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史話·2014】蘇牙咬人帽子戲法,米內羅慘案

2021-02-28 體壇周報

世界盃倒計時11天,我們來聊一聊2014年世界盃。

提起2014年世界盃,就不可能不提起蘇亞雷斯的咬人事件:在烏拉圭對義大利的小組第三輪比賽進行到第79分鐘時,基耶利尼頭球解圍,然後球在禁區外發展時,蘇亞雷斯衝入禁區和基耶利尼撞在了一起。突然之間,基耶利尼痛苦倒地,而蘇亞雷斯也同樣倒在地上,一時間,整個球場都有點懵,就像8年前齊達內頭槌馬特拉齊時一樣。

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通常來說,我們記者在記者席上,距離草皮都是有一定距離的,本來就比較難以看清;與此同時,記者的眼球通常都跟著皮球在轉,所以如果是在無球狀態下的犯規動作,就不太看得到了;但記者席的好處之一,是有監視器,也就是能看到即時的回放。所以在全場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時,我們已經通過慢動作回放看到了:蘇牙又咬人了。

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咬人了。大家現在都知道:2010年11月他在阿賈克斯時,咬過埃因霍溫的巴卡爾;2013年4月,他在對切爾西的比賽中咬過伊萬;這一次,索性升級到了世界盃場合;有意思的是,此役當值主裁、來自墨西哥的馬可·羅德裡格斯,恰好有一個外號Chiquidracula,這是墨西哥兒童劇中一個吸血鬼的角色。

羅德裡格斯這次只給了義大利一個任意球,甚至都沒有給蘇亞雷斯黃牌,因為他都沒有看到是怎麼回事。憤怒的基耶利尼給裁判看了他肩膀上的牙印,但烏拉圭的加斯東·拉米雷斯過來把他的衣服拉上,似乎這樣就能讓裁判看不到。蘇牙自己也坐在場地上捧著自己的牙叫疼,《衛報》多年後開玩笑說:「前兩次他咬的都是多肉部位,這次咬到了骨頭。」

究竟是什麼讓蘇亞雷斯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了類似舉動?蘇亞雷斯在自己的自傳《路易斯·蘇亞雷斯:越過白線(Luis Suarez: Crossing the Line - My Story)》裡,曾經說英國人在這個問題上非常雙重標準,重鏟的傷人動作經常得到褒獎,是體現了球員的強硬,但咬人這種對肉體沒有啥實質傷害的事情(蘇牙說伊萬挽起袖子給裁判看時,那上面其實啥傷痕都沒有),英國人卻像天塌下來一樣,罰得比斷腿鏟球還重,這也可以說是文化差異了。

當然,這不是說咬人就對,蘇牙自己也知道不對。他在2010年第一次咬人之後,回到家中看到電視上的回放居然哭了。他當時剛剛成為一個父親,擔心自己的女兒將來長大後看到這樣的圖像,會怎麼想爸爸。他妻子當時在看臺上,啥也沒看清,回家看了電視後也對他說:「你到底在想啥?」

蘇牙對自己反覆在球場上咬人,有一個自己的解釋。他在自傳中說:「有時候腎上腺素在比賽中會水平過高,脈搏跳動,而大腦沒有跟上。壓力太大,而沒有一個安全閥。2010年,我當時對場上形勢感到很鬱悶,因為我們在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中平著,當時阿賈克斯的近期戰績很糟,主帥約爾要下課了……我那天非常想把事情做好,但結果卻越弄越糟……最後我無法控制自己了。」

2013年咬伊萬那次,蘇牙說:「我們當時需要擊敗切爾西,才有一點希望能拿到歐冠門票。本來就希望渺茫了,所以輸球意味著一切都完了。我那場比賽踢得糟糕,手球送出了一個愚蠢的點球,我感覺我們抓不住希望了。我對自己很憤怒,我在場上對自己說:『你怎麼能這麼笨拙?』或者是:『你怎麼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而在巴西世界盃上,就在咬人之前,蘇牙有絕佳的機會幫助球隊取得1比0領先,「如果我進了那個球,如果布馮沒有作出那次神奇撲救,那麼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我不會做任何事情……但我錯過了那次機會。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恐懼和憤怒在我體內翻滾,我當時想:『我們要出局了,我們要因為我而出局了』。這種壓力令人窒息……我這不是在說明我的行為合理,而是在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

