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普希金的短篇小說:為了愛情,拋棄父母遠嫁,真的值嗎

2020-12-14 零點心聲

3分鐘讀懂普希金的短篇小說《驛站長》,我哭了

你是否會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然地與相愛的人私奔,遠嫁,父母失望痛哭!

而多年後,遠離家鄉的你,望著那個曾經非他不嫁的人,每當你們發生激烈爭吵,你感到在偌大的城市裡無助,傷感委屈時,你是否後悔?

為了愛情拋棄父母,真的值得嗎?

普希金一篇短篇小說《驛站長》將遠嫁女多年後,回鄉祭拜已逝父親的悽涼與心痛,表達的淋漓盡致。

▼故事是俄國的一個小女孩杜尼亞遠嫁離開父親的故事:

杜尼亞的父親是一個驛站的小站長,他經常低頭哈腰地忍受著顧客無端的辱罵和抱怨。

他日夜不停地辛勤工作著,而那些旅客們把旅途中的憤怒情緒,宣洩在驛站長身上。

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他卻沒有被艱苦的生活抱怨,他時常感到很滿足。他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杜尼亞,在他的心裡,杜尼亞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杜尼亞 有著淺藍色湖泊似的大眼睛和一頭小耀眼的金髮。

在這個譯站裡,她是那個萬人路過都忍不住多看一眼的萬人迷,每次被問起她是誰,譯站長都特別驕傲地說:「是小女」!

他是多麼地愛他的女兒啊!

所有的錢都攢起來,為了給他聰明伶俐的杜尼亞備上一份豐厚的嫁妝。

驛站長與杜尼亞相依為命,她非常懂事,經常依偎在父親的懷裡,撒嬌著說要永遠陪在父親身邊不離開。

然而,自從那個男人出現,一切都變了!

杜尼亞16歲了,她愈發好看了,連過往的人都不忘多看她一眼,方才滿足地離開。有的旅客甚至為了多和杜尼亞說上一句話,找來各種藉口多留一晚。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驃騎兵來到了驛站,他是貴族出身,名叫明斯基,本來他和他的僕人打算喂喂馬,吃一頓飯就啟程。

然而,美麗的杜尼亞一出現,他們就改變了行程,他被這個美麗的姑娘吸引了。

等到晚上驛站長為明斯基送晚餐時,發現明斯基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怎麼也叫不醒。大驚失色的驛站長以為明斯基生了很嚴重的病,連忙叫杜尼亞前來照顧。

明斯基的僕人連夜騎馬去城裡找醫生,杜尼亞一直照顧著明斯基,他的眼神一下也沒離開她,手一刻也沒離開。

單純的杜尼亞心裡砰砰直跳!

明期基借著裝病的日子,被杜尼亞細心照料著,他徹底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姑娘。

譯站長沒有多想,繼續讓杜尼亞照顧明斯基的起居,幾天後,明斯基要離開了,杜尼亞的眼裡閃著淚光,然而,譯站長並沒有察覺女兒的情緒。

明斯基向杜尼亞伸出一隻手,主動提出要將每天去祈禱的杜尼亞順便送到村頭的教堂。

杜尼亞扭扭捏捏不知如何是好,譯站長卻推了推女兒的肩膀說:「你怕什麼呀?老爺又不是狼,不會把你吃掉的,你變乘馬車上教堂去吧」!

譯站長不知道,這一別竟是永遠!

到了晚上,譯站長還沒有見到杜尼亞的身影,他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起來,他安慰著自己,一定是杜尼亞貪玩今天忘記了時間。

可再過一些時辰,杜尼亞依舊沒有回來,譯站長來到村頭的教堂,失魂落魄的譯站長大聲呼喊著杜尼亞的名字,卻沒有一人回應。

一個往回趕路的車夫遇到了譯站長,他告訴譯站長,杜尼亞乘著明斯基的馬車走了。

杜尼亞望著家鄉的地方猶豫不決,但最後還是隨著明斯基去了,馬車夫對譯站長說:「看樣子杜尼亞是自願的。」

驛站長呆在了原地,他怎麼也沒想到乖巧的杜尼亞會拋棄自己,就這樣隨著明斯基離開了。

他恍然大悟,原來這幾天明斯基裝病就是為了騙走自己的女兒,他崩潰大哭抱著頭蹲在地上,嘴裡不斷喊著:「杜尼亞,我的杜尼亞」.

從未離開驛站的驛站長決定去城裡找杜尼亞,城裡驃騎兵騙善良的姑娘玩上幾天,膩了就殘忍拋棄的事情不計其數。

譯站長擔心杜尼亞也會遭遇如此厄運。

他收拾了行李,嘆著氣想:「也許,我能把那隻迷途的羔羊帶回家吧」!

