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羅東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6日18時12分訊(馮一鳴)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進一步激發職業教育師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熱愛,推動職業教育師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的創新探索,11 月 15 日,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暨非遺職業教育成果展示會開賽儀式在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舉行。
女職中非遺作品展示羅東攝
舞龍羅東攝
在渝開賽!115支參賽隊伍將展開激烈角逐
此次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設立三個類別項目,分別為非遺作品、非遺教學成果、非遺教育特色院校三個項目,所有參賽項目,均按照中職組(中職學校、技工院校)、高校組(高職院校、應用本科院校)兩個類別。
其中,非遺作品現場展示評獎,各參賽院校可採用實物與傳統技藝展示、民俗類表演、民間工藝品、絕活、展板、影像等多種方式進行展示。非遺教學成果、非遺教育特色院校則通過書面提供材料評獎。同時,本次大賽設數字模擬展館「雲上非遺」,作為參賽院校宣傳、展示非遺成果的平臺,拓寬本次大賽影響力。
據悉,本次活動旨在促進非遺物化成果轉化,助推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發展。
11 月15日至1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15支參賽隊伍將展開激烈角逐。他們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結合時代元素,在內容、載體、形式、手段上對非遺文化及技藝進行創新創作,將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融入職業教育,對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書記李維超致歡迎辭羅東攝
碩果纍纍!職業教育有力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渝派嶽家拳重出江湖,梅派古琴再奏琴音,巴江水、毛肚火鍋,香氣四溢,無論是一把弦子、一段唱腔還是一塊刺繡都蘊含著歷史之厚重,時代之新生。」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委書記李維超在開賽儀式上對此次活動充滿希望。
在他看來,此次比賽延續了非遺職業教育領域的辦賽特點,擴大了參展的規模,有利於培養文化深厚、技藝精湛、創新自主的非遺傳承人,更有利於助推職業教育院校做好教育引領。
同時,他還表示江北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熱愛非遺、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力度,努力打造全國非遺文化重要交流平臺和重要的展示窗口,為全國的非遺文化實現創造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作出更多的「江北貢獻」。
據了解,在中華職業教育社大力支持下,全市職業教育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示範建設成效明顯,取得了累累碩果:
職業學校數量達到223所,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數量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六;建成國家級的骨幹專業69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的匹配度達到86%;近兩年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生超過50萬人,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
除此之外,本次大賽在重慶舉辦,充分體現了中華職業教育社對重慶的信任和支持。全市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推動重慶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努力在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商城經濟建設中展現新的作用,作出新的貢獻。
(文章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