巴西世界盃,對於蘇牙來說確實壓力夠大的。賽季結束時他做了一個手術,這個手術恰巧還是烏拉圭著名球星弗朗西斯科利的弟弟做的。當時,距離世界盃開賽不到一個月了。這屆世界盃對烏拉圭十分重要,因為1950年世界盃他們曾搶了鄰國的戲,所以蘇牙是絕對不想錯過的。

當時,烏拉圭全國都在為蘇亞雷斯是否能趕上世界盃而擔憂。他也正是因為傷情而錯過了第一場比賽,而缺少了他的烏拉圭意外輸給哥斯大黎加,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次戰他們必須戰勝英格蘭,蘇亞雷斯帶傷上場,梅開二度淘汰了三獅。有意思的是,當他的女兒看到傑拉德叔叔、亨德森叔叔、詹森叔叔、斯特林叔叔和斯圖裡奇叔叔垂頭喪氣時,就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利物浦輸了球,你卻很高興呢?」

不過,蘇亞雷斯認為自己現在已經成熟了,他也不想完全克制自己的原始型打法。利物浦曾經派過一個心理醫生跟他,醫生和蘇牙說歡迎隨時去看他,但蘇牙並不準備去,因為他擔心對自己的心理治療會讓他失去那種野性——溫格曾說現在的足球世界裡,只有南美前鋒才殘存這種原始的野性。

他說自己已經更成熟了,這樣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了,妻子索菲對他的幫助也很大。但他也不敢承諾,一定未來就不會發生,因為萬一發生了,現在說的話大概都會被拿出來打臉。他認為很多不踢球的人沒有辦法理解那種壓力,「總有不踢球的人會說:『你不應該失去自己的理智。』但壓力會讓你做一些你從來沒想像過自己會做的事情,比如暴飲暴食,沒有胃口,行為失常……」好吧,吃很多東西這一點,至少是說服了我。

提起2014年世界盃,另外一個令人難忘的鏡頭就是巴西隊在自己主場1比7輸給德國隊之後,看臺上那個小胖子咬碎鋼牙的照片。世界盃歷史上,巴西和西班牙是僅有的兩支從未在自己當東道主時捧起過世界盃的球隊,但西班牙畢竟只舉辦過一次世界盃,只拿過一次世界盃冠軍,樣本還不夠大,可巴西先後5次捧杯,一次瑞典,一次在智利,一次在墨西哥,一次在美國,一次在日本,從來沒有一次是在自家門口,而他們2014年,已經是第2次舉辦世界盃了。

而為了舉辦本屆世界盃,他們已經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在巴西申辦世界盃時,他們的總統還是盧拉。盧拉當時承諾,所有的球場建設都將是私人投資。但最終巴西在世界盃球場的建設和翻新上,總共投入了3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90%是納稅人的錢。最終世界盃的整體成本達到了150億,再加上兩年后里約奧運會(美聯社評估是又花了131億),國家經濟因此左右支絀。

國家的經濟總盤子就那麼多,世界盃用多了,其它方面的預算就要縮減。因此,巴西人民對這屆世界盃從一開始的熱烈歡呼漸漸轉為冷淡,因為世界盃已經影響到了他們方方面面的生活。而盧拉申辦世界盃時,有關城市基礎設施的很多承諾,最終也沒有完成。沒有完成的理由,有不少是因為腐敗浪費了金錢。這也是為什麼在世界盃開幕之前,很多巴西人在抗議的原因。換句話說,巴西人花費了大量的金錢來辦一堂巴西足球的堂會,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這種背景下,你可以想見巴西國家隊的壓力。而巴西國家隊在歷史上,就不是像德國隊那樣能抗壓的球隊。當時的巴西隊主帥斯科拉裡曾經想用巴西老百姓的困苦處境,來激勵球隊打出成績,比如他曾在巴西一次泥石流災難後請倖存的巴西小孩給隊員傳話,希望他們明白這些小孩的快樂取決於巴西隊的世界盃表現。但這顯然適得其反,壓力下的巴西隊距離崩潰已經非常接近。

在第一輪淘汰賽中,巴西隊就差點輸了。他們的對手是智利隊,在中場休息時,巴西隊發言人羅德裡戈·派瓦在球員通道裡與一名智利球員發生衝突,重擊了對手,並因此被停賽。當最終比賽120分鐘戰成1比1進入點球大戰時,包括隊長蒂亞戈·席爾瓦在內的很多巴西球員都癱倒在場上,有的甚至開始垂淚。他們太怕輸球了,幸虧對智利他們贏了。

