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科創板兩項儲備創新制度:做市商讓交易更理性 老股轉讓...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朱寶琛

科創板運行已經一年有餘,一系列的制度日益完善,不過,還是有多項創新制度待出,如引入做市商制度、允許IPO老股轉讓等。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讓交易趨於理性,引導股價回歸合理價值區間。而合規的IPO老股轉讓,有利於增強市場流動性,為優質企業拓展更多的資本空間和金融資源空間。

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

對於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上交所已經多次表態。最近的一次是在科創板上市一周年之際,上交所副總經理闕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增強科創板市場流動性,確保改革成效,上交所考慮從三個方面不斷完善制度供給,包括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研究推動交易機制改革。

他解釋稱,在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層面,上交所已有一定經驗積累。上交所股票期權及基金市場都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已平穩運行多年,成效發揮顯著。在科創板競價交易基礎上引入做市商制度,將對競價交易形成有益補充,有助於提升科創板市場穩定性,保障市場流動性並提升定價效率。

而早些時候,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提到,做市商有維持基本流動性和穩定市場合理定價兩個作用。未來需要做市商在合理定價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配套制度需要跟上。比較重要的制度是高效的證券借貸融券服務,如果有融券制度,做市的成本會降低,定價效率會更高。

事實上,做市商制度在科創板發布制度框架之時便已經預留了政策空間。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目前科創板股票交易實行競價交易,條件成熟時引入做市商機制,做市商可以為科創板股票提供雙邊報價服務。

對於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業界認為,這既是與國際接軌,也是對科創板在上市定價和交易模式上的探索。在市場建立初期,做市商通過雙向交易激發流動性,逐漸盤活市場融資功能。同時,由做市商帶來競爭性的發行價格、博弈價格,促使科創板個股的定價更加均衡和有效。

「做市商制度起源於國外,目前在我國的股轉系統全面實施,不過從實施來看,做市商正在向頭部券商傾斜,小券商逐步退出。」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他進一步介紹,從制度來看,核心一般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法人充當做市商,向市場連續報價,並按其提供的價格接受投資者的買賣要求。紐交所採用的是這一制度安排,也是最成功的踐行做市商制度的交易所。2010年美國股市閃崩,5分鐘內急跌600點,市場瞬間損失一萬億美元,在這期間只有紐交所的股票可以正常交易下去,就得益於紐交所做市商交易員積極的人為幹預。

「從這一事件來看,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是有益的嘗試。」胡曉輝說,這可以讓交易趨於理性,同時引導股價回歸合理價值區間。

闕波表示,引入做市商制度主要有三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助於提升科創板市場穩定性;二是有助於保障科創板市場流動性;三是有助於提升科創板市場定價效率。在此基礎上,競價市場中做市商圍繞其價格目標進行雙邊報價,可以使更多信息融入股價,有助於股價向價值回歸,減少非理性交易行為,提升市場定價效率。尤其在市場大漲大跌時,做市商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承接投資者訂單,有助於平抑市場過度波動。

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

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及科創板的創新制度時,其中一項就是「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

允許IPO老股轉讓在我國資本市場上並不是新事物。早在證監會2013年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暫行規定》,明確持股滿36個月的老股東可以在公開發行新股時按照平等協商原則向公眾發售老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數量。

「在證監會現行規則層面上,老股轉讓理論上不存在障礙和問題。」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監管機構出於穩定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等目的,實際上使得減持規則在實操層面上比較嚴格、複雜、繁蕪、密集。事實上,根據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承諾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2017年證監會的減持新規細化了減持規則,進一步擴大了限制減持股東範圍,這些都直接限制了老股在上市後的交易,也使部分股東偏好搶在IPO前進行老股轉讓。

「限制老股東減持,減少了市場上自由流通股的供給,變相推動了股價脫離基本面上漲,使估值虛高、存在泡沫。」龐溟說。

他進一步表示,允許IPO老股轉讓引入科創板後,監管層維護A股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意圖明顯,將繼續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和流動性,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股份,堅決制止和打擊無序減持、違規減持,同時也會給正常的減持、退出和轉讓明確方式、拓寬渠道、加強正規化制度化管理。

今年7月3日,上交所、中國結算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業務指引》,並於7月22日開始實施。這是深化推進科創板註冊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意在通過市場化方式完善科創板股份減持制度。

