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科「學霸」吳可書:以書為友 以讀啟智

2021-01-19 廣西新聞網

2014年07月09日 16:2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黃新躍 盧容蘭 編輯:王瑤池

廣西文科「學霸」吳可書:以書為友 以讀啟智

——專訪柳鐵一中2014年廣西普通高考文科「學霸」吳可書

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新躍 見習記者 盧容蘭

圖為吳可書(左三)和校長胡冬梅(中)班主任張豔華(右三)「超爸」吳超(右二)及同學合影

6月22日,廣西2014年高考成績放榜,柳州市柳州鐵一中學學生吳可書以總分672分成為文科「學霸」中的「學霸」,其中語文128分,數學146分,英語149分,文綜244分。身為壯族姑娘的她還獲得了5分的少數民族加分。吳可書的數學和英語成績均位列文科全區前列。除此之外,柳鐵一中今年高考一本上線超過70%。

無獨有偶,2013年高考,柳鐵一中也有多位「學霸」在全區考生成績中位居前列,多人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

柳鐵一中,連續兩年培養出高考「學霸」。這是怎樣的一所學校?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能連年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6月29日,記者前往柳鐵一中對該校及文科「學霸」吳可書進行專訪,藉此揭開這所學校和「學霸」的神秘面紗。

人文環境促成才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孟母三遷。在人們對這位「賢母」的教子良策津津樂道時,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性也根植於天下父母心裡。學校作為孩子受教育的重要場所,記者不禁好奇,從柳鐵一中走出來的文科「學霸」吳可書是否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她的成功是否與校園環境存在某種關聯?

穿過喧鬧的馬路走進柳鐵一中,校園古木森然,沒有現代時尚的瓊樓玉宇,卻有小橋流水的靜雅小景,陽光透過茂密樹葉在地上留下的點點光斑,隨風搖曳,頓時讓人想到陶淵明那句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進入6月底,在高校招生志願填報工作緊張進行的同時,各大高校間也開展了一場激烈的「生源搶奪戰」。吳可書填報的是清華大學,作為文科「學霸」,她為何放棄北大選擇清華?原來在北大招生還沒開始時,清華已經「鎖定」吳可書,捷足先登把她招至麾下了。

今年高考,廣西一本最低控制分數線是550分。柳鐵一中一本上線率超過70%。吳可書所在的班級總共75人,600分以上的學生就多達47個。

面對如此優異的成績,胡冬梅,這位在柳鐵一中任職已達18年之久的女校長淡淡地表示:高考成績,僅僅是我們學校教育的高附加值而已。

她說,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多年來學校所積澱的校園文化。「我們的責任教育搞了十多年,責任教育的『四點四會』,以對家庭負責為起始點,學會孝敬;以對學習負責為基本點,學會求知;以對集體負責為凝聚點,學會關心;以對社會負責為制高點,學會報答。這個對學生和老師責任心的提升,確實卓有成效,它已經形成一種文化。」胡校長說。

吳可書在成績出來後,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講述自己在高三時的心態,並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學校在宣傳欄把文章展示出來,名之為狀元小貼士。吳可書說:「這篇文章主要是留給學弟學妹看的。」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也許並不能適用於每個人,但這個關愛後輩、回報母校的細節恰好印證了責任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中科院院士楊叔子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技術,就是落後,一打就垮;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人文精神,就會異化,不打自垮。為了強化責任心內核的東西——人文素養,柳鐵一中又搞了人文素養培養的研究,加強人文教育,以此警惕轉型期教育功利化傾向。

