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男輕女」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糟粕,這種觀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統治著人們的思想,家家戶戶都想生兒子,認為兒子才能「傳宗接代」,才能「延續家族的香火」。
如果妻子生不出兒子,這對於家庭來說是天大的事情,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就有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
現如今我們早就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然而仍然有不少人持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種想法在一些農村尤其嚴重,很多家庭寧願被罰款也要生兒子,他們的做法讓人無法理解。
到底生兒子好還是生女兒好呢?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很多人。
前不久有個網友講述了他們村裡一戶人家的經歷,這戶人家接連生了8個女兒,一個兒子都沒有,這家人被全村人嘲笑。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卻成了全村人羨慕的對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
李大叔和張阿姨生活在江蘇北部一個相對落後的農村,那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村裡家家戶戶都想要兒子。
只要有條件,那裡的村民一定要生出一個兒子才罷休,不少家庭都有很多孩子,七八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李大叔和張阿姨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頭胎生了一個女兒,二胎還是女兒,接連四胎都是女兒,這時李大叔夫婦坐不住了,村民們也開始對他們冷嘲熱諷。
當時已經有了計劃生育政策,超生是要挨罰的,他們超生了3個孩子,他們交了一些罰款,即便如此李大叔仍然沒有打消生兒子的念頭。
在隨後的幾年裡他們又生了4個孩子,結果全是女兒,這一下李大叔傻眼了,這些年來為了生孩子他們家被罰了不少錢,生活過得一貧如洗,他們家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李大叔接連生了8個女兒的事情早就傳開了,這種事情在村裡從來沒有發生過,即使在整個鎮上也絕無僅有。
村民們不僅沒有表示同情,反而對這家人嘲笑起來,他們說李大叔命不好,命裡沒有兒子,李大叔要「絕後」,他們說什麼的都有,因為這件事李大叔一家人成為全村人的笑柄。
他們還編了一段順口溜:老李真是有福氣,老天給了8仙女,老李養老不用兒,8個仙女來送終。
那段時間李大叔和張阿姨唉聲嘆氣,不過他們很快接受了現實,他們決定把這些孩子養大。他們家的情況本來就很差,8個孩子就是8張口,生活的負擔可想而知。
那些年李大叔和張阿姨省吃儉用,拼命幹活,努力拉扯這8個孩子,一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
老大16歲那年進城打工,後來幾個女兒接連開始工作,李大叔夫婦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在這些孩子中有3個女兒的學習成績不錯,李大叔堅持供她們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她們都在城市工作,生活條件和收入都很好。
3
後來這些女兒都結婚了,李大叔和張阿姨徹底解放了,不過村民們對老兩口的嘲笑始終沒有停止,他們都說李大叔是個命苦的人,他沒有兒子,沒人給他養老。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不久後李大叔成為全村人羨慕的對象。
他的8個女兒有的住得近,有的住得遠,這些孩子隔三差五來看二老,她們都很孝順,每次來都送不少東西,同時幫二老乾活,李大叔和張阿姨感到很幸福。
逢年過節時一大家子人湊在一起,女兒女婿們對二老恭恭敬敬,他們輪番敬酒,向二老說些吉祥話,雖然李大叔沒有兒子,但是這些孩子都比兒子還要孝順體貼,李大叔覺得自己生了8個女兒一點都不虧。
前些年8個女兒籌錢給父母在鎮上買了一套樓房,此後李大叔夫婦搬到鎮上住,鎮上的環境比農村好多了,這樣一來村民們都傻眼了,他們都對李大叔非常羨慕,改口說李大叔生了8個女兒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現在李大叔和張阿姨在鎮上住得很開心,他們買東西很方便,玩的地方又很多,生活費全都由女兒們出,女兒們會定期來看他們,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閒來無事老兩口一起跳跳廣場舞,到老年人活動中心消遣娛樂,日子過得很幸福。
和他們相比,很多生了兒子的村民生活狀態堪憂,有些人因為給兒子結婚花光了積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有些人有兩個兒子,可是沒有一個兒子願意給他們養老;還有一些人即使有兒子,兒媳和公婆的關係鬧得很僵,兒子也不敢跟他們走得太近……
這些村民的日子過得都不怎麼樣,村裡搬到鎮上住的只有李大叔一家,村民們不由得感嘆:「老李的命真好啊,他生了8個仙女,這8個仙女能給他養老,老李真有福氣啊!」
李大叔和張阿姨的經歷很有戲劇性,當年他們因為生了8個女兒被全村人嘲笑,他們忍氣吞聲,堅持把孩子養大成人。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女兒對父母很孝順,他們不僅照顧父母,還給父母買了一套房子,她們對待父母比兒子還要好。
4
中國人歷來推崇「養兒防老」,認為只有生兒子以後才有保障,很多人都覺得生女兒是「賠錢貨」,女兒是婆家的人,生女兒沒用,其實現實並非如此。
養兒子的開銷要比養女兒大得多,兒子結婚要給女方彩禮,要買房買車,要置辦酒席,一對夫妻攢了一輩子的錢有時都不夠兒子結婚用,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就更難了。
養兒子的目的是「防老」,兒子真的會給父母養老嗎?這個事情真不好說。很多兒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好,他們不想給父母養老。即使兒子有心給父母養老,兒媳不同意他也沒辦法。就算兒子兒媳都很孝順,兩代人住到一起,時間一長難免會發生各種矛盾,這種日子實在難熬。
養女兒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養女兒的開銷要小很多,「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這句話很能說明問題。
其次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女兒更能體貼父母,照顧父母,女兒結婚後也會經常來看望父母,女兒雖然嫁人了,她的心思還在父母身上,所以女兒比起兒子來會更加孝順。
生兒子好還是生女兒好,這是一個長久以來被討論的話題,生兒生女各有利弊,就看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了。
我們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生了兒子是很多人的期盼,生了女兒同樣也不錯,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思想也要隨之轉變。李大叔的經歷給很多人上了一課:生女兒不是壞事,反倒是好事。
固執的認為生兒子一定比生女兒好,堅持「重男輕女」的思想,這樣的做法要不得。
你覺得生兒子好還是生女兒好呢?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