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郭志強)援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港珠澳大橋、中國國家博物館、海南三亞國際養生度假中心、長沙火車站、賀龍體育館、黃花機場……這些地標式建築,都是湖南建工集團的勳章。
11月16日舉行的湖南省質量大會上,湖南建工集團成為了建築行業唯一一家獲第六屆湖南省省長質量獎的企業。
2020年省長質量獎集中採訪報導組來到湖南建工集團 郭志強 攝
近年來,湖南建工集團實施「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發展,創建全優工程,鑄造建築精品」質量發展戰略方針,全力推進「創建全優工程」質量新型管理模式,紮實推進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深化「一體兩翼」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企業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
「對於建築行業而言,如何穩定提升安全質量,一直是個嚴峻的考驗。」11月27日,湖南省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接受《中國經濟i周刊》採訪表示,能夠獲得這項殊榮,離不開集團開創的「創建全優工程」模式。
「全優」體現在八個方面:設計優、安全優、質量優、施工技術優、項目管理優、BIM技術優、綠色施工優、成本控制優。「這才是『尖子生』,這才是『重點班』。」蔡典維說。
湖南省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典維接受媒體採訪 郭志強 攝
據了解,湖南建工集團連續17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20年榮獲113項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魯班獎」,近三年實現利潤的平均增長率為31.02%。
此外,湖南建工集團的「一模到底 智建未來」BIM技術創新也是公司多年打磨出來的一把「利器」。
「除了管理模式,技術創新也同樣不容忽視。」蔡典維表示,在實際應用方面,湖南建工集團通過將「創建全優工程」管理模式與「一模到底 智建未來」 BIM技術創新相疊加,堅持高質量發展,助推智慧創造。
湖南建工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浩介紹,BIM,即建築信息模型化,簡單來說,就是把二維的圖紙,變成三維立體模型,即便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建築工人,也能看懂圖紙。
建築業的智慧製造之路需要BIM技術的賦能。今年,湖南省住建廳發文鼓勵湖南省設計企業主動開展BIM正向設計。而湖南建工集團早已開始自主推進BIM技術,致力將BIM技術嵌入企業的全鏈條業務領域、讓BIM技術融入項目的全生命期服務。
湖南建工集團的BIM應用體系已被國內近40家一線建築企業所引用,被住建部和省市行業協會廣泛推介,成為了建築行業質量管理數位化轉型的標杆。
正是源於湖南建工集團將「創建全優工程」管理模式不斷融入新方法、新工具、新思維,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行,管理應用贏得歷史性突破,實現了卓越的品牌績效和靚麗業績。
目前,湖南建工集團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正增長,1-10月,集團總中標量1487.05億元,同比增長25.39%;完成企業總產值916.43億元,同比增長16.31%;實現營業收入790.76億元,同比增長9.79%;實現利潤11.97億元,同比增長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