「『人文素養培養研究』就是要鼓勵和培養學生『朝氣蓬勃地生活,意趣盎然地學習,真誠有持地做人,熱情友善地處事』,讓我們每個學生有一種濃厚的人文素養。」胡校長說道。

對這四句箴言,班主任張豔華老師說:「我覺得這個班高三下學期,活躍程度遠遠高於前面五個學期」。面對緊張的複習和高考壓力,學生為何會比以往更朝氣蓬勃?該班的邱東山同學表示,老師一直給大家灌輸的理念是:高考並不神秘,它只是一個人生過程,你經歷了這個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路是自己走的,這一步走好了,那是你的幸運;走不好,可能陰差陽錯成就另一個你也不一定。「所以我們到點了,該學習就學習,該運動就運動」。邱東山同學說。

「我們考前經常停電,然後大家都異常興奮,在教室歡呼,還有下樓去唱歌的。」而吳可書則笑著回憶到。

對學生的「真誠有持」,班主任張老師印象深刻,「他們會為了爭論一個學習點,吵得面紅耳赤」。按照柳鐵一中教學方法的傳統,班主任會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成績相反、性格相投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共同討論學習問題,開展各項活動。「每次討論會一個半小時,就有半個小時會吵架」。吳可書說,這種「吵架」其實是大家在各抒己見中的自我堅持。在「吵架」之外,成員間也洋溢關愛。小組內設有心理諮詢室,「誰心裡有疑難雜症,通常會寫在紙條上,公之於眾,大家就會寫小條給他安慰」。邱東山同學說。

除了人文素養培養研究,柳鐵一中還堅持「生本教育」,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到發展。學校有模擬聯合國、動漫社、校園電視臺等二十多個學生社團,學生們活躍其中。比如校園電視臺創作的電視作品在全國學生電視節目評比中,獲得幾十個獎項;機器人小組在近年參加國際級競賽中,多次摘獲金牌,也曾多次獲創新大賽國際獎。

「現在學生自發要搞第二科學社團,他們追求很高。我看他們的策劃書,第二科學課程搞什麼?搞3D設計3D列印。」胡校長對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激情讚嘆不已。

胡校長說:「我們追求一種辦學的理想:讓我們的教師歲月如歌,成為幸福之師;讓我們的學生素質優化,成為成功之子;讓我們學校品味一流,成為鼎新之園。我們每一年的發展,都在一步步走向我們的願景,實現我們這樣一個目標。」

清華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擁有優秀的教師隊伍也是柳鐵一中迅猛發展的重要原因。

「我們這支教師隊伍敬業精神很強,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還看得更重的。我們學校就提出一個口號: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學生。」胡校長說,學校老師的孩子在幼兒園,都是最晚去接,有的孩子甚至是一個人呆在家裡,「孩子就像留守兒童一樣。」

胡校長說,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老師,他們的付出和他們的收入不成正比,「如果沒有這種敬業奉獻精神,我們的老師也不可能安於清貧,在這裡那麼潛心地育人,靜心地教書」。

吳可書的爸爸吳超就是柳鐵一中的老師,並在吳可書所在的班級教地理。他為人幽默,性格隨和,很受學生歡迎,學生都親切地喊他「超爸」。

「我們學生遇到什麼心理障礙,壓力大時就找他傾訴發洩,他就是一個受氣包的作用」。邱東山同學說。

學校為了釋放學生壓力而舉辦了趣味運動會,「超爸」登臺跳舞,學生們看得笑聲不斷。

吳可書進入初中之後,雖然家就在學校附近,但「超爸」還是要親自去接送。「我做司機負責接送,倒不是因為安全問題,因為跟她交流時間好短,平時我也忙,跟她交流時間除了吃飯時間,就是做司機這段時間,真沒有其他時間了」。

學霸標籤:愛讀書 動漫迷 女神 慢熱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吳可書的上進和智慧正是由讀書開啟。「超爸」說,女兒小學和初中很愛看文字類的書。為了培養吳可書的閱讀習慣,「超爸」獨闢蹊徑。「所有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那時我基本上講到大半,就告訴她書上有,讓她自己看書」。

