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又是著名的「僑鄉」,確是名副其實。全市有13萬 戶人家,近52萬人,而歸僑、僑眷就有8萬戶,31萬人,佔全 市人口總數的60%。這個市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總數達120多萬。分布於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60多 個國家和地區。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歷史,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是瓊崖革命重要的根據地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所在地,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是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擁有278.5公里海岸線為海南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市境內清瀾港是國家一級對外開放口岸,南中國海重要港口樞紐,也是三沙市後勤保障基地。
七洲列島
七洲列島存有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海蝕隧道。這兒幾乎每一座島嶼都有一兩個洞穴,它們大部分只有幾米深,唯有雙帆島和燈峙上的洞穴穿透了整座島嶼,形成可行小舟的「隧道」。曾駕小艇從雙帆島之西帆的北端洞口駛入,這長約200米的洞穴呈南北走向,洞中光線不足,洞壁巖石突兀而起。奇怪的是,看來很乾燥的洞穴,洞頂竟有水滴不時落到我們的脖子上,讓脖子颼颼一陣發涼。小艇前進約百米,轉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洞穴變成百來米寬,洞頂也高達百米,整個洞穴在此變成了一個寬敞的大廳。更為奇特的是,大廳的頂部竟有一個通向天空的小洞,洞口寬約可容一人通行,洞壁光滑。
馮家灣
馮家灣馮家灣(三更峙)位於文昌市會文鎮馮家灣海濱,距文城鎮30公裡,是一座50米高的小山包,三面臨海,山藤野樹青翠蔥籠,曲徑迴旋通上峙頂。登頂觀望,能盡覽南海日出和椰林晚霞。臨海三面峙腳,200多米長的石灘連成半圓形。灘上石頭頗具特色,大的如屋,小的如拳,形態多樣,錯落有致。石塊間的縫隙裡流淌著清澈的海水,可見魚兒水中穿遊,或有小螃蟹爬上石頭上曬太陽。遊人踏著石頭,在離岸一二米處漫步,或蹲下觀魚,或站立觀海,或坐石垂釣,足不沾水,無浪沫濺身,別具一番情趣。峙的東北邊,是千米海灘、浪濤排排的馮家灣,這裡沙質白淨鬆軟,水淺灘寬。
木蘭灣
形狀似三角形,位於文昌市北端的鋪前鎮,形狀似三角形,隔海與大陸相望,由木蘭頭、木蘭灣和30平方公裡的寬闊腹地組成,與七星嶺相連,與海口市海上直線距離49公裡,陸路距離90公裡。該灣水深浪平,岸邊海底基礎為石質,可停萬噸巨輪,距國際航線3海裡,條件成熟時,可闢為深水港。木蘭灣腹地開闊平緩,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自然風景如詩如畫,綠色草坪猶如天然高爾夫球場。距木蘭灣3公裡處是木蘭頭,由7個具有獨立性的月牙形沙灘,怪石區和約6平方公裡尖三角形陸地組成。木蘭灣的海南角有海拔97.2米高的航標燈塔,堪稱第一。
文昌溪北書院
位於文昌市鋪前鎮,是海南清末著名書院之一,現保存完好,為文北中學所用。書院坐北朝南,規模宏大,佔地面積二十多畝,南開山口,俗稱頭門,面闊三開間。兩邊有磚砌的側間,上為卷棚頂,鋪蓋琉璃瓦。門匾上為清末著名書法家楊守敬書寫的溪北書院四個大字。書院於清光緒十九年所建,由清末著名書法家潘存發起,在雷瓊道朱採和粵督張之洞的支持下籌資建造。從書院建成之後至宣統三年間,曾聘任不少學者在此講學,培養了大批。辛亥革命後一直作為學校使用至今。在這裡,正統儒學與寬廣深厚的海洋文明相結合,形成了底蘊深厚富有魅力的特色文化,培養出一代代的知識群體。
椰子大觀園
椰子大觀園是農業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在原有椰子種質資源庫的基礎上改建而成,位於我國「椰子之鄉」――海南省文昌市,毗鄰海南著名風景區東郊椰林。園區始建於1980年,佔地面積54.4公頃,是以椰林為主體背景,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具有濃鬱椰子文化特色的生態景區。園區分為解說中心區、椰林觀賞區、棕櫚觀賞區、園藝觀賞區、湖濱休閒區、產品開發區和科技研發區七大功能區。匯集200多種棕櫚植物和130多種海南特色樹種,是我國目前棕櫚植物品種保存最多的植物園區;園區充分挖掘豐富的椰鄉文化內涵,集中展示了椰子的飲食文化、產品文化。
文昌後港灣
文昌後海港位於文昌市頭苑鎮東南部,距文昌鎮約8公裡,由於有著十分迷人的紅樹林,被人們譽為海上森林公園。後港灣地處文昌河、橫山河、文教河等八條大小水系流注入清瀾港的匯合處,港灣灘涂長著170000多畝紅樹林,漲潮時,一望無際的碧水上,露出一簇簇濃綠的葉叢,這是-紅樹冠頂。陽光下,水下綠葉萬叢,不上投影萬堆,風來影曳,百態媚生;當潮水退,一叢叢翠綠的紅樹林先高后矮的露出海面,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漸漸,一條蜿蜒曲折的綠色林帶出現在港灣裡,隨著潮水下退,綠色林帶不斷擴大,最後港灣一片茫茫-,望無邊際,綠海藍天,近觀紅樹,其捲曲的樹幹和交錯的地面根。
文昌清瀾港
以清瀾港為中心,以及港灣附近名勝古蹟,有風韻獨特的東郊椰林、歷史悠久的文筆塔。沙柔浪靜的高龍灣浴場神奇迷人的後港灣紅樹林。往東北硼多公裡又遐邇聞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裡有蔚為壯觀銅鼓嶺,往西北公裡有文城古鎮、文廟、張雲逸大將紀念館等,是海南五大濱海旅遊區之一。清瀾港位於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距海口市90多公裡,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港區處於八門灣(也秋後港灣)的西岸,水域寬闊,面積達12萬平方米,港內風浪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港口。長年,港內大小油船密如繁星,生產繁忙。港岸椰林成帶。鬱鬱蔥蔥。
文昌銅鼓嶺
文昌銅鼓嶺位於:文昌縣龍樓區,距縣城40公裡,以銅鼓嶺為中心。西連內陸,東瀕南海,銅鼓嶺綿亙20多公裡,是海南的最東角。這裡山美石奇,傳說動人,素有「瓊東第一峰」之美稱。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揮師渡海,在此登岸設營。班師回朝時,遺下銅鼓,後人掘之,故以此為嶺名。銅鼓嶺主峰海拔338米,三面環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景區有神廟、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蹟,有仙殿、仙洞、風動石、銀蛇石、海龜石等奇巖異石。特別是山頂有一「風動石」,高3米,重約20噸,上圓下尖,豎於兩塊較平坦的基石上,風吹能動,搖而不倒。海風吹來,微微搖晃呼呼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