龐溟表示,此舉更好地完善了科創板合理減持制度,明確了市場預期,防止了短期套利,體現了註冊制改革的目標和思路,有利於首發前股東正常股份轉讓權利和其他投資者交易權利,有利於緩解資金壓力,同時還有利於滿足創新資本的退出需求,有利於創投基金根據需要自主決定減持的時間、數量和比例。

「市場對科創板優質標的、標杆企業、稀缺行業公司的興趣一直濃厚,相關交投持續活躍,估值與流動性溢價有望繼續支持市場。」龐溟說,未來對於正常的、合規的IPO老股轉讓,明確方式、拓寬渠道、加強正規化制度化管理,有利於增加市場流動性,壓減不合理的估值泡沫;有利於廓清價值發現尺度、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層價值篩選、抬升估值中樞,為優質企業拓展更多的資本空間和金融資源空間。

同時,這有利於建立、健全和通暢投資機構退出渠道,形成符合投融資雙方需求的良好市場生態循環,更能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推動釋放資本市場活力和動力。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證監會主席重磅發聲,股市或引入做市商制度,意味著什麼?
    來源:小白讀財經6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開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重磅發聲,在論壇上透露了科創板建設的新動作,提到加快推進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標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等創新制度。
  • T+0、做市商制度要來了?兩條主線透析上交所未來改革方向
    其中,優化「資本供給」主要包括構建更為高效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制度、鼓勵吸引長期投資者的制度和完善股份減持制度。據接近上交所的人士透露,上交所將針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需求,做出市場化和便利性安排。「制度供給」則包括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信披政策、加大股權激勵制度的適用性和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等。另外,上證指數優化編制也將納入議事日程。
  • 展望科創板2021:期待交易制度進一步突破,估值或有所回調
    這一年,科創板減持、再融資、紅籌上市等配套制度陸續推出,做市商制度、單次「T+0」交易也在交易所官方表態裡被寫進計劃;這一年,科創板新增了145家上市公司,總數相繼突破100家和200家,上市了一些具有典型技術的企業。
  • 上交所:適時推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 深交所七問七答
    上交所:適時推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創業板註冊制也有新進展,看深交所七問七答創業板又有新進展,IPO在審企業平移審核工作有了更具體的安排。加大股權激勵制度的適應性,大幅提升科創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科創板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除了創業板註冊制再往前進一步以外,科創板也將迎來突破。
  • 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修訂...
    記者 | 馬曉甜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完善修訂上證綜指、邁入「科創板審核2.0」階段……5月29日晚間,就全國「兩會」代表們提出的資本市場所關切的問題,上交所一一作出回應,並透露出未來一段時期內的改革重點和發展方向
  • 上交所: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來源:金融界網站5月29日消息,上交所在其官網發文稱,將制定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在更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的同時,在量化指標、披露時點和披露方式等方面做出更有包容性的制度安排;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
  • 最新混合交易制度「營救」有功:號令做市商...
    新三板精選層開板第二天,原本32隻個股全線飄綠,但混合交易制度消息推動下,在截至下午收盤,精選層個股僅有2隻綠盤,其他30隻皆收紅盤,其中貝特瑞漲幅最大,達15.9%。不僅精選層全面上迎,創新層也迎來大漲,漲幅超40%的個股超過10隻。
  • 上海股權交易中心科創板(N板)介紹
    (一)關於科創板1. 科創板(N板)亮點A.創新融資交易機制設立科技創新母基金,配套網際網路投融資平臺,推進開展創新融資產品。進一步改進交易方式。D.率先實行註冊制度對申報掛牌時股權投資機構配套投資或取得第三方專家顧問委員推薦等市場化方式,豁免註冊委員會審核,有效提高掛牌審核效率。F.
  • 「T+0」刷屏,科創板或率先試點,這些個股有望受益丨牛熊眼
    6月1日早盤,證券板塊持續拉升,截至發稿,中銀證券漲逾6%,浙商證券漲逾4%,南京證券、東方財富、紅塔證券等多股紛紛跟漲。對於市場廣泛關注的T+0交易,上交所上周末表示,將在科創板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 毫釐之差,千裡之別—NASDAQ與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比較
