧及美國「盟主」的臉色。眼看任期過半,文在寅未來能做的,只能是部分限制國內保守勢力的過激舉動,避免觸怒朝鮮,儘量不使雙邊關係走向惡化。至於他想對朝鮮作出任何經濟承諾,從根本上實現半島問題的突破,恐怕難度重重。
將有第二階段行動?據朝中社9日的公報稱,這次措施只是第一階段行動。朝中社此前報導,朝鮮勞動黨中央第一副部長金與正4日發表講話,批評韓國縱容「脫北者」從事敵視朝鮮的行為,稱有可能拆除開城工業園區,關閉朝韓聯絡辦公室,甚至廢除2018年兩國籤署的軍事協議。
劉鳴判斷,如果文在寅對傳單事件的回應沒讓朝鮮滿意,朝鮮會實施第二階段舉措。比較可能的是拆除金剛山韓建設施,但開城工業園區估計不會輕易拆除。至於會否廢除《〈板門店宣言〉軍事領域履行協議》,由於這份協議設定了較高目標,韓國履約本就有難度,因此協議即便被廢,也不至於產生太大影響。
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外交安保中心負責人申範哲認為,朝方目前的舉動僅針對韓國政府,但接下來朝方還可能通過進行戰略武器試射等方式向美方釋放強硬信號。
《韓國時報》援引延世大學政治學教授文正仁的話指出,各方應共同努力尋找半島問題的出路。首先,美國需要採取更加現實的姿態。「先無核化,後獎勵」的要求對朝鮮不會奏效。一些更靈活的配套措施,如籤署和平條約、減少駐韓美軍、建立旨在減少威脅的合作基金、要求迅速解除制裁等,應當予以考慮。其次,中俄先前提出的解除對朝制裁決議值得密切關注,它可以作為一個有用的跳板,重新點燃朝美會談的信心。最後,韓國需要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助推美朝走上對話軌道——推動朝韓鐵路互聯互通項目、重啟朝韓經濟合作、在非軍事區開展與和平有關的項目,都有助於破解僵局。
責任編輯/徐坤陽 張玲
來源:解放日報,2020-06-10
原標題《劉鳴接受解放日報採訪談朝韓斷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