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戰在「疫」線,河間團市委招募百名志願者
堅定信心,全民抗疫!近日,團河間市委招募百名志願者,協助開展社區防控工作、村口卡點執勤、捐獻物資等防控志願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碼」。這些志願者堅守崗位,與疫魔近距離戰鬥。他們挨家挨戶摸排可能的風險,他們穿街走巷宣傳防控,他們在村口24小時值守執勤……
在「疫」線,他們築成了戰「疫」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抗擊疫魔 青年醫生衝在前線
張曄,共青團員,河間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工作,面對疫情衝在一線,穿上防護服就意味著幾個小時不吃不喝,為的就是爭分奪秒跟死神搶人,為的就是節省全國緊缺的防護服資源。每天奮戰數個小時,脫下防護,摘下口罩,她渾身溼透,臉被壓出了的深深的痕跡,但她從不言苦累。她說:我是醫生,不計報酬,無謂生死!
眾志成城 市區團員青年在行動
霍建峰,40歲,經營不鏽鋼生產銷售,自正月初二開始,每天義務參加本村和安樂裡小區疫情防控隊伍。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急需一批鋼材,自己恰好有這個型號的庫存,直接省去了詢價環節,立即提供給採購部門。霍建峰說「這事上不講價,我先供貨,現在是人民和國家需要,給不給錢的不礙事。」
共克時艱 機關單位青年勇上陣
郭洪飛,31周歲,司法局工作人員。雖不是黨員,卻主動請戰,舍小家為大家,打好防控阻擊戰。在此次防控中於高陽卡點負責統計記錄出入車輛及人員信息。在克服恐懼心理,協調好家庭後,他不分晝夜,堅守在崗,耐心疏導出入人員情緒,詳細詢問他們近期有無疫區接觸史,告知來往人員戴口罩等預防措施,按時按質工作。
抗擊肺炎 各鄉鎮青年團員在堅守
劉恆瑞,18歲,共青團員,是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機電專業的一名大學生,疫情發生後,休假在家的他第一時間加入村裡志願者隊伍,每天在留古寺村橋頭卡點看守路口,嚴防人員流動,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他也將自己知道的防疫知識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告訴其他人,提高周圍人的防控意識,科學防控,為留古寺鎮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抗災救災,志願者從不缺位
面對疫情,紅色的身影堅定不移
我們相信眾志成城、萬眾一心
河間市的團員青年們積極投身疫情防控
展現出當代青年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擔當
圖文:河間團市委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黨旗飄揚在前 黨員戰「疫」一線---留古寺鎮開展「六個一線」黨員志願活動側記
黨旗飄揚在前,黨員戰「疫」一線,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留古寺鎮幹部黨員堅持「六個一線」,爭做人民「六員」,各村成立志願服務隊和青年先鋒突擊隊,始終挺在前面、衝在一線,做先鋒、戰疫情,阻斷病毒傳播,形成一道堅強的戰鬥堡壘,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充分發揮出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凝心聚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各村幹部黨員志願出戰、堅持24小時在崗,盯守在卡口一線,嚴防輸入、嚴密排查、嚴控流動,盯死村莊大門,守衛人民生命安全。
廣大黨員志願者分包聯繫隔離人員,通過電話、視頻溝通等方式,每日監測體溫變化,關注隔離人員的身心健康問題,做好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工作。
各村黨員堅持站在輿論引導第一線,做宣傳新冠病毒防控知識的先行者,廣泛傳播正能量,凝聚抗爭疫情的強大合力,讓黨的聲音在疫情防控期間傳遍千家萬戶。
各村黨員志願者積極投身愛國衛生運動,疫情期間義務清掃村內大街小巷,消除疾病傳播土壤。
各村黨員積極奮戰在消毒防護的前沿,做好轄區內公共場所的消毒防護,給各戶配發消毒液,全面消毒、不留死角,防止疫情傳播。
黨員志願者積極投身保障一線,參與到了解需求、解決困難、派送物資等服務工作中去,積極維護秩序,為隔離人員、一線人員送溫暖、助力加油。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留古寺鎮全體黨員幹部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最現實檢驗。發揮黨員幹部的引領示範作用,凝心聚力、萬眾一心,堅決打贏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
來源:留古寺鎮人民政府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聚是一團火,散為滿天星!沙窪鄉「90抗疫小分隊」典型事跡
沙窪鄉新冠肺炎工作防疫組成立以來,大家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怕危險、衝鋒陷陣,其中,代璐、尹航、王佩、張巍、白瑤、聶苑、周昳、李易瑄、張如凱幾位年輕人在沒有接到行政命令、單位通知的情況下,主動請纓,主動上崗,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入防疫小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我市逐漸嚴峻的形勢和巨大的工作量,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成為沙窪鄉此次防疫工作的中堅力量。大家親切的稱他們為「沙窪90抗疫小分隊」。