從被動聽故事到主動讀故事,「超爸」初步激發了吳可書的讀書興趣。上學後,為了進一步培養她的閱讀習慣,「超爸」經常向女兒推薦好書。

「超爸」說,他那個時代書籍品種和類型都匱乏,每本書他都要看上七八次,因此對每本書的印象都極為深刻。「哪怕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可以推薦那些好書給小孩,她早期讀的書我們都讀過。」

作為一名教師,「超爸」也會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女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時,總覺得自己小孩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動作慢、容易開小差,怎麼跟班上的差生是一樣的呢?出於職業習慣,總想一下把小孩扭過來。」因此,吳可書覺得爸爸小時候對自己管教嚴。

高中以後時間變得碎片化,吳可書開始看帶圖的雜誌,尤其是治癒系的動漫。邱東山說,平時跟她聊天,她談的話題都不是學習,是動漫。

採訪當天,吳可書留著平劉海,長髮披肩,一身白色裙子盡顯淑女氣質。班主任說她是安靜的女生,「超爸」說她是乖巧的孩子,而跟吳可書同班三年的同學肖嬌嬌卻說:「剛開始沒有接觸的時候,覺得她是女神,感覺好文靜,熟悉以後,覺得她跟我們一樣,好癲。」「癲」在柳州話裡是瘋癲、不正經的意思,與異常活潑同義。

與吳可書同在一個學習小組的邱東山同學則說:「剛開始分班時,感覺她是那種特別文靜的女生,斯斯文文坐凳子上自己看書,是我主動跟她聊天的。她成績很好,但沒有清高的架子,傲氣的感覺。熟了以後,發現她講話很隨和,愛開一些小玩笑。」吳可書屬於慢熱型的女生,在陌生人面前文靜、言語少,與熟悉的人在一起卻能打成一片,隨意開玩笑。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對「吳可書」這個名字,同學們有自己的理解——沒有可以輸(書)的機會。「她一直都是年級前兩名,第一名被她霸佔過很長時間,典型的第一專業戶,我們都很佩服她。」邱東山說,對她能在高考中取得第一,他沒有驚訝。

對此,「超爸」卻表示意外。「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有點激動。因為她後期成績不是很穩定,不奢求她拿第一,只要能上清華北大讀個書我就滿意了。」

記者手記:

