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奪全勝 跨步小康氣象新 「十三五」氣象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6 中國氣象局

清零!11月23日,貴州省9縣宣布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務院扶貧開發小組辦公室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十三五」的這最後一段賽道,我們贏了!

2016年至2020年,5年光陰不過是歷史長卷上舉重若輕的一筆,卻划去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超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告別絕對貧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壯舉。

在奪取脫貧攻堅偉大勝利、向著鄉村振興闊步邁進的徵程上,全國各級氣象部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踐行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理念,堅持趨利避害並舉,奮力書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氣象答卷」。

破題——強化頂層設計,下好脫貧攻堅一盤棋

脫貧攻堅,氣象部門怎麼做?做什麼?

「十三五」期間,兩份文件對氣象助力脫貧攻堅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氣象部門提出明確要求。隨即,中國氣象局出臺《打贏脫貧攻堅戰氣象保障行動計劃(2016-2020年)》,聚焦眼前五年,奠定奮鬥基調。

2018年,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印發,放眼未來十年,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一躍指明氣象方向。

在兩份文件中,「趨利避害、減災增收」被反覆提及,成為氣象助力脫貧攻堅、保障鄉村振興的核心思路。

綱舉目張,關鍵還在以上率下,帶動各級氣象部門在脫貧攻堅氣象保障工作上展現新作為。中國氣象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並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所在的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建立相應領導機制。領導小組統領全局,每年印發氣象扶貧開發工作要點,並在平臺建設、業務服務、科研能力等方面對地方給予大力支持;各級氣象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及中國氣象局黨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將各項要求落實落細。

在中國氣象局黨組統籌部署下,氣象部門以基本建成貧困地區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農業氣象服務體系為抓手,穩步構建以智慧氣象為標誌的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向著脫貧攻堅最後階段全力衝刺。

強基——錘鍊專業能力,守住致貧返貧底線

在決戰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階段,今年汛期顯得尤為驚心動魄。大疫之後又逢大汛,降雨來勢洶洶,洪水、內澇、滑坡險情不斷,給小康圓夢之路帶來挑戰。

但在脫貧攻堅和防汛救災兩個戰場,氣象人都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避險」能力凸顯——在6月四川涼山泥石流災害中,覆蓋全州的自動氣象站及時監測雨情,各部門迅速響應,679名群眾被緊急轉移;在湖北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恩施州沙子壩村,面對堰塞湖險情,搶險救災氣象保障服務及時到位……災害來得快,但氣象服務更快。

「減損」作用發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棉花高溫氣象指數保險為產業發展裝上了「穩定器」;在安徽省潁上縣,氣象、農業農村、保險等部門組建的專家組多次走訪提出補改種建議,為農戶恢復生產、減免損失增添信心……「天公不作美」,但氣象更貼心。

看得見的服務成效背後,是基礎支撐更加牢固——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文,將駐村扶貧工作隊全部納入基層氣象信息員隊伍;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自動氣象觀測站鄉鎮覆蓋率達100%;建成41.6萬套農村高音喇叭、15.1萬塊鄉村電子顯示屏……農村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更加有序高效。

是科技成果發力——全國暴雨、洪澇等災害監測預報以及影響評估能力不斷增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水平和安全性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累計增加降雨量2200餘億噸,防雹作業保護面積約290萬平方千米;完成全國2000多個縣(區)暴雨洪澇等災害風險普查,製作了一系列風險區劃圖,已用於風險評估與預評估業務及技術服務。

更是長期實戰中構建起的應急管理體系高效運轉——5年來,全國2090個縣(區)制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8萬個鄉鎮將氣象災害防禦納入政府綜合防災減災體系,15.47萬個村(屯)制定氣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7.8萬個氣象信息服務站,76.7萬名信息員覆蓋全國;5.73萬個重點單位或村(屯)通過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估。

通往全面小康的路不會是坦途,氣象人能做的就是讓這條路再平一些、穩一些,讓「天災」不再成為奔向夢想的「攔路虎」。

賦能——把握精準發力,融入改革發展大局

2020年是中國氣象局與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結對子」的第八個年頭。

過去貧困程度深、人均資源少、財政收入低,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步伐緩慢、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突泉已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集體經濟活了;「安居夢」圓,村屯環境整潔了;教育落實,村民心氣兒高了……突泉發生「蝶變」,成功退出貧困旗縣序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12%。

突泉幫扶工作的成績,是氣象部門「輸血、造血、活血」並舉、推動扶貧工作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的縮影。

輸血,輸的不是「只慰不問」的「血」,而是有助於貧困地區蛻變的「新血」。

新技術——天上的「眼睛」更亮了,無人機機載攝像頭和氣象傳感器,風雲系列、高分系列等遙感衛星精細捕捉更大範圍的農情、災情變化;田間的「衛士」更強了,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和農田小氣候監測系統,實現了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和局地小氣候自動化觀測;標準化農業氣象科技示範園、農業氣象適用技術推廣基地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自然饋贈的光與熱更暖了,精細的太陽能資源數據、精準的預報服務產品和精密的太陽能資源監測等,有的放矢地助力國家光伏精準扶貧工程切切實實轉化為「陽光經濟」……

