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小赫茲的朋友們都知道,近期南方電網在忙著「抗冰保電」——
2021年初,boss級寒潮南下,全網累計10千伏及以上線路覆冰數千條次,每天出動超過6000人次開展防冰應急工作。
然而,我們注意到有網友提問:
網友:
比貴州更嚴寒的地區很多吧?為什麼別人不想貴州一到冬天就忙著抗冰?為什麼要抗冰保電,不能一次解決問題嗎?
親,電網人忙著抗冰,就是為了大家能安心享受暖氣WiFi烤地瓜啊!
「抗冰保電」是什麼,為什麼要抗冰保電(太長不看版)
因為特殊的天氣,我國南方的輸電線路會覆冰(北方的反而不會)。
覆冰的線路,嚴重了會斷線倒杆,導致停電。
所以,南方多省(包括但不限於貴州)必須要抗冰,以保障正常穩定的電力供應。
「抗冰保電」的技術一直在進步,工作效率高。
01
比貴州更嚴寒的地區很多吧?
為什麼別人不像貴州一樣到冬天就忙著抗冰?
「只有嚴寒的地區才需要抗冰」或者「越冷的地方越需要抗冰」這絕對是誤解。
包括貴州在內,我國需要「抗冰保電」的地區恰恰是較北方更「溫暖」的南方。
這和南方溼冷魔法攻擊地理位置、地形環境和特殊的天氣氣候有關。
在持續低溫陰雨天氣下,空氣中的過冷水滴(雨滴、霧滴)碰撞到近地面溫度低於0℃的物體表面而迅速凍結,冰逐漸形成覆蓋物體表面的具有不透明或半透明分層結構的冰殼。這種現象,貴州當地形象地稱為「凝凍」。
對於電網來說,凝凍會導致線路和設備覆冰。
感受一下凝凍和輸電線路覆冰(王緒竹 攝)
凝凍災害主要發生在冬季我國南方山區特別是雲貴高原,導致凝凍的氣象條件包括:
1 冷 氣溫維持在0℃附近或低於0℃
2 溼 持續的凍雨、毛毛雨或濃霧,有時候還有雨夾雪
3 風 適當的風速
1月8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一切都凝凍了。(蔡興文 攝)
凝凍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現象,在西南地區以及雲貴高原周邊的四川、重慶、雲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山區也常常出現,甚至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及福建等省的山區都時有出現。
所以,這些區域的電網,都需要「抗冰保電」
雲南·會澤
氣溫-5.4℃,溼度99.9%,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在此觀冰融冰。(雷明輝)
在「火辣辣」的重慶:
重慶·豐都
國家電網公司工作人員開展電力輸電線路覆冰觀測。(@電網頭條)
甚至,在「很南方」的廣東:
廣東·韶關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韶關供電局工作人員在測量模擬導線覆冰厚度。(潘躍鵬 攝)
02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啟動抗冰保電
就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嗎?
前面已說到,因為南方山區特殊的氣候,會導致輸電線路和設備出現覆冰現象。
輸電線路覆冰會導致冰閃、短路、斷線、甚至倒塔等問題進而引發電力系統故障。
2008年,因線路覆冰而被拉倒的輸電鐵塔。(資料圖)
所以,我們到冬天必須要啟動抗冰保電,及時去除線路覆冰,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穩定供應。
那「抗冰保電」怎麼幹呢?
天要凝凍,線要覆冰,這是現階段人力尚且不能扭轉的自然現象。好在,技術一直在進步,年年都幹的「抗冰保電」工作,已經實現了從人工到高科技的跨越式飛躍,這份工作,電網人越來越得心應手。
可精淮測量線路覆冰厚度的觀冰無人機(陳海 攝)
提前安排的覆冰監測裝置和線路融冰裝置
自2008年冰災以來,南方電網公司通過大力實施線路抗冰加固工程、使用直流融冰技術、建設覆冰監測預警系統等措施,大幅提高電網防冰抗冰能力。
以前,觀冰主要靠人眼,
今天,無人機、在線監測裝置等運籌帷幄;
以前,融冰全靠人力敲打;
今天,普及「直流融冰」決勝千裡之外。
直流融冰
調皮的同學請回憶一下,在做點亮小燈泡實驗時,有沒有不聽老師告誡,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池正負極上的?當時導線是不是迅速發熱甚至燙手了?
是的,直流融冰的原理跟這個一樣簡單。就是通過對輸電線路施加直流電壓並在輸電線路末端進行短路,使導線發熱對輸電線路進行融冰。
原理簡單,但考慮到電網的實際情況,輸電線路非常長,大電網運行非常複雜……所以,「直流融冰」的實際操作,可不是把線路兩端接在超大號電池上的那麼簡單。其背後是大量的科研、開發、應用,可謂科技含量十足。
直擊:在海拔1500多米的貴州黔南州高山上,南方電網貴州都勻供電局出動機動式車載直流融冰裝置,給覆冰線路融冰。(劉仰奇 龔雅琴)
一鍵融冰:南方電網雲南昭通供電局的工作人員只需要點擊滑鼠,線路覆冰就融掉了!一鍵式順控直流融冰作業,將原來4小時的融冰操作,縮短到了10分鐘,就是這麼666!
總結
因為南方山區和雲貴高原的特殊氣象原因,輸電線路會覆冰。為了不讓覆冰導致停電,南方電網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抗冰保電,給千家萬戶送去了溫暖和光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電網「主動脈」強勁、「毛細血管」暢通,亦非一日之功。在年復一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中,電網一直在進步,變得越來越強。
想到留言的你,手機有電有信號,或許身邊還有電暖烤爐,電網人的付出,就不是浪費。
今天,給他們點讚!
原標題:《答網友:不吹不黑,抗冰保電是認「真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