到了城裡,驛站長四處尋找著他的杜尼亞,但凡有相似的背影他都會看一眼。

終於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身穿軍裝的明斯基,驛站長上前迅速抓住了明斯基的手臂,淚水在他的眼眶中流動著。

驛站長聲音顫抖地說:「老爺,你行行好吧」!

明斯基盯了他好一會兒才認出他是杜尼亞的父親,明斯基的臉唰的紅了,他將驛站長帶到自己的書房,明確表示,驛站長的身份會帶給杜尼亞困擾,因此無法讓他們同住。

明斯基說,自己無比深愛著杜尼亞,絕不會拋棄她,他會讓杜尼亞過上好的生活,他勸驛站長說杜尼亞已不會在習慣過曾經的貧窮生活了,他希望驛站長不要再去打擾他們。

說完明斯基打開房門將驛站長推了出去,將10盧布的錢放入驛站長的手裡,驛站長呆呆地看著手裡的錢,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頹廢的驛站長在大街上遊蕩,他還是想再見杜尼亞一見,哪怕一面也好。

驛站長步履蹣跚地隨著明斯基的腳步找到了杜尼亞的住處,不顧僕人的阻攔衝進去,他看著身著華麗的杜尼亞含情脈脈地環著明斯基的腰,頭輕輕地靠在他的肩膀上,驛站長流下了淚水,他從未見過自己的女兒如此美麗……

他決定不再上前去了,可沒等他反應過來,已經下了樓的杜尼亞就驚訝地發現他變得蒼老的父親,杜尼亞啊的大叫一聲暈倒在地上。

明斯基斥責著驛站長:你幹嘛像強盜似的處處跟著我?滾出去~

傷痕累累的驛站長回到家後,默默地流著眼淚,大家都勸他去法院告明斯基拐走了杜尼亞,但他卻緩緩地搖頭。

杜尼亞走後三年,驛站長變得更加怯懦了,他實在太蒼老子,他似乎一下子就感覺世界都失去意義。

又過了幾年,孤獨的驛站長在家中死去,他被草草地葬在了妻子的墳旁,到死都沒再見到他最愛的杜尼亞。

很快這個驛站荒蕪了,村裡的人都將驛站長遺忘了。

那年夏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位穿著時髦的太太坐著馬拉式轎式馬車,帶著三個小少爺和一位奶媽,還有一條搖頭尾巴的哈巴狗,說想來驛站長的墳前上墳,村裡的人都爭先恐後地為他引路,可這位太太拒絕了。

她說她認識路,那一天,那位有錢的太太倒在那片悽涼的墳地上不斷地流著淚水。

她趴在驛站長的墳前躺了很久,也許杜尼亞在某個瞬間,想起最疼愛自己的父親,會感到無比的後悔,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遠嫁,你後悔了嗎?

現實中的女孩們,有多少人也像杜尼亞一樣,或為了愛情,或為了財富,又或許為了拋開貧窮,拋棄父母遠嫁。

但許多年後,她們真的不後悔嗎?

不,98%的人都後悔了!

那些年少的女孩們,或許根本不明白生活的真諦:貧窮或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顆空落落的心,再無歸處!

愛的人,一生可以遇上很多,只要你願意去找,但父母卻只有一個,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

無數女孩在遠嫁後看透人情冷暖,再也沒有當初想遠嫁的那份決心和勇氣,可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再也回不到當初了。

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回到曾經想回的那個家;

有的人,一輩子都成了父母心頭永遠的牽掛!

End!

作者:零點心聲

今日話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些捨棄父母,自以為回家很方便的女人們才是真的傻!許多年後,再問問自己,真的值得嗎?

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或許大多數人不會選擇當初那條路了吧!

願所有想遠嫁的姑娘們,能在這篇小說裡得到啟發,鍾愛自己的故鄉,珍惜和父母相伴的日子!

關注我,讓你的心靈更加美!

在你最孤獨的時候,聆聽你的每一次傾訴!

