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Aloha大家好,我是白樺樹娃娃。今天要教大家用尤克裡裡彈唱陳綺貞的《小船》。陳老師是我最喜歡的女歌手,所以扒她的歌也是格外用心。這首歌全曲基本只用了一個和聲進行,卻處處透著高級感。如果你彈膩了千篇一律的和聲套路,不妨來挑戰一下這首歌。
示範視頻
教學視頻
////
講解
1.和弦
這首歌是F調轉G調,F調用了8個和弦,升調的間奏多加了3個和弦,升成G調後又用了3個和弦,所以一共用了8+3+3=14個和弦。不僅數量多,還大都是沒怎麼見過的,需要多花點功夫熟悉。
2.節奏型
好在這首歌的節奏型很簡單,整首歌只用了一個節奏型:四弦,上掃,切音,上掃。我一般用大拇指撥四弦,用食指掃弦,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3.段落結構
這首歌的段落結構實在是有些複雜,需要好好捋一捋。
(1)第一段:前奏——主歌1——主歌2——副歌1——主歌3——間奏1——副歌2,整個這些都是F調,其實以上內容足夠支撐一首歌了。
(2)第二段:由於第一段基本只用了一個和聲進行,編曲老師大概害怕這樣會顯得太過平淡,所以在副歌2結束後,用一句恢弘壯闊的間奏2作為過門,給歌曲升了個調。
(3)第三段:主歌4,升到G調,精緻優雅地結束。
4.和聲進行
這首歌雖然和弦多,但是和聲進行非常規整。
第一段的前奏、主歌、副歌,都只用了一個和聲進行:Gm7—C7—FM7—bBM7—Em7b5—A7—D,即F調的II級m7—V級7—I級M7—IV級M7—VII級m7b5—III級7—VI級。咦,有沒有發現,居然是2514736,其實也是一個和聲套路來著。陳老師用了許多七和弦,把這個套路精緻地隱藏了起來,讓你只覺得高級,感覺不到套路。七和弦代替三和弦這一招,上節課有介紹過,怎麼樣,很常用吧。這個和聲進行的絕妙之處在於,它是個四度循環,2到5、5到1、1到4,等等,都是四度。我們知道251(比如Dm—G7—C)可以很好地推進歌曲進行,而這個套路相當於用了5次251,鼓掌。由於最後落在VI級也就是小三和弦上,所以整個套路的色彩偏憂鬱,適合小調歌曲。
總結:II級m7—V級7—I級M7—IV級M7—VII級m7b5—III級7—VI級
舉例:Dm7—G7—CM7—FM7—Bm7b5—E7—A
第二段的升調過門非常值得借鑑。它用了5個和弦,bB—F—#Gdim7b5—Gm7—A7,成功地把F調升為G調,+2key。換算一下,這個和弦進行應該是,IV級—I/III級—#II級dim7—II級m7—III級7。為什麼這樣可以轉調呢?因為這裡最後一個和弦III級,正好是轉調後的II級。如上所述,主歌的第一個和弦,正好也是II級,所以就很好地銜接上了。這條和弦進行的亮點在於#II級dim7,離調和弦給人耳目一新感。還有就是根音的半音階下行,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第二個和弦用I/III級代替了I,即I級和弦的第一轉位,從而讓根音(按C調算)可以從F到E到#D到D,聽起來非常連貫。原位和弦(比如F)和轉位和弦(比如F/A)在尤克裡裡上是沒有區別的,因為沒法體現根音,但在鋼琴和吉他上區別很明顯。想嘗試副歌升調的同學,可以照搬這個套路試試。
總結:IV級—I/III級—#II級dim7—II級m7—III級7(升調用)
舉例:F—C/E—#Ddim7—Dm7—E7
今天的課就到這裡啦,最後嘮叨一句,這首歌真的是蠻複雜的,扒歌和學歌都挺費神,大家量力而行咯。實在覺得難,就把最後升調部分刪掉,也完全OK。學一首精品歌的收穫,遠超學十首口水歌,你們覺得呢?
曲譜
視頻用琴:聆聽,淘寶搜索「白樺樹娃娃尤克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