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儘管全球因新冠疫情經歷了嚴重挑戰,經濟發展放緩或者倒退,社會民生面臨危機,不過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反而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根據全球碳預算項目做的統計,今年全球二氧化碳少排放24億噸,碳排放總體而言下降了7%。
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的氣候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然而,碳排放大國澳大利亞,因在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方面表現不及格,本屆峰會沒有邀請其出席。
而作為全球第二大排放國,在川普政府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背景下,美國同樣沒有派出代表出席峰會。不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12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在39天後重返《巴黎協定》。
在峰會上,中國最高領導人通過視頻發表了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並當場作出多項重磅承諾。這些重要承諾包括: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中方作出的這些承諾,立即引起全球聚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提出大幅提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等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在二十國集團成員中發揮了表率作用。南非環境事務部部長艾德娜·莫萊瓦表示,「這一新的目標展現了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擔當。」
英國路透社、《金融時報》都進行了相關報導,並盛讚「中國歷來重信守諾。」美國《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無論做出何種舉措,都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最高領導人承諾,中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中方此舉同樣令國際社會振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