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裏海經濟論壇在土庫曼斯坦土庫曼巴希舉行
第一屆裏海經濟論壇日前在土庫曼斯坦裏海沿岸城市土庫曼巴希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逾3000名代表就促進地區貿易和投資等議題展開討論,論壇框架內共籤署57份各類合作文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亞塞拜然、伊朗5個裡海沿岸國家領導人表示,將把裏海發展成連接沿岸國家和其他所有有意參與地區合作國家的橋梁。發展貫穿裏海沿岸的交通動脈、構建通達的運輸系統、建立沿岸國家自貿區是未來區域發展的主要方向。各方商定下次部長級會議將於2020年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舉行。(新華社、商務部網站)
2019歐亞經濟論壇於9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舉行
▲2019歐亞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網)
8月13日,2019歐亞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在西安召開。據發布會消息,2019歐亞經濟論壇定於9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舉行。2019歐亞經濟論壇由外交部指導,商務部等9個國家部委、國際組織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論壇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合作,高質量發展」。論壇採用「1+10+14」的內容架構,共計舉辦各類會議活動25項。(陝西日報)
前7個月重慶進出口總值超3100億
8月13日,記者從重慶海關獲悉,今年1-7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3131.9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8%。其中,出口2016.7億元,增長14.5%,進口1115.2億元,增長15.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明顯,今年前7個月,重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54億元,增長31.8%,領先同期重慶外貿整體增速1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速高出26.4個百分點。(重慶商報)
1-7月重慶與廣西北部灣間鐵海聯運班列達526列
1-7月,重慶與廣西北部灣間鐵海聯運班列達526列,同比增139%。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進一步擴大了西部內陸對外開放,截至今年7月底,鐵路方面,重慶與廣西北部灣間累計雙向發出1183列班車,外貿貨值累計6.3億美元、內貿貨值約30億元。公路方面,重慶東協公路班車2016年4月28日首次運營至今年7月31日,共計發車1460車次,總貨值為11.98億元。(人民日報)
非洲開發銀行盛讚中國對非投資合作
坦尚尼亞主流媒體《衛報》報導,非洲開發銀行奈及利亞負責人8日接待訪奈及利亞的中國私營企業代表團時表示,中國對非投資,尤其是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投資契合非洲國家發展需要。他盛讚了中國多年來通過非發行對非洲各國發展持續給予的資金支持,中國與非洲開發銀行共同成立20億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長基金」2014年11月開始運行,分10年通過非發行支持非洲各國滿足條件的項目。中國的這些政策使非洲各國受益良多,非發行也願意繼續同中國保持良好合作,共同促進非洲各國的發展。(商務部網站)
「一帶一路」與中智貿易合作主題會議在智利舉行
2019「一帶一路」與中智貿易合作主題會議12日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舉行,會議由智利中資企業協會和智中商會聯合主辦。中國駐智利大使徐步在發言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聚焦發展,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為核心內容,這與智利的發展戰略和需求不謀而合,雙方應當共同挖掘經貿合作的新潛力,做創新發展的引領者,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建設,促進兩國企業在5G、高鐵、公路、港口、清潔能源、電子商務等領域加強合作。(新華社)
上半年中國對阿爾及利亞出口額同比增長23.14%
近日,阿爾及利亞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外貿情況,今年1-6月阿爾及利亞進出口額達44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8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57%;進口額為22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1%。中國仍是對阿出口第一大國,上半年,阿方從中國進口額達42.19億美元,佔同期進口總額的19%,較去年同比增長23.14%。(阿爾及利亞國家通訊社)
菲律賓蘇比克—克拉克鐵路將於明年啟動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8月13日報導,菲交通部長亞瑟·杜伽德表示,計劃在2020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開始建設蘇比克-克拉克鐵路項目。該列車線是交通部計劃在呂宋島中部建立物流樞紐的一部分,蘇比克-克拉克鐵路跨越71公裡,由中國公司建造和資助。交通部計劃在2022年底之前將目前77公裡的軌道線(地鐵軌道交通3號線、輕軌1號和2號線以及菲律賓國家鐵路)擴建至約322公裡。若包括仍在建設中的項目,總長度將增加到1900公裡。(商務部網站)
2019年上半年赴柬中國遊客數量增長38.7%
▲柬埔寨吳哥窟。(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近日,柬埔寨旅遊部發布報告,2019年上半年柬埔寨共接待中國遊客129萬人次,同比增長38.7%。報告稱,今年1月至6月,柬埔寨共接待國際遊客333萬人次,同比增長11.2%。其中,中國遊客數量佔外國遊客總量的38.7%。中國依然是柬埔寨最大旅遊客源國。(新華網)
2019年上半年中菲貿易額增長12.4%
據菲律賓統計署統計,2019年1-6月,菲律賓與中國雙邊貿易總額16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菲律賓對中國出口45.9億美元,增長7.7%,自中國進口118億美元,增長14.3%,逆差72.2億美元,增長20%。菲前五大貿易夥伴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中國香港、韓國。中國是菲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商務部網站)
31名衣索比亞學生獲2019年中國政府獎學金
中國駐衣索比亞大使館13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辦2019年中國政府獎學金錄取通知書頒發儀式,31名衣索比亞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獲獎學生將於今年8月底到9月初前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學習,所學專業涉及林業、水利、工商管理、食品衛生等。(新華網)
梁昊光:開放的互聯互通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最鮮明的標識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梁昊光在《紅旗文稿》刊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致辭中多次強調「開放」和「互聯互通」,在第二屆論壇開幕式致辭中「開放」一詞共出現27次,「互聯互通」一詞共出現9次,這些關鍵詞向世界傳遞出的是中國不斷開放市場的態度和決心以及「一帶一路」全方位、高水平、高質量的發展趨勢。開放的互聯互通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最為鮮明的標識,這與今年6月舉行的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致辭中提到的「面對變局,群策群力、合作共贏是各方的正確選擇」高度一致。(紅旗文稿)
周太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挑戰和相關建議
日前,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周太東在《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發表文章表示,目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面臨著諸多挑戰:國際規則體系龐大複雜;中國經驗未完全照搬西方或國際機構制定的準則;沿線國家法律不完善等。因此,要在多方面採取措施,一是提升認識、統一思想,全面梳理和分析海外業務,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和實施計劃;二是在環境保護、勞資關係、拆遷補償、社區參與、反腐敗等方面,提升合規意識、能力和制度建設;三是加強大勢研判和重點因素分析,開展輿情跟蹤,強化安全保障和風險應對;四是重視提升各類項目的質量與效果,提升項目所在國普通群眾的獲得感,增進參與國人民的利益和最大程度獲得相關方的支持;五是做好商業可行性評估,儘早做好應急預案;六是要創新企業社會責任做法,重視宣傳和溝通,提升企業品牌建設,加強交流增信釋疑。(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
▲盧森堡有著多樣化的自然與田園風光,近日進入麥收季節,收割後的麥秸捆散落在田間,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圖片來源:新華網)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