四分之一決賽比八分之一決賽順利,巴西隊2比1擊敗了哥倫比亞,但他們在這場比賽中損失了內馬爾,這成為了半決賽被德國隊屠殺的一個關鍵因素——當然了,即便有內馬爾,以巴西隊當時這種壓力,恐怕也很難挽回一場大敗。事實上,巴西足球名宿濟科早就預言,「你看看巴西球員們進場時的臉,看上去他們是去參加一次大逃殺遊戲。他們根本不享受比賽,這讓一切都變得更為艱難。一旦他們碰到同樣水平的球隊,他們就會被擊垮。」

在貝洛奧裡藏特的米內羅體育場,巴西人最終遭遇1比7的米內羅慘案:德國隊先是在第11分鐘由穆勒打入一球,然後在23分08秒到29分零49秒的短短6分多鐘時間內,德國隊又再打入了4球,巴西半場0比5落後,已經完全無力回天;下半場許爾勒再入兩球,巴西隊只是在最後時刻才由奧斯卡射入一球,避免被零封。一個美國記者在現場曾記下這樣一個細節:他的同事不太懂球,但知道足球是一個比分很低的項目,德國隊每進一個球,同事就會來問他:「這球算嗎?」

一夜之間,巴西人的夢想化為泡影,他們剛剛被球隊殺入半決賽的成績好不容易扇起來的熱情,又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未來的巴西國家隊主帥蒂特當天在和妻子一起看球,當德國隊打入第三球時,他的妻子開始哭泣。而養傷的內馬爾是在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看球,下半場打到中段,內馬爾看到自己的媽媽在哭,默默地關掉了電視。

這是巴西隊1975年來首次主場失利,也是76年來巴西第一次半決賽輸球。這是世界盃歷史上比分最大最懸殊的半決賽比分,要知道在德國對巴西這場半決賽之前的6場世界盃半決賽,有5場是1球定勝負。勒夫在比分變成5比0時,轉頭問自己的助理:「告訴我,這是不是真的?」他後來說:「這可是半決賽,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半場休息,2006年經歷過東道主的失望的勒夫,要自己的弟子們悠著點,「我不想讓巴西人在億萬觀眾前蒙羞,他們作為東道主對我們一向不錯。」

那一晚,我就在貝洛奧裡藏特。國內的親友擔心我的安危,叫我不要出門去看熱鬧。但作為一個記者,我肯定不可能不去看這個熱鬧。不過,現場一切平靜,大家所擔心的巴西人暴亂並沒有出現,事實上在0比7時,部分巴西球迷就已經開始為德國隊鼓掌。賽後我坐在媒體大巴等待離開球場時,也發現魚貫而出的球迷其實已經很冷靜。也許,一場1比7的失敗,已經不是悲劇,而是笑劇。如果巴西只是2比3惜敗的話,大家還有心氣鬧一鬧吧。

德國在巴西捧起世界盃,打破了過去的一個傳統,那就是:歐洲國家此前從未在美洲捧起過金杯,也只有西班牙一支球隊是在非歐洲地區拿到過冠軍。雖然這是德國的第4座世界盃金杯,但這是統一後的德國第一次捧杯,他們上一次捧杯還要追溯到1990年了,那時候掄元的還是聯邦德國。

從1990年到2014年,德國人走過了24年的風雨歷程。在這24年中,德國人獲得一次亞軍、2次第三名、另有三次進入八強,卻從未再捧起獎盃——期間,他們倒在歐洲杯上取得過一次冠軍和兩次亞軍、兩次季軍的好成績。那麼,德國足球最終是如何走出2000年代初的一度低迷,重新登上世界之巔的呢?

名記霍尼格斯坦(Raphael Honigstein)2015年的德國足球名作《重啟:德國足球如何東山再起並徵服世界(Das Reboot: How German Football Reinvented Itself and Conquered the World)》,顧名思義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該書回憶,1996年,時任德國足協主席的布勞恩(Egidius Braun)給時任列支敦斯登主帥的教練迪特裡希·魏澤(Dietrich Weise)打電話,要他想一個可行的青訓體系出來,因為德國將申辦2006年世界盃,屆時需要一支強大的德國隊。