相關焦點

  • 女子遠嫁被家暴,丈夫道歉,父母說家和萬事興|遠嫁不要高估人心
    更讓人寒心的是,面對女兒被家暴,父母竟然因為距離太遠而不去找,這是理由嗎?女兒被家暴,還讓女兒原諒,說「家和萬事興」,這女兒是親生的嗎?遇到事情,父母不站在女兒這邊,丈夫還家暴,我想,這才是讓曾女士離家出走的原因吧。
  • 婚姻:不聽父母勸告的婚姻,真的會幸福嗎?
    父母經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要多,做父母的能害你,不聽我的,以後吃苦了,不要哭著回來,那麼不聽父母勸告的婚姻,真的會幸福嗎?
  • 賞讀普希金的《神射手》:英雄不屬於決鬥場
    普希金筆下的主人公都是獨具個人鮮明特色的典型人物代表,他的《神射手》,表面上描述的是一個軍官的個人生活,實質上表達的是一個軍人的生命價值觀。這一點,是作者普希金的鋪墊之筆,也是為後來神射手放棄和對手的決鬥而埋下的一個伏筆。前提是,神射手希爾維奧必須有一個矛盾的心理鬥爭。他一方面不想去殺一個和自己並沒有深仇大恨的對手而去拼上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想為了維護自己「神射手」的名譽而去決鬥。一個神射手為了報復一個臆想中的敵人,隱居多年,苦練射擊技術,最後卻不以自己的射擊技術而取勝。
  • 普希金沒死?!!!
    1999年,當代俄羅斯文壇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紅色伯爵阿•託爾斯泰的孫女塔•託爾斯泰婭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奧凱維爾河》。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中,收錄了其新的短篇——《情節》。1999年正值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普希金逝世200周年,普希金因決鬥逝世是所有俄羅斯人的心結,是所有知識分子痛心的遺憾。而短篇小說《情節》正是基於普希金的生平,大膽地想像之作。
  • 《愛情保衛戰》:姑娘們,遠嫁前你需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1 承諾或許只是說說而已當心愛之人遠在他鄉,你願意拋下所擁有的一切,遠嫁給他嗎?別急著回答,先來看一個遠嫁的事例。《愛情保衛戰》裡,王女士生在一個單親家庭。3 婚姻取決於對方,更取決於自己心灰意冷的王女士再次想到了離婚。卻苦於襁褓中的孩子只有三個月,自己並沒有獨自撫養的能力。一邊又寄希望於成為父親的丈夫能有所成長,擔負起應有的責任。
  • 那個執意為了愛情遠嫁的女人,三年後過得不好才想起母親當年的話
    我們可以為了愛情而結婚,但是也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尤其是女人遠嫁的時候,一定要聽聽父母的勸。倘若你遠嫁,還嫁給了一個媽寶男,那你婚後的生活定是苦不堪言。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果在婚戀問題上,父母幹涉你的婚姻,你會怎麼辦?
  • 遠嫁他鄉的你,過得還好嗎?
    那些遠嫁他鄉的姑娘,你們還好嗎?有沒有在心裡後悔過?小紅在外打工的時候認識了小吳。很快就被小吳英俊的外表和詼諧的談吐所吸引。當小吳對她表白的時候,小紅開心地接受了。但現實的問題是,小紅是湖北的,家庭條件較好,而小吳是河南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 你覺得是愛情,和父母斷絕關係,結果又被拋棄
    我們的愛情看起來很有勇氣,但是卻不是完美的愛情,完美的愛情是能獲得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的支持的,而不是為了愛情和這個世界為敵。這是普遍年輕人的心態,是的,你的愛情父母無權參與幹涉,但是請尊重父母的意見,父母豐富的社會經驗在有些方面可能過時老套,但是看人肯定比你準。為了你所謂的愛情,背叛親人,是否值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由,但是事實證明,不值得。
  • 女兒是「遠嫁好」還是「近嫁好」?六旬大爺的現身說法令人意外
    也就是說,家有女兒,將來很可能要面臨孩子「遠嫁」還是「近嫁」的問題。關於女兒「遠嫁」和「近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遠嫁好,能夠追尋自己的愛情,不必委屈自己,也有人說近嫁好,這樣能夠離父母近一點,互相照應。那麼,「遠嫁」和「近嫁」,究竟誰的優勢更明顯呢?女兒是「遠嫁好」還是「近嫁好」?
  • 母親首次探望遠嫁新疆6年的女兒,見面哭成淚人,網友:遠嫁苦啊
    這個視頻下面有很多留言,有人說遠嫁就是在父母身上扎針,只有經歷了才懂父母的痛。 也有人說,遠嫁只要女兒幸福就好了,不然回家最遠的路就是父母的家。 其中一個網友說: 遠嫁苦啊!我朋友就是遠嫁,有一年過年沒打招呼就回家,發現父母在啃饅頭。
  • 遠嫁,到底有多痛?