在柳鐵一中三年時光,三年成長,吳可書朝氣蓬勃地生活,意趣盎然地學習,真誠有持地做人,熱情友善地處事,在人文氣息的薰陶下,筆下生花,書可成誦。在高考書寫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之後,人生還有更多考卷在等待她繼續書寫。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文科第一蔡雨玹:不是學霸是學酥
    原標題:文科第一蔡雨玹:不是學霸是學酥 這位靦腆的90後說,「班裡的學霸太多了,我不是學霸,我其實是學酥。」   出分時正伏案寫作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中午在師大二附,見到了這位寬額頭戴眼鏡的小個子女孩兒,柔聲細語的,對記者彬彬有禮。「沒有想過得第一名,幾次模擬考試差不多前十名,不算突出。高考感覺跟一模差不多吧。」蔡雨玹靦腆地笑著說。
  • 2020年廣西高考理科狀元出爐,原來學霸都讀這些學校?
    2020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出爐!數百萬家庭沸騰了!據廣西招生考試院發布信息可知,廣西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理工類496分,文史類500分;本科第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理工類353分,文史類381分。那麼廣西各大高中佳績如何?小編從各大朋友圈中,挖到了不少消息!
  • 清北學霸都讀什麼書?調查報考發現,原來他們的優秀全是有原因的
    所以,學霸名頭一直都是少數人的「專用名稱」。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學霸都是與生俱來的,在這之中也有很多都積極努力的最後成為學霸的學生,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學生之所以能成為學霸,可不是偶然成功的,都是通過自己一朝一夕的努力換回來的。現在網上充斥著不少關於把孩子培養成學霸的方法,難道掌握了方法學生就能成為學霸?
  • 越讀,與書為友,悅讀,與書為師!
    我們的一生讀過無數本好書,有的讓你拍案叫絕,有的讓你念念不忘,有的讓你身體力行,有的讓你同喜同悲。少年的時候,我看的書大多是名著,老師推薦的書,必讀清單的書,同學喜歡看的書。對於這些書,我往往是能借的借,能讀的讀,能看的哪怕一頁紙也不放過。
  • 哈佛學霸書單曝光:從小讀歷史書長大的孩子,到底強在哪?
    讓孩子從小讀歷史書到底有沒有用?看看哈佛大學學霸的書單就知道了。哈佛大學的學生對學校來說,從來都是最好的觀察對象,對於學校裡的學霸他們也是倍感好奇。在一次書單調查中,哈佛大學發現智商和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學生,書單裡歷史書就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
  • 哈佛清北:學霸驚人相似之處,他們都鍾愛讀歷史
    哈佛、清北等各大高校、以及媒體對歷年高考學霸的跟蹤採訪,都提到了幾個考取高分的秘訣,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學霸們有好的學習習慣,上課的學習效率高,專注力強。而學渣聽到下課鈴聲響立馬跑了,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並沒有全部放在學習上,還在上課就想著放學後去哪兒玩。
  • 廣西2020年高考一分一段表排名(文科) 廣西高考文科全區排名查詢
    廣西高考文科一分一段表完整版1廣西高考文科一分一段表完整版2廣西高考文科一分一段表完整版3廣西高考文科一分一段表完整版4廣西高考文科一分一段表完整版5
  • 我國「文科」最好的3所大學,錄取分640起,文科學霸們的理想選擇
    1、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簡稱北大),於1898年始建,坐落於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為九校聯盟、亞洲大學聯盟等聯盟成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 廣西女孩681分摘狀元上清華,學霸養成,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很羨慕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學霸,總認為他們一定是天生聰明,要不然怎麼會每次考試都那麼好?其實,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學霸們身上的一些習慣,他們都有些共同點:喜歡看書、做事專注、自律性很強等等。而這些行為習慣,都是從小培養成的,與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無關係。
  • 看完高考狀元的採訪,發現「學霸」的家庭教育,有這3大共同點
    家長沒怎麼教育,孩子就能成為學霸?認真你就輸了!有媒體做了一個高考狀元的採訪合集,看完才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如此的相似。每個孩子出生後如同一張白紙,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後天的教養格外重要。因此,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拼父母,這些孩子之所以能變成學霸,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
  • 淮中學霸文科430分!淮安6人被清華、北大選中……