之所以找魏澤,是因為他在1970-1980年代對德國青訓有過卓越貢獻。而他1983年離職後,青年隊從1983年到2008年的25年間,只有U16少年隊拿到過1984年和1992年歐青賽的冠軍,其餘一個冠軍都沒有拿到過。當時流行的理論是,現代德國小孩生活太富足,無心踢球,而且電子遊戲等吸引人的東西太多,足球的吸引力沒有那麼強了。但魏澤認為這些理論都是胡說,「德國有足夠多的好苗子,我們只是沒有挖掘出他們來。而好不容易找到的苗子,有球訓練的時間也不夠多。」

魏澤和自己的助手、前達姆斯塔特球員紹特(Ulf Schott)經過9個月的考察,提出了一個計劃:在全國建立有115個地區培訓中心的青訓網絡,全力發展13-17歲的少年踢球;而11-12歲的孩子,則交給當地地區足協。魏澤當時提出的預算是250萬德國馬克(約等於82.5萬英鎊),布勞恩震驚:「怎麼要那麼多?」魏澤解釋說:需要一大批合格的青訓教練,不能指望那些帶孩子的爸爸成為職業好教練。

布勞恩猶豫了,他覺得等世界盃後再看。但1998年世界盃,讓德國得到了教訓:法國通過系統地培養年輕人,拿到了那屆世界盃的冠軍,而德國隊四分之一決賽就出局了。布勞恩痛下決心:在德國隊出局後僅僅4周,德國足協批准了魏澤的計劃,而且預算還擴大到了320萬馬克,共設立121個地區訓練中心,每周給4000名13-17歲的足球少年提供兩小時的訓練。此外,另撥款200萬德國馬克給地區足協,讓他們培養12歲以下大約1萬名足球苗子。

此後的一年,魏澤和紹特行走全國,到處勸說當地把球場貢獻出來,作為培養青年苗子的基地。他們僱傭了一些前職業球員當青年教練,為他們提供裝備,甚至給父母提供開車送孩子來的汽油費。魏澤說:「每個苗子都應該在自己家方圓25公裡內找到一個地區訓練中心。」

德國足協下了行政命令,18家德甲俱樂部在2001-2002賽季必須有自己的青訓中心,2002-2003賽季開始,德甲德乙36家俱樂部必須有青訓中心才能拿到聯賽執照。一些德甲俱樂部一開始拒絕,但2000年歐洲杯的糟糕表現,讓他們失去了民意的支持,因為大家都在呼籲改革德國足球,尤其是在德國獲得了世界盃主辦權之後。而2002年德甲轉播商基希(Kirch)媒體集團破產也帶來了新的契機,因禍得福,由於德甲俱樂部經濟困難,他們不再能浪擲轉會費,所以也就開始著力培養年輕球員。在新政的頭兩個賽季,36家俱樂部共投入了1.14億歐元培養青年球員。

此後,改革進一步深化:11-12歲少年的培養權也被收歸中央,培訓中心增加到了366個,每年1300名德國足協的青訓教練帶60萬名青少年苗子至少訓練一次,年預算增加到了1400萬歐元。2003年,德國足協統一了青訓教練的標準,頒發特別證書。2004年,全國性的U19青年德甲分成三個地區,U17少年聯賽也在2007成立。青訓名帥蘭尼克認為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也能幫助俱樂部在青訓中投入更多錢。

魏澤本人在2001年年滿67歲後退休,他說,當他看到勒夫在2014年拿到世界盃冠軍時,感到「與有榮焉」,他相信自己當年的規划起到了作用。他說:「你拿克羅斯來說,他來自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地區,如果沒有我們的規劃,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他。」