    之後,納斯達克有了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新三板。不難想像,新三板從一出生開始,就被冠上了小納斯達克的名號,生活在哥哥的身影之下,一言一行都讓人覺得跟納斯達克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美國做市商制度概述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美國的做市商制度。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定義,做市商乃是在一定的連續的時間內對特定的證券做出買賣公開報價並以此報價進行買賣交易的公司。
  • 轉板制度有望兩個月內落地!專家:今年新三板改革有兩大看點,7月或...
    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業界多位專家、學者,均認為新三板改革大年的各項措施力度空前,超出預期,期間有驚喜也有遺憾;展望2021年,專家們認為今年改革的核心在於改善精選層流動性和保障轉板制度的順利落地,提升新三板的投資價值:精選層轉板機制等多項改革措施最快有望在近兩三個月內出臺,未來引入包括QFII、社保資金、社保等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降門檻等重大改革也值得期待。
  • 科創板周歲成績單出爐,河南答卷有這些亮點
    籌劃259天即鳴鑼開市、首單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用時僅78天、中芯國際從IPO申請獲受理到上市交易僅用了46天這塊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用一個個紀錄不斷刷新科創板速度。效率之外,過去一年科創板實現了首家未盈利企業上市,首家紅籌公司上市,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減持等配套制度陸續推出,做市商制度、單次「T+0」交易也在交易所官方表態裡被提上日程一項項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落地,科創板註冊制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愈發凸顯。
  • 上交所: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 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在科創板率先實現T+0。上個周末,上交所在回應代表委員建言時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T+0到底是一種怎樣的交易機制?現階段A股市場已經具備實行T+0的條件?單次T+0又是一種怎樣的探索?所謂T+0,是證券交易與結算制度的一種簡稱。對老股民來說它並不陌生。
  • 科創板一周歲:超級巨星初長成,為股民搶回中國高科技企業投資紅利
    上交所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通過發行、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證券公司資本約束等新制度以及引入中長期資金等配套措施,增量試點、循序漸進,新增資金與試點進展同步匹配,力爭在科創板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公司的新老股東利益平衡,並促進現有市場形成良好預期。
  • 復盤科創板,4675萬創業板投資者如何應對交易制度的變革?
    與科創板50萬元的門檻涉及的近300萬投資者和百家公司相比,創業板新規在交易制度上的改變,將涉及目前4675萬創業板開戶的投資者和超800家公司,影響更為廣泛和深遠。創業板交易新規幾乎直接對標科創板,包括前5日不設漲跌停限制、漲跌幅比例放寬至20%等,所以,以史為鑑,通過對科創板的復盤,對創業板新規下的交易會有較多的幫助和借鑑。創業板註冊制後首批新股暴力成色幾何?
  • 歐科雲鏈研究院:金融市場交易的範式革命-自動做市商制度
    因為自動做市商制度(AMM)不僅僅只是實現了交易自動化,無人化,更重要的是它為金融市場引入了一種全新的交易方法和理念,是從「0到1」的創新。 想要理解AMM帶給金融市場的變革,需要先了解現有的金融市場交易制度。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尤其是自上世紀70年代的信息技術革命以來,金融市場目前有兩種主要的交易制度:競價制度和做市商制度。
  • 科創板收評|多數個股表現低迷,普門科技漲近10%
    從盤面上看,市場走勢反覆之下,板塊輪動也較為頻繁,昨日強勢反彈的科技股紛紛熄火,光刻膠、國產軟體、5G等熱點題材概念股下挫,經歷回調的農業股和醫藥板塊今日表現強勢,農業種植、養殖業等板塊漲幅居前,口罩、呼吸機等相關醫療板塊表現活躍。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今日轉為淨流出。科創板方面,個股現普跌態勢,截至收盤,22隻個股飄紅,77隻個股收跌。
  • 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創新板」制度體系建設小組獲評上海市模範集體
    在近日舉行的表彰大會上,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板」制度體系建設小組獲評2020年上海市模範集體。審議方案常常通宵中小型科創企業融資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2015年,在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背景下,上海股交中心開創性地提出設立「科技創新板」,探索為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開設一個全新的場外資本市場專業化板塊涉及方方面面,難度可想而知。在上海股交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張雲峰領銜下,8位年輕精幹的業務骨幹組成了「科技創新板」制度體系建設小組。
  • 6家做市商退出 這家公司已跌成「仙股」!多家中小券商擴大做市 這...
    11月以來,累計出現超50起做市商退出。同時,多家企業獲做市商加入。業內認為,多家中小券商正在調整新三板做市業務。相較集合競價轉讓,採用做市轉讓方式的股票相對更為活躍,瑞鉑慧家將於12月3日起轉做市,首批做市商有4家。做市退出頻現因做市商不足2家,掛牌公司遭遇被強制停牌的尷尬,還面臨被轉做市的風險。