幾個年輕人在防疫工作中總是衝鋒在前,有的撇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兒,有的吃住在單位連續作戰,有的不顧危險直面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有的身為其他縣市人,大疫當前卻毅然「歸隊」駐守河間……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點負面情緒,喜歡幽默自嘲的90抗疫小隊,每天默默完成著各項繁重的任務。抗疫戰線上,他們心裡裝著的不是年幼的孩子,不是孤獨過年的丈夫、妻子,而是疫情,是被隔離的人員,是沙窪鄉的群眾。(文明河間)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行別營鄉:做好物資供應保民生
為做好封村後群眾的生活必須物資供應保障。2月10日,經行別營鄉防控領導小組研究,為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外出流動,由同興、友佳2家綜合超市作為供應站,負責全鄉果蔬、生活物資的採購。鄉成立保供工作小組,每村指定1名村幹部作為專職保供員,指定1-2個菜店負責群眾物資需求的統計、接收和配送。鄉供應站每天發布第二天採購的3-5種蔬菜品類,各村據此提前一天上報所需蔬菜的種類、數量以及其他生活物資。供應站負責把生活物資送到各村唯一出入的卡口,村專職保供員負責接收,菜店負責送到群眾家門口。村支部書記負責本村隔離戶、五保戶、殘疾人戶以及特殊人群不能外出的保供工作,並每天三次對菜店全家人員的體溫進行監測和上報。
經過兩天的運行,行別營鄉保供工作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讚揚。各村菜店反映不用親自去河間進貨,還能享受與自己進貨同樣的價格,減少了接觸陌生人的機會,保障了自身的安全。群眾提前訂購、微信支付,既能享受想要的品種及時到貨、平價購物、送貨上門,還能減少外出,防止傳染,確保安全。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龍華店鄉:設立「三道防線」,嚴防死守,築牢防疫的「銅牆鐵壁」
為進一步抓實抓細新冠肺炎疫情各項防控工作,切實做好「防輸入、防擴散」保障轄區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龍華店鄉積極應對,統一部署,在全鄉設立「三道防線」,嚴防死守,築牢防疫的「銅牆鐵壁」。
目前,全鄉27個村的202個路口,均按照「人車禁行」高標準施行完全道路封堵174個,本著每村只留一個進出口的原則,加強村口值守,防控措施全部到位。全鄉32352人已全部進行排查,對306個返鄉人員,其中武漢返鄉66人,通過身份證、車票等嚴格核實行程軌跡,並登記造冊,做到一切心中有數、全部有跡可循。(金紅月)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臥佛堂鎮
2月11日上午,臥佛堂鎮中羅村任秋雨為臥佛堂鎮中心衛生院捐贈價值一千元的食品。衛生院全體職工深表感謝,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做好臥佛堂鎮的疫情防控工作,不辜負家鄉群眾的支持和期望。(武翠妍)
為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臥佛堂鎮政府機關女職工駐守疫情防控一線,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安進秋)
眾志成城 共抗疫情
河間:6000斤水蘿蔔送往防疫一線!
日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更加關鍵的時期,為了最大力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項管控措施也更加嚴格。嚴格的管控,給一線值守的同志帶來更大的工作量,同時也給出現疫情村的村民生活帶來一些不便。
2月9日,郭村鄉永安村的八零後種植戶白冬冬,毅然把12月份儲存起來的6000斤水蘿蔔捐了出來,他要把它們送到我市最需要的地方去......
38歲的白冬冬是河間市農業農村局農廣校第2019期的新學員,他種有8個溫室大棚和10個冷棚,共流轉土地150畝,這些水蘿蔔是年前大地裡收穫的,一直存放在自己的儲存室,他原本計劃著存放到冬天,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
通過電視、手機、和各種網絡,白冬冬和所有人一樣,感覺到疫情的緊張,看到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寒風中值守路口的同志們的辛苦,白冬冬和妻子商量,把儲存室存放的6000斤綠蘿蔔捐贈出來。
2月9日上午11點半,帶著暖暖愛心的一大車綠蘿蔔,在市農業農村局主任科員曹國印、農產品質量安全股股長孟憲聰、農廣校校長劉珊的協調幫助下,被順利拉進了市發改局的捐贈物資統一接收處。
隨後,這些蘿蔔將被送往我市最需要的地方,為堅守一線的人員提供新鮮的充滿愛心的食材。
白冬冬說:抗擊疫情仍處在重要關頭,我很高興在國家有困難的時候,能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做到聽從指揮,盡己所能,我們就一定能夠共渡難關......
■編輯:冉夢婷
■校對:王翠娥
■ 編審:葉娟
■監製:張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