文|克韓

編輯|李爾遜

相關焦點

  • 「蘇牙」名副其實?蘇亞雷斯的咬人帽子戲法,曾三次改變足壇格局
    提起世界級中鋒,球迷心中的答案永遠有蘇亞雷斯的一席之地;提起蘇亞雷斯,球迷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的當屬他驚世之作的咬人帽子戲法。足壇的經典犯規有很多,像是拉莫斯在歐冠決賽中的故意肘擊薩拉赫,或者德容在世界盃決賽飛踹哈維-阿隆索,甚至連齊達內頭槌馬特拉齊都讓球迷覺得在可接受範圍內,但蘇亞雷斯的這般「好牙口」屬實是聞所未聞。
  • 再現咬人事件!曼聯外租門將英甲比賽咬人被禁賽6場
    提到足壇咬人事件,很球迷會想到2014年世界盃上蘇亞雷斯的咬人事件。近日足球比賽再現咬人事件!正租借效力伯頓隊的曼聯門將奧哈拉在比賽中咬人,被禁賽6場,並罰款2500英鎊。不過這位小將比起蘇亞雷斯還是有很大差距,蘇牙曾經咬人帽子戲法,2010年11月他在阿賈克斯時,咬過埃因霍溫的巴卡爾;2013年4月,他在對切爾西的比賽中咬過伊萬,2014年巴西世界盃義大利隊對陣烏拉圭隊比賽中,蘇亞雷斯拼搶中咬了義大利中後衛基耶利尼的肩膀。
  • 世界盃禁止咬人,這個足球運動員在賽場咬人成癮,還越咬越出名
    蘇亞雷斯臨近2018俄羅斯世界盃開幕,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在近日修改足球規則明確表示,賽場咬人將和其他不當行為一樣,要被罰任意球,且咬人的球員要被紅牌罰下。有網友戲稱世界盃新規是針對蘇牙(蘇亞雷斯),調侃道「我感覺你在針對我」。更有幼童球迷錄短視頻語重心長對蘇牙說:「別去世界盃咬人了。」國內球迷網友戲稱的蘇牙8,原名蘇亞雷斯,是烏拉圭的足球運動員,因在2014年世界盃上一咬成名。
  • 世界足壇10大惡人(下):第一毫無懸念,蘇亞雷斯咬人帽子戲法
    2、路易斯.蘇亞雷斯:巴塞隆納前鋒蘇亞雷斯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4年裡咬了3個人,完成了咬人帽子戲法;最讓人難忘的一次咬人:在世界盃上,蘇亞雷斯與義大利後衛基耶利尼的對抗中,突然咬了一口他的肩膀,賽後,國際足聯前所未有的迅速做出了嚴厲的處罰,因為蘇牙已經是慣犯了吧;
  • 世界足壇超級慘案!世界盃4冠王遭血洗,4500萬巨星帽子戲法
    經過90分鐘較量,西班牙6-0大勝德國,製造超級慘案。身價4500萬歐元的費蘭託雷斯大爆發,上演帽子戲法。世界排名方面,西班牙世界第六。德國因為世界盃小組出局,目前僅僅排名第14,在歐洲排名第九,全隊身價接近7.5億歐元。
  • 大羅點球帽子戲法,米哈任意球帽子戲法,他有世界盃決賽帽子戲法
    在足球界,一場比賽打入三球就被稱為「帽子戲法」,這是極為難得的一種表現。而在足球歷史上,還有著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另類帽子戲法」。羅納爾多點球帽子戲法2006年,在世界盃南美區預選賽上,巴西遭遇了「宿敵」阿根廷。巴西頭號球星羅納爾多在比賽中連續打進3個點球,談笑間完成帽子戲法,幫助巴西輕鬆戰勝阿根廷。
  • 世界盃禁止咬人,網友:分明針對蘇亞雷斯,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各路球迷紛紛備好小板凳、啤酒、瓜子熬夜看球時,國際足聯又臨時加戲,爆出一項新規:世界盃禁止咬人,違者將被紅牌罰下看到這條新規出臺後,蘇亞雷斯怎麼想?在蘇亞雷斯以往的球員生涯中,至少發生過5次惡意咬人的行為,並付出了禁賽和巨額罰款的代價。基於其不弱於如鱷魚般的強大咬合力,蘇亞雷斯也喜獲球迷贈予「蘇牙」的稱號!
  • 蘇牙咬人背後的驚天大秘密!!!
    因在球場上亂咬人而被稱為「蘇牙」~本周歐冠即將打響,我才不管巴薩贏還是尤文輸。周六晚,我只關心蘇牙會不會咬人。要知道埃弗拉被咬的那天,全英國人都震驚了。心理學家都開始紛紛出動想要分析這個「神經病」到底在發什麼瘋,說了一堆行為主義療法和弗洛伊德釋夢,好像很專業的樣子。
  • 重說經典-14時播2014年世界盃:瑞士 VS法國
    騰訊體育6月11日訊 世界盃重磅節目《重說經典》,用名局說事,讓足球發聲,帶你提前進入2018世界盃時間。14:00將為您重播2014年世界盃小組賽:瑞士VS法國。 本澤馬獨造3球,對攻大戰締造進球盛宴。
  • 33歲蘇牙連續啞火 17歲小將助攻帽子戲法
    本輪的德甲和西甲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曾被譽為世界最佳中鋒的蘇亞雷斯自打來到馬競後高開低走,這位33歲老將連續兩場啞火,球隊再次收穫0:0;多特蒙德主場4:0大勝弗賴堡,17歲的美國小將雷納上演助攻「帽子戲法