    官方發布了今年江蘇普通高校招生第一階段錄取各批次省最低控制分數線本一批次文科類 343分理科類347分本二批次文科類 284分理科類 313分淮安學霸祝賀淮陰中學白湘菱同學文科430分淮陰中學朱逸軒同學文科427分鼓掌!
  • 她是2020年高考女神,總分683獲文科狀元,母校以她為榮
    2020年遼寧高考成績公布之後,遼寧的官方媒體瀋陽日報旗下的瀋陽網,第一時間公布了一批遼寧省高考學霸的分數。在理工科方面,已知最高分是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的楊明宸同學,他的總分是699分,遼寧省實驗中學的孫健博同學以698分次之。每年高考結束,總會出現一些「高考紅人」,而去年最火的「高考紅人」則非楊晨煜莫屬。
  • 北京文科狀元:我不是學霸考上狀元很意外
    北京文科狀元蔡雨玹。實習生 彭子洋 攝  文科狀元 蔡雨玹 699分  18歲,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三(9)班學生。  理科狀元劉智昕愛彈鋼琴愛寫詞,與「文藝」相比更喜歡「開朗」這個形容詞;文科狀元蔡雨玹則是安靜內斂,自稱像《甄嬛傳》裡的安陵容,不擅表達。  這兩位高考贏家卻一致拒絕了「學霸」這個稱呼,劉智昕說自己是「普通班的小菜鳥」,蔡雨玹就直接自稱「學酥」。  但偶然之下,總有些必然,就像蔡雨玹說的一樣,刻苦,是生活的節奏。
  • 父母讀點書,是孩子一生之幸
    除了想罵人,我還想在想另一件事:父母讀點書,是孩子一生之幸。如果那位媽媽稍微認真點讀過一本靠譜的嬰兒護理書,她做出如此愚蠢舉動的可能性,應該會降低99%。我想,如果那位媽媽讀過點關於家庭教育的書,就會明白,打罵、威脅都是無效的家庭教養方式,除了讓自己更崩潰、讓孩子更沮喪,別無所長。如果她還讀過幾本關於學習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的書,就能知道,孩子的學習,不是只靠父母督促、施壓就管得好的。
  • 3歲讀科普書,16歲上清華,「學霸」陳鯤羽稱自己並不是天才
    學習的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學渣,第二種是學民,第三種就是學霸。對於學霸,許多人都認為是望塵莫及的,只有天生智力超高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學霸。但是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出現告訴了很多人,並不是只有天生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學霸,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你也有可能成為學霸。這個人就是清華學霸陳鯤羽,遼寧人。
  • 高考狀元透露:你和學霸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是缺少歷史感
    713分的北京文科狀元曹婧怡,她從小就是一名"歷史迷",她說:"我的歷史啟蒙是從歷史漫畫開始的,這份興趣對我而言不止是開拓了視野,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689分的河北文科狀元郜楚煊,小學二年級讀《紅樓夢》,初中就開始讀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績拔尖的學生,都喜歡讀這類書!
    因為自己,也會給孩子買非常多課外書,但總覺得歷史書,是孩子壓根都看不進去的,也是比較枯燥的。於是很多家長,也去開始查閱這一類的資料,去了解美國孩子,課外閱讀的書籍情況。因為這是必讀的書單,如果你不讀這些書籍,在這個學校裡上課,可能連話都插不進去。所以歷史內容,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僅這所國外頂尖學院的學霸是這樣的,咱們中國很多的優秀人才,也都是歷史的資深愛好者。其中任正非就是一個例子,他非常的喜歡歷史書籍,喜歡研究歷史內容。
  • 清華北大學霸的書單中歷史書最多,讀歷史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我記得前些天世界讀書節時,有過一個調查,整理了20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們,高中3年來的書單,發現幾乎每個孩子的書單裡,都出現了歷史類書籍。這不約而同的愛好?還只是巧合?除此之外,潮酷老媽有個大發現:不止學霸,歷史上那些佼佼者都喜歡讀歷史。就像中國,有不少優秀的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是「歷史迷」。馬雲、任正非、馮侖這些極擅長深度思考的企業家,都公開給大家推薦過歷史類書籍。
  • 北京文科狀元高考作文批年輕人考公務員為謀功利
    文科頭名蔡雨玹 總分699分  昨日,北師大二附中文科實驗班高三9班的蔡雨玹以裸分699分摘得今年北京高考的文科狀元,其中,語文142分,數學150分,英語135分,文綜272分。面對成群的媒體記者,這個淡定的小姑娘調侃道:「我不是學霸,我是學酥。學酥就是看起來成塊兒,其實成渣。」  調侃:自稱不是「學霸」是「學酥」  「沒有想過得狀元,模擬考試的成績差不多都是年級十名左右,自己的成績不算特別突出。」
  • 哈佛學霸書單曝光:從小讀歷史書長大的孩子,未來會勝人一籌
    雖然大多數問題,我都答不上來,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學霸從小都喜歡讀歷史書!學霸都愛讀歷史書!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研究人員收集了很多哈佛學霸的書單,並按照書的內容類別分類統計。而澎湃新聞也曾做過一個關於「高考狀元平常都讀什麼書?」的調查,結果也顯示:80%的學霸愛讀歷史類書籍。高考狀元平常都愛讀什麼書?結果卻非常相似:80%的學霸都愛讀歷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