    文/小婷半清我在伯父的葬禮上見到了堂姐,自打她結婚,15年了,這是我第3次見到她。她披麻戴孝,守在棺材旁,眼睛紅腫,頭髮凌亂,早已哭不出聲音,除了悲傷,我看到更多的是愧疚。因為遠嫁,她錯過太多。我能看到,堂姐的臉色有得意的成分,她覺得自己贏了這場戰爭,成功對抗了父母,可她那時還不懂,遠嫁到底意味著什麼?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家人,陌生的習俗,很快磨滅了新婚的喜悅。她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聽不懂當地方言,吃不慣當地食物,一個人悠悠蕩蕩地站在院子裡,想念的是遠方的家。
  • 22歲女孩不聽父母勸告,為了愛情背井離鄉,結婚第二年獨守空房
    老話說,父母在,不遠行。無論過去多少年,提起遠嫁,無一不是悲戚的情感,遙想當年,雁門關前,王昭君一身嫁衣自關外而去,紅衣飄飄就這樣消失在大漠之中,為國捨身的故事流傳至今。在大多數人們的眼中中,遠嫁,仍舊是個悲劇,那些遠嫁他鄉的姑娘們,都成了無根的人,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鄉,尋不到自己的親人,在遙遠的異鄉,獨自寂寥。
  • 「千萬別對男人太好」,願這個遠嫁女的血淚史,能讓你真的懂婚姻
    那些處於愛情裡的女人,面對自己如此卑微的選擇,說,我也知道這樣不對,可是我愛他,我願意為他付出所有。既然是你願意的,那就不要怨天尤人。但我依舊要勸女人,別愛得太深,別對男人太好。因為,過猶不及,愛太多了,就成了你的怨恨,他的揮霍。張青是裸嫁遠嫁,為了她的愛情。她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我愛這個男人,我就什麼都不要。
  • 女人為什麼不能遠嫁?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每每讀及此詩,很多人都會黯然神傷,因為大家知道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一件衣服對於孩子而言已是這世間最彌足珍貴的珍寶。其實父母的想法很簡單,他們不求孩子大富大貴,只要能夠留在他們身邊即可,可即便是如此低的要求,有時候也會變成一種奢望。
  • 一位遠嫁女的心聲: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會選擇遠嫁
    但,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有這麼一個女性群體,她們離開父母,到很遠的陌生的地方生活,在那裡,為人妻,為人母,她們不能經常在父母身邊噓寒問暖,一年中,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她們只有通過電話、視頻來解思念雙親之苦,那就是:遠嫁女。02王歡就是一個遠嫁女。
  • 毅然決然,不會妥協,為了愛情,可以拋棄親情的星座
    對於有一些人來說,愛情就是生命的全部,如果沒有愛情,他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因此,為了自己追求的所謂的愛情,他們甚至會不惜拋棄親情。 本期,我們要分享的就是,毅然決然,不會輕易妥協,為了愛情,可以拋棄親情的星座。
  • 普希金,居家隔離人士中的「一股清流」
    同年,他被迫離開俄國首都彼得堡,流放到南部的克裡米亞地區。聽上去有些落魄,不過對於普希金這樣的天才來說,這無異於一次積累素材與體驗生活的絕佳時機。1820到1830的十年,是普希金激蕩而浪漫的青春時光,也是他逐漸在俄國文壇擴大影響力的時期,諸多名作都誕生於此時,例如《高加索的囚徒》、《自由頌》等等。
  • 遠嫁到底該不該?遠嫁的三姐開始愛得有多深,最後就傷得有多痛
    對於三姐的婚姻,我很惋惜,也替她感到不值。先談談前三姐夫這個人是怎樣的。我小時候到過他們在廣東租的房子裡,三姐夫沉默寡然,人高高胖胖的臉又方又圓,且滿臉都是鬍子的粗漢,腳上都是黑色的腳毛,他愛打遊戲,比較不近人情,對我這樣的孩子還是愛理不理。現在我分析下,他這種人就是屬於比較有目的性的人,比較冷漠,對他有用的人才對她好,不講義氣不重感情。
  • 王岫廬︱普希金之後:讀路易絲·格麗克的《預兆》
    很多讀者可能是在格麗克的詩集《阿弗爾諾》(Averno,2006)中讀到這首詩,混雜在詩人其他的詩歌創作中,這行詩後附註的小字「寫於亞歷山大·普希金之後」,顯然更有含糊不清的意味,很容易讓人以為詩人創作此詩,是為了向另一位俄羅斯大師發出致敬或讚美。
  • 那個為了愛情與父母斷絕關係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03生活中,為了愛情與父母斷絕關係的姑娘不止表嫂一個。作家就是其中一個,出身於日本書香世家的富子,祖父是北海道大學創始人,極富地位和威望。當時他們的結合遭到了富子的家人的激烈反對,但富子為了愛情,與家人斷絕了關係。婚後,富子生了5個孩子,以日本女性的賢惠與美德成就了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