  • 【世界盃史話·1958】桑巴雙子星力壓方丹閃耀瑞典!
    1950年馬拉卡納慘案的沉重打擊,讓巴西足球一度開始懷疑自己的實力。沉鬱之中的巴西人民,在次年選擇了曾經的獨裁者熱圖利奧·瓦加斯(Getúlio Vargas)為新總統——人類通常是這樣,在現實遭遇挫折時,會在懷舊中試圖尋找某種安全感。瓦加斯是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總統,但他的執政也遭遇了很多困難。1954年世界盃,巴西又一次在1/4決賽輸給了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隊。
  • 這個帽子戲法將阿根廷直接扛進了2018世界盃!
    在關鍵的世預賽最後一輪,梅西用一個帽子戲法,將阿根廷扛進了2018俄羅斯世界盃。
  • 世界盃贏大獎| C羅五大不可思議,上演帽子戲法
    在今天凌晨結束的西班牙對戰葡萄牙的比賽中,兩隊3:3戰平,在葡萄牙隊落後的情況下,C羅任意球破門,完成了本屆世界盃首次帽子戲法。
  • 重回2014世界盃恥辱之地 巴西男足遇上的又是老冤家阿根廷
    這場世預賽對決將發生在米內羅球場,東道主巴西曾在2014年世界盃半決賽中被德國完全碾壓。「當然,回到這裡仍舊觸動著我們所有人,甚至連沒有參賽的人都是如此,」巴西隊主教練蒂特說道,「但是我們需要明白如何在各種情況下作戰,兩年已經過去,我們現在身處於一個不同的時刻。」
  • 世界盃十大瘋狂帽子戲法 巴蒂有如神助[組圖]
    世界盃十大瘋狂帽子戲法 巴蒂有如神助[組圖] 06-18 18:32    來源:騰訊體育     導讀:在昨天世界盃阿根廷VS韓國的比賽中,阿根廷隊的伊瓜因上演了帽子戲法
  • 1個點球引發的慘案!19歲神鋒帽子戲法,獨造33球超越梅西C羅
    前言:1個點球引發的慘案!19歲神鋒帽子戲法,獨造33球超越梅西C羅就在剛剛,多特蒙德在客場6-1大勝帕德博恩,拿到了3分!本場比賽多特蒙德天才新星桑喬帽子戲法,上半場比賽多特蒙德沒有取得進球,下半場多特蒙德則是狂入6球,積分榜上目前落後拜仁7分,還剩下五輪想追難度不小啊!賽後多特官博也發文:全場比賽結束,桑喬帽子戲法!師妹一球一助,阿扎爾、哈基米建功!我們在客場6-1大勝帕德博恩!話不多說,橫迷們六一快樂 !熱議多特6-1狂勝:上半場0球下半場7球!
  • 深度分析 | 蘇牙與巴薩的愛恨情仇
    2014~2015賽季,巴薩宣布了蘇亞雷斯加盟的消息。宇宙隊不甘自己的無敵神話被終結,令聯盟膽寒的MSN組合橫空出世。2014年世界盃向基耶利尼出口,從此留下了蘇牙的稱號。在球場上咬人是一種影響十分惡劣的行為,何況是在萬眾矚目的世界盃。從那之後,蘇亞雷斯和基耶利尼的梗時常被人提起。
  • 世界盃:「帽子戲法」「越位」「烏龍球」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帽子戲法,大家知道這個什麼意思嗎?在世界盃第一場焦點戰c羅就給球迷科普了一下什麼叫帽子戲法,很簡單就是一名球員獨自進三球。烏龍球,這個在世界盃才開始這幾場比賽裡面又看到,不少球迷都說把自己絕殺了,球員在世界盃大舞臺打出這種球,心裡難免都對蒙山一層陰影。烏龍球就是把球打進自己家球門。
  • 百科知識:帽子戲法是什麼意思
    「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作為一個專用詞出現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  後來,「帽子戲法」被廣泛應用於體育比賽中。  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3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但不包括在決定比賽勝負的點球大戰中的進球。  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範圍不只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形容連續3次的成功。  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闢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 世界盃歷史上的那些「慘案」1986:沒落的匈牙利足球
    世界盃歷史上的那些「慘案」1986:沒落的匈牙利足球 2018-04-17 21:20  什麼都說的小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