新服務——面向貧困地區26.9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內涵拓展,不僅僅是深入田間地頭,在農氣服務App上,在專家聯盟的直播課堂裡,在隨時隨地可接通的視頻電話中,直通式服務「通」到了人心裡。緊跟發展政策的氣象服務鏈條延伸,在貴州山區、黃河灘區、三峽庫區、寧夏戈壁灘上,「扶貧移民」過程中前有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防雷安全監測先行佑平安,後有農業資源調查、產業保障服務跟進促發展,一路護航有始有終。

新人才——選優配強扶貧幹部,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優秀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撲下身子為基層「找病灶」「挖窮根」,同時通過講黨課、說政策、鼓鬥志、開展常態化黨務學習,為幫扶地區黨支部和「兩委」班子注入活力,以思想促行動,以黨建促扶貧。

造血,挖掘優勢資源,探索創新產業扶貧模式,打造脫貧新「引擎」,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因地制宜,合理謀劃特色產業。或以特色農業為抓手,打造氣象好產品。放眼全局,多項針對區域特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科研成果落地有聲,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輻射示範效益不斷凸顯;聚焦地方,陝西柞水的木耳,山西大同的黃花,引入巴彥淖爾的張雜谷,落戶河南的油用牡丹,「支援」貴州普安的白茶……在各地氣象部門的助力下,成為當地脫貧攻堅斑斕圖景上的一抹亮色。

或以綠水青山為寶藏,加大氣候資源開發力度。中國氣象局推進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地區精細化到行政村的實時開發利用評估;建設國家氣候標誌標準技術體系;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和國家氣象公園……讓「陽光收入」「綠色收入」成為精準幫扶堅強保障。福建「氣候福地」、浙江避暑勝地、湖南氣候旅遊勝地……各地爭相推出旅遊氣候資源品牌,為公眾旅遊、度假和康養提供精準指導,成為地方經濟建設中的「點睛之筆」。

因時求新,及時創新扶貧新模式。電商扶貧成「新寵」,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及汛情影響,農副產品銷路受阻,多地氣象主播、幫扶幹部化身「店小二」,做好「代言人」,讓山東煎餅、四川黃果柑、庫爾勒香梨等農特產品接連創下銷量新高。代幫代捐有妙招,中國氣象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各地氣象部門紛紛行動,主動採取「以購代捐」「以物換購」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扶貧公崗開新路,在西藏、內蒙古、四川等14個省(自治區)設立1249個氣象觀測扶貧公益崗位,湖北、貴州、甘肅等省設立33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扶貧公崗,既兜底脫貧,又實實在在發揮了效益。

因人施策,扶志與扶智並舉。建智庫,在廣西環江縣,專家聯盟以智庫共同體的力量助力產業高效科學發展;在內蒙古突泉、新疆喀什,「村委會課堂」「農民夜校」如火如荼,為當地留守兒童和村民送去專業知識,更搭起溝通的橋梁。點心燈,在湖北恩施,「氣象媽媽」用真情溫暖留守兒童;在安徽懷寧,縣氣象局黨支部書記、局長徐紅玲被五保戶老人當做「親閨女」……一批批扶貧幹部把他鄉當故鄉,打開脫貧致富的新天地。

相關焦點

  • 凝聚氣象之力 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工作再次成為考察重點。從重申「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少」,到強調扶貧「不能搞形式主義」,再到肯定電商對脫貧致富「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明晰了主線,劃定了紅線,指明了路線。近年來,氣象部門堅持深入一線,助力脫貧攻堅,成果明顯。讓我們選取片段,感受一下精準扶貧中的氣象之力。
  • 趨利避害 湖北氣象部門「氣候+」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湖北氣象部門發揮行業優勢,創新探索出了一條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氣候+」精準扶貧方式,在湖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路上留下了「氣象印記」。 湖北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汪金福日前接受新華網採訪時介紹,湖北氣象部門服務脫貧攻堅主要是從趨利和避害兩個維度來開展的。
  • 看這份「十三五」氣象為農服務成績單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氣象系列報導之⑧倉廩實,天下安。「十三五」期間,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在農業生產中,不論是「看天吃飯」還是「知天而作」,天氣氣候條件始終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放鬆!
  • 西藏585個氣象扶貧公益崗助力農牧民減災增收
    自動氣象站是他在氣象觀測扶貧公益崗位交到的「新朋友」,也是2019年底西藏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後,氣象部門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具體體現。據悉,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積極發揮氣象科技優勢,創新氣象助力脫貧攻堅方式,在全區490個鄉鎮設立氣象觀測扶貧公益崗585個,此舉既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無人自動氣象站看護管護難的問題,又促進了農牧民減災增收。
  •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氣象考題,如何作答?
    氣象部門將繼續舉全部門之力做好第三屆進博會、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如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壓實扶貧責任,發揮氣象趨利避害雙重作用報告提出,加大剩餘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化兜底保障。
  • 張掖市助力脫貧攻堅慈善募捐倡議書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社會各界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和政府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傾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各級慈善組織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決戰脫貧攻堅,愛心點燃希望。雖然張掖市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持續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的使命任務還很艱巨,同時,也還有一些困難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急需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持續幫扶。
  • 「十三五」時期山東氣象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走過「十三五」、回望「十三五」,在這一加快推進山東氣象現代化、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的關鍵時期,山東省氣象局堅持氣象現代化「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引領山東氣象事業穩步前行。守護齊魯大地,初心如磐。五年奮進路「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 2020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召開
    會議明確今年氣象工作的總要求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建設氣象強國目標,切實強化政治統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推動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加強部門黨的建設,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更好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氣象保障。
  • 全國氣象局長會上,這些「高頻詞」引發熱議!
    2019年,中國氣象事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氣象全面融入和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軍民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獲得了各方高度認可。同時,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達91.9分,再創歷史新高。氣象部門在提供更智能、更貼心、更精細的氣象服務上取得實效,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氣象服務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廣西氣象人助力脫貧攻堅結碩果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廣西各地精準施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過去的幾年裡廣西氣象人不怕苦、不怕累為農民做好事;堅持氣象為農,絞盡腦汁想辦法、找出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在脫貧攻堅路上時常有感人淚目的畫面,也有振奮人心的故事,下面選取三二事,感受氣象人真抓實幹,拼搏奮鬥的精神。
  • 那曲市脫貧攻堅亮點掃描:凝心聚力抓攻堅 昂首闊步奔小康
    那曲是全區「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之一,作為西藏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市之一,在貫徹執行中央和區黨委精準扶貧政策上,那曲市堅持領導精力向脫貧攻堅聚焦、工作力量向脫貧攻堅集中、政策項目資金向脫貧攻堅傾斜,不打折扣、一以貫之,做到了那曲海拔高,但扶貧人的精神鬥志更高
  • 幹部攻堅克難 助力全面小康
    脫貧攻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夢,是近14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步入全面小康社會,是2020年完成的目標任務。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徵程中,廣大幹部要緊緊的拉著貧困戶的手,攻堅克難、奮勇前行,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向貧困發起總攻,帶領著他們走出貧困、奔向小康。
  • 淅川縣全域黨建助推脫貧攻堅
    建立聯合黨支部,幫助群眾解決脫貧難題,是淅川縣開展全域黨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淅川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深度貧困縣,2020年2月退出貧困縣序列後,仍有2557戶5537人未脫貧,其中又以五保低保、因病因殘致貧等群體居多,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以全域黨建為統領,凝聚各方力量,整合關聯資源,打通脫貧攻堅領域層級、行業等壁壘,為決勝脫貧、實現全面小康凝聚發展新動能。」
  • 決戰脫貧 燕趙決勝——河北省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18年,四十畝灘村終於脫貧了。「村民們的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2600元增長到2019年的9850元。大家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增強了發展的內生動力。」9月2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脫貧攻堅一線群英代表」記者見面會上,孫國亮說。  扶貧工作不容易。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浸染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2020-07-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成就:你不知道的氣象科技
    五年來,天津市氣象部門直面天津加速打造智慧城市的需求,以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服務能力為目標,以「智慧氣象」工程建設為抓手,推進智能感知、情景互動、普惠共享的智慧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建成集天氣、氣候、海洋、流域、環境氣象業務和決策服務業務系統於一體的天津一體化氣象業務平臺(Tiptop),智慧氣象深度融入供電、供熱、供水、交通等多領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和精細化需求,助力天津高質量發展。
  • 中國氣象報述評:不負深情厚望,書寫實幹答卷!
    時值「十三五」收官之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學習成果與氣象部門高質量謀劃「十四五」氣象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戰略布局日臻完善。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時刻引領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 南昌縣:聚焦脫貧攻堅 決戰全面小康
    南昌縣:聚焦脫貧攻堅 決戰全面小康 2020-12-15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心聚力,奏響脫貧攻堅進行曲
    今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攜手戰「疫」的特殊一年,這些挑戰賦予了今年的「扶貧濟困日」別樣意義。鼎和保險公司發軔於深圳,作為特區一支富於責任感的金融央企力量,始終牢固樹立陣地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積極響應「扶貧濟困日」活動號召,為脫貧脫困貢獻力量。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實現3.23萬人脫貧 金秀實現成為...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實現3.23萬人脫貧 金秀實現成為廣西首批脫貧摘帽自治